一、第一次罢课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84
颗粒名称: 一、第一次罢课斗争
分类号: K250.6
页数: 4
页码: 120-123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的文章,第一次罢课斗争。
关键词: 文史资料 罢课 斗争

内容

青大开办两年期间,实权操在“新月派”文化人手里。所谓“新月派”是以办同人刊物《新月》文学杂志而得名。这一派的头面人物是胡适,在青大当校长的是“新月派”巨将杨振声。他们在政治上对于国民党不即不离,又依靠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文艺思想方面,完全贩卖英美资产阶级标榜的永久不变的人性论那一套。可是第一年第一学期当教务长的却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文化界“剿共”头子张道藩。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怎么肯“屈驾”来青大当教务长呢?据说此人在蒋介石面前与其它国民党派系争宠,一时失意,因而带着法国老婆暂来青岛韬晦避难”并监视“新月派”。他们之间在争权夺利上有矛盾,但在镇压学生革命斗争上却是一致的。
  一九三○年秋,青大第一届招生一百余人,其中有少数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些党团员中,有的是因在中学里参加反对国民党军阀混战的革命斗争被开除的。当时投考大学必须有高中毕业文凭,那些被开除的学生就花钱买张假文凭考取青大。
  开学不久,学校当局发现有的学生是用假文凭报考录取的。突然宣布:凡是用假文凭考进来的学生一律剥夺学籍,勒令退学。这些同学反驳学校当局说:“不管我们用的是真文凭,还是假文凭,既然考上了,就证明了我们有入学的资格,不应当开除。”当时白色恐怖严重,投考到青大来的党团员,还没有来得及建立支部,但在学校当局的进攻面前,党团员和受革命影响的同学,凭着满腔革命热情和过去的斗争经验,召集全校同学开会,要求学校当局“收回成命”。学校当局置之不理,乃激起同学们的义愤,于是一致通过用罢课的方式继续要求学校当局收回成命。并且当场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和纠察队,领导和维持罢课的革命秩序。
  罢课后,学生派代表与校方交涉,校方的态度很蛮横,竟然说:“不罢课还可以商量,一罢课就更得开除。”同学们对于这种威胁和恐吓毫不示弱,按照预先商定的计划继续罢课。
  罢课的第二天,我们纠察队听说有人出头拉拢同学去复课,便立即赶去。当赶到西教室楼正中北门里的楼梯前时,迎面遇上中文系的一个同学正领着几个同学上楼,纠察队过去阻拦说:“罢课啦,上楼干什么去?”那个复课团的头头把脸一沉说:“我愿意上楼就上楼,你们管得着吗?”纠察队的同学说:“全体同学开会通过的罢课,不许任何人违反大会决议私自上课,你们最好也不要上教室楼。”复课团的头头故意大声张扬说:“怎么,你们纠察队用武力干涉我们的自由,侵犯我们的人权吗?”纠察队的同学解释说:“罢课是全体同学的决议案,我们纠察队是执行全体同学的意志,不许任何人破坏。”复课团头头蛮不讲理,还打出“自由”、“民主”的幌子,胡说我们是“强奸民意”。纠察队员们火了,把手中的齐眉棍用力一蹾说:“全体同学通过的决议案怎么不民主?你有意见可以拿到大会上去讨论么,我们纠察队今天就要执行大会的决议案,不许任何人上楼复课,不许任何人破坏罢课斗争!”复课团的头头故意提高嗓门咋唬说:“纠察队用武力压迫人,侵犯我们的自由,要求学校当局保障我们的民主权利!”在二楼上等复课团的教务长张道藩听见了,立刻把身子扒在二楼栏杆上俯视着楼下连声问:“怎么回事?”复课团的头头假装受了委屈似地回答:“我们要上楼上课,纠察队用棍子侵犯我们的自由!”张道藩把脸一变,立刻嚎叫起来:“哈,共产党要暴动!这还了得!打电话叫警察来!”
  纠察队跑回礼堂,向学生自治会代表作了报告。有的代表认为张道藩是吓唬人的,不大在意。但是,不久,窗外传来跑步声。学生代表拥出礼堂一看,国民党警察持枪开到了,正在展开队形包围校舍。在这突然袭击下,学生代表们措手不及,只好离开学生会办公的礼堂散去。
  警察包围了校舍以后,校长杨振声、教务长张道藩等领着教职员,如临大敌般地张贴布告,开除学生六十多名,并勒令被开除的学生“立即出校”。找不到本人,训育员就命令校役把被开除学生的衣物、行李“驱逐出境”。有的行李来不及从楼门携出,就从楼上平台往下扔。新月派大师杨振声、国民党中央委员张道藩在西宿舍大楼门前叨着烟斗,指手划脚,亲自导演了这场丑剧。
  被开除的学生中,有的是用假文凭投考的,有的是有真文凭的,只因为是罢课斗争中的积极分子,被开除了。青大第一期招生共一百二十六人,这一次就开除了六十多人,占当时全校学生的半数。国民党学校当局这样大批开除学生,借口是“共产党暴动”,指的只是楼梯口学生纠察队与复课团少数人的一场争吵。国民党标榜的所谓民权主义,新月派口口声声宣扬的自由、民主,不过是依靠警察保安队进行白色恐怖而已。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
责任者
王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