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苍山暴动的背景和苍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66
颗粒名称: 一、苍山暴动的背景和苍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分类号: K250.6
页数: 3
页码: 45-47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刘开的文章苍山暴动的背景和苍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苍山暴动 苍山党组织

内容

旧社会的苍山,同全国一样,是财主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富者田连阡陌,贫者足无立锥。在地主豪绅集中的地区,几乎没有农民的一亩土地。地主豪绅掌握着武装,并且直接掌握政权或控制政权。他们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不少人被逼得卖儿鬻女,逃荒要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这种残酷压迫剥削下,劳苦大众迫切要求解放。加上苍山地区当时是临、郯、费、峄,邳五县的边联地区,距离城市较远。因此,敌人的反动统治,相对地比较薄弱。这就为我们进行地下活动,积蓄力量,酝酿暴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九三一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政策,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强盗,在民众中引起极大的不满情绪。特别在知识分子中间,更是满腔悲愤。广大群众对卖国求荣的国民党政府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
  党在这里宣传抗日救国,团结爱国人士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常委张苇村的老家是苍山县的柞城,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决定在柞城修建县城,设立一个新县制。为了讨好韩复榘,他还打算把这座城命名为“向方城”(韩复榘字向方)。从一九三二年下半年,他们开始造舆论,并且规定每个区要缴纳数万元的筑城费,借机搜刮民财。因此,更加激起了群众的怨恨和反抗。
  一九三○年前后,苍山、郯城等地开始由三条线建立党的组织:
  一是一九二九年刘芝言以马头第三小学为基地,逐渐伸向公路以北的农村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二是一九三○年徐海特委派鲁南特派员唐东华在邳县孟家楼孟若梦家中建立掩护点,向临郯一带开辟工作。
  三是一九三一年山东省委派省委委员宋鸣时到杨官庄(今属神山公社),以教学为名进行地下活动,宋看到苍山小屯村陈信亭印发的《农民医社敬告父老的一封沉痛信》,发现陈思想进步,便移至陈处教学,进行革命活动。
  刘芝言于大革命时期,在济南山东第一师范读书时入党。一九二七年初,党派他回原籍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失掉组织关系。一九二九年他到马头“三小”任教师。在教师中发展刘谐和入党,接着刘芝言又把他在济南时介绍入党的孙镇国(临沂人)聘来当教师。从而于一九二九年就建立了一个三人的党支部。此后,又先后吸收校长宋幼准,教师马叙卿及学生刘盛华、张慧一(女)、柏敬贞(女)入党。一九三一年刘芝言又介绍了北哨(今属层山公社)朱次朋入党。并通过他在北哨一带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
  唐东华来鲁南后,从一九三○年十月在涝沟发展了胡维鲁、张鲁峰等入党后,先后在重坊、归昌、马头、田家窑、高峰头等地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组织。一九三一年成立了涝沟区委,一九三二年成立了马头中心区委。
  宋鸣时在小屯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并介绍陈信亭入党。不久又与马头刘芝言和苍山二区夏庄小学教师郭云方取得联系。一九三二年六月宋鸣时调走(后于一九三三年叛变),党组织的发展和领导责任,便落到刘芝言肩上。
  唐东华与刘芝言原来互不相识,一九三二年‘五一’节,社会上同时出现了两种共产党的传单。一署名中共鲁南特派员,一署名中共郯城县委,双方发现这种情况都暗自猜测调查。后来胡维鲁从马头党员刘兆麟的汇报中得知刘芝言的进步活动,断定署名郯城县委的传单,是刘芝言所写。随即报告唐东华,唐通过刘兆麟的关系会见了刘芝言,从而接通了组织关系。唐全部承认了刘所发展的组织,并指定由刘芝言、孙镇国、马叙卿三人组成中共临郯县委,由刘芝言任书记。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