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39
颗粒名称: 五音戏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J825.52
页数: 7
页码: 159-16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五音戏的起源与演变“五音戏”的历史起源,众说各异,不甚统一。在缺少史料记载的情况下,根据艺人们的追忆,认为在十八世纪中叶清代乾隆时期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经过了“秧歌腔”、“周姑子”(即“五人班”)、“杂社”、“五音戏”等四个时期。
关键词: 五音戏 起源 演变

内容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境内的一种地方戏曲。流行范围以章丘、历城为中心,东至周村、张店、桓台,西至济阳、齐河,南至临朐、博山,北至邹平、博兴一带。全国解放后,成立了专业的“五音剧团”,在青岛、济南、徐州、苏州、天津、北京等地,演出了许多传统的小型剧目及大型古装戏,受到许多群众的欢迎。
  “五音戏”的历史起源,众说各异,不甚统一。在缺少史料记载的情况下,根据艺人们的追忆,认为在十八世纪中叶清代乾隆时期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经过了“秧歌腔”、“周姑子”(即“五人班”)、“杂社”、“五音戏”等四个时期。
  一、秧歌腔时期
  秧歌,是山东农村群众经常采用的一种娱乐演唱形式。它的动作简单,易演易学。演唱中不需要复杂的化妆,有无伴奏,有无道具,均可在大小场合或流动演唱。因而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相传“五音戏”的发源地——章丘、历城一带,乡间的劳动人民,每逢耕作播种、收割晒打之际,经常是一边劳动一边哼唱,编唱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那些动听的、惹人喜爱的好曲调,几经传唱,又逐渐丰富了内容,他们随时可以创造性地加进一些简单的生活故事。故事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加之有丰富的语汇,十分亲切风趣,乡土气息甚浓。秧歌腔就在逢年过节的农闲时刻,广为采用。这时的演唱,仍不免受正统演出形式的约束,演女角的穿一件红袄,演男角的穿一件新布衫,配以农村玩杂耍用的一套锣鼓。后来受到梆子腔的一些影响,使原有秧歌曲调得以有机结合,演唱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群众更为喜爱。随着一部分腔调的逐渐定型,确立为“五音戏”的萌芽时期。
  二、周姑子戏时期
  任何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从起源到初步定型,总要经历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五音戏”的发展,自然也不会例外。从清代中叶到鸦片战争(一八四○年)的前夕,那时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并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民间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歌、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地方小戏,就日渐增多起来。“秧歌腔”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广,能演善唱的人也越来越多,出众的演唱人材也就不断涌现。相传有位姓周的尼姑,唱腔超众,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秧歌腔”便逐渐改称为“周姑子”戏。周姑子戏以后成为一种区域性的地方小戏,为当地的群众所喜爱。每当农闲季节,便出现了以农民群众为主的、自由结合的演唱搭当。他们或赶集赴会(多为庙会、集会)或串演四乡。行当也渐为俱全,剧目日渐丰富。一年中,演出的最好时节为“金正月,银二月,不忙不闲七、八月。”
  这种通常是三、五人(至多为七、八人)的演唱搭当,受人数、道具、伴奏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开始几乎不上演剧情复杂的大戏,而是以“二小戏”(小生、小旦或小旦、小丑)、“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的形式为主。例如一旦一生的风趣歌舞剧《王小赶脚》,就是它的传统剧目之一。此类剧目,剧情单一,有说有唱有舞,生动活泼,群众易于接受。即使剧情较为复杂的大戏,也多是挑选占用演员较少的剧目上演,例如《站花墙》等。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我国。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软弱,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甚,使当时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结果是广大农村接连走向破产,许多大城市(特别是洋商投资开办工厂的地方)则出现了畸形的繁华。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便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充当了被中外资本家盘剥的产业工人或码头工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同时,给民间的群众艺术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乡村的农民到了城市,许多地方小戏被带了进去,随即就在城市慢慢地发展起来。周姑子戏,就是这期间(大约十九世纪末)进入济南的。
  繁华的都市,往往就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各地有影响的艺术团体或演唱戏班,时常进出这些地方。通过技术高超的艺人的艺术探讨,某些相近的剧种,便有同台合演的机会。这样一来,剧种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进入济南的周姑子戏班,也在一边演出,一边向其它剧种学习。有的老艺人讲,公开学不成的时候,就通过看戏、听戏偷偷地学。许多有影响的剧种如京剧、梆子、昆腔等,都成为周姑子戏学习的对象。
  周姑子戏班进入城市后受到衣食费用的影响,不宜占用过多人员,经常是五人为伍的结合搭当。对外便称“五人班”。又因他们多演小戏,仅有一、二人操掌锣鼓等伴奏乐器,三四人演出,此为“五人班”得名的重要依据之一。后来,人员增加到七、八人或十余人,逐渐的能够上演剧情比较复杂、占用演员较多的大戏。这样的演出,对于丰富本剧种的剧目,健全各种行当,进一步扩大影响十分有利。演出实践中,艺人对增加到七、八人演出,感到方便。以八人组成的班子,演员与伴奏比较从容,七人班便忙乱一些。他们通常说的七(人)忙,八(人)不忙,即是这个意思。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周姑子戏时期,是使“五音戏”逐渐发展起来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段漫长的时间里,从秧歌腔说唱的雏形唱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腔体系,创立了锣鼓伴奏,化妆讲究,剧目丰富,表演也较程式化,武打戏已能上演,已有成名的演员为师,收徒教戏。专业或半专业性的演出班子,时常在济南等地久留,演出活动相当频繁,影响逐渐扩大了。
  三、杂社时期
  周姑子戏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出现了一些渐露名声的艺人。他们因为使用地方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各异,形成了各有一定特点的唱腔和板式(还不足以称为流派)。这些人自由结合起来,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演出,便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因而周姑子戏又有东、西、北三路之分。现已能查到名姓的东路艺人有高桂坊(?),艺名“半碗蜜”,以唱腔的词句华丽出众。西路艺人有靳成章、靳成花、李德兴、陈承业、王元山、王化奎、王化同、明洪钧、明先柱、刘芳玉、赵明玉、张举珍等,其中李德兴以唱的好出名,王化奎(艺名“自来喜”)以闹的好出众,邓洪山(艺名“鲜樱桃”)以做的好出名。北路仅查到一位叫张豁子的艺人。李德兴、高桂坊、王化奎、邓洪山等四人,以周姑子戏的“四大名旦”各树一帜。东、北二路因向无专业演出团体,故能够保留下来的戏曲艺术遗产不多。现存淄博市五音剧团是隶属西路的。西路周姑子戏艺人,由于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互相结合,自成一班是常有的事。他们除以带班的艺人为戏班之名外,也有临时启用班名的杂社。如“缨兰社”、“缨发社”、“邓明社”、“五音剧社”等。杂社阶段的时间不长,也无明显的进展。可算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
  四、五音戏时期
  周姑子戏逐渐成熟起来的后期,启用过“五音戏”一名,后来便成为该剧种的定名。多年来,对启用此名的说法各有不同。一种说法是“五音戏”是“用五个音”演唱的戏,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已经较为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仅用“五个音”是无法表现的。另一种说法是因为“人”、“音”同韵,又曾有“五人戏”之称,所以在混杂之中听成了“五音戏”,这一解释虽说有一定道理,但也是很勉强的。据老艺人的回忆,“五音戏”的得名与一九三三年一部分人去上海一家唱片公司灌片有关。前去的五人,对外仍称“五人班”。那时,厂方赠一锦旗(也有说赠一横匾),题字“五音泰斗”。其寓意系指演唱者五音洪亮,字正腔圆,婉转动听,技艺高超。“五音”指的是1(刀)、2(来)、3(米)、5(扫)、6(拉)五个音,是我国汉族的传统五声音阶,以汉族民族调式音级而言,是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在“五音戏”的唱腔中,以此五个音各自作为骨干音使用是常见的。它的典型唱腔,多用七声或六声旋律。以“五音泰斗”之誉,逐渐称为“五音戏”。
  解放前,地方戏曲艺人的生活处境和政治地位是很低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对于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财富,只能是漠视或扼杀。五音戏自然也难逃这种命运。一九四九年前,五音戏班被迫解散,艺人们到处流浪,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人民大众做了国家的主人。“五音戏”从此获得新生。流散的艺人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自愿结合起来,组成“五音剧社”,上演了一些思想内容进步的剧目。文化主管部门,从政治上和艺术上给予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为五音戏健康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以前,五音戏没有文场伴奏,它从秧歌腔时期至一九五二年前,沿用的仅是逐渐丰富起来的一套锣鼓经作为伴奏。演员在“干唱”中依赖各种鼓板伴奏,完成剧情需要的一系列唱、做、念、打。这种状态,对于经常上演的小戏尚能适应,对于剧情比较复杂,占用演员较多的大戏就很不适应。一九五二年在有实践经验的艺人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帮助下,开始进行音乐改革,先用拉弦乐器伴随唱腔作试验,与常用的板鼓打击乐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总结,于一九五三年正式加进了各种弦索伴奏乐器,从此为五音戏的唱腔发展、上演大型剧目(尤其是现代戏)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后来,又逐渐丰富了唱腔的腔弯,加进了典型的拖腔,使五音戏音乐更加优美动听,唱腔更富有朝气,更适合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了。
  多年来,党的阳光雨露,又给了这朵鲜花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它越开越艳丽。专业音乐工作者和老艺人积极努力,挖掘整理了大量唱腔,记录出版了许多剧本,录音、灌制了有代表性的剧目唱片。在编排了四十余出现代剧目的同时,对五音戏音乐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文化大革命”前,淄博市五音剧团带着大、中、小型传统剧目在京汇报演出,后来,又去南方巡回公演,扩大了这一剧种的影响。为了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又招收了一批学员,壮大了阵容。
  正当五音戏在日臻完善的健康道路上迅速发展的时候,遭到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破坏。结果是,剧团被解散,演员改了行,连一些基础资料也被毁坏丢弃,五音戏又遭受一次浩劫。
  粉碎“四人帮”以后,淄博市五音剧团又恢复了建制。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关怀下,文艺工作者正积极努力,在实现“四化”建设中努力发挥着它的作用。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情况,包括回忆周恩来、陈毅同志在济南军调小组、军事调处在山东、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纪要、回忆我在红军时期的战斗生活、济南东元盛印染厂历史概述、私营济宁玉堂酱园、济南宏济堂药店简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信惠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高桂坊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