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的胚胎——“琴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35
颗粒名称: 吕剧的胚胎——“琴书”
分类号: J821
页数: 3
页码: 145-14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吕剧成为一种完整的剧种,自立于剧坛,是由民间说唱艺术——琴书,演进而成。因此,吕剧与琴书的关系,如同胎儿与孕母。要谈吕剧,必须从琴书说起。琴书,俗称扬琴。琴书的曲牌,大多是由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俚曲俗调汇集一起。琴书最初流行于淮河流域,艺人经常活动于淮阴、凤阳、蚌埠等地;丰、沛、萧、砀各县更为普遍。于是,琴书这一艺术形式,便随着艺人们的颠沛流离,向北传播开来。琴书流传北方后,由于各地区语言不同,以及所受当地戏曲艺术的不同影响,在发展中便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琴书流传山东,极受群众欢迎。因此,山东琴书发展较快。“琴书”的演唱形式和方法,至少二人,多是三、四人。从而为过渡成吕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吕剧 胚胎 “琴书”

内容

吕剧成为一种完整的剧种,自立于剧坛,是由民间说唱艺术——琴书,演进而成。因此,吕剧与琴书的关系,如同胎儿与孕母。要谈吕剧,必须从琴书说起。
  琴书,俗称扬琴。它是运用曲牌联唱来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故又名坐腔扬琴。琴书的曲牌,大多是由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俚曲俗调汇集一起。如“银纽丝”、“凤阳歌”、“太平年”、“迭断桥”、“打枣杆”、“莲花落”、“呀儿哟”、“五更”、“哭皇天”等等;同时,兼收并蓄其他戏曲的一些曲调,故琴书本身没有一种严格定型的腔调。
  琴书最初流行于淮河流域,艺人经常活动于淮阴、凤阳、蚌埠等地;丰、沛、萧、砀各县更为普遍。由于早年淮河下游多遭灾荒,流浪卖唱者尤多。于是,琴书这一艺术形式,便随着艺人们的颠沛流离,向北传播开来。
  琴书流传北方后,由于各地区语言不同,以及所受当地戏曲艺术的不同影响,在发展中便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风格上有“南路”、“北路”;名称上有“河南琴书”、“苏北琴书”、“徐州琴书”、“山东琴书”、“胶东琴书”等等。
  琴书流传山东,极受群众欢迎。因其形式简单,演唱便利,很易掌握。解放前,山东老黄河口一带,土地贫瘠、连年歉收,农民生活倍加困苦。有些无法生活的农民,只得靠掌握琴书这门技艺,串乡卖唱,作为乞食的方式。因此,山东琴书发展较快。那时的财主、富翁等剥削阶级,凡遇什么“太太寿辰”、“夫人得子”、“少爷加冕”、“旧友重聚”等喜庆场合,便把琴书艺人招至家中,演唱一些诸如《八仙庆寿》、《大天官》、《大赐福》、《刘伶醉酒》、《湘子出家》、《洞宾打药》等福禄寿喜的吉祥段子,供他们助酒兴、寻欢作乐。有时,艺人们也演唱一些成套大书。如公案、传奇、演义、小说之类。这些书,演唱起来,少则三五日,多则成旬就月,方能按章回将书唱完。那时,为了供主人通宵达旦地姿情寻欢,艺人们经常一唱一个通宵。尽管累得口干嗓哑,也不敢半点偷懒,生怕主人见怪下来,轻则不赏饭钱,重则一顿毒打。其实,那些听书的阔佬们通常只是为了显赫门庭,为讲排场而接班演唱,根本不是为了欣赏艺术。
  “琴书”的演唱形式和方法,至少二人,多是三、四人。演唱者兼操乐器。通常是打扬琴者居中,右手打琴、左手掌板,右首佐以坠琴,左首佐以筝或三弦。演唱时,有时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有时互相代替故事中人物独白、对白或独唱、对唱。这种形式,较其他说唱艺术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且更近于戏曲因素(即通过演员扮饰人物的形式,反映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塑造角色)。从而为过渡成吕剧,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情况,包括回忆周恩来、陈毅同志在济南军调小组、军事调处在山东、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纪要、回忆我在红军时期的战斗生活、济南东元盛印染厂历史概述、私营济宁玉堂酱园、济南宏济堂药店简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矫元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