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井大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140
颗粒名称: 刘家井大战
分类号: E297.31
页数: 3
页码: 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九三九年八路军三支队第十团随杨司令过路北来临淄发生刘家井大战。
关键词: 八路军 抗日 刘家井

内容

五月,随杨司令过路北来临淄。司令部与清河特委决定。编益都地方部队陈乙斋部充实三营,陈乙斋同志为营长。旋随杨司令西去邹(平)、长(山),与马耀南司令及本支队各兄弟部队会师于邹平刘家井。(此时三支队特务团大部及十团二营仍随霍政委驻淄博池上、太河一带整训。)这是三支队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会师,士气非常高涨。
  六月六日,日寇调集重兵,合击以刘家井为中心的我军阵地。我军坚守阵地,奋力阻击。从拂晓战斗到中午,敌人始进至刘家井外围。它先以重炮轰击,然后以密集的火力冲锋,但均被我击退。我军据守围寨,与日寇肉搏苦战,从中午到日夕,敌人三次增援,伤亡八百余人。最后我军乘黄风迷漫的机会,退出阵地,转移到刘家井西南大碾村。
  整天的战斗,给了日寇以重大杀伤,成为渤海抗战史上的一次重大战斗。当日我军虽有伤亡,但士气极为高涨。当我军转移时,在炮火尾声中,群众男女老幼,四面八方赶来慰劳部队,他们似乎没有听见近在咫尺的枪炮声。
  黄昏后,我军在章丘附近集合休整。夜里,司令部决定仍向东转移,十团部队宿营于窝村(距刘家井不远),作为司令部南面的警卫哨。由于驻地仍在战地腹部,预计到天明敌人可能扫荡,全团指战员连夜做工事,一直守在工事里。辰牌时分,日寇大队汽车和骑兵直向窝村南面扑来,距敌二百码以内,展开了阻击。接到转移命令时,敌人已突近前沿。我们估计到敌人以快速部队追击我军步兵的不利形势,遂集中所有骑兵向东北方撤退以诱敌,同时令步兵向西北方司令部驻地转移。此时秋苗方生,一望平野,敌人见我骑兵突围,果以车队猛追。我骑兵专走松软崎岖之路,得以摆脱敌人火力。至邹平辉里庄,集合到部分部队,知其余部队已由一营长王翰西率领直去临淄。夜间我找到杨司令汇报了情况,奉令转回临淄。
  十团在临淄苇河一带隐蔽集合,检查损失四十多人(后来有三十多人又从司令部归队)。一九三九年六月,清河地委书记景晓村同志到了十团,报告了政治形势,对部队鼓舞很大。
  不久,我们设埋伏于广饶军屯子,伏击大王桥出动的日寇,将日寇一个班大部击毙。缴获了六五机枪一挺,十团第一次有了机关枪,士气大振。我们开始到处袭击敌人据点,发动民兵不断破坏敌人铁路、公路和桥梁。自刘家井大战以来,游击战争的火焰,在临、广、益、寿地区强烈的燃烧起来。这时十团收编了临淄四区的王六部队,为十团独立营。
  这个时期,日寇集中力量对保安旅进行诱降性的扫荡,给我们发展武装和扩大根据地一个有利时机,因此发生了“平原山区”的争论。即平原游击战争能否坚持的问题。后来徐向前、王建安同志批评了那种对平原游击战争没有信心的错误态度,决定三支队全部回到路北平原,这个争论才彻底解决了。所以提到这件事,是因为这是三支队战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关系着清河八路军和根据地发展的问题。
  一九三九年八月,马、杨司令东来途中,马耀南司令不幸牺牲。杨司令旋即转去路南,不久发生了“淄河事件”,秦启荣、王尚志进攻我三支队于太河、朱堐一带。十团路北部队接杨司令急电,即集中全部(包括王六部队),越过铁路,冲过王保团防线,当夜抢占对面之天堂寨,同时占领虾蟆岭,直逼井桶。拂晓,顽军昏头昏脑,叫骂着“冯毅之土八路”冲上天堂寨。我部以近距离密集火力将其全部歼灭,并进驻井桶,很快与司令部会合。不久,又收编了益都顽军王保团之蔡建亭部。
  三支队在王建安同志主持下进行了整编,取消团的建制,作为支队直辖营。我调任副支队长。十团历史至此告一段落。以后,清河抗日游击战争进入向平原全面大发展的新阶段。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民国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回忆在国民会议运动期间的王尽美同志、、罗荣桓同志在鲁南二三事、怀念洪涛司令员、深切怀念王麓水同志、记高唐谷官屯暴动的领导人金谷兰、山东八路军三支队第十团的历史概述、对李人凤同志遗作的补充、周年祭忆范明枢参议长、冯玉祥两次隐居泰山见闻片段、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张宗昌在军阀混战中所扮演的角色、韩复榘入鲁前的略历、刘珍年的起家与失败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人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刘家井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