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的自然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07
颗粒名称: 李觏的自然观
分类号: B2
页数: 3
摘要: 在自然观上,李觏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阴阳二气会合而成的。他说:“夫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此理甚明白。”①这种认为气构成万物的思想,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关键词: 哲学学派 唯物主义

内容

李觏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这一倾向,在他思想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在自然观上,李觏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阴阳二气会合而成的。他说:“夫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此理甚明白。”①这种认为气构成万物的思想,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他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并突破了前人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对此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他说:“若夫元以始物,亨以通物,利以宜物,贞以干物。……始者,其气也,通者,其形也。宜者,其命也,干者,其性也。走者得之以胎,飞者得之以卵,百谷草木得之以勾萌,此其始也。胎者不赎,卵者不歹血,勾者以伸,萌者以出,此其通也。人有衣食,兽有山野,虫豸有陆,鳞介有水,此其宜也。坚者可破而不可软,炎者可灭而不可冷,流者不可使之止,植者不可使之行,此其干也。”①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走兽、飞禽、虫豸、鳞介,乃至百谷草木,都是由物质性的气生成的,并在气的作用下逐渐发展成长,这里已含有对物质发展规律性的总结。
  更为可贵的是,李觏已猜测到物质世界内部的对立性。他认为,构成自然界的气并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有阴阳两种,只有这两种气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万物,否则,无论是单一的阳气,还是单一的阴气,都不能生成万物。他问道,“天以阳高于上,地以阴卑于下,天地之气,各亢所处,则五行万物何从而生?”②为进一步论证阴阳二气会合而生万物的观点,他还用男女不合婚,无以生子女为例来说明,这就在万物起源问题上猜测到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
  李觏还探讨了事物的常住性和变动性的关系。他说:“常者,道之纪也。道不以权,弗能济矣。是故权者,反常者也。事变矣,势异矣,而一本于常,犹胶柱而鼓瑟也。”③“若排患解纷,量时制宜,事出一切,愈不可常也。”④这就是说,事物发生了变化,不能死守常规,要因时制宜,“可则因,否则革”,这样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正因此,他特别强调“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⑤反对袭故蹈常,尽循前代政令。这一“通变”思想,表达了一个改革者的愿望。这既是李觏全部革新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对“庆历新政”改革运动的理论上的支持。

附注

①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1 ①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5 ② 《李规集·删定易图序论》论1 ③④ 《李觏集·易论》第8 ⑤ 《李觏集·易论》第1 ① 《李觏集·易论》第4 ②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6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