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药图谱》
唯一号: 130936020210000460
实物名称: 牛筋草
其他名称: 千斤拔;千人拔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440.pdf
类型: 植物
分类号: Q949.71+4.2
主题词: 禾本科-植物-中国

实物简介

畲药名:千斤拔 千人拔 通用名:牛筋草 拉丁学名:Eleusine indica(L.)Gaertn. 科属:禾本科 药用部位:全草 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叶鞘压扁,具脊,鞘口常有柔毛;叶舌长约1mm;叶片扁平或卷折,长达15cm,宽3~5mm,无毛或有疣基的柔毛。穗状花序长3~10cm,宽3~5mm,2至数枚指状排列于秆顶,有时其中1枚或2枚可生于其他花序之下;小穗长4~7mm,宽2~3mm,含3~6小花;颖披针形,脊上粗糙,长1颖长约2mm,第2颖长约3mm;第1颖外稃长3~3.5mm,脊上具狭翼;内稃短于外稃,脊上具小纤毛。种子卵形,长约1.5mm,有明显的波状皱纹。 生境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路旁及田野草丛中。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干燥。 用法:煎汤内服 应用:1呃逆:千斤拔30g,鹅不食草9g,开水泡服。2小儿腹泻:千斤拔3~5g、凤尾草5g。水煎后加入少量蜂蜜调服。

知识出处

中国畲药图谱

《中国畲药图谱》

本书稿是对畲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与总结的,记录了畲药400余味,所收录药材图片以开花时期为主,涵盖了浙江、福建等畲民族集聚区的药材;文字叙述包括植物形态、性状和功能功效。同时,对畲药名称的畲族语言称谓加以详细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