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唯一号: 130935020210000052
作品名称: 普济桥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25.pdf
分类: 道路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桥-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周宁最老的桥。位于周宁县咸村镇川中村,唐咸通二年(861年)建木桥,为全县有史记载的最早桥梁,也是宁德地区建筑年代最早的桥梁。据《福建通志》记载:比福鼎县秦屿的蓝溪桥、太姥山的望仙桥还早10余年,为全省唐代十三座桥梁之一。元至大三年(1310年)凤山寺僧庆禅师改建石梁,至正十七年(1357年)水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凤山寺僧大用再建石梁,万历九年(1581年)水毁后,后移址下游,改建高水位的木拱廊屋桥,崇祯十七年(1644年)山贼何富劫掠川中村时焚毁此桥。1985年村民再次募捐建石拱桥,全长40米,设净跨28米,1孔,宽4.5米。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