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个流派,它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力短猛,擅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形威
畲族拳在演练中“眼似铜铃,嘴像狮形”,讲究形象威武,雄伟彪悍,形效虎的勇猛,势似豹的悍烈,并常配合稳健的步法,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敌手,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目的。
2.力猛
发力刚猛是南派武功的主要特点。畲族拳也是如此,除具有一整套传统的如戴石帽、劈树桩、插竹把、抓石豆腐等训练功法外,也很重视气与劲的配合。其“千招易躲,巨力难防”之拳谚,正说明这一点。其发力动作要求气息吞吐浮沉的配合,发劲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即所指的“以气催力”。畲族拳的发动常伴有“咳!”“嗨!”的吼声,以助发力和拳威。
3.马实
“马”即步,也谓之“桩”。畲族拳的步法有: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等。
演练时步法稳健,固如磐石,很少有高踢和跳跃动作。为了达到步稳的目的,除了练徒手“坐桩”①和“拖桩”②外,还加重物如肩顶石锁,身穿沙衣,脚系石磨等进行“坐桩”和“拖桩”的练习,所以在套路练习和实战中就会表现出步如“落地生根”样的稳定。它通常用“推桩”①的办法来检验一个练习者功力的深浅,故“马实”被认为是习畲族拳最基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4.手狠
畲族拳的手法极其丰富,其中以指法掌法最为多见,且招招实用,攻击敌之要害。故谓之“手狠”。演练中有一指点穴、二指摸珠、二指锁喉、三指挑裆、四指插肋、五指抓拿手法。
畲族拳由于必练“铁沙掌”、“竹把功”等操指掌的硬功,从而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在实战中多以掌指伤人要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