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饮食茶文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368
专题名称: 畲族传统饮食茶文化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9/001
起始页: 011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文化特色:闽东畲民种茶和饮茶的历史悠久。历史上闽东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给茶区人民,包括广大畲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明朝谢肇淛在《长溪琐语》中写道:“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山丁僧俗半食焉。”乾隆版《宁德县志·物产》也记载:“明万历辛卯(1591)之前‘西路各乡多有’茶叶;西乡天山茶区‘居民旷地遍植茶树’。”到了近代,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大大刺激了闽东山区茶业的发展。对广大畲民来说,几乎每家每户每个自然村都种茶。 畲族人民还创造了许多优质的茶叶品种。比如,名闻全国的“福安大白茶”就是畲族农民的一个“大手笔”,它的“娘家”是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的高岭畲族村。该茶是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国家良种之一,1973年正式定名“福安大白茶”,1988年名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现有9个产茶省都大面积引种了福安大白茶。 闽东畲乡的民间茶俗、茶艺表演也颇具特色。茶被闽东畲乡的婚嫁男女所青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婚嫁茶俗有“畲族宝塔茶”、“新娘茶”等。“畲族宝塔茶”的礼俗表现的是:“亲家伯”前往女家接亲时,“亲家嫂”用樟木红漆八角茶盘捧出5碗热茶,这5碗热茶像叠罗汉式叠成3层:一碗垫底,中间3碗,围成梅花状,顶上再压一碗,呈宝塔形,恭恭敬敬地献给“亲家伯”品饮。“亲家伯”品饮时用牙齿咬住宝塔顶上的那碗茶,以双手挟住中间那3碗茶,连同底层的那碗茶,分别递给4位轿夫.他自己则一口饮干咬着的那碗热茶。“亲家嫂”向“亲家伯”敬“宝塔茶”时,通常还有一段对歌习俗。畲族“宝塔茶”曾在福安与霞浦交界的松罗、溪尾一带畲族聚居地广为流传。这一婚嫁礼仪茶俗,将茶礼提炼、升华到一种独特的境界,成为闽东畲族风情活动中最具特色、最富情趣的民俗活动之一。 “新娘茶”是另一种与婚嫁有关的闽东畲族茶俗。畲族青年男女到了谈婚年龄,经媒人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就策划婚期,喜结良缘。畲族新郎新娘拜堂,先要用茶、酒、五果摆香案。新婚当日傍晚宴请六亲九眷,酒过三巡,新娘上席敬茶时,亲戚要馈赠“茶仪”(红包),作为新娘的“见面礼”。 另外,“凤凰茶”茶艺表演也是取材于闽东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浇熟,沏出“艾蛋茶”。每逢村中男人办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时必饮此茶——艾叶可祛痧解毒避邪气,蛋可进补,故奉蛋茶又成为迎宾待客的上等礼节。 养生价值:“凤凰茶”(饮蛋茶)的滋补作用显而易见。实际上,单就茶叶本身而言,闽东畲乡茶叶的养生价值也很高。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道:“神农偿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现代研究证明,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 闽东畲乡茶包括绿茶和红茶,品质上乘,在国内外都有影响。畲民多爱喝绿茶。绿茶是未经发酵的,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常饮绿茶能防癌和降血脂,防电脑辐射;红茶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强壮骨骼、舒张血管、养胃护胃、抗癌、消炎杀菌、解毒、生津清热、利尿、提神消疲等功效。因此,常饮绿茶、红茶都能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