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名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2344
专题名称: 醮名祭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27/001
起始页: 00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醮名”①是畲民世代相传的一种祭祖仪式,以原生型的民间祭祀歌舞的形式表现已学过“法”的师公带领要学法弟子去闾山学法的过程,演绎了学法的艰难历程,以各路法师的唱词结合简朴的舞蹈动作,反映畲民族的发生、发展、兴亡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同时反映了畲族人民尊师重道、崇拜祖先的民族心理,具有男子成丁礼性质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闾山学法”的内容也在以绘图形式记录民族历史的畲族“祖图”中有所表现。现在流传的传师学师仪式主要是为学师人取法名,并把法名和传师学师的时间写在红布条上并悬挂在本支族共有的龙头祖杖上给后代查考,学师者死后法名要载入宗谱。学过师的称之为红身,没有学过师的则称之为白身。“传师学师”仪式十分隆重,需择黄道吉日,备酒杀猪,六亲相贺。整个仪式有请师爷、造寨、造老君殿、师公接神、学师弟子拜天地、学师弟子拜师爷、学师弟子拜师公、为弟子取法名等60个仪式程序,仪式需持续三昼夜才能做完。男子举行醮名仪式需在16岁以上,一家若有兄弟2人可以有一个做醮名,兄弟多人的则不得超过2人,而且只有父亲做过醮名的,儿子才能继承,因此要求,有资格做醮名的人日渐稀少,这种仪式也很难见到了。有了醮名后就成为“度法师”或“东皇公”,可以为他人做功德、做醮名。女子参加过这种祭祖仪式的叫“皇母娘”或“西皇(王)母”。与男子不同的是,畲民女性没有行成丁礼,只有夫家上代有人做过“西皇(王)母”的,且自己有子孙才可请有醮名的男子“法师”主持祭祖仪式,一家内在世的人中不能同时有两人以上做“西皇母”。学过师的男子和仪式中任西王母的女子,生前受人尊重,死后也享受和“白身人”不同的入殓仪式。没有学师者,死后功德可做可不做,做功德的,则称为“白身功德”。据记载“父已祭祖,子必祭祖,否则父亡时,子就不能作孝子治丧,必请曾祭祖者为孝子,代治丧之责。治丧时必邀请祭祖者八人穿青红各色祭衣,在死者灵前吟诵,或在祖先牌位前歌舞,名曰功德。未作功德则不得葬,葬则认为不吉”②。 值得一提的是,畲民家庭堂屋中供奉祖先,浙南一带甚至只供祖先不供奉其他神灵(唯有供奉灶君,偶见福德正神①)。这种祖先崇拜的痕迹在当今很多畲民家庭中仍有保留,笔者在福建和浙江畲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中,很多畲民老屋的堂屋中央依旧有香火榜和香火桌。祖先崇拜的对象除了始祖盘瓠外,还包括对始祖的儿子、女婿的崇拜,即武骑侯盘自能、护国侯蓝光辉、立国侯雷巨祐、勇敌侯(一作国勇侯)钟智(志)深的祭祀和崇拜。传说中的族内英雄、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有的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民族发展和抗争历史上建立过丰功伟绩的人物,他们生前深受畲族人民爱戴,死后被封为神灵,如陈靖姑;还有一类是传说中的人物,如在福建受崇拜的本族神灵田公元帅、钟景祺等,畲族人民认为供奉的这些神灵能保佑本民族子孙繁荣昌盛②。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