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起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55
专题名称: 瑶族的起源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01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瑶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关于瑶族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蚩尤是中国远古的传说英雄人物之一,他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是同时代人,距今五六千年。当时,蚩尤活动的地域主要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之间。后来,蚩尤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矛盾和战争,蚩尤部落战败后,小部分臣服于炎、黄二帝,大部分人向南流亡,形成三苗,活动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洞庭彭蠡之间的广阔地域。三苗部落联盟曾先后多次与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集团进行激战,最后禹彻底击败三苗。除小部分三苗臣服外,大部分三苗部落联盟成员在洞庭、彭蠡一带形成荆蛮集团。先秦时期,楚人在荆蛮地域内崛起,建立楚国,部分荆蛮融为楚民,另一部分荆蛮则被迫向南、向西迁徙,形成长沙蛮、武陵蛮和桂阳蛮。其中,长沙蛮、武陵蛮和今天的瑶族关系较密切,他们主要活动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沙武陵蛮中的部分人被称为“莫徭蛮”。隋唐沿袭旧称。唐末宋初,“徭”之称谓见之史籍。 因此,瑶族主要来源于古代的九黎和三苗,是从九黎部落集团和其后三苗部落集团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除此之外,瑶族在与各民族频繁交往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称为次要来源:一是部分汉人与瑶族接触后,同化成了瑶人,成为瑶族的一个来源;二是部分壮侗语族的族群同化而成瑶族,如金秀的茶山瑶、湖南省江永县的部分民瑶等属此类,均属于瑶族的共同体。 综上所述,瑶族来源比较复杂,是一个由不同支系的几部分人构成的共同体。从总体上看,瑶族由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4大支系组成。其中盘瑶、布努瑶和平地瑶是瑶族的主源,三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关系。但其先民在南迁和西迁过程中,因迁徙路线不同,产生了语言上的差异。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