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遗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002
专题名称: 象山遗址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140.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象山遗址位于南澳县后宅镇后江海湾侧旁,西、西北均面向海湾,是一座从东向西缓坡伸延的低丘,海拔高度约5~30米。 在该遗址采集了近百件石器标本和50余件石片,6件石核。石质绝大多数为黑色、棕色、灰白色隧石,个别石器用石英砂岩,白色石英制作,这些石器形体扁薄细小,长度一般为2~4厘米。品种包括尖状器、雕刻器、石钻、刮削器等,而以刮削器的种类、数量最多,可以细分为直刃、凹刃、凸刃、凹凸刃、圆头和多边刃等类。大部分石器采用单向加工,部分采用两面交互加工,少数使用错向加工。其中弧背长刮削器、“人字形”凹刃刮削器、“山字形”石钻头可以作为象山人文化的典型器物。在遗址断崖距表土深1.55米、1.88米的文化层中曾分别采集到一片夹砂灰陶片、一件凹刃刮削器。这批细小石器材料与在福建漳州、平和、诏安、东山等地发现的石器制品,无论在石料、器形、加工工艺上看,都有惊人的相似,应属同一文化系统。 陶片表里均有纹饰,陶片外饰斜绳纹,内壁有浅印的方格纹,火候偏低等特点。 根据石器与陶器特点,其时间可定为距今8000年。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