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香菇产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058
专题名称: 闽东畲族香菇产量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181.pdf
专题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专题描述

1979年前,香菇栽培以段木为主,畲村只有少量生产。1980年起,香菇种植多采用塑料袋栽培方式。每袋装木粉干料1公斤,正常情况下产菇600~750克,高产的可达1公斤,占地面积1亩的菇棚可栽培香菇1万袋。1985年,坂中部分畲村采用袋装木屑、打洞接种的方法栽培香菇。1986年,崇儒新村蓝大福到古田学习香菇栽培技术回村后,试种香菇1万袋,收菇700多公斤,纯收入接近1万元。1987年,霞浦崇儒新村、霞坪、笕下,盐田瓦窑头、西胜、洋边,水门茶岗、青岙,州洋马洋、岭头、长沙等畲村成为栽培香菇的重点村,全年种植125万袋,产值125万元。1988年因原料技术方面的原因,产量下降。1989年再度掀起种植热,仅霞浦县畲村就有1000多户农户种植香菇250万袋,年产干香菇120吨,总产值达500万元。90年代后,受原料制约,香菇栽培面积缩减,产量下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