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闽东畲族蓝靛种植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047
专题名称:
闽东畲族蓝靛种植情况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173.pdf
专题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专题描述
蓝靛学名马蓝,爵麻科。又名青靛、菁草、大青叶,俗称菁。品种有蓼蓝、大蓝、槐蓝等。明末畲族迁入后大多从事种菁业,福鼎点头玉六、茂上派清咸丰三年(1853年)修的《蓝氏宗谱》载:“廿七(世)茂上名荣才,字福林,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上杭芦丰乡到浙江平阳县铺坪乡屿星种蓝为业……”福安同样亦有畲族迁入后“种菁为活”的记载。福鼎前岐菁寮还是畲族雷姓的重要祖居地。尤其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种植最盛。种植者将其叶绞汁,用石灰拢成靛,用于染布经久不褪色,品质极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台湾蓝靛输入,卖菁市场受冲击,畲家种靛业衰微。民国时期,西洋靛竞进,比土靛强20倍且价廉,土靛在其冲击下,失去市场,种植者也日渐减少。1949年后,畲乡不复种菁。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东畲族志、迁入分布、经济生产、政治、文化教育等情况叙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