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女嫁男方的婚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001
专题名称: 畲族女嫁男方的婚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3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恋爱比较自由,男女社交完全公开,通过生产劳动中对唱山歌,建立感情,即可成婚。原来婚姻是不计聘金的,女儿出嫁,陪嫁妆奁,十分简朴,除一般高脚柜、衣箱外,还有农具、斗笠、蓑衣等,表示女儿出嫁后不要忘记勤劳立业的本色,两个竹火笼陪嫁物是最为普遍的,表示新娘给新郎家带来了温暖,给老年人带来幸福。稍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这是畲族人民保留下来的古朴遗风。 早年时,畲族有“卅晚还亲”的婚俗。除夕,畲语称“卅晚”,“卅晚还亲”,即在除夕晚上举行婚礼之意。婚仪简朴,婚礼在吃过年饭后举行。新郎新娘着盛装,同坐一席,各吃一碗素面。此时,家主(主婚人)鸣枪三响,表示既迎新年又办婚事了,邻里乡亲闻声赶来庆贺;新娘泡茶,新郎敬烟,招待亲友,并端出炒豆子,干薯片之类,作为“新娘饼”分赠给邻居,大家笑逐颜开,欢欢喜喜,热闹一番。有的客人即兴歌唱,祝愿新郎新娘婚姻美满幸福,婚礼就告结束了。在新年期间,亲戚叔伯要请新婚夫妇吃一顿“新客饭”。从初一下午开始,新郎搓草鞋,新娘织彩带,夫妻双双下地劳动。由于“卅晚还亲”的婚俗不讲究排场,不摆阔气,不请客受礼,既隆重又节约,符合畲民的心愿,所以甚得贫苦人家的欢迎,因此代代相传。 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加以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相互影响的结果,解放前,有些畲族地区在婚姻上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日趋严重。一般都是早婚,在十四、五岁就开始结婚,最迟不超过十七、八岁。二十岁以上结婚的极为个别。女孩到八、九岁时就有媒人来说亲,媒人多为男人,也有少数是女人。包办婚姻从订婚到结婚,有一套习俗,男方娶亲须交女方许多聘礼,还要坐花轿等等。贫苦农民往往因出不起聘礼而终身不能成婚。这种残酷的封建买卖婚姻制度,不知剥夺了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幸福,造成多少悲剧。“卅晚还亲”的朴素婚俗却逐渐消逝了。解放后,畲族地区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才逐步革除。继承和发扬“卅晚还亲”婚俗的精神,提倡婚事新办。 1924年,沈作乾在浙江丽水一带调查畲族的婚姻情况,作了极其生动的描绘说,这里的畲族仍保留着一种古老而饶有风趣的结婚仪式,淳朴简单,富有诗意。在婚礼中,对唱山歌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任何场合都离不开山歌,可说是贯穿始终,成为具有独特的一种习俗,真有“不会唱歌娶亲难”之感。结婚那天,新郎着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领着“行郎”(歌手)和挑着酒菜、彩礼的“赤郎”,步行到女家迎亲。这时,女方家的妇女们拿着板凳拦着新郎一行,这叫“拦赤郎”,女方接着关闭大门,唱起“拦门歌”,待男方“行郎”回唱“开门歌”,女家人才开门迎入新郎。“行郎”一边唱“接亲歌”,一边将男方送来的彩礼一一点交给女方。女方主人唱着山歌请新郎喝茶,并送上洗脚 水,这叫“脱草鞋”,或叫“插田螺”,然后女方拿酒饭殷勤招待。但客人就席时,桌子上空无一物,不但见不到一羹一肴,甚至连餐具都没有。这时,大家静静地等待新郎唱山歌,要什么唱什么。如要筷子,则唱“筷子歌”,要酒,则唱“酒歌”,每件东西都有它的歌。歌词虽然简单,只是二、三句或三、四句而已,但十分诙谐有趣。新郎唱一首,司厨者接着和一首,随着一往一来不停地对唱,新郎所要的东西就应声而来,摆满桌上,这叫做“调新郎”,又称为“答歌”。 吃完酒饭,新郎又一首一首地唱着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唱回去。司厨者也唱着歌来收席。席毕,新娘盛装,梳头包罗帕、插银花,歌手们围着不断唱“梳头歌”:“衣衫穿了便梳头,一个梳头两个照,今下始作新娘子,爱梳狮子凤凰头。”新娘梳妆完毕,方姗姗而至,头戴传统的凤冠,与新郎交拜成礼。然后祭祖,大家围坐唱拜。唱“请女歌”、“嫁女歌”、“劝女歌”等。这一切程序都办了,新郎便告别岳父母等,偕同新娘步行回家。 一路上,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各人手中都拿着雨伞,新娘羞答答地半遮着脸。一路上新郎新娘还不停地对唱山歌,以歌当话,互相对答,倾诉爱慕之情。在路上逢桥过溪都撒下豆花。到了夫家,谒拜翁姑,祭祀祖先。然后双双进入洞房。 《建阳县志》则记载着清代福建建阳畲族在结婚前二、三天,新郎前往女家迎亲。及期,新郎前行,新娘衣着蓝色,头裹红帕,拿着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后。抵达婿家时,并没有人前来迎接。新娘站在院子中央,夫家的人和宾客早已避开,仿佛静悄悄地空无一人。新娘必须先开口说话:“你家的人都死光啦!”这时大家才出来回答:“就靠您来传宗接代哩!”然后拜见翁姑,祭祀祖先神位后入洞房,婚礼至此结束。 畲族因居地不同,婚俗大同小异。1983年我们调查所得,与六十年前沈作乾《括苍畲民调查记》记录的畲民婚俗,就不尽相同。在建立婚姻关系的全过程中,虽然受汉族影响而由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还是比较自由的,仍保留着畲族人民的传统习惯,一般都是在祭祖或参加别人的婚嫁活动中,或在山上、河边、赶集、劳动以及同去亲戚家玩等场所,通过对唱山歌,互相熟悉而建立感情的。据浙江遂昌县程路后畲村调查,在二十三对夫妇中,男女自愿结婚的八对,男嫁女家(即上门女婿)四对,领童养媳的六对,父母包办的五对。可以看出,畲族青年男女的婚姻还是比较自由的。在通过对唱山歌求爱时,十分别致。男青年唱道: 砍好柴禾下山岗,三叉路口等少娘; 有心问你一句话,金鸡能否配凤凰。 如果姑娘同意,就会回答: 娘村有个观音堂,你郎拜佛又烧香; 早托媒人来定亲,有情定会配成双。 有些男女双方在初恋时,往往先唱试心歌: 女:月亮弯弯象把梳,妹子花花恋郎哥; 恋郎不知郎哥意,先唱一个试心歌。 男:郎子砍柴高山头,心想妹子开歌喉; 有情妹子应一句,解开郎子百日愁。 青年男女通过对唱山歌,大胆直爽地进行爱情的试探。有些情歌,还唱出少女初恋的心理,歌词非常动人: 小鸟初飞怕风吹,妹子恋郎难开声; 不是妹子喉咙哑,只恐郎哥不领情。 一场对歌,使青年男女互相了解,情投意合,而建立感情。在临别时,互赠礼物。姑娘把自己称心编织的腰带送给小伙子,并唱着山歌: 一条腰带三尺长,送给贤郎带身上; 真心相爱有情义,年长月月结鸳鸯。 小伙子满怀喜悦的心情,收下礼物,回赠姑娘一条手巾,并回唱山歌道: 一条手巾两头青,手巾中间是郎心; 洗脸擦汗面对面,揣在怀里心连心。 畲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而自愿结合的,双方父母一般都会同意的,但必须通过媒人说合、订亲,才能完婚。汉人结婚有“媒人”,畲家结亲有“亲家伯”。畲乡青年男女多是徜徉在歌的海洋里产生爱情的,当男青年向家长倾吐爱恋真情时,男家就要央媒前往女家说亲。一般说来,汉族媒人女的多,畲族媒人多是男的,而且必须是颇有威望的老人。畲家媒人不是牵媒拉亲的,而是在青年男女已有的恋爱基础上完成四个任务的,即洽谈订婚、结婚事宜;办妥订婚手续;送糯米给女家酿造结婚酒;在举行婚礼前一天到女家迎接新娘 在结婚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说亲”。过去先是相亲,男青年由媒人陪同下到女家,畲语叫“太布娘”(看老婆),相互了解对方的相貌和才能,如果双方都有意,则女青年由母亲或姑姨陪同到男方家了解男方家庭情况,畲语叫“太人家”。如果双方满意,男方送女青年一些礼物,女方回敬男方一条彩带。然后,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媒人拿着男方准备的一斤面条到女家去征求女方家长是否同意与男方结亲,此时,女方家长一般并不正面回答。招待媒人吃过饭后,如果说:“你回去不要来了,”就表示不愿意缔结这门亲事。如果说:“你回去再来吧!”就表示有商量的余地,但不收面条。当媒人第二次来后,女方家长仍不收面条,只对媒人说:“你再来吧!”到了第三次来,才收下那一斤面条,就算口头同意了这门亲事。有时,男女两家相距较远,媒人并不回到男家后再来,他可以从大门走出去,从旁门再进来,这样也算一次,他第三次自然是大门出,旁门进,也就算跑了三趟。 女方家长口头同意后,媒人替男方送去红糖、面、糕饼各一个,这叫“问亲礼”(也叫“问嘴饼”)。女方将礼物收去后,就表示真正同意了。女方收下面条后,就请本房的族人来吃,借此宣布他的女儿已许配给人了。消息传开,别人就不会托媒人来说亲了。 第二阶段“定亲”。由媒人带着手镯一付、银戒指一个、面一斤、红糖一斤、红糕二对(四块)、鱼二对(四条)到女家认定聘金数目和酒的数量,叫做“送定”。景宁畲族在定亲时,男方要给女方亲房备一份礼物,给女方母亲送一条五尺黑绉纱和其他礼品,这份礼物,畲语称“老鼠尾”。女方办起酒席,延请亲戚吃“定亲酒”,就算订婚了。此后,仍由媒人带去面、红糖各一斤到女家讨年庚,以便择吉完婚。 当吉期选定后,男方备面、糖各一斤由媒人带去女方,女方宴请她的母舅、姑父等亲戚,称为“请媒人”。席间,女方家长对媒人提出的结婚日期,如无异议,就向媒人提出要衣服几套、绣花布鞋几双、彩礼多少等等。有的女方家长还对在座的人说,女儿出嫁,要多少条“岭”,要多少个“火笼”,要几顶帽和多少桌面等。“岭”是衣领之“领”的谐音。要过多少条“岭”的意思有二:一对女方来说,指姑娘出嫁,其舅父、姑父要送她一件衣服;对男方来说,要按照“岭”的数目,备办礼物,即每条“岭”回送一斤肉。“火笼”原是竹编的小筐,有梁,内放一个陶钵,盛炭,以火烤手取暖。这里所说的“火笼”,指的是猪腿。如女方没有提出要“火笼”的具体数字,男方一般备办两个猪腿就够了,一只送给岳父,一只送给女方之长舅。如姑娘曾在幼时过继给别人做干女儿,则女方一定要说明要三个“火笼”,多要的一个要送给干爹。在送每只猪腿时要外加一双鞋,鞋里放“红包”。男方要送给妻弟一顶帽子。“多少桌面”指的是女方准备办多少桌酒席(一般不超过十桌),男方要按规定数为每桌备肉若干斤、糯米酒若干斗(二点五至三斤米)。媒人带着女方提出的上述要求,回到男家。男方也摆宴席请自己的亲戚,由媒人逐项宣布女方提出的各项要求,使亲戚都知道。 然后,由媒人送去礼金。新郎于婚前两个月亲自送去女方酿酒待客所需的糯米(每席酒十斤糯米),另加三斗,备做酒时吃。这次是未婚女婿第一次登门,岳母要送一条围裙给他,并给他点心吃。这时,给他端点心的一定是他的未婚妻,双方互看一眼,并不说话。 第三阶段“娶亲”。过去有迎亲礼,即新郎登门接新娘回来成亲。后来新郎本人不去。代表男方去迎接的有四人: 对门亲家,由新郎的伯、叔长辈担任,他代表新郎的父亲行事,向女家送交所有礼聘物件,这些东西要放在新娘家堂屋的桌子上,由女方的亲戚逐件过目;给新娘的衣饰由其母清点收藏;给舅公等的由其父分发,叫“一条蚯蚓吊一条鱼”。 “赤娘”,要身体健康、父母健在、已婚未孕之妇女担任,必须会唱山歌,她代表新郎去迎接新娘。有的有两名身穿盛装的年轻姑娘——“接姑”(即迎接新娘的少女),手提彩灯,走在送彩礼队伍的前面。 “当门赤郎”,即厨师。 “赤郎子”,善对歌,能说会道。另外有专门挑送礼物的和抬嫁妆的叫“行郎”若干人。 上述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下,于举行婚礼之日的前两天到女家大门时,有一个热闹场面,叫“关门迎赤郎”。当迎亲队伍快到女方大门口约百米远,媒人就燃放双响火炮六响,这时早就守候在女家门口的两位女青年,即把大门关紧,站在大门口看热闹的观众捧腹大笑,因为畲家规矩:这时是不准来客坐门口和叫门的,所以“赤郎”只好用鞭炮催开门,放十响后仍然不开,则连续用小鞭炮挂在门环上噼呖啪啦的放一阵,最后无可奈何只好由媒人掏出两个小红包,从门缝塞进去,这叫“开门包”。大门内一面回响起小鞭炮;一面打开大门,由女方兄弟迎接迎亲队伍,接过礼担,媒人双手递去两个小红包,叫“接礼包”。送来的礼物摆在厅堂首席桌上,由“对门亲家”一一点交给女方,女方亲友们则在旁观看。 接着,在清点过彩礼后和女方招待迎亲队伍吃“点心”之前,还要行“脱鞋礼”,即所谓“脱草鞋”。相传过去畲族人民生活很苦,一年到头都穿草鞋,就是在喜庆期间送彩礼的人,也是穿着草鞋来的,所以,交罢彩礼后,主人家要请迎亲者脱去草鞋,洗净脚,穿上布鞋。然后由女方、舅公、舅舅陪迎亲队伍吃点心,吃“落脚酒”。午饭后,按照畲家人的规矩,需男方回席,由男方准备菜肴宴请女方亲戚吃晚饭。 男方在女家备办酒席,宴请女方亲友,这叫“请大酒”。其过程非常有趣:首先要举行“借锅”的仪式,“当门赤郎”唱“借锅”歌。因为这是男方在女家请客,故一切炊具、餐具、柴禾、桌椅,甚至堂屋都需要向女方“借”。当“当门赤郎”、“赤郎子”进厨房后,女方歌手“阿姨”和“姨姆”(新娘的兄嫂或弟妇)以及亲邻等都跟到厨房来看热闹。当“当门赤郎”唱过“借锅”歌后,就开始刷锅,赤郎子坐下烧火。“当门赤郎”刷锅、添水、放肉的动作要敏捷,否则,冷不防“阿姨”、“姨姆”就会撒一把糠进去,弄得你添不成水,放不了肉,处处予以刁难。为了对付这一着,赤郎把大块肉放在灶头上,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把一小块肉放在袖筒里。这样,一刷锅,就添水,袖筒里的肉也就掉在锅里了。赤郎子点火,也决非易事。给你准备烧火用的不是干柴而是潮湿的树枝,一旦点燃了火,稍为不慎就会被“阿姨”、“姨姆”吹灭。因此,赤郎子事先在怀里揣着棉花和蜡烛等易燃物。只要火一点着,湿树枝就会被搬走,拿回干柴来。 接着是赤郎唱借炊具的“谜语”山歌,把女方厨房里预先收藏起来的炊具,一一唱出来,待炊具“唱”齐了,就开始杀鸡。赤郎持刀杀鸡很有讲究的,地上铺上围裙,叫“拦腰”,摆上碗,杀鸡要把鸡血滴在碗里,否则滴在围裙上就要罚酒,一滴血罚一碗酒。女方姑娘往往故意地来碰撞一下,使鸡血滴在碗外,则罚赤郎喝酒。有经验的赤郎往往是乘女方姑娘们的不备之时,突然杀鸡,滴血在碗里,迅速地把鸡头夹进翅膀提走。 夕阳西下,菜肴做好后,喜筵摆开,宾客纷纷入席,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一片喜气洋洋。酒过三巡,新娘在“姨姆”(即嫂子)或“赤娘”的陪同下,端来了一个米筛(过去为长方形木盘),米筛里点燃着一对红烛,放上一壶酒、两个酒杯,到中堂首席向太公(祖父)、舅公、长舅等敬酒。“姨姆”站在新娘背后,代她唱“敬酒歌”,这就是畲家婚礼中的“举盘敬酒”。被劝酒的人都要给红包(银币),一般只给一个。唯长舅不同,劝他喝酒时唱: 一双酒盏花来红,奉上酒宴劝舅公; 劝你舅公吃双酒,酒宴完满结成双。 舅公喝一杯酒,给一个红包,喝第二杯酒,要再给一个红包。此外,如果劝酒所收的红包是单数,舅公还要拿出一个凑成双数。因为他们认为“好事成双”。吃完后,要唱“感谢歌”、“送神歌”和“扫地歌”。 新娘在席间敬酒时,接受宾客或上辈馈赠的红包,这叫“讨百家银”。据传,日后把这“百家银”用为给子孙打成手镯、项圈、戒指等首饰,佩戴在身上,不仅显示着华贵美观,而且象征着吉祥如意。如今,虽然没有银币,儿童佩戴这些首饰已不多见了,但在举盘敬酒时,馈赠新娘红包的习俗,仍然保留至今,象征着对新娘的祝福。新娘“举盘敬酒”之后,新娘的妹妹也手捧米筛,在另一位嫂子陪同下,如法炮制向宾客敬酒,具有“好事成双”之意。 是晚,开始长夜对歌,女方请来许多善于唱歌的姑娘,和“行郎”、“赤郎子”赛歌,双方各展其才,引吭高歌,尽情欢乐,通宵达旦。在对歌中,女方歌手常常唱出一些刁难的题目,请男方“行郎”回答,答对了,啧啧称赞。答错了或答不上来时,妇女们就会往“行郎”脸上抹锅底黑灰,常常引起哄堂大笑。对歌结束后,客人吃点心,畲语叫“办回盘”。 第二天,另有“行郎”二人抬着轿子来到女家,但他们不能来得太早,一般到后,先在女家村口等候,并在村外放鞭炮,这时“阿姨”、“姨姆”把女家大门关上,在里边放鞭炮。轿子到后,行郎从门缝中塞两个红包进去,大门才打开。行郎停轿进屋后,坐在右边中柱以外,不能坐在左边,畲族认为左边是主位为大。他们说:“高头嫁女,低头娶亲”,男方要比女方地位低。男女双方在正餐外,都要款待行郎一次茶水点心,并送上洗脚水。在男方称“穿草鞋”;在女方称“脱草鞋”,也有叫“插田螺”的,因为吃点心前要洗脚。接着女方行“请祖公”礼,由女方老人、媒人主持,在祖宗面前报告新娘、新郎的姓名和年龄,说他二人要结为夫妻了。并说些请祖宗保佑一类的吉祥话。 第三天即结婚之日,凌晨新娘上轿去夫家;有的在头一天晚上动身。新娘一般要赶在天亮之前到婆家,以免路上碰到陌生人,否则据说会不吉利的。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要到厅堂前“溜筷子”和吃“千斤饭”。这时,堂上一张桌子上,摆着两把筷子和一碗米饭,新娘一手拿着一把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后的哥哥;哥哥接着把筷子从新娘的腋下放回桌上,新娘弯腰衔三口米饭,喷撒在桌子上的手帕中,新娘的哥哥把它包好放在新娘的口袋里带回夫家,传说带回去的是“千斤饭”,就可以年年能饲养一只千斤重的大肥猪。新娘离家门时,姐妹们要一拉一送三次,新娘才能动身,叫“留风水”。新娘要唱“别亲歌”,告别阿爹、阿妈、兄弟姐妹等亲人。新娘起行后,一路上不许回头看,认为回头看就要走回头路,夫妻不能白头偕老。新娘随身带有桂圆,路上遇到人特别是孕妇,就给几颗桂圆,以示吉利。有时偶然碰到两个姑娘同日出嫁、同走一条路或同走一段路时,一般事先协商好,让远途的先走。新娘一般要抢先走新路才能吉利。后走的只好用一头角系红布、插着红花的黄牛在前面踩路,表示黄牛踩过的路又是新路。 新娘张伞到夫家大门时,地上以三、五只红布袋铺成一条路,新娘踏着红布袋走进中堂,新娘踏过的红布袋由两位老年妇人收起,又铺到前头,叫“传袋”,意为“传宗接代”。新娘进入中堂后,朝天三跪拜,然后向祖宗香案、公婆三跪拜。拜完,新娘又踏着红布袋朝新房走,一路上撒生花生,这时许多小孩就抢捡花生,气氛热闹诙谐,意为“早生贵子”,“子孙满堂”。新娘进入新房时,要递给传红布袋的两位老妇人各一个红包。有的地区新娘进夫家,先进新房,再与新郎一起出来拜祖公爷,不下跪,要鞠躬、作揖三次。传说“新娘是高辛皇帝的公主,新郎是驸马”,所以女方不下跪,只男方要跪拜。礼毕,兄嫂(未孕)带新娘到灶前。新娘向每个灶门里添一次火,然后再回到新房,婚礼至此告成。 婚后第二天,新郎送亲家舅出门,至大路口,对拜三下,新郎要送雨伞给新亲家舅,然后彼此送小红包。 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带糖、面、鱼、饼四种食品到娘家回门,青年男女会挡住路口和他(她)们对唱山歌: 新娘新郎双双临,可比鸳鸯水面行; 欲想进村见亲娘,先对山歌后放行。 对上,才让新郎新娘进村;对不上,大伙儿还会讥讽、奚落他,甚至往他们脸上抹锅灰。新郎身穿“钱吊”(一种背褡),上方有数袋,装满红包,下方有数袋,装满喜炮,一路上燃放喜炮,新郎新娘到了女家后,见到小孩就送红包。岳父母要摆请女婿酒,新女婿要对歌一夜,住岳家二夜或四夜,再回到夫家。 有的地区结婚那天,男方同自己的姊妹和弟弟数人前往女家迎娶,当夜十二时(有的是翌晨)男女双方同去男家,路上女的撑一把伞,步行到男家后,拜堂成婚,接着开宴、对歌,一曲方罢,一歌又起,有对唱,也有独吟,热闹非常。婚后二、三天,夫妻双双就下田劳动了,一个月后,夫妻又一同回娘家。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畲族风俗志》

出版者: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畲族生活、生产、人生礼仪、饮食、节日与禁忌等各类风俗习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