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地理名称: 西兰村
唯一号: 130933020230000120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9/001
起始页: 0093.pdf
层级分类:
隶属: 罗源县

参考方位

位于罗源县西兰乡东部,海拔389米,距西兰乡政府驻地1.5公里。

介绍

西兰村位于罗源县西兰乡东部,海拔389米,距西兰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在寿桥溪之南,古称溪南,后雷姓畲民居村东、蓝氏畲族居村西,故称西兰。该村,宋至清代皆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属罗源县第三区西南保,后属凤(坂)寿(桥)乡西南保。1949年9月起,隶属罗源县第五区,洋柄区、飞竹公社、西兰公社、西兰乡。现今下辖西兰、塘里、西浿、石牌头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其中,西兰、塘里自然村为畲族居住,设3个村民小组。全村132户、575人,其中畲族57户、215人。 西兰自然村历史悠久。祖厝上坑内存有两幅祖先彩画图像,一男一女,穿戴畲民传统古装。西兰是畲、汉杂居村,全村132户、591人,其中畲族51户、222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37%。西兰茶叶久负盛名,七境名茶早于明、清朝代就远销京、津。因西兰近有七境庙宇,茶区广及附边七境,故名“七境茶”。民国初年,西兰自然村40多户畲族,每户都种茶三、五亩,茶园满山坡。畲民蓝仁思、雷玉土是种茶大户,年产量都在200公斤左右,除少量自饮,多系出售。民国时期,1920~1930年,西兰村蓝新财与福州人何老板在福州安泰桥合开“何同泰”茶行。蓝新财负责在西兰村设茶叶收购站,专门收购七境茶,按茶叶质量分等级装袋,印上“七境茶”字号,雇专人肩挑福州,每百市斤茶叶挑工4块银元,年经营茶叶都在五万斤以上。蓝新财的父亲蓝凤定乃畲族中颇有名望之士。今西兰祖厝尚挂有金字匾额“望重乡评”,旁小楷书“为八品顶戴耆宾蓝凤定立,光绪二十三年小春月,省学政郑世潘。” 西兰畲民居住在两个自然村,一是西兰、二是塘里。西兰自然村全是蓝姓畲民,塘里自然村全是雷姓畲民。畲族自然村都在靠近罗源至飞竹的公路旁。1965年通公路,1989年通电,1987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1座,2000年通有线电视。林地4454亩,其中有林地4356亩,人均林地7.7亩;耕地565亩,其中水田480亩、旱地85亩,人均耕地0.98亩。2000年总产值112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村级财政收入11万元。西兰盛产七境茶,2000年茶叶产量为29吨。村设小学1所、教学班3个,在学生32人,教师3人。2000年,产粮246吨,畲民人均纯收入3111元,从总体上步入小康行列。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家家户户有有线广播,有电视。两个畲族自然村都饮上卫生清洁自来水。西兰、塘里共有畲民51户,其中43户建有新房屋,改变住草房、树皮房的旧习,全村出现8座砖混结构楼房。多数家庭使用液化气灶,35户畲民家有电冰箱,电风扇已普及。饮食以大米为主,生活水平同当地汉民接近。穿着方面除老年妇女保留畲装外,年轻一代男的多穿夹克衫或西服,穿皮鞋、运动鞋,女青年多穿时装,剪平发,唯结婚时仍穿着畲族妇女装饰。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罗源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