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落位于龙潭湖面上遂名。清光绪十年(1884)属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七都。民国31年(1942)属王松洋乡龙潭面保。今属溪柄镇,是龙潭面村委会驻地。位于溪柄镇南部,与松罗乡交界,海拔220米,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村落东北向有可坑山、仙桌山、厝岗山等,山有风水树木,九松二木荷。西南方是龙潭湖,龙潭溪以东北向西南走向注入龙潭湖内,将村落一分为二,西北方为小龙,蓝姓居住,东南方为大龙,钟、雷两姓居住。小龙房屋15座,大龙房屋16座,均为土木结构,房门都对溪而开。共有耕地面积215亩,其中水田128亩,耕作地点最远2.5公里,最近村口。村前为石板路,岭名为“阿弥陀佛岭”,饮用溪水,已通电。有供销店2间,畲族店主2人。有卫生所,畲族村医1人。有小学,1958年转为公办。全村共有52户,260人,其中男132人,女128人。主姓蓝,于清乾隆三年(1738)由松罗月旁山迁入。另钟姓于乾隆四年由潭头小坑迁入。
雷姓于乾隆六年由磨录坑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