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姜回族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地理名称: 后姜回族村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911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302.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马屿镇

参考方位

位于飞云江下游南岸。

介绍

瑞安市马屿镇后姜回族村位于飞云江下游南岸,地势平坦,距镇政府2公里,距市政府20公里。2015年,全村256户,1021人,其中丁姓回族157户766人,占总人口的75%。 后姜回族先祖于明中期从福建迁入,1982年经批准恢复回族民族成分,是瑞安市丁姓回族主要聚居村之一。全村耕地314亩,人均不足3分(0.3亩),人多地少,属传统农业村。 与时俱进,办厂经商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把重点放在引导回族青壮年办厂经商上。先后办起眼镜、服装、食品机械等企业10余家,依托马屿镇全国眼镜之乡的优势,2000年后全村有300余人长年从事眼镜、服装和食品机械等产品销售。村两委积极帮助筹措资金、办贷款、办证明等,为企业和外出户提供服务,使其安心办厂和经商。企业则安排村民就业100多人,实现双赢。外出经商者收入少则五六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 同时,村两委鼓励村民种植蔬菜和甘蔗等经济作物。2005年全村种植甘蔗亩产4000元、毛芋亩产5000元、大棚蔬菜收入108万元。并成立蔬菜协会,提供种子,培训种植技术。协会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结账,让生产和经销户都放心。 2011年后,村民丁朝敢创办瑞安市维佳洁具有限公司,建有厂房4000平方米,工人60多人,年产值2000万—3000万元。丁廷国创办浙江圣井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下设新源电力设计工程设计公司等,从事小区电力安装工程、路灯、照明等业务,有工人300多人,效益好。每年上交国家税收200万—300万元,是瑞安市的税利大户之一。 1997年,村党支书丁明龙带头捐资2000元,筹资20多万元,拆掉危房建新房,改善人居环境。从1998年开始,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予以奖励,数额每人2000—3000元,激励学生刻苦用功。到2015年,全村大专以上毕业生80多人,国家行政企事业干部职工40多人。 2000年,村里开始大力进行美丽家乡建设,先后投巨资3000多万元,拆除露天粪坑160座,清理村中池塘3个计3000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沼气化粪坑1座250立方米,排污管道2000多米,实现雨污分流。新建村委会办公楼3间4层520平方米,设党员活动室、文化图书室等。主要道路两旁和河流两岸均实现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村中心区绿化覆盖率25%。村中主要道路硬化率100%、路灯亮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回、汉村民都对村庄的变化满心欢喜,盛赞村两委造福村民。2006年,全省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村现场会在此召开,省民宗委领导钟小毛、陈智慧,市领导陈爱华、葛益平,市民宗局领导王宁等100多人参会。后姜的成效,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一致好评。 2010年后,村里加大力度进行新农村建设,投资120万元,建起后姜村回族文化园,内有回族标志的雄伟牌楼及凉亭、休闲长廊等,展示后姜村的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文化。 2006年后姜村被省民宗委授予“全省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村”光荣称号。2006年村支书丁明龙获得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并被选为温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马屿镇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