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洋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地理名称: 凤洋村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718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124.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康厝畲族乡
辖区: 凤洋;牛石坂;半岭;占洋

参考方位

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

介绍

凤洋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海拔225米。下辖凤洋、牛石坂、半岭、占洋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1983年供电,1992年修通公路。1993年,全村245户1160人,其中畲族238户1150人;耕地面积1302亩,其中农地56亩、水田1246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70吨,亩产量36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654元;村有个体商店6家,医疗站1个;小学4所,6个教学班,教师公办3人、民办7人,在校生169人。2004年实现公路路面水泥硬化,电、路、通讯设施基本完善。主产稻谷和茶、果。 2005年,全村275户1300人,耕地面积1248亩,林地面积3485亩,粮食总产量540吨,人均占有粮食415公斤,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65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小学生121人。 凤洋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凤洋又名“凤翔”,因村落位于凤翔山之阳而得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六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穆阳镇凤曹保。该村坐北向南,东至大丘山,西至铁锅山,南至水尾山,北至黄楼山、铁叠垄。村落由上村、下村、里村组成,里村又名“里碓”。房屋沿山叠建,1990年共有房屋83座,其中上村13座、下村47座、里村23座,除2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为土木结构。全村耕地面积915亩,其中水田865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有40%的耕地位于4公里外。有石阶路直抵村口。主姓钟,为大林钟氏支派,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 由坂中乡大林迁入,已传二十五世,修谱3次,分别为光绪二年(1876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982年(注:有两次因族谱封住无法查询)。现有人口2000余人,是福安市人口最多的纯畲族村和革命老区基点村。凤翔山南有避暑胜地“清泉洞”。村中流传“前山帽、后屏风,龟蛇把水尾,五马护朝江”的民谣。村内古民居、古井、寺石保存完好,村民使用畲语,保留着浓厚的畲族风俗传统和生活习惯。1955年成立闽东地区第一个畲族文化站,并于2006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畲族文化重点村”。村民平时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村内先后举办过7次大型畲族歌会。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凤洋
辖区
牛石坂
辖区
半岭
辖区
占洋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