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村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地理名称: 东山村
唯一号: 130933020220000678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084.pdf
地名类型: 居住区
层级分类: 村庄
隶属: 溪柄镇
辖区: 东山;山坪;仙人;上金竹坪;下金竹坪;大林;细日山(晒日山)

参考方位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2公里处,距市区32公里。

介绍

东山村民委员会隶属福安市溪柄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2公里处,距市区32公里。东与霞浦柏洋乡和松罗乡金山村交界,西与斗面村为邻,南与松罗乡山界对和榕头村接壤,北与茜洋村、横坑村相连。海拔21米。下辖东山、山坪、仙人、上金竹坪、下金竹坪、大林、细日山(晒日山)等7个自然村,共7个村民小组。 1987年开始供电,1991年办起自来水。1993年全村206户893人,其中畲族127户573人;耕地面积650亩,其中农地90亩、水田56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44吨,亩产量68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97公斤,人均纯收入863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0元,村有茶园面积16亩,果园20亩;村有个体商店5家;小学4所,7个教学班,教师公办1人、民办6人,在校生105人。 2005年,全村236户967人,其中畲族165户670人,占全村人口的69.29%;有耕地面积648亩,林地面积6788亩,粮食总产量204吨,人均占有粮食211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231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东山村,又称东坪村,清代属福安县用儒乡仁凤里二十四都一图,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福安县第一区(赛岐)柏柱洋乡斗而保,1956年办起东山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山大队,1984年组建东坪村委会。清康熙年间,畲族钟、雷、蓝三姓迁入定居,经进化繁衍,形成现在村庄布局。1934年闽东土地革命期间,闽东村委机关报《闽东红旗报》报社和印刷厂就设在东山村;在东山村设立红军后方医院,在上金竹坪设立老区军械厂,在下金竹坪设立红军被服厂,为闽东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革命老区基点村。东坪村依山傍水,风景独特,山后有仙岩洞、鬼洞,村内有仙脚道、化炉禅寺等景点,引人入胜。 东山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因村落原位于山垄之东故名,1954年移至现居址,仍沿用旧村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仁凤里二十四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福安县柏洋乡斗面保。现位于溪柄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海拔120米。村落依山坳叠建,坐西向东,村低谷处有一石阶路连接各家各户,房屋大门多朝北,北村称为“塔里”。东部岭兜岗,西部横洋岗,南部宫岗。1990年有土木结构房屋23座;耕地面积113亩,其中水田102亩。道路为碎石梯路。主姓雷,明嘉靖年间从匹后楼迁入,是福安雷姓较早发祥地之一。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溪柄镇
隶属
东山
辖区
山坪
辖区
仙人
辖区
上金竹坪
辖区
下金竹坪
辖区
大林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