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唯一号: 130930020230001258
人物姓名: 钟阿尕
人物异名: 又名:善众;又名:土淄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451.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01
卒年: 1974
籍贯: 福安县康厝凤洋村

传略

钟阿尕,又名善众、土淄,1901年生于福安县康厝凤洋村的畲族农家,家贫如洗。1928年,钟阿尕到福安城关谋生,结识马立峰、詹如柏,在他们的引导下参加革命。不久,他回到凤洋村,在邻近的畲村发动农民参加农会、贫农团,带领群众开展抗租、分田斗争。随着斗争的深入,他将活动范围扩展到金斗洋、蓝田等几十个畲村及穆阳、磻溪、洪口等汉族村落,组建农会和贫农团。1930年秋,钟阿尕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闽东最早的畲族共产党员之一。 1931年,中共福安县委任命钟阿尕为福安下西区区委常委。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领导该区农民开展抗租反霸斗争。1935年,国民党军队大举“围剿”苏区,地主豪绅趁机私设民团,招兵买马,对农会猖狂反扑。钟阿尕一面发动群众坚壁清野,一面率领武装农民上山打游击。敌军无粮物可抢,又被搅得坐卧不宁,只得不战自退。 1936年夏,中共闽东特委任命钟阿尕为中共寿宁县委常委。他的足迹遍及穆阳、溪潭及赛岐等地穷乡僻壤,带领贫苦农民进行“五抗”和反霸斗争。不久,他遵照叶飞指示,赶赴寿宁县的龙溪、水龙坑及福安县的象地、晓阳等地,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他走遍这片区域的近50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武装。 同年10月,国民党军队武装洗劫竹洲山革命根据地。中共闽东特委领导人率部转移至宁德一带。敌人四处搜捕钟阿尕,钟阿尕怀揣10颗下西区各类印章,隐姓埋名,躲进离家不远的太阳山岩洞里,过着食甘薯、睡稻草的“野人”生活达13年之久。 1949年6月,福安解放。钟阿尕担任凤洋乡乡长和党支部书记,不久被推选为县人民代表,1974年10月病逝。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