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张应清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303
人物姓名:
张应清
人物异名:
字:世璜;号:渭臣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9/001
起始页:
0099.pdf
时代:
清
出生年:
1878年
籍贯:
闽屏南县
传略
张应清,字世璜,号渭臣。闽屏南县棠口乡沶头村人。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出生。绪光三十三年丁未秀才。清廷废科举兴学堂,公侧身教育为桑梓培育人才。民国初期与乡先辈张传明、张心斋等筹办沶头两等学堂。民国十一年任棠口双峰小学教员。十四年任屏南善同公典经理兼县育婴局乡董事,协助宣传调查募捐等工作。十八年任屏南县政府第一科长,十九年四月县长林缉铎弃职回榕,是年夏省方指派代理屏南县长。适青黄不接时期,他立即开放义仓储谷以济贫农,实行裁减冗员节约开支,除征国库外,不另取于民。代理县政八个月敬恭桑梓,相安无事。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土匪滋生,不时掠夺乡村,杀人放火,民不聊生。他为保境安民,挺身而出,与堂叔张声初、宗兄张中士等兴民团,练壮丁,筑炮台,修围墙,保卫家乡免遭匪患。 民国十五年,军阀周荫人兵败过境,沿途村庄备受骚扰,知事孙人俊及城绅闻讯躲避,唯公独冒艰险,维持社会秩序与之接洽周旋,幸免于难。 先生回乡后,念及荒年贫农籴米困难,遂邀堂兄张和斋建议说服族中父老,将其太高祖步齐公祭典百余担,抽出百分之六十作为社仓备荒。 先生秉性温和厚道,平易近人。村民若有发生田产纠葛山场争执请他调解,他抱着息事宁人晓以大义调查事实,分清是非,说服双方秉公调处,免遭涉讼。 民国卅四年夏,大雨滂沱冲毁村东皮下洋河堤,他目睹整片禾苗将缺水而枯萎,修堤工程耗费浩大,非零星农户所能胜任。遂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动手赶修,不数日而河堤修竣灌溉恢复。 距沶头村南十五里处有座金造桥,为屏南至宁德交通孔道。不幸民国二十三年惨遭火灾,事后虽置木筏渡津,但溪洪暴涨,交通仍是梗阻,行旅深感不便,在县长刘笃宏支持下,召集沶头、前塘、熙岭、忠洋、康里、北墘等各村庄热心人士,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成立重建金造桥委员会,推张应清为主任委员,综理建桥事务,他不辞艰苦跋涉往来各村庄捐募资金。当时正值钞票不断贬值时期,干谷代行货币交易,所募谷物需要动员民工运抵金造桥工地。从开工至竣工,历时二载有余,他住居桥头工地破屋内处理事务,撰写柱联,保管捐谷,动员民工运输捐募木料等。其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时已年逾古稀高龄,如此热心公益事业,人皆钦敬。 大桥落成之日,应清亲自撰写的“群手共擎千尺断崖成坦道,同心协力十寻狂浪得通舆。两岸锁云烟波上彩虹长挂,双溪流璧玉潭中新月半钩。东由石牌岭归来溪山满眼,西向挂树亭上下林壑怡情,……”等十余幅鲜红的对联贴于桥柱上,宏伟壮观的大桥与霞光相映愈显得美丽,过往行人到此休憩,莫不称赞应清先生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十三师南下解放福州,路经本村,在在该师政工队长孙传奎指导下,他曾大力发动群众与政工队联系,成立临时军民联合办事处,筹划作好粮食加工运输筹备火柴、猪肉、蔬菜安排响导等后勤供应,历时半月,师部谢政委深感满意,曾写信给县人民政府,对此次参加后勤工作人员二十二人给予表扬。 他一生勤劳俭朴,无嗜好,廉洁自持,热心公益,深受群众赞扬。一九六二年冬寿终,享年八十有五。
知识出处
《屏南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员
职位
董事
职位
科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