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152
人物姓名: 彭志忠
人物异名: 字:仲诚;名:济义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21.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4年
卒年: 1998年
亲属: 彭子卿

传略

民国后期正处天花流行易感时期,舶来的牛痘苗少且昂贵,无法满足需求,彭济义参照古医书,大胆采用“珠母法”将牛痘苗以人度人,挑选无疮疤,无瘰痂,无胎毒,身体健康,未患过天花的渔家子女做“珠种”,把大量的牛痘苗种“珠种”于小儿双臂,待发浆时,将其痘浆抽取少许移种于需种牛痘的小儿双臂,而获得免疫力,因一个“珠母”痘浆可移种数十个小儿,因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天花易感儿童种牛痘的需要。如遇到因种痘所致的不良反应,也能以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均得痊愈。群众都称他为“种珠先生”,民国间,县劝学所所长王抡元题匾:“名齐逊玉”。将彭子卿种痘预防天花的贡献,比作清代乾隆年间擅治牛痘的张琰(字逊玉)。可见他在宁德预防天花暴发流行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彭济义深得父亲真传,又通过精心钻研实践,积累了小儿麻疹、天花防治方面的丰富经验,且医风医德好,在当年交通不便,如遇到麻痘病者能做到“麻痘不出门,医药送上门”。当遇麻痘流行期间,为满足人民群众求医,急病人所急,也曾步行巡医,东到蓝田、南埕、漳湾;西至岭头、莲峰、叶厝、满盾;南达古溪、岐头、二都、飞鸾;北至金溪、四都、郑岐等地。凡经他诊治的病者均能化险为夷,极少遗留麻脸。他承诺若发现本人和近邻远亲子孙有麻脸者,可砸我济义痘科招牌,足见他对自己种痘防天花效果的自信。 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人民健康疾病尤为关心,每当麻痘流行时期,即指派济义下乡巡回医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洪口乡报告发现天花病例,甚为紧迫。宁德县卫生局指派他下疫区察看,当时洪口尚未通公路,已届古稀之年的彭济义,由霍童乘轿到达疫区,细心观察病儿后确诊并非天花,而是水痘散在流行,同时向乡医传授鉴别诊疗要点。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