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干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唯一号: 130930020210000014
人物姓名: 蓝干堂
人物异名: 字:人本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077.pdf
时代:

传略

蓝干堂,字人本,少时好学寡言,不善交朋结友。读书无成,考试不第。时值清末罢科考,兴学堂,干堂弃文就武,考入福建省警察学堂。乡人多嘲讽云:“不通士子考警察,末等毕业毛弃嫌。”清宣统三年毕业,后分派于崇安县任警察局警长,不久离职。任本村塾师数年,彼时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倒袁后北洋军伐混战,南北不合,地方骚乱,农民起义。时有陈子江者,福建尤溪县人,率领民军约二百余人。其士兵一律穿黑衣,号称“乌钱会”。军行至古田县三十都溪坪村,传檄各乡筹饷。干堂闻讯即赶谒陈子江,劝他派人去联系孙中山在福州的同盟会负责人刘通、吴适,后陈被委任为第三革命别动队队长,干堂为秘书。当时福建省督军李厚基调兵遣将追踪袭击,陈子江战死尤溪县,其部下共推干堂为队长。迨后南军北伐,因弹尽援绝,受收编,任独立营营长。粤军许崇智军长来闽讨逆,驱李北伐,干堂遂谒许军长愿为向导,即入古田县城。县长唐毅投井身亡,许即委任干堂为古田县长,兼古、屏、连、罗、宁游击支队长。后因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孙中山急电许崇智,许连夜赶回广州平乱。此时古田亦生事变,干堂欲赶往福州投许军长,故于途中,时年35岁,越二十八年,其子建文运干堂之柩归葬于富达村祖墓边,立石碑以纪念。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中,乡村成为保存和承传历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闽东村落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8年10月福安溪潭镇廉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被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99年5月,廉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2月,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溪柄镇楼下村,福鼎管阳镇西昆村,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周宁浦源镇浦源村,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