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406
颗粒名称: 一、婚嫁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4
页码: 414-4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的婚姻习俗及其演变。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以夫权为中心,但早婚和童养媳现象较为普遍。同姓不婚、族内婚制严格,但与汉族通婚现象也逐渐增多。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婚俗繁琐,彩礼丰厚。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自由婚姻逐渐被接受,但彩礼习俗仍然存在。婚嫁方式主要有女嫁男家、男到女家及“做两头家”3种。
关键词: 福州市 风俗习惯 婚嫁习俗

内容

福州地区畲族实行以夫权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极少重婚、纳妾。丧偶后再娶或再嫁则较汉族自由,少受封建礼教束缚。历来的祖训是:“盘、蓝、雷、钟四姓男女自相嫁娶”,但同姓不通婚。还规定“不得与庶民交婚”,“土人与邻者亦不与通婚”,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畲族群众生活困难,居住地点也较偏僻,怕儿子长大后娶不起或娶不到媳妇,因此多提前领养同族或汉族的女婴抚养,俗称抱“媳妇仔”,等长大后“拢房”,可节省订亲、送礼、迎娶等花费。因此,抱童养媳在畲村中较为普遍,抱养童养媳也导致早婚问题。此俗在建国后逐步废除。
  畲族有族内同姓与同祖和姑表(姑子与舅子)不通婚姻的俗规,但姨表(即姨子与姨女)通婚不受禁止。畲族所定的同姓不结亲之例已于民国时期所破,开始在同姓远房间通婚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姑表、姨表一般不联姻。
  福州地区畲族虽有“女大莫去嫁阜老(即汉族人)”忌与外族人联姻的说法,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相处,关系密切,早在清代已有通婚。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外村安井自然村溪坪吴氏祖宗牌记载,其始祖于清乾隆十九年间(1754年)入迁后就娶白塔乡旺岩村仑后自然村钟氏女为妻。此后,族内的通婚范围亦随之扩大,出现了同姓不同房,或同房五代后可行嫁娶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汉通婚的日益增加。从1949~1983年,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畲汉通婚的就有16对,其中汉族到畲族家庭入赘的10对,畲族女子嫁于汉族的6对,这些人婚后感情和睦、关系融洽,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好于当地畲族或汉族家庭。
  旧社会畲族男女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女子一般16~18岁,男子一般为18~20岁即到婚龄。婚礼一般是10~20担谷子,有的则以年龄计算,少则每岁1~2个银元,多则10个银元。生活条件好的,出嫁时娘家陪嫁的是一或两箱衣服,差的一般只有几套甚至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自由婚姻已被广大畲族青年男女接受,但因旧的婚俗影响,还存在结婚也讲彩礼。近年时尚排场,礼金也涨到几千元至万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现代生活气息的家用电器,也逐步进入畲村之家,彩电、冰箱等电器已成为畲女嫁妆的时尚品。
  畲族的婚嫁方式主要有女嫁男家、男到女家及“做两头家”3种。
  (一)女到男家
  明代,畲族男女青年的结婚仪式较为简朴。女嫁男,出嫁时新郎到女家迎亲,嫁妆亦为棕衣、斗笠;男入女家时,由新郎的亲人伴行。因与汉族长期相处,到清代后期已基本与汉族相似。婚娶仪式一般分提亲、相亲、插定、送礼、迎娶、回门等步骤。
  提亲 由媒人牵线,介绍男女双方情况。双方家长如同意,便由男方遣媒人到女家索取“生庚”(俗称“订辰纸”),请算命先生合婚,并将“生庚”留在男家,放于大厅几桌的祖公牌下3天,如3天内无发生畜禽死亡或打破碗碟等不吉利事,便决定相亲。若男到女家,男方的生庚则由媒人送到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介绍人介绍、提亲、相亲和插定等仪式废除。
  相亲 由媒人先领男方到女家看女方的容貌,然后由媒人再领女方到男家“看家当”。相亲后双方无异议者,男方再请媒人到女家商议聘金嫁妆和插定时间。如果男女双方平时常见面则称“八中八”不相亲。男入女家者,则只有男到女家“看家当”。
  插定 又称安定。插定由男方择定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女方。插定仪式男方备面、鸡等托人送至女家,女家回赠以糍等物,表示婚事已定。若男入女家则无须举行插定仪式。
  送礼 罗源畲村男家送女家的礼物有衣服、首饰、聘金和果糖、饼、面、鸡。鸡需雄性。男家经济困难的,聘金(礼金)可分期送。女家回赠男家的有糍、雌雄鸡一对,鸡脚系红线,谓“红线羁脚”。女家回赠礼物时需特制一块较大的鸡笼糍,送礼返回时将其置于鸡笼之上,谓“大圆满”。续弦再嫁者免“红线羁脚”仪式。
  畲汉通婚的送礼仪式由双方约定,有的按汉族俗规,有的按畲族俗规办理。
  送喜日 罗源畲族俗称“送日子”、“送吉日”。先由男家将所择迎娶和“开剪”(做衣服)的日期写在红帖上,遣媒人送至女家。喜日送后,男女双方家庭开始筹办嫁娶事宜。男家一般要修理新房,置大床,打扫卫生和按所定的日期做新衣,发红帖通知亲戚朋友;女家除按“开剪”日期做嫁衣缝被帐外,还需请细木匠制作嫁妆,外祖母、母舅等至亲开始请外孙女和外甥女到其家做客,谓“做送路”,并送“礼钱”、“礼衫”。邻居和朋友也送蛋、面等点心饯行。80年代起一般送礼与送喜日同步进行。
  迎亲 清代起,罗源畲族女子出嫁兴坐“红轿”。在迎亲的前一日,男家遣红轿、吹鼓手、搬嫁妆(俗称搬闲架)人马由“亲家伯”带队前往女家。亲家伯要选会唱歌又机智的族人承担。是日,男家送女家的礼物有“压轿肉”。“压轿肉”为整头猪,宰后置于抬嫁妆的轿杠上抬往。此外,还有“盘担”,一般有“八种”,即;猪蹄、饼、蛏干、目鱼干、太平、鸡、鱼等,由亲家伯挑往。女家陪嫁嫁妆的数量和价值一般视所领聘金的多寡而定;但多数人因重于婚嫁,不受聘金多寡之限。嫁妆一般有衣橱、桌、柜等“三杠红”和被、帐、草席、脚桶、红布袋等,富户还有牛、犁、耙和母带子的鸡一笼。但不论嫁妆多少,红布袋、马桶和灯为必有的陪嫁品,即使家庭再困难的也少不了。
  罗源畲族在迎亲前数日,女方要“赖床”不出房门。见人进房门要边哭边唱哭嫁歌,俗称“喊道谢”,哭嫁歌的内容可根据情况随编随唱,一般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兄嫂疼爱之情。出嫁前数日,辈份大的族人一般送有“压袋钱”(红包),哭嫁时亦根据对象编歌哭唱,表示感谢。出嫁上轿前,母女相对哭唱。母亲哭唱内容是教诲女儿过门后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上花轿时,新娘头上盖红绸布,遮米筛(竹制的筛米工具),寓“百年夫妻”、“百子千孙”之意(称米筛有百孔)。上轿由兄弟抱着,忌新娘两脚踩地,意为不给女儿带走娘家家产。新娘出行前,轿里要备大米,路途中如与办丧事、或其他的红轿相碰时,新娘则将所带的大米撒出去,谓制煞、避冲。花轿的四角分别挂猪蹄和粽子,这典故是由于古时野兽多,经常伤人,为保证新娘路途安全,轿上特备肉等食品,遇到野兽时扔出,把野兽引走。后历代相沿,并将猪肉改成脚蹄,其他食品统一用粽子。轿内还备有火笼两个,用红线牵着,或放在新娘身边,或新娘踩在脚下,其寓意一说为给新娘暖脚,一说为避邪,又说是讨“父母送给女儿温暖一生”的彩头,各地说法不尽一致。
  避冲 迎亲红轿抬至男家,尚未进入门楼前,男家的大小忌与新娘直接照面,必须到露天的地方暂时回避,称避冲。谓这样不会犯冲,如果犯冲,日后家庭成员口角多。避冲的人要待新娘下轿至厨房、卧室后才能陆续回来。
  下轿 红轿到达大厅时,新郎捧红烛前往迎接,在轿前向轿门踢三响,轿夫撕封开轿门,新郎新娘互相换戴银或金戒子,然后由男方选择一个三代同堂双亲健在的妇女当伴娘前往轿前扶新娘下轿,并用米筛遮新娘头,谓百年和合。新娘下轿后先从铺地的席子或红布袋上引入洞房,后到厨房见亲人。在进入洞房时,门口放置瓦片、烧红的木炭以及糍,新娘从其上跨过,一谓避邪,一谓讨新娘带来好时运,生活过得红似火的彩头。入洞房后吃太平面,寓一切平安之意。
  连江县小沧等地区还有拦轿特有风俗。迎亲的花轿(四人抬)到女家后,新娘化妆前先抱个小男孩以预兆婚后早生贵子。然后化妆,畲女化妆,一般不让人家看。化妆结束时,须在门槛前安放一片瓦片,中置木炭,以为避邪。
  拜堂 拜堂仪式在大厅举行,新郎、新娘双拜天地、祖宗和公婆、母舅、舅妻母和长辈亲人等,最后为夫妇对拜。畲族拜堂仪式与汉族有异,即拜堂中新娘只在拜天地时下跪,拜祖宗、公婆和夫妻对拜时不下跪,仅用手作揖,说是其祖婆为高辛帝三公主,公主不下跪。
  宴席 畲族有尊重母系亲戚习俗。首桌首席为母舅、母妗等人就坐。席间,新娘由伴娘陪同奉茶,“讨彩”,即茶叶加冰糖泡成,按首席、次席依次奉送,受茶者需送红包,多寡不限,但喝茶时应大声说:“甜”,谓“新郎新娘生活甜美的意思”。
  闹房 宴席结束后,男女老少入洞房看新娘,吃喜糖闹新房,由众人唱《闹房诗》,参加闹房的诸亲不论辈份,都可出题逗趣戏谑,有“闹新房”不论大细(小)之俗。有的乡村,在闹房结束便组织与媒人或陪娘对歌,把闹房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回门 畲族青年结婚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做回门客,回门一般不过夜,当日返回。回门时应于清晨时出发,怕被同村的新婚夫妇碰上,谓相撞犯冲。新郎新娘回娘家时女方的亲眷必须送太平面等点心,表示欢迎,并轮流宴请。席间女方家长需逐一介绍女方亲眷,并教以称谓。返回时,娘家亲家舅陪送姐(妹)夫、姐(妹)回家,并送糍、糕、花生、豆、炮、大米等,寓时“高升”、“发财”等。男方亲眷等亦办宴席请亲家舅。翌年农历正月,新郎、新娘再次回娘家,称“做大客”,此时新郎新娘可在娘家过夜。农历三月初三日,女儿回娘家提棕衣。女方家中必备棕衣一领,精制竹斗笠一个让女儿拿回去。有的地方随同的礼物还有雌雄鸡一双、锅刷以及洗刷灶台的用具,礼物品种多寡不限,但每种必须是两件,谓“好事成双”之意。
  (二)男到女家
  畲族婚嫁除女嫁男家外,男到女家的较为普遍。男到女家畲族群众称“抱儿子”,其在家庭的地位和财产继承权平等,不受歧视。有的人甚至将女儿留在家里招女婿,而让儿子到他人家里做儿子,与当地汉族“有男决不招女婿”相异。把儿子像女儿一样嫁出去到女方家落户,婚礼与女嫁男家大致一样。不同的是,结婚时新郎到新娘家步行的更多,嫁妆较少,多为农具。这种形式,男方叫“去当儿”,女方叫“喊儿”或“招亲”。一家有几个姐妹,均可以全部留在家里“喊儿”,无人干涉。“去当儿”也并非家境困难或兄弟多者为之。
  嫁到女方的男人,按传统族规改为女姓,不可把子女带回。与妻子家的兄弟姐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完全不受歧视。因而,也有一些汉族男子到畲家当“儿子”。
  (三)做两头家
  “做两头家”也叫做“两头田”。夫妻俩要种两家田,赡养双方父母,举行这种婚礼,多数没有嫁妆。双方自办家具,先是男到女家摆酒席,然后双方到男方家办酒席。酒席与讨媳妇或招亲一样。亲戚朋友也是一样来贺礼。两头都拜堂,两家都请媒人坐首席。所生的子女分别从父母姓,一般是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长大后分两头住,分别继承两头财产。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