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婚丧喜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40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婚丧喜庆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7
页码: 414-42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的婚嫁习俗。这些习俗包括婚姻制度、婚姻过程、婚姻形式等,反映了畲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婚嫁习俗也在不断变化,但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元素。
关键词: 福州市 风俗习惯 婚丧习俗

内容

一、婚嫁
  福州地区畲族实行以夫权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极少重婚、纳妾。丧偶后再娶或再嫁则较汉族自由,少受封建礼教束缚。历来的祖训是:“盘、蓝、雷、钟四姓男女自相嫁娶”,但同姓不通婚。还规定“不得与庶民交婚”,“土人与邻者亦不与通婚”,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畲族群众生活困难,居住地点也较偏僻,怕儿子长大后娶不起或娶不到媳妇,因此多提前领养同族或汉族的女婴抚养,俗称抱“媳妇仔”,等长大后“拢房”,可节省订亲、送礼、迎娶等花费。因此,抱童养媳在畲村中较为普遍,抱养童养媳也导致早婚问题。此俗在建国后逐步废除。
  畲族有族内同姓与同祖和姑表(姑子与舅子)不通婚姻的俗规,但姨表(即姨子与姨女)通婚不受禁止。畲族所定的同姓不结亲之例已于民国时期所破,开始在同姓远房间通婚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姑表、姨表一般不联姻。
  福州地区畲族虽有“女大莫去嫁阜老(即汉族人)”忌与外族人联姻的说法,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相处,关系密切,早在清代已有通婚。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外村安井自然村溪坪吴氏祖宗牌记载,其始祖于清乾隆十九年间(1754年)入迁后就娶白塔乡旺岩村仑后自然村钟氏女为妻。此后,族内的通婚范围亦随之扩大,出现了同姓不同房,或同房五代后可行嫁娶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汉通婚的日益增加。从1949~1983年,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畲汉通婚的就有16对,其中汉族到畲族家庭入赘的10对,畲族女子嫁于汉族的6对,这些人婚后感情和睦、关系融洽,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好于当地畲族或汉族家庭。
  旧社会畲族男女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女子一般16~18岁,男子一般为18~20岁即到婚龄。婚礼一般是10~20担谷子,有的则以年龄计算,少则每岁1~2个银元,多则10个银元。生活条件好的,出嫁时娘家陪嫁的是一或两箱衣服,差的一般只有几套甚至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自由婚姻已被广大畲族青年男女接受,但因旧的婚俗影响,还存在结婚也讲彩礼。近年时尚排场,礼金也涨到几千元至万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现代生活气息的家用电器,也逐步进入畲村之家,彩电、冰箱等电器已成为畲女嫁妆的时尚品。
  畲族的婚嫁方式主要有女嫁男家、男到女家及“做两头家”3种。
  (一)女到男家
  明代,畲族男女青年的结婚仪式较为简朴。女嫁男,出嫁时新郎到女家迎亲,嫁妆亦为棕衣、斗笠;男入女家时,由新郎的亲人伴行。因与汉族长期相处,到清代后期已基本与汉族相似。婚娶仪式一般分提亲、相亲、插定、送礼、迎娶、回门等步骤。
  提亲 由媒人牵线,介绍男女双方情况。双方家长如同意,便由男方遣媒人到女家索取“生庚”(俗称“订辰纸”),请算命先生合婚,并将“生庚”留在男家,放于大厅几桌的祖公牌下3天,如3天内无发生畜禽死亡或打破碗碟等不吉利事,便决定相亲。若男到女家,男方的生庚则由媒人送到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介绍人介绍、提亲、相亲和插定等仪式废除。
  相亲 由媒人先领男方到女家看女方的容貌,然后由媒人再领女方到男家“看家当”。相亲后双方无异议者,男方再请媒人到女家商议聘金嫁妆和插定时间。如果男女双方平时常见面则称“八中八”不相亲。男入女家者,则只有男到女家“看家当”。
  插定 又称安定。插定由男方择定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女方。插定仪式男方备面、鸡等托人送至女家,女家回赠以糍等物,表示婚事已定。若男入女家则无须举行插定仪式。
  送礼 罗源畲村男家送女家的礼物有衣服、首饰、聘金和果糖、饼、面、鸡。鸡需雄性。男家经济困难的,聘金(礼金)可分期送。女家回赠男家的有糍、雌雄鸡一对,鸡脚系红线,谓“红线羁脚”。女家回赠礼物时需特制一块较大的鸡笼糍,送礼返回时将其置于鸡笼之上,谓“大圆满”。续弦再嫁者免“红线羁脚”仪式。
  畲汉通婚的送礼仪式由双方约定,有的按汉族俗规,有的按畲族俗规办理。
  送喜日 罗源畲族俗称“送日子”、“送吉日”。先由男家将所择迎娶和“开剪”(做衣服)的日期写在红帖上,遣媒人送至女家。喜日送后,男女双方家庭开始筹办嫁娶事宜。男家一般要修理新房,置大床,打扫卫生和按所定的日期做新衣,发红帖通知亲戚朋友;女家除按“开剪”日期做嫁衣缝被帐外,还需请细木匠制作嫁妆,外祖母、母舅等至亲开始请外孙女和外甥女到其家做客,谓“做送路”,并送“礼钱”、“礼衫”。邻居和朋友也送蛋、面等点心饯行。80年代起一般送礼与送喜日同步进行。
  迎亲 清代起,罗源畲族女子出嫁兴坐“红轿”。在迎亲的前一日,男家遣红轿、吹鼓手、搬嫁妆(俗称搬闲架)人马由“亲家伯”带队前往女家。亲家伯要选会唱歌又机智的族人承担。是日,男家送女家的礼物有“压轿肉”。“压轿肉”为整头猪,宰后置于抬嫁妆的轿杠上抬往。此外,还有“盘担”,一般有“八种”,即;猪蹄、饼、蛏干、目鱼干、太平、鸡、鱼等,由亲家伯挑往。女家陪嫁嫁妆的数量和价值一般视所领聘金的多寡而定;但多数人因重于婚嫁,不受聘金多寡之限。嫁妆一般有衣橱、桌、柜等“三杠红”和被、帐、草席、脚桶、红布袋等,富户还有牛、犁、耙和母带子的鸡一笼。但不论嫁妆多少,红布袋、马桶和灯为必有的陪嫁品,即使家庭再困难的也少不了。
  罗源畲族在迎亲前数日,女方要“赖床”不出房门。见人进房门要边哭边唱哭嫁歌,俗称“喊道谢”,哭嫁歌的内容可根据情况随编随唱,一般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兄嫂疼爱之情。出嫁前数日,辈份大的族人一般送有“压袋钱”(红包),哭嫁时亦根据对象编歌哭唱,表示感谢。出嫁上轿前,母女相对哭唱。母亲哭唱内容是教诲女儿过门后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上花轿时,新娘头上盖红绸布,遮米筛(竹制的筛米工具),寓“百年夫妻”、“百子千孙”之意(称米筛有百孔)。上轿由兄弟抱着,忌新娘两脚踩地,意为不给女儿带走娘家家产。新娘出行前,轿里要备大米,路途中如与办丧事、或其他的红轿相碰时,新娘则将所带的大米撒出去,谓制煞、避冲。花轿的四角分别挂猪蹄和粽子,这典故是由于古时野兽多,经常伤人,为保证新娘路途安全,轿上特备肉等食品,遇到野兽时扔出,把野兽引走。后历代相沿,并将猪肉改成脚蹄,其他食品统一用粽子。轿内还备有火笼两个,用红线牵着,或放在新娘身边,或新娘踩在脚下,其寓意一说为给新娘暖脚,一说为避邪,又说是讨“父母送给女儿温暖一生”的彩头,各地说法不尽一致。
  避冲 迎亲红轿抬至男家,尚未进入门楼前,男家的大小忌与新娘直接照面,必须到露天的地方暂时回避,称避冲。谓这样不会犯冲,如果犯冲,日后家庭成员口角多。避冲的人要待新娘下轿至厨房、卧室后才能陆续回来。
  下轿 红轿到达大厅时,新郎捧红烛前往迎接,在轿前向轿门踢三响,轿夫撕封开轿门,新郎新娘互相换戴银或金戒子,然后由男方选择一个三代同堂双亲健在的妇女当伴娘前往轿前扶新娘下轿,并用米筛遮新娘头,谓百年和合。新娘下轿后先从铺地的席子或红布袋上引入洞房,后到厨房见亲人。在进入洞房时,门口放置瓦片、烧红的木炭以及糍,新娘从其上跨过,一谓避邪,一谓讨新娘带来好时运,生活过得红似火的彩头。入洞房后吃太平面,寓一切平安之意。
  连江县小沧等地区还有拦轿特有风俗。迎亲的花轿(四人抬)到女家后,新娘化妆前先抱个小男孩以预兆婚后早生贵子。然后化妆,畲女化妆,一般不让人家看。化妆结束时,须在门槛前安放一片瓦片,中置木炭,以为避邪。
  拜堂 拜堂仪式在大厅举行,新郎、新娘双拜天地、祖宗和公婆、母舅、舅妻母和长辈亲人等,最后为夫妇对拜。畲族拜堂仪式与汉族有异,即拜堂中新娘只在拜天地时下跪,拜祖宗、公婆和夫妻对拜时不下跪,仅用手作揖,说是其祖婆为高辛帝三公主,公主不下跪。
  宴席 畲族有尊重母系亲戚习俗。首桌首席为母舅、母妗等人就坐。席间,新娘由伴娘陪同奉茶,“讨彩”,即茶叶加冰糖泡成,按首席、次席依次奉送,受茶者需送红包,多寡不限,但喝茶时应大声说:“甜”,谓“新郎新娘生活甜美的意思”。
  闹房 宴席结束后,男女老少入洞房看新娘,吃喜糖闹新房,由众人唱《闹房诗》,参加闹房的诸亲不论辈份,都可出题逗趣戏谑,有“闹新房”不论大细(小)之俗。有的乡村,在闹房结束便组织与媒人或陪娘对歌,把闹房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回门 畲族青年结婚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做回门客,回门一般不过夜,当日返回。回门时应于清晨时出发,怕被同村的新婚夫妇碰上,谓相撞犯冲。新郎新娘回娘家时女方的亲眷必须送太平面等点心,表示欢迎,并轮流宴请。席间女方家长需逐一介绍女方亲眷,并教以称谓。返回时,娘家亲家舅陪送姐(妹)夫、姐(妹)回家,并送糍、糕、花生、豆、炮、大米等,寓时“高升”、“发财”等。男方亲眷等亦办宴席请亲家舅。翌年农历正月,新郎、新娘再次回娘家,称“做大客”,此时新郎新娘可在娘家过夜。农历三月初三日,女儿回娘家提棕衣。女方家中必备棕衣一领,精制竹斗笠一个让女儿拿回去。有的地方随同的礼物还有雌雄鸡一双、锅刷以及洗刷灶台的用具,礼物品种多寡不限,但每种必须是两件,谓“好事成双”之意。
  (二)男到女家
  畲族婚嫁除女嫁男家外,男到女家的较为普遍。男到女家畲族群众称“抱儿子”,其在家庭的地位和财产继承权平等,不受歧视。有的人甚至将女儿留在家里招女婿,而让儿子到他人家里做儿子,与当地汉族“有男决不招女婿”相异。把儿子像女儿一样嫁出去到女方家落户,婚礼与女嫁男家大致一样。不同的是,结婚时新郎到新娘家步行的更多,嫁妆较少,多为农具。这种形式,男方叫“去当儿”,女方叫“喊儿”或“招亲”。一家有几个姐妹,均可以全部留在家里“喊儿”,无人干涉。“去当儿”也并非家境困难或兄弟多者为之。
  嫁到女方的男人,按传统族规改为女姓,不可把子女带回。与妻子家的兄弟姐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完全不受歧视。因而,也有一些汉族男子到畲家当“儿子”。
  (三)做两头家
  “做两头家”也叫做“两头田”。夫妻俩要种两家田,赡养双方父母,举行这种婚礼,多数没有嫁妆。双方自办家具,先是男到女家摆酒席,然后双方到男方家办酒席。酒席与讨媳妇或招亲一样。亲戚朋友也是一样来贺礼。两头都拜堂,两家都请媒人坐首席。所生的子女分别从父母姓,一般是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长大后分两头住,分别继承两头财产。
  二、生育
  福州地区畲族群众视生育为人生头等大事,如果结婚多年未育则备受家人关注。罗源县霍口一带则有“剪花”习俗,备供品,请王师。仪式由一王师手执竹板(有时配小鼓)边打边念咒,另一王师手执剪和花(求男用白花,求女用红花),一边念咒一边作剪花动作。两人或独念或合念,两王师作前后左右交叉走和蹲、点等动作,约20分钟后由求花的妇女用衣角将花捧回家置床边,直至怀孕或分娩为止。
  畲族地区以往医疗卫生条件很差,若遇难产,母子均有生命之虞。因而从怀孕到分娩禁忌颇多。
  妇女怀孕期间,孕妇不能做功,怕以后小孩会神经错乱;不能看出殡,怕相冲;不能看戏,怕动胎;不能参加婚礼吃喜酒,怕喜对喜犯冲;不要钉钉子,怕惊胎;忌跨扁担,怕患难产;不能跨犁耙,否则孩子要迟几个月才能出世;忌看杀生;忌推砻或推磨,谓土砻、石磨团团转,将来胎儿脐带也会出现团团转;孕妇晚餐忌吃太饱,意吃太饱胎儿太大,分娩困难。畲族孕妇分娩只让婆婆和接生婆进产房,忌其他人入产房。房屋四周的显眼处张贴用红纸书写的“请勿高声”、“添丁莫呼”、“弄璋之庆”、“弄瓦之庆”等忌冲票,提示外人不得在其周围喧哗或做有声响的作业,尤忌刮锅、挖土,谓铁器声和振动声会冲婴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常识普及,此类禁忌已被破除。
  福州畲族地区妇女分娩一般不报喜,但连江县长龙地区尚有报喜的风俗。妻子分娩后,男方便挑两壶酒,送到岳家报喜。若生女的一般在酒壶外贴两张红纸代表红花,象征女性;回家时,娘家将其中一张红纸翻贴,黄的朝外,以示祝愿下胎生男。相反,若生男的,酒壶上的红纸翻贴,黄的朝外,以示白花,象征生男;回家时,娘家将其中一张翻贴,红的朝外,以希望下胎生女的。
  福州畲族地区妇女分娩后要捎口信通知娘家;娘家则准备“送安”和当外婆。外婆“送安”的礼物丰富,有线面30~50斤,鸡30~50头和蛋100~300粒,此外还有童衣裤、围裙、帽、鞋、袜等。“送安”一般一个人担不了,还要2人帮忙。“送安”必须择吉日,于清晨前出发,怕碰同村、别家“送安”或操办喜、丧事的人,回避目的是怕别人分占女儿家的“风水”。儿女家要办酒席宴请外婆,谓“外婆酒”,因此外婆健在的必定要去,如果外婆身体不好或者已故则由母妗代替。外婆回家时,女儿家要回赠鸡2头、鸡腿数个、糕等物,回赠的糍中有一块特制的鸡笼糍罩鸡笼。回家后要将糕、鸡腿分给邻居,以示庆贺。是年底,女儿要做一件新衣回家送给母亲,谓送“外婆衫”。婴儿出生后一般有请“五行先生”定辰,看是否有关煞。有关煞者还应请王师过“关”排“煞”。婴儿一般不满周岁不外出,忌外人看。即使看了不能直接说“长得好”、“长得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大多已废除。
  罗源畲村群众重视儿、女的16周岁生日。谓16岁已成人,必须有王师“扫关”,谓清除所有关煞。“扫关”神事一般要搞一天。是日,还要办“出关酒”(亦称过关酒),宴请外婆、母妗和同房的族人。
  畲族群众在给自己的子女命名一般取“忠”、“义”、“礼”、“智”、“信”、“仁”、“孝”、“福”、“禄”、“寿”等字眼,有的则希望子女长大有远大志向,则取“大”、“志”等字,有修谱的乡村,还有谱名,以明辈份,谱名由修谱先生编定。还有根据“五行”先生所说的“五行”是否齐全,五行所缺的,取名字时要求要带其字的名。畲族的子女虽然较早已命名,但未满周岁一般不直呼名字,多以“弟”、“妹”作为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婴儿命名的旧俗多已废除。
  三、寿庆
  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称做寿诞为“做秩”或“做十”,多为虚龄,实为做“九”,即四十九做五十;五十九岁做六十;六十九岁做七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物质生活和卫生保健条件差,人的平均寿命短,五十岁就称上“寿”,因此四十九岁就开始庆寿诞。但福州畲族地区以往经济不发达,多数群众生活贫困,无力举办祝寿宴会。只有极少数家庭生活条件好、而且子孙较齐全的人家,才有能力举办寿庆。寿诞的庆贺时间一般从12月中旬至翌年的元宵节前。祝贺寿诞的主要有已出嫁的女儿、女婿和内兄弟及其他亲戚朋友。女儿的寿礼丰厚,除面、肉外,还有衣、裤、鞋、袜、长衫、风帽和红烛、寿轴等。回赠女婿的有糕、橘,以及钱,称“压秩”。赠钱的数额分两种,一是准备办寿宴的如数收下,回赠部分或不回赠;如果不办寿宴的则应按礼物价值的90%回赠,其他亲戚皆按此俗回赠。春节前,做秩人要把寿轴按亲戚辈份从左到右依次挂在大厅墙上,至正月十五止。以示告寿喜。
  寿宴一般在翌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富裕人家做寿诞讲究仪式和排场,筵席前,在大厅摆寿堂,设香案,燃大红烛,接受儿孙辈的跪拜,俗称“拜秩”,受拜者按人逐个发红包,称“膝盖钱”。罗源有的畲村办寿宴十分隆重,举办前需行列“表”仪式,即用大红纸将做秩的同房族人自左至右,从大到小开列其上。列毕,敲锣鼓送到神庙,烧完香后又送回,贴于房屋大厅左边,以示家族兴旺,但多数人因经济困难,寿庆不办筵席。
  福州地区畲村有贺寿之俗。即在翌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贺寿的村人提鞭炮在“做秩”人的家里燃放,请其办寿宴,以示庆贺,受贺者必须设宴以表感谢。罗源县前房等村则有“送寿面”习惯,即于农历正月初二日提煮好的寿面到“做秩”者家中祝贺,受贺者回赠糍、橘、糖等礼物。
  罗源部分畲村还有五十寿庆做“寿木”(即提前做棺木)的习俗。做寿木者为富户或子女已成家立业、家况好的“好命人”,但个别多病或正在患病的人也做“寿木”,谓压邪、冲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庆之俗仍然沿袭,寿诞贺日趋贵重,女儿、女婿给父母寿诞送电视机、金戒指以及设筵席酬谢亲友的不少,但设寿堂拜寿和“做寿木”的习俗已少见。
  四、丧葬
  (一)葬俗
  火葬 据福州地区畲族的传说和有关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采用火葬。即人死后置火中焚烧,后取其骨灰盛于陶瓮(俗称“灰瓮”)。当迁往新址时将灰瓮带走,暂埋于新址附近山地;再迁时又将其掏出继续带走,直至定居后始择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汉族影响,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数人相沿其俗。民国初期,罗源西溪畲族居民在迁居安井村时,曾将其母骨灰瓮带往安井,历数年返回时又将其母的骨灰带回原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已绝迹。
  悬葬 福州地区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二)丧仪
  福州地区畲族称老人过世为“老了”或“过山了”。畲族明代以前的丧仪无考,明代中期起随着改为土葬后,与汉人的葬仪大同小异,但穷、富之间又有简、繁之别。
  福州地区畲族称50岁以上的人在家亡故,男者称“寿终正寝”,女者称“寿终内寝”。死者断气时,即鸣鞭炮,以通知族人前来帮工。正常死亡停尸厅堂,立好灵位,以供吊唁。同时撤去蚊帐、棉絮,并用一张白纸钻三个孔,即两孔为眼,一孔为鼻掩盖于死者面部(称“安面”),然后用被单覆盖全身,在死者床前点油灯,摆一碗米饭。油灯谓“照眼”。直点至入殓为止;米饭谓“走路饭”。称给死者吃了好上路,并于饭上点香,且不能中断,直至入殓为止。畲族尊重母系亲戚,因此首先要派人到嫡系亲戚家报丧。负责报丧的人必带雨伞和粗纸条,中途不能随便串门,要直接到达目的地,到时把雨伞靠于门外,不能带伞入门。入门后将粗纸条放在凳上,被通知者见雨伞置法和粗纸条即知有人亡故。丧家为死者更衣时应先沐浴,烧沐浴汤的水由媳妇直接到溪中取,取水时如死者为男性则顺流舀水,意男者在天;死者是女性,要逆流舀水,意女居地。清水取回后烧汤。沐浴时用毛巾在死者额、胸前、手、脚分别揩3下,死者一般要着新衣,但贫困者亦用旧衣补充。未收殓前,亲属轮流守灵,防止狗、猫近前。
  嫡系亲戚到时,孝男孝女及媳妇应穿麻衣,跪于门前迎接。待嫡系亲戚到齐后开启正屏门,并移尸后厅置于靠背椅上,后支杆秤。王师开始念咒诵经,亲戚分别行三跪九叩或三鞠躬礼,与遗体告别,最后入棺。死者当晚殡殓,请王师或道士念咒、诵经,称“点药师”,由当晚至次日早上。当仪式行至焚烧阴银时,孝男孝女需用木杆在廊前等地敲打,谓吓退其他死鬼,钱不会被其抢走。此后每七天(以死者死亡之日起计算)皆请王师或道士念咒诵经,谓“做七”,共举行七次,最后一次俗称“断七”。死后一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均应请王师或道士做“功德”,为死者超渡亡灵。每次做“功德”,短者一昼夜,长者五昼夜。旧时丧制,孝男一百日内不能理发和赴宴;一年内家中不裹糕、蒸糕,谓过“苦节”、“苦年”。如果一百日内未娶亲的要待三年后才能娶。戴孝分“七七”(即49天)、百日、三年等3种。
  出殡择吉日,设家堂祭,孝男孝女跪列两旁,儿孙辈一一跪拜。灵柩出门的程式为头向门外,退出门后转为尾向前,意为不让风水被死人带走。灵柩出门之后由女婿办“拦马祭”,又称“路祭”,由女婿跪拜。送葬队伍以彩旗锣为前导,彩旗锣每个儿子一面,长孙的旗番为蓝色,其后为“火炉灯”,每个儿子一担,内装斗灯和装有木炭的钵,返回时必须点燃,寓人丁兴旺、长发其祥之意。送葬时女辈一般只送村口即返回,孝男孝孙则护灵柩上山,安葬完毕后称“回龙”,回龙队伍应从原路返回。在回龙队伍未进屋前家里应按儿子的多少准备水、米各一担,水中置葱、稻杆、柚,寓“抢”、“赶”、“富”之意。彩旗锣未进屋前应先将水、米分别挑入倒入水缸或米瓮。“回龙”后,丧家便设几桌酒席,答谢前来送葬者及亲戚朋友。安葬的第三天亲属上坟,摆供品、烧阴银,称“做伏山”,意为察看安葬时是否处理妥当。
  罗源畲族俗规,死者不满50岁的不能开厅〓(即正屏门),不能放在后厅收殓,葬仪从略。凡在户外死亡的,尸体不能进门,就地或在村外收殓埋葬,丧事从简。
  畲族丧葬习俗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女人过世时收殓入棺的寿衣必是出嫁时当新娘子时的嫁衣。二是以歌代哭,其内容大都是缅怀祖宗,悼念、歌颂死者生前的为人,祈祷死者安息,也有的忏悔自己对死者的不足之处而引起的反驳的对歌,歌词悲怆,催人泪下。摘录两首以示存史:
  哭娘歌:没有爹娘无主张,家有金银枉思量;有钱能买千般物,难买堂上双爹娘。
  祭祀歌:敲起柴片闹纷纷,孝男孝女细细忖;你在阴府要保佑,人丁兴旺万年春。
  爹也空来崽也空,黄泉路上信难通;生时若不行孝顺,死掉空激是没功。
  得悠悠,且悠悠,莫论人问春与秋;先古贤人讲不尽,那有世人命不丢。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