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400
颗粒名称: 一、服饰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3
页码: 408-4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的传统服饰,包括男装和女装。男装上衣为对襟式,衣领、两襟及袖口有花边,裤子多为直裆长裤。女装上衣为“凤凰装”,下身为裤子或长裙,色彩斑斓,风格独特。此外,还介绍了畲族妇女的绑腿、围裙、鞋和发式等传统饰品,以及银制饰品的制作和佩戴方式。这些传统服饰和饰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福州市 生活习俗 服饰

内容

(一)服装
  男装 福州地区畲族男子上衣为对襟式。旧式畲族男子服装于衣领、两襟及袖口加缝花边。清代初期,受汉装影响,多数不缝花边,惟有生产劳动时所穿纻布衣与汉族男装有所区别,其式为平领、短袖、衣领内缝套肩,两侧衣襟套缝蓝或白添条,边缘为蓝色或白色包边,胸前缝布结纽扣或缝布条供系结使用。裤子多为直裆,长至脚面,夏秋穿短裤。
  女装 福州地区畲族女子的衣服,既不同汉族女装,也不同于外地畲族女装,其造型美观,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称“凤凰装”。上衣为古典交叉服装,衣长至膝,衣袖较短,袖口较窄。领、袷部位用红、白、黑、蓝、绿、黄等色布缝“捆只颜”和机织或自绣花边。“捆只颜”以6种颜色为一组。盛装、礼服的“捆只颜”多的缝3组,并列宽度达10厘米,袖口亦缝“捆只颜”和花边。老年妇女和少女只缝1~2组,不论是盛装、礼服和平装衣衩内缘皆套缝白添条,穿着时白添条向外。畲族女子的裤子较宽大,长至小腿,俗称“半长裤”。今除下田劳作时穿“半长裤”外,平时皆穿长裤。
  畲族男女服装的颜色多黑(青)、蓝(靛蓝),以黑色为主,因为黑色象征勤劳、朴实。明至民国时期,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生活艰苦,服装的布质不论春、夏、秋、冬皆用自种自织自染的苎布缝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服装多改用纯棉或涤棉等布料缝制,仅夏装尚用苎布。80年代起,男女青年多着时装,只有女子礼服和老年妇女仍保持传统服装。
  (二)绑腿、围裙
  畲族妇女习惯在小腿部扎绑腿,俗称“脚绑”,作为装饰兼防护、保暖之用。绑腿呈三角形,长、宽分别为55厘米和28厘米。用黑色棉布缝制,后小腿小直边绣花,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打扎后缨络垂于小脚上。70年代起,多穿长裤、袜子,已少见用绑腿的。
  围裙系传统服装的配套饰品,围上后起紧身和装饰作用。围裙为四角形,裙头为白布沿底缝制,三面缝“捆只颜”,四角绣大朵云图案,缝制工艺精美。
  (三)鞋
  明代畲族男子的鞋子多为野生纤维编织。清代,部分富户穿高鼻布鞋。民国时期,多穿圆口布鞋,少数富户之人置有雨鞋。多数人白天为打赤脚,晚上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50年代男子穿多带的球鞋,70年代多穿“解放鞋”;80年代多穿皮鞋,下地时穿塑料拖鞋、塑料凉鞋或解放鞋。
  畲族传统女鞋为单鼻,俗称“单鼻鞋”。鞋用黑布缝制,鞋底为布质(称千层底),鞋面为红线缝中脊,鞋头隆起,鞋头和边沿绣花,有的配有红色短穗,后跟鞋口边沿缝3×2厘米红布块,制作精致,富有民族特色,制作一双要费时一个多月。穿者只限于结婚和部分富户,多数妇女与男子一样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70年代,畲族妇女平时多穿布鞋、解放鞋。80年代起青年妇女多穿凉鞋、拖鞋、皮鞋,传统的“单鼻鞋”仅在结婚时才穿。
  (四)发式
  清代,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民国时期,开始剪辫,时兴理“海军式”。50年代,中青年男子理“一边倒”,俗称“解放头”,老人剪平顶式发型。80年代男子多理“八分式”发型,少数青年留披肩发、烫卷发。
  畲族女子发式独具风格,且有年龄之分。少女梳单辫,辫之末部扎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垂于背后;未婚青年女子亦梳单辫,辫用红色绒线裹,环盘于头上,扎于后脑勺,前额露海眉,俗称梳髻圈;已婚的中、青年女子梳“凤凰髻”,先将头发分成两个部分,头后配假发,用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先扎成棒状(内套小竹节),然后从头后斜折至头顶与所留的头发合并,在前额处盘绕成螺旋状,再辅扎红色绒线加固;老年妇女发式与中、青年女子相同,但绒线以红为主,间以蓝色。罗源县飞竹、霍口一带的老年妇女多以蓝色绒线为主。自60年代起,仅中年妇女保留传统发式,青年妇女多梳辫或剪短发。90年代起时兴烫发、留披肩发等。
  (五)饰品
  畲族重视戴饰品。清代时男子装饰银制圆型扁扣,民国时期较为少见。女子饰品多,且有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少女有耳环、银手镯、银戒指,衣装配有银扁扣,但制作较为简单。已婚的中、青年妇女佩戴十分讲究,戴银耳坠、手镯、戒指,制作精致的银手镯配有若干个小铃。衣袷(即衣领交叉处)镶一对半圆形银制扁扣,可分可合,扁扣有凸形双凤花纹,下端各装有3条银穗和小铃,行走时有“叮铛”之声。少数女子还佩戴银脚锁,其制作与明至民国时期,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生活艰苦,服装的布质不论春、夏、秋、冬皆用自种自织自染的苎布缝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服装多改用纯棉或涤棉等布料缝制,仅夏装尚用苎布。80年代起,男女青年多着时装,只有女子礼服和老年妇女仍保持传统服装。
  (二)绑腿、围裙
  畲族妇女习惯在小腿部扎绑腿,俗称“脚绑”,作为装饰兼防护、保暖之用。绑腿呈三角形,长、宽分别为55厘米和28厘米。用黑色棉布缝制,后小腿小直边绣花,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打扎后缨络垂于小脚上。70年代起,多穿长裤、袜子,已少见用绑腿的。
  围裙系传统服装的配套饰品,围上后起紧身和装饰作用。围裙为四角形,裙头为白布沿底缝制,三面缝“捆只颜”,四角绣大朵云图案,缝制工艺精美。
  (三)鞋
  明代畲族男子的鞋子多为野生纤维编织。清代,部分富户穿高鼻布鞋。民国时期,多穿圆口布鞋,少数富户之人置有雨鞋。多数人白天为打赤脚,晚上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50年代男子穿多带的球鞋,70年代多穿“解放鞋”;80年代多穿皮鞋,下地时穿塑料拖鞋、塑料凉鞋或解放鞋。
  畲族传统女鞋为单鼻,俗称“单鼻鞋”。鞋用黑布缝制,鞋底为布质(称千层底),鞋面为红线缝中脊,鞋头隆起,鞋头和边沿绣花,有的配有红色短穗,后跟鞋口边沿缝3×2厘米红布块,制作精致,富有民族特色,制作一双要费时一个多月。穿者只限于结婚和部分富户,多数妇女与男子一样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70年代,畲族妇女平时多穿布鞋、解放鞋。80年代起青年妇女多穿凉鞋、拖鞋、皮鞋,传统的“单鼻鞋”仅在结婚时才穿。
  (四)发式
  清代,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民国时期,开始剪辫,时兴理“海军式”。50年代,中青年男子理“一边倒”,俗称“解放头”,老人剪平顶式发型。80年代男子多理“八分式”发型,少数青年留披肩发、烫卷发。
  畲族女子发式独具风格,且有年龄之分。少女梳单辫,辫之末部扎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垂于背后;未婚青年女子亦梳单辫,辫用红色绒线裹,环盘于头上,扎于后脑勺,前额露海眉,俗称梳髻圈;已婚的中、青年女子梳“凤凰髻”,先将头发分成两个部分,头后配假发,用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先扎成棒状(内套小竹节),然后从头后斜折至头顶与所留的头发合并,在前额处盘绕成螺旋状,再辅扎红色绒线加固;老年妇女发式与中、青年女子相同,但绒线以红为主,间以蓝色。罗源县飞竹、霍口一带的老年妇女多以蓝色绒线为主。自60年代起,仅中年妇女保留传统发式,青年妇女多梳辫或剪短发。90年代起时兴烫发、留披肩发等。
  (五)饰品
  畲族重视戴饰品。清代时男子装饰银制圆型扁扣,民国时期较为少见。女子饰品多,且有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少女有耳环、银手镯、银戒指,衣装配有银扁扣,但制作较为简单。已婚的中、青年妇女佩戴十分讲究,戴银耳坠、手镯、戒指,制作精致的银手镯配有若干个小铃。衣袷(即衣领交叉处)镶一对半圆形银制扁扣,可分可合,扁扣有凸形双凤花纹,下端各装有3条银穗和小铃,行走时有“叮铛”之声。少数女子还佩戴银脚锁,其制作与明至民国时期,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生活艰苦,服装的布质不论春、夏、秋、冬皆用自种自织自染的苎布缝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服装多改用纯棉或涤棉等布料缝制,仅夏装尚用苎布。80年代起,男女青年多着时装,只有女子礼服和老年妇女仍保持传统服装。
  (二)绑腿、围裙
  畲族妇女习惯在小腿部扎绑腿,俗称“脚绑”,作为装饰兼防护、保暖之用。绑腿呈三角形,长、宽分别为55厘米和28厘米。用黑色棉布缝制,后小腿小直边绣花,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打扎后缨络垂于小脚上。70年代起,多穿长裤、袜子,已少见用绑腿的。
  围裙系传统服装的配套饰品,围上后起紧身和装饰作用。围裙为四角形,裙头为白布沿底缝制,三面缝“捆只颜”,四角绣大朵云图案,缝制工艺精美。
  (三)鞋
  明代畲族男子的鞋子多为野生纤维编织。清代,部分富户穿高鼻布鞋。民国时期,多穿圆口布鞋,少数富户之人置有雨鞋。多数人白天为打赤脚,晚上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50年代男子穿多带的球鞋,70年代多穿“解放鞋”;80年代多穿皮鞋,下地时穿塑料拖鞋、塑料凉鞋或解放鞋。
  畲族传统女鞋为单鼻,俗称“单鼻鞋”。鞋用黑布缝制,鞋底为布质(称千层底),鞋面为红线缝中脊,鞋头隆起,鞋头和边沿绣花,有的配有红色短穗,后跟鞋口边沿缝3×2厘米红布块,制作精致,富有民族特色,制作一双要费时一个多月。穿者只限于结婚和部分富户,多数妇女与男子一样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70年代,畲族妇女平时多穿布鞋、解放鞋。80年代起青年妇女多穿凉鞋、拖鞋、皮鞋,传统的“单鼻鞋”仅在结婚时才穿。
  (四)发式
  清代,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民国时期,开始剪辫,时兴理“海军式”。50年代,中青年男子理“一边倒”,俗称“解放头”,老人剪平顶式发型。80年代男子多理“八分式”发型,少数青年留披肩发、烫卷发。
  畲族女子发式独具风格,且有年龄之分。少女梳单辫,辫之末部扎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垂于背后;未婚青年女子亦梳单辫,辫用红色绒线裹,环盘于头上,扎于后脑勺,前额露海眉,俗称梳髻圈;已婚的中、青年女子梳“凤凰髻”,先将头发分成两个部分,头后配假发,用红色或紫红色绒线先扎成棒状(内套小竹节),然后从头后斜折至头顶与所留的头发合并,在前额处盘绕成螺旋状,再辅扎红色绒线加固;老年妇女发式与中、青年女子相同,但绒线以红为主,间以蓝色。罗源县飞竹、霍口一带的老年妇女多以蓝色绒线为主。自60年代起,仅中年妇女保留传统发式,青年妇女多梳辫或剪短发。90年代起时兴烫发、留披肩发等。
  (五)饰品
  畲族重视戴饰品。清代时男子装饰银制圆型扁扣,民国时期较为少见。女子饰品多,且有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少女有耳环、银手镯、银戒指,衣装配有银扁扣,但制作较为简单。已婚的中、青年妇女佩戴十分讲究,戴银耳坠、手镯、戒指,制作精致的银手镯配有若干个小铃。衣袷(即衣领交叉处)镶一对半圆形银制扁扣,可分可合,扁扣有凸形双凤花纹,下端各装有3条银穗和小铃,行走时有“叮铛”之声。少数女子还佩戴银脚锁,其制作与精制的手镯大致相同,配有小银铃,走路时发出声音。但最具特色和贵重的是凤冠,俗称“髻”。凤冠有下月、竹筒、身壳(绸布缝)、金簪(簪身骨、簪头银制)、锭头梳、银杆(穗杆)、银簪、凤尾(布织)、五色穗、红帕(布)等组成。银杆细长,末端系有五色穗。凤冠,首次为出嫁时戴,平时在探亲和节日时戴,最后一次是去世时戴着入葬。
  (六)手巾、彩带
  手巾 又称腰带。明代时其式样无考。清代时为蓝底白花,长1米,已婚女子皆佩带,手巾用于劳动时擦汗和包裹头部起保护髻的作用。
  彩带 又称凤凰带,凤尾彩带,为凤凰装的配套饰品。彩带为自织,用蚕丝及棉纱混合编织,色调以红、黑两色为主,间以少量白色,长160厘米,宽18厘米,两端留穗。佩带时有的垂于两侧衣衩,有的交叉垂于后面,表示凤凰尾巴。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