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宗族 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宗族 家庭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404-40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的宗族结构和家庭关系。宗族结构分为宗、支、房、家庭四个层次,其中祠堂和族谱是宗族的重要象征。在家庭关系中,畲族的家庭结构以父母为核心,夫妻关系平等,婆媳关系密切,家庭和睦。
关键词: 福州市 风俗习惯 畲族

内容

一、宗族
  福州地区畲族的宗族结构分宗、支、房、家庭4个层次。
  宗为宗族最高层次,一般指雷、蓝、钟、盘为同宗。霍口乡《湖头雷氏族谱》称:“雷、蓝、钟、盘为同出高辛帝后,同宗,一脉相承也。”亦有少数畲族以入闽始祖为宗,罗源县西兰乡《天堂钟氏族谱》载:“吾祖虎郎公,祖居广东潮州府,明初入闽居长汀大坪,历二世。明嘉靖戊戌永贵公徙连邑保安里真如,又历两世,文齐公于明隆庆时迁西兰天堂发族……”族谱虽有记载,个别也立有祖宗牌位,但没有组织及活动。
  支俗称族。一般以入居该县的开基祖为首,由血缘相近的子孙组成的宗族团体。族人之间关系一般,仅在举行接祖等重大神事活动时,才有相聚。
  房入该县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系。族人间关系较密切,修谱、建祠一般以房为单位。一些外迁的房派,随人口发展,亦在当地建祠、修谱,另立为“支”。
  家庭为宗族的最基层单位。
  清至民国时期,畲族为抵制民族歧视,宗族观念较强。支派设有族长,房系设有房长,俗称为“家长公”。“家长公”由辈份高、年纪大、威望高的族人担任。“家长公”病逝后,由族人按照辈份、年纪、威望等条件另行推选担任。“家长公”负责协调处理村内外、族内外的各种关系。有时作为代表出面与铺、保,甚至官府交涉有关事宜。家长公还负责主持神事活动,调解族内民事以及财产纠纷,掌管族产,保管祭祀用品以及兴办公益事业,主持操办建祠、修谱等族内大事。
  福州地区一部分畲族与汉族相同,建祠、修谱,开展祭祖等活动。
  (一)祠堂
  为奉祀祖宗牌位、祭拜祖先、集体议事的场所。罗源畲族建祠堂数量较少,至2000年调查,仅塔里蓝氏支祠及八井雷氏宗祠等。宗祠建设时间多在明末和清代。其中罗源松山八井雷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为土木结构,分大门、祖殿两个部分,为罗源县内最早建设的畲族宗祠。其次为飞竹塔里蓝氏支祠,始建于清康熙后期(1706~1722年);后毁,清同治七年(1868年)蓝礼铨中举人时倡议重修。罗源畲族各宗族中建祖厝的多于建祠堂的。祖厝多为当地开基祖所建,经后人改建、扩建而成。祖厝为族人祭拜祖先、集体议事、举行红白喜事的场所,与祠堂不同的是只陈列本地开基祖牌以及居住本厝内的族人祖牌,住于宅外族人的祖牌不能入祖厝。罗源县祖厝建筑规模以福湖蓝氏祖厝为最大,分天井、书院和正厅3部分,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
  (二)族谱
  罗源县内畲族修族谱者较少。今见的只有霍口《湖头雷氏支谱》、《福湖蓝氏支谱》、《冈尾雷氏支谱》、西兰《大坪钟氏支谱》、松山《上土港蓝氏族谱》,以及飞竹《黄莲坑钟氏支谱》等6部,撰修年代为清咸丰至民国时期。近年来,重修了《梨坑雷氏支谱》等。族谱内容通常有总序、本谱序、凡例、世系、名录、名序,以及附录等几个部分。族人入谱与汉族相同,仅录男丁不录女口。名序亦同汉族,如“忠、义、礼、智、信”等。畲族族谱有的聘本姓族人帮助撰修,亦有聘汉人帮助撰修的。
  (三)族产
  福州地区畲族部分宗族置有族产。族产为水田或山林。沿海乡村为滩涂、定置网捕捞桁位。族产多出租,所收租金有的用于祭祖、修祠、修谱;有的用于资助族人读书或作为奖学基金;有的用于济困,租金轮流收取。族产来源多由祖上遗留。
  (四)祭祖
  明、清时期,畲族祭祖分祠堂祭和墓祀两种。祠堂祭即祭远、近宗亲,同血缘族人皆派代表参加,时间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其仪式十分隆重,祠堂正殿除陈列祖宗牌位外,还张挂祖图、供香炉牲醴,由族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叩拜。墓祭,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或白露节前后。墓祭分近亲和远亲两种。近亲的坟墓由其亲房的子孙祭祀;远亲的祖墓则各房派代表参加。祠堂祭一般办有祭祖酒,参祭族人共同进席,同时研讨下次祭祀事宜。墓祭则比祠堂祭简单,一般不举办祭祖酒。民国时期起,祭祖活动逐渐简化,一般只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举行家庭祭,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扫墓,且只祭近亲不祭远亲。
  二、家庭
  明、清至民国时期,畲族家庭人口多三代同堂,一般家庭人口6~9人,最大的家庭人口多达20多人。罗源县飞竹塔里自然村一家26人,进餐时要摆3张四方桌,负责采购、烹调等后勤人员达3人。60年代起,畲族家庭人口渐趋小型化,以两代同堂的居多,一般3~5人。
  畲族的家庭结构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和子女组成。家庭成员中,以父亲为主,对内管束家庭成员,安排生产,管理经济收支,对外代表全家处理社会事务。母亲,因同样参加经济活动,在家里的地位历来比汉族妇女高,除协助管束子女外,对农业生产安排、经济收支亦有决定权。男人不在家时,可代表全家参与讨论和处理社会有关事务。
  畲族家庭夫妻关系平等,女子不限于料理家务,也外出劳动;男子也可在家照看子女、烧饭、饲养禽畜,很多男子还学会一手烹调的手艺。畲族家庭中婆媳关系密切者居多,家庭和睦。畲族家庭有孝敬长辈的良风,吃饭时应先唤长辈入席。同辈份组成的家庭以年纪最长的为主,有“长兄为父、嫂为娘”的俗例。家庭重要事务等应经过长兄或长嫂拍板同意。兄弟分家时,必须请母舅做“公道人”,帮助分配财产和议决供养父母生活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分配田园山林时,长孙可多分一份的俗例。财产分配后众兄弟立分家契约,写明所分财产名称、地点、权利及义务。发生财产纠纷时由母舅出面裁决,有时亦请族长到场作证。
  畲族群众称男到女家为“抱儿子”,其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权平等,不受歧视,也可代表全家处理族内和社会事务。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