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51
颗粒名称:
三、疫病防治
分类号:
R195.4
页数:
3
页码:
296-29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福州地区畲族乡村的卫生防疫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畲族乡村面临着严重的疫病威胁,如鼠疫、天花、霍乱、疟疾等,导致大量人员死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畲族乡村的卫生防疫工作,采取了综合性措施,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免费接种疫苗等,有效控制了疫病的流行。
关键词:
福州市
现代卫生事业
疫病防治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福州地区畲族群众危害最大的疫病是鼠疫、天花、霍乱、疟疾、血丝虫、肺结核和肝炎等,加上医疗设备差,仅靠畲医畲药,因此被疫病夺走不少生命。民国17年和33年,连江县潘渡溪东村两次天花流行,全家死亡者达10户。民国23年,罗源县飞竹村塔里自然村100多人患天花疫病,死亡20人;石壁下村大坪自然村也因天花流行死亡13人。民国25年,连江县长龙乡发生天花,死亡60多人。民国29年,连江县赤石畲族村和马鼻发生鼠疫,情势甚剧,县长谢真曾上报省府,但未能及时防治,死者甚多。民国31年,罗源县霍口山区染天花病者占总人口58%。民国31~35年,罗源县八井畲族村鼠疫和霍乱盛行,死亡30余人。民国35年,霍口山朋村因肺炎死亡10多人,同年东元里村染肝炎病者近百人,死亡12人。民国37年,连江县潘渡乡死于天花者70余人。据民国24年连江县统计,平均寿命只有35岁,死亡率高达25%~30%,在传染病流行年份,其死亡率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畲族乡村卫生防疫工作,多次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畲村为群众治病,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播卫生防疫知识等综合性措施,控制疫病流行,畲族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寿命逐年延长。
主要疫病防治概况:
(一)鼠疫
1950年,人民政府派卫生防疫人员深入畲族乡村发动群众,采取以灭鼠灭蚤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使老鼠、跳蚤密度大幅度下降。1952~1954年,又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连续开展灭鼠、灭蚤,堵塞鼠洞,消除垃圾和住房消毒等活动,环境卫生大为改善。1955年,福建省鼠防所对罗源县八井村进行连续4个月(2~6月)检查鼠、蚤,均未检出鼠疫杆菌。
(二)天花
1950年起,福州地区畲族乡村实行《种痘暂行办法》,政府免费为畲村群众接种牛痘疫苗,医务人员的接种手术报酬由上级卫生部门补助。据罗源县统计,至1953年,累计为畲族群众接种天花8572人,占畲族人口92.38%。此后,福州地区畲族乡村没有发生天花病例,但仍坚持每年春秋两季为出生满6个月婴儿接种牛痘疫苗。1965年起,改为每隔6年进行一次普种和复种。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畲族乡村牛痘苗预防接种工作宣告结束。
(三)霍乱
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在畲族乡村开展古典型霍乱的预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因而没有发生病例。1980年8月22日,罗源县鉴江公社远顶大队一社员因进食未煮熟的“暇子蛤”,引起暴发并流行副霍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至次日全村发病6例,死亡1例,发病当日夜晚,罗源县人民政府和当地公社管委会组织县卫生防疫站和县、社两级医疗队携带抢救及消毒药品赶到现场,一面抢救病人,一面开展预防宣传和环境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源。由于措施有力,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同年8月,罗源县白塔公社南洋大队又发生一起病例,当地公社领导和县防疫站亦连夜赶到现场展开抢救、消毒等项工作。同年起,为预防副霍乱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畲族医疗站与县社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做到“有泻必报,有泻必治,有疑必检”,扩大查源、服药和消毒范围,采取严格集中管理病人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从1981年起,畲族乡村皆未发生副霍乱病例。
(四)疟疾
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畲族村常见的疫病之一,年发病率在1920/10万至2715/10万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媒昆虫密度,疫情有所减轻。1950~1954年,罗源县年发病率降为1635/10万至1950/10万之间。1955年,罗源县防疫站在疟疾传统流行的畲村开展抗复发治疗,免费为群众提供阿的平、百乐君等口服药物。1959年,继续开展口服药物免费普治。1960年,罗源县发病率降至32/10万。1967~1970年无病例报告。1971年,罗源县又发生病例1起,经查源追访根治。1972年起已无发生,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五)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甲型、乙型两类,为严重危害畲族群众健康的疾病之一。50年代起开展预防常识普及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73年,甲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罗源县飞竹公社飞竹大队塔里村发病15例,发病率达34.88%。罗源县防疫站驻村开展普查,深入开展预防知识宣传与治疗,疫情得以控制。1980年,罗源县霍口公社王廷洋大队发生现症病人5例,带毒者56例,分别占全村人口的0.95%和10.63%,县迅速派出专门医疗和防疫组进驻该大队开展防疫与治疗工作,控制传染和蔓延。1990年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六)白喉
白喉为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之一。民国时期,罗源县畲村白喉年发病率140/10万至146/10万之间。50年代,年平均发病率142/10万。后推行白喉类毒素及“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接种和口服“万年青”醋酸液等防治措施,疫情成梯形下降。60年代,罗源县畲族乡村平均发病率为27.49/10万,70年代为23/10万,80年代为2.6/10万。1990年起未发现病例。
(七)百日咳
是为畲村儿童常见病之一。50年代,罗源县平均年发病率为260/10万,60年代为335/10万。80年代推广百日咳菌苗及“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注射,年平均发病率降为13/10万。90年代随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发病率继续下降。2000年未发现病例。
(八)肺结核
原为畲族村患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民国时期死亡率达300/10万以上。1954年,卫生部门在畲村推广卡介苗预防接种,化学疗法治疗,患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73~1975年,平均死亡率为67.98/10万。1979~1980年,罗源县霍口公社黄鹤、前峰、船头3个大队被选定为全国结核病流行调查点,710名15岁以下儿童接受结核菌素试验,发现阳性反应的85人,感染率11.9%。1986年对上述地点的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复查,感染率下降为1.87%。同年,又采取“防、查、治、管、网”等综合措施,发病率更趋下降,无一例死亡,年发病率33.57/10万。90年代后,肺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据2000年7月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联合组织的医疗队对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川边、东元亭、霍口、岗尾、山垅湾、福湖、湖前、王廷洋、大王里和松山镇的八井、竹里等10个村1596人的普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8例,患病率为501.25/10万;涂阳肺结核5例,患病率313.28/10万,并结合调查免费为患者开展治疗。
(九)丝虫病
畲族乡村流行的是班氏与马来两种丝虫病。民国时期,罗源县福丰区(今霍口乡和飞竹镇西北邻地区)为疫区。1958年开展消灭丝虫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在畲村采血9000份,微丝蚴率6.7%。经历年查治,1971年微丝蚴率下降为2.35%。1978~1980年,推广普通服用海群生药盐(用海群生原粉搅在食盐和盐制品中),效果显著。1981年,微丝蚴虫率下降到0.043%。1982年基本消灭丝虫病。
(十)钩虫病
钩虫病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过力病”、“黄肿病”。发病率较高的为罗源县八井村,钩虫感染率为19.27%,结合普查给患者免费治疗。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卫生厅
相关机构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