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现代卫生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现代卫生事业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3
页码:
291-3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医疗机构的变迁。清代后期,畲族乡村无医疗机构,仅在少数畲汉杂居村设中药铺。民国时期,罗源县在畲族人口聚居的地区设立卫生所和分院,后因经费困难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畲族乡建立卫生院,在畲族村建立卫生所。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卫生
现代卫生事业
内容
一、医疗机构
清代后期,福州地区畲族乡村无医疗机构之设,仅在少数畲汉杂居村设中药铺,医、药兼营,从业者均为汉族。民国29年(1940年),罗源县在畲族人口聚居的福丰乡(今霍口乡和飞竹镇的西南部地区)设卫生所,配备员工4人,中、西结合诊治疾病。民国30年,福丰卫生所扩充为县卫生院福丰分院,员工增至6人,除负责疾病诊治外,还担负疾病预防工作。民国34年因卫生经费困难,福丰卫生分院奉命撤销,仅余王廷洋、福湖、后山等私营药铺9所,医药人员1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在畲族乡建立卫生院,在畲族村建立卫生所。
(一)罗源县畲族乡卫生院、村卫生所
1952年10月,罗源县人民政府在畲族人口集中的第四区(今霍口乡)建立卫生所,配备医护人员4名。卫生所除承担当地医疗预防工作外,还负责当地卫生行政的管理职能。1955年,全县有卫生所1个,私营药铺12个,卫生人员17人。接生员通过历年培训增补到18人。
1956年2月,在畲族人口聚居的霍口乡和飞竹、西兰村成立联事诊所3个,下设分诊所11个,卫生人员19人。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调整乡卫生医疗机构设置,将原联合诊所并入当地卫生所,成立公社保健院。是年年底,有霍口公社保健院,和王廷洋、八井、白水、西兰、官村、后山等5个保健站。1959年,为实现基本消灭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建立霍口接生站和八井、西兰、白水、远顶等接生组5个,配备接生员12名。1965年,全县畲族聚居地设保健院1所、保健站(室)8个,有病床10张,开设内科、外科等科室,卫生技术人员32人,接生站(组)7个,接生员共70名。
1970年,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畲族大队均成立医疗站。是年,有霍口公社保健院和33个大队合作医疗站(含原有卫生院保健站),设病床10张,卫生人员(包括大队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增至94人,同时按大队配备接生员58人(不含兼任赤脚医生的接生员)。1971年,霍口公社保健院改称卫生院。1980年,全县畲族聚居地有卫生院1所,设病床5张,开设中医科、内科、外科、手术室、妇产科、化验、配备X光机及其他器械,有卫技人员19名;大队合作医疗站32个,赤脚医生及卫生员66名,接生员63名。1984年,公社卫生院改称乡镇卫生院,合作医疗站改称卫生所。1985年,有卫生院1所,下设医疗点2个,卫技人员20人;合作医疗站经整顿合并后设30个,有赤脚医生及卫生员63人、接生员64人。1990年,卫生院、所,设病床14张,卫技人员14人;村卫生所31个,赤脚医生及卫生员65人,接生员59人。1994年起,随造福搬迁工程的实施,部分村卫生所开始关闭。至2000年,全县有卫生院1所,下设2个医疗站,设病床24张,卫生人员16人。村卫生所21个,其中甲级1个,乙级7个,丙级13个;卫技人员27人,其中获得开业证书的医生9人,卫生员22人,接生员56人。
附:霍口畲族乡卫生院简介
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卫生院,前身为霍口区卫生所和霍口联合诊所,分别创办于1952年10月和1956年2月。1958年,卫生所与联合诊所合并,成立霍口公社保健院,资金6417.23元,院址设霍口街,面积102平方米,开设内科、外科等医疗科室,下设东宅、西峰、王廷洋、香岭、船头、琅坑等6个保健站,全院卫技人员18人。1967年院址搬迁,自筹部分资金在霍口街尾新建砖木结构综合楼386平方米,设病床5张。1976年,上级卫生、民政部门拨款扩建混凝土结构2层计310平方米的门诊楼,增设手术室、妇产科和化验室。
1982年霍口大桥建成后,为方便畲乡群众就医,省、市县卫生、民族部门拨扶持款,于1987年在霍口大桥东南侧新建门诊、病房、宿舍等建筑物,并改称霍口畲族乡卫生院,1988年正式搬迁新址。1990年,该院有医疗用房700平方米,生活用房100平方米,病床20张,设中医内科、西药内科、外科、妇产科、超声波、理疗、手术室、化验、防疫等15个科室和东宅、香岭两个医疗点,全院卫技人员24人,其中主治中西医师2名,医师2名,医士4名,护士5名,助产士1名,年门诊量67757人次,住院603人,有固定资产34.13万元,年业务收入23.97万元。2000年,设16个科室和东宅、香岭两个医疗点,拥有病床15张,医技人员21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药师1人,医士6人,护师2人,护士2人,其他卫技人员6人,年门诊量47310人次,住院167人,年业务收入68.4662万元。
(二)连江县畲族聚居混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
1952年10月,连江县第四区(潘渡区)卫生所成立,属全民所有制,为连江县畲族聚居混居乡成立的第一个卫生所。随后,各区均成立卫生所,每所配4~6个医务人员,医师兼所长;行政受区领导,业务受县卫生院指导,担负全区医疗、防保、卫生宣传,并协助区文卫干事管理区内卫生行政事务。1954年,第四区卫生所更名潘渡区卫生所。同年9月,潘渡区卫生所失火,房屋财产(包括家具、药械)全部烧毁,烧死职工家属9岁女孩1个。年底,县地方财政拨款3000元修建。1958年,区卫生所撤销,先后成立公社医院。
1958年10~12月,连江县各畲族聚居混居公社相继成立公社医院,属集体所有制。1960年,潘渡保健院设坡西、小沧两个分院。1961年,分院取消,小沧、蓼沿等先后恢复保健院。1965年,东湖公社保健院成立,长龙公社保健院并入长龙华侨农场医院,至1992年社场分家时恢复。
卫生院(保健院)受县卫生科(局)、乡镇(公社)政府双重领导,但人事调动经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979年,卫生院直属县卫生局管理。
1958年冬,连江县各畲族聚居混居大队成立保健站,属集体所有制,由公社保健院统一管理核算。1959年体制下放,站独立核算。
1970年,连江县各畲族聚居混居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其人员大多是新培训的赤脚医生,以及一部分保健院集体所有制人员。医疗站属大队管理,经济由大队负担及群众个人缴纳少量的合作医疗经费。
1984年,公社、大队改为乡(镇)、村政体,畲族聚居混居村合作医疗站随之改名为村卫生所,大部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联合体经营或个体承包。
(三)永泰县畲族村卫生所
民国时期,永泰县畲村只有个体行医,几个村庄仅有1~2名行医,大部分是中医。
1970年,解放军九三医院派员到县协助培训赤脚医生,全县12个畲族行政村都建立起合作医疗站。1983年,12个畲族行政村有10个村卫生站。1983年,12个畲族行政村建立10个村卫生所,取代原合作医疗站,有医务人员12人。2000年,12个畲族行政村有11个村卫生所,实行个体承包制度:力生村、芋坑村、瑞应村、芭蕉村、协星村、潭后村、雁门村,均设有村卫生所,医生各1人;荷溪村因近城关,村卫生所停办;山田村因无医生,村卫生所停办;新村村卫生所停办,病人到6里外的上坊卫生所看病;青峰村因无医生,村卫生所停办;东溪村卫生所停办。
(四)福清市畲族村卫生所
福清市5个畲族行政村有5个卫生所:
钟厝村卫生所 20世纪20年代初期,钟厝村不足30户,人口150多人,有中草药走方郎中钟登喜。20年代后期,钟高科设家庭诊所(中医内科)。1967年,始设村保健站,配有2名赤脚医生。1969年,开始调查防治传染病,最常见的有疟疾、流脑、麻疹,还有小儿麻痹症个别例。通过预防治疗,基本控制。70年代中期,增开1私人诊所(中西医、骨科)。90年代,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普及率90%以上。2000年,有1个卫生所,医务人员2名,卫生所建筑面积为210平方米(3层),设8个床位,为群众提供防疫、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服务。
棋山村卫生所 1964年,棋山村设保健站,1966年6月改办合作医疗站,有工作人员3人(其中钟姓1人)。1977年起,进行灭蝇、灭鼠,改水、改厕,拆除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建三格式厕所。1990年起,施行妇幼保健与儿童计免保健,两保率、住院分娩率基本达到100%。2000年普查,村民饮用自来水达97.7%;有清洁卫生公厕1座,村民卫生厕所565座,其中三格式511座,占90.4%。
圳边村卫生所 清末,圳边村,有钟守为行医(善妇科),并在自己家兼开药铺回春堂号。民国9年,由其子钟孝兆(主药)经营,钟孝霞(主医)。民国29年,钟孝兆之子钟厚栋接管药铺。1950年因钟厚栋参加土改工作,药铺停业,钟孝霞继续行医,并在下曹街与张文秋、徐启樵3人开办联合诊所。1958年,联营组建下曹保健站。1959年,下曹大队(圳边、南峰、金印、周店),在下曹细塘山建一幢2层24间保健站,设诊室、药房、注射室等,并收住院病人。当时人员12人,其中钟姓4人。1966年6月,拆为3个医疗站,圳边、南峰的联合办医疗站。1982年,下曹联合医疗站分为圳边卫生所与南峰卫生所。圳边卫生所现有工作人员2人。1991年普查,圳边村村民全部饮用井水,有清洁卫生公厕1座,村民卫生厕所501座,其中三格式21座,占4.2%。2000年普查,村民饮用自来水达97%,有清洁卫生公厕2座,村民卫生厕所550座,其中三格式516座,占93.8%,通过不断改造,卫生厕所基本达到100%。村民全部饮用自来水。施行妇幼保健与儿童计划生育免费,两保率、住院分娩率基本达到100%。
东山村卫生所 80年代,有医务人员2人,90年代医务人员3人。2000年,有医务人员3人。
东升村卫生所70年代创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90年代开展妇幼保健和性病、传染病治疗工作。2000年,有医务人员1人。
(五)晋安区畲族村卫生所
晋安区日溪乡有5个畲族行政村(山秀园、东坪、南峰、党洋、日溪)。1955年,国家拨款先在南峰村建南峰医疗站,有医生2人。1970年,5个畲族行政村各成立1个合作医疗站。以后,东坪村医疗站因无医生而停办,日溪村因有乡保健院医疗站停办。2000年,山秀园村卫生所、南峰村卫生所、党洋村卫生所,各有1名医生。
晋安区宦溪镇有2个畲族行政村(黄土岗、峨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天花、霍乱、小儿脊髓灰膜炎时有发生,丝虫病也曾发生过,破伤风、麻疹、百日咳、乙脑可算是多发病、常见病,因贫困、交通不便,死亡率很高。50年代,峨眉村建立诊所,有政府派来的医生1人。1968年改办合作医疗站,有医生3人。1993年,改办峨眉村卫生所,有医生1人。黄土岗村邻近乡镇卫生院,不设卫生所,村民看病方便,计划免疫、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工作全面定期开展。
晋安区寿山乡有1个畲族行政村(芙蓉村),50年代设立医疗站,70年代改办合作医疗站,90年代改办卫生所,个体经营,有医生1人,西医为主,中西医结合。
(六)长乐市畲族自然村卫生所
1984年,岭利村在长乐县卫生部门的支持,政府贷款3000元,总投资1万元,建成保健站,但没有医生驻村,妇女两年妇科检查1次,儿童有保健系统管理。
二、爱国卫生运动
历史上,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始终保持每年腊月扫堂的习俗。
1952年4月,畲族聚居乡村群众掀起以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当年,罗源县畲族乡村出动1万多人次,大搞室内卫生,消灭老鼠、蚊子、苍蝇、臭虫的滋生地。1956年,国家将老鼠、蚊子、苍蝇、麻雀定为“四害”。1958年,各畲村群众积极响应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城乡灭“四害”运动的号召,罗源县畲族乡村出动1.2万人次,年消灭老鼠2万余只和大量苍蝇、蚊子,使“四害”密度大幅度下降。同年,罗源县畲村开始改水和改造厕所,共清理清洗水源42处,新建和改造厕所960座,改良粪坑1100多个。当年3~5月,罗源县城关公社八井大队出动1000多人次,连续13次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沟129条,将182个分散的厕所改造为16个集体厕所,洗刷房屋41幢,消灭老鼠4370只,以及大量苍蝇、蚊子,被评为全县第一个基本实现“四无”(无老鼠、无蚊子、无苍蝇、无麻雀)大队,经省、地卫生检查团验收获得好评。1960年,国家以老鼠、蚊子、苍蝇、臭虫定为“四害”,各畲族大队再次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1963年,福州地区又一次发起除“四害”运动,各畲族聚居村群众广泛开展灭鼠、灭蚊、灭蝇和灭臭虫活动,涌现了不少卫生之家。1965年,各畲族村开展以管水、管粪和灭蝇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罗源县畲族村出动7000多人次,架设简易引水管6583米,改造厕所47座,消灭大量苍蝇。福湖大队被评为县卫生先进大队,还有3户评为县级卫生之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畲族大队的爱国卫生运动不能正常开展,“四害”密度回升。1978年恢复除“四害”活动,并学习山东烟台经验,大搞“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炉灶、改猪圈、改厕所、改环境)。当年,罗源县畲族乡村改造水井2700余口,架设引水管2610米,改建厕所15座,改造猪、牛栏等17座,环境卫生得到改观。1981年,把讲卫生和环境美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各畲村大抓室内和环境卫生。罗源县西兰公社石壁下大队下刘坑村在净化美化环境同时,利用村办的夜校普及卫生常识,于1982年6月被福建省文明委评为文明村。1984年后,一些畲村为使爱国卫生活动经常性开展,还建立定期开展室内外的大扫除等制度。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坚持全村定期大扫除,并建立卫生区责任制,开展检查评比,做到室外干净美化、室内屋洁窗亮,厨房食具干净,70%的农户脱鞋进卧室,而且长期坚持不变。90年代后,畲族乡村采取群众自筹、上级补助的办法加大改水、改厕的工作力度。罗源县34个民族村、156个畲族自然村兴建自来水蓄水池、过滤池、引水管道等设施,有1.8万畲族群众改变其原先饮用井水、溪水习惯,提高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福湖、大项、南洋、溪前、岗尾、王廷洋、山垅湾、飞竹、官路下等村改扩建公共厕所,部分家庭开始使用水冲式厕所。至2000年,罗源县34个畲族村基本实现饮用卫生用水,1500多个家庭使用水冲式厕所。
三、疫病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福州地区畲族群众危害最大的疫病是鼠疫、天花、霍乱、疟疾、血丝虫、肺结核和肝炎等,加上医疗设备差,仅靠畲医畲药,因此被疫病夺走不少生命。民国17年和33年,连江县潘渡溪东村两次天花流行,全家死亡者达10户。民国23年,罗源县飞竹村塔里自然村100多人患天花疫病,死亡20人;石壁下村大坪自然村也因天花流行死亡13人。民国25年,连江县长龙乡发生天花,死亡60多人。民国29年,连江县赤石畲族村和马鼻发生鼠疫,情势甚剧,县长谢真曾上报省府,但未能及时防治,死者甚多。民国31年,罗源县霍口山区染天花病者占总人口58%。民国31~35年,罗源县八井畲族村鼠疫和霍乱盛行,死亡30余人。民国35年,霍口山朋村因肺炎死亡10多人,同年东元里村染肝炎病者近百人,死亡12人。民国37年,连江县潘渡乡死于天花者70余人。据民国24年连江县统计,平均寿命只有35岁,死亡率高达25%~30%,在传染病流行年份,其死亡率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畲族乡村卫生防疫工作,多次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畲村为群众治病,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播卫生防疫知识等综合性措施,控制疫病流行,畲族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寿命逐年延长。
主要疫病防治概况:
(一)鼠疫
1950年,人民政府派卫生防疫人员深入畲族乡村发动群众,采取以灭鼠灭蚤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使老鼠、跳蚤密度大幅度下降。1952~1954年,又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连续开展灭鼠、灭蚤,堵塞鼠洞,消除垃圾和住房消毒等活动,环境卫生大为改善。1955年,福建省鼠防所对罗源县八井村进行连续4个月(2~6月)检查鼠、蚤,均未检出鼠疫杆菌。
(二)天花
1950年起,福州地区畲族乡村实行《种痘暂行办法》,政府免费为畲村群众接种牛痘疫苗,医务人员的接种手术报酬由上级卫生部门补助。据罗源县统计,至1953年,累计为畲族群众接种天花8572人,占畲族人口92.38%。此后,福州地区畲族乡村没有发生天花病例,但仍坚持每年春秋两季为出生满6个月婴儿接种牛痘疫苗。1965年起,改为每隔6年进行一次普种和复种。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畲族乡村牛痘苗预防接种工作宣告结束。
(三)霍乱
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在畲族乡村开展古典型霍乱的预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因而没有发生病例。1980年8月22日,罗源县鉴江公社远顶大队一社员因进食未煮熟的“暇子蛤”,引起暴发并流行副霍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至次日全村发病6例,死亡1例,发病当日夜晚,罗源县人民政府和当地公社管委会组织县卫生防疫站和县、社两级医疗队携带抢救及消毒药品赶到现场,一面抢救病人,一面开展预防宣传和环境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源。由于措施有力,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同年8月,罗源县白塔公社南洋大队又发生一起病例,当地公社领导和县防疫站亦连夜赶到现场展开抢救、消毒等项工作。同年起,为预防副霍乱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畲族医疗站与县社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做到“有泻必报,有泻必治,有疑必检”,扩大查源、服药和消毒范围,采取严格集中管理病人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从1981年起,畲族乡村皆未发生副霍乱病例。
(四)疟疾
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畲族村常见的疫病之一,年发病率在1920/10万至2715/10万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媒昆虫密度,疫情有所减轻。1950~1954年,罗源县年发病率降为1635/10万至1950/10万之间。1955年,罗源县防疫站在疟疾传统流行的畲村开展抗复发治疗,免费为群众提供阿的平、百乐君等口服药物。1959年,继续开展口服药物免费普治。1960年,罗源县发病率降至32/10万。1967~1970年无病例报告。1971年,罗源县又发生病例1起,经查源追访根治。1972年起已无发生,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五)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甲型、乙型两类,为严重危害畲族群众健康的疾病之一。50年代起开展预防常识普及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73年,甲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罗源县飞竹公社飞竹大队塔里村发病15例,发病率达34.88%。罗源县防疫站驻村开展普查,深入开展预防知识宣传与治疗,疫情得以控制。1980年,罗源县霍口公社王廷洋大队发生现症病人5例,带毒者56例,分别占全村人口的0.95%和10.63%,县迅速派出专门医疗和防疫组进驻该大队开展防疫与治疗工作,控制传染和蔓延。1990年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六)白喉
白喉为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之一。民国时期,罗源县畲村白喉年发病率140/10万至146/10万之间。50年代,年平均发病率142/10万。后推行白喉类毒素及“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接种和口服“万年青”醋酸液等防治措施,疫情成梯形下降。60年代,罗源县畲族乡村平均发病率为27.49/10万,70年代为23/10万,80年代为2.6/10万。1990年起未发现病例。
(七)百日咳
是为畲村儿童常见病之一。50年代,罗源县平均年发病率为260/10万,60年代为335/10万。80年代推广百日咳菌苗及“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注射,年平均发病率降为13/10万。90年代随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发病率继续下降。2000年未发现病例。
(八)肺结核
原为畲族村患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民国时期死亡率达300/10万以上。1954年,卫生部门在畲村推广卡介苗预防接种,化学疗法治疗,患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73~1975年,平均死亡率为67.98/10万。1979~1980年,罗源县霍口公社黄鹤、前峰、船头3个大队被选定为全国结核病流行调查点,710名15岁以下儿童接受结核菌素试验,发现阳性反应的85人,感染率11.9%。1986年对上述地点的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复查,感染率下降为1.87%。同年,又采取“防、查、治、管、网”等综合措施,发病率更趋下降,无一例死亡,年发病率33.57/10万。90年代后,肺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据2000年7月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联合组织的医疗队对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川边、东元亭、霍口、岗尾、山垅湾、福湖、湖前、王廷洋、大王里和松山镇的八井、竹里等10个村1596人的普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8例,患病率为501.25/10万;涂阳肺结核5例,患病率313.28/10万,并结合调查免费为患者开展治疗。
(九)丝虫病
畲族乡村流行的是班氏与马来两种丝虫病。民国时期,罗源县福丰区(今霍口乡和飞竹镇西北邻地区)为疫区。1958年开展消灭丝虫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在畲村采血9000份,微丝蚴率6.7%。经历年查治,1971年微丝蚴率下降为2.35%。1978~1980年,推广普通服用海群生药盐(用海群生原粉搅在食盐和盐制品中),效果显著。1981年,微丝蚴虫率下降到0.043%。1982年基本消灭丝虫病。
(十)钩虫病
钩虫病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过力病”、“黄肿病”。发病率较高的为罗源县八井村,钩虫感染率为19.27%,结合普查给患者免费治疗。
四、新法接生
民国及其以前,福州地区畲族乡村妇女分娩都是由民间接生婆用老式接生,缺乏无菌操作常识,不知道剪刀、布块要高压杀菌;又存在迷信观念,时常发生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难产、大出血、子痫等病症也得不到良好治疗,因此妇女分娩死亡率很高,民间曾喻分娩为“手扶棺材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新接生法,改造旧产婆,培训畲族农村接生员。以罗源县为例,1951年6月起,由县卫生院助产士配合区妇联会干部下乡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对各畲村的旧式接生员(又称旧产婆)开展新法接生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称旧产婆改造)。是年,有西兰、飞竹、王廷洋、福湖等4个村4个旧产婆接受培训。1952年,在西兰、飞竹、王廷洋乡设立接生站,推广新法接生技术。同年,又在小获、白水、护国等乡举办新法培训班,八井、白水、后山等畲村旧产婆接受培训。1955年,共培训旧产婆18人,1956年加大培训力度,当年又培训27人,至是年年底共为畲村培训接生员45人(其中改造旧产婆39人,新培训接生员6人)。当年,洋柄区所属的飞竹、官路下、蛤蟆石、石壁下、西兰、梅洋等畲村新法接生推行率达78.8%,有效控制产妇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生。1957~1958年,接受初训和复训接生员15人,至1959年全县畲村接生人员已达50人,并设霍口接生站和西兰、八井、白水、远顶等4个接生组,配备接生员12人,基本上消灭产褥热与新生儿破伤风。在1960~1962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接生员的培训、复训工作暂停。1963年,接生员的培训工作重新恢复,当年罗源县12个畲族村选送12名年龄较轻、有一定文化和活动能力的妇女参加县举办的接生员培训班,以接替年老体弱的接生员。1965年,罗源县畲村有接生员70人,并给每位接生员配备接生箱,还在人口集中的畲村设接生站7个,便于管理和方便群众。
1965年,连江县对潘渡、小沧、蓼沿等畲族公社各个大队进行接生员整顿,淘汰了一些老弱及不合格接生员,新培训了年轻接生员。每个大队均有1名接生员,新法接生率达90%以上。
1970年,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并对接生员队伍进行整顿和补充,对年龄偏高的给以更换。是年,罗源县各畲村有接生员58名。为提高接生员队伍素质,1974年又选送27名年轻、有文化的妇女参加县、社举办的接生员业务培训班。是年有接生员64人,部分产妇实行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达到95%。此后,实行每年均举行接生员例会制度,进行技术辅导。1990年,罗源县畲村有接生员59人,新法接生率提高到96%。1991年起,实行定期辅导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接生员业务培训。2000年,全县有接生员56人,新法接生率98%,产妇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降为0。
五、计划生育
1965年前,福州地区畲族村民计划生育4种手术(男扎、女扎、上环、人流)只能在县医院或县妇幼保健站进行。1970年后,连江县畲族乡卫生院开展上环、人流,长龙、蓼沿等卫生院还能开展男女扎手术,逐步做到4种手术不出社。至1984年,各畲族乡卫生院均能开展计划生育4种手术。对于其他常用避孕方法,经过20多年的宣传指导,一般成年人都具有基本常识,自行采取避孕措施。
六、妇女保健
建国前,福州地区畲族妇女受封建思想约束,社会地位低下,谈不上妇女卫生保健,妇女有病得不到良好治疗,甚至终生受妇科病折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地区畲族乡村开展妇女卫生保健,推广新法接生,进行妇女劳动保护、妇女病查治、围产期保健等工作,有效地保障畲族妇女的身体健康。
(一)妇女病普查普治
1959年,罗源县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为畲族已婚妇女进行子宫脱垂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共发现患者33人,除2人因年老拒医外,其余31人采取分点集中治疗的办法,用中药“阴挺丸”及“猪肚炖棕树根”治疗,效果良好。1962年2月,罗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对1960~1961年因营养不良、劳动过度等患闭经和子宫脱垂病的畲族妇女开展普查,发现患者160人,同时采取措施救治,至同年年底,多数人得到康复。
1975年10月17日至1976年1月19日,由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宁德地区第二医院、宁德地区卫生防疫站、罗源县卫生防疫站和松山公社卫生防治院等医务工作者组成宁德地区少数民族卫生工作队,由罗源县革命委员会民事组派人带领,深入霍口公社福湖大队、松山公社八井和竹里大队开展妇女不孕症、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共发现病例99例,其中不孕症患者47例,占总病的47.4%,占检查人数303人的15.5%;其他妇科病52例,占总病例52.53%,占受检总数701人的74.18%。
1976年,长龙畲族公社进行妇女病普查,共814人,发现宫颈糜烂的350人,宫颈息肉的16人,宫颈囊肿的2人,附件炎的1人,不孕症的7人,确诊宫颈癌的1人。
1978年,东湖畲族公社和敖江公社进行妇女病普查,共查3047人,阴道细胞涂片2596片,发现宫颈糜烂的1552人,宫颈息肉的42人,宫颈癌的1人。并对319人重症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冲洗治疗。9月,又进行摸底普查,查出子宫脱垂的517人,尿瘘的2人。子宫脱垂者中Io162人,Ⅱo281人,Ⅲo74人,治疗368人;对尿瘘也进行了手术治疗。
1979年,罗源县再次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妇女子宫脱垂和尿瘘病的普查,发现子宫脱垂患者36人,尿瘘患者1人,对1位尿瘘患者和31位子宫脱垂患者分别采取手术和使用子宫托治疗,其中子宫脱垂患者治疗率为85%。
1985年,罗源县继续开展子宫脱垂和尿瘘病普查,发现子宫脱垂病例38例,尿瘘病1例,分别予以使用宫托和手术治疗。1985年,县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宫颈糜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三病”普查,共检查578名,占应查人数的84%,发现患者422人,患病率73%。在普查的基础上,分别采取治疗措施。至1990年总治疗率为71%。
自90年代开始,长乐市岭利畲族自然村妇女,每2年进行妇科检查一次。
1992年后,罗源县妇幼保健院多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霍口畲族乡免费开展妇科疾病调查和治疗工作。
2000年7月10~20日,由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组织民族健康普查医疗队,深入霍口畲族乡的川边、东元亭、霍口、岗尾、山垅湾、福湖、溪前、王廷洋、大王里和松山镇的八井、竹里等10个村开展妇科病调查,受检人数730人,发病人数274人,患病率36.03%,比1999年全省妇科疾病普查的患病率26.07%高出9.96%。对发现的病例分别予以免费治疗,并广泛宣传妇女月经期、怀孕期、产褥、哺乳期、更年期的“五期”保健知识,强调妇女的劳动保护措施。
(二)围产期保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畲村妇女实行“三调三不调”(经期工作调干不调湿,孕期工作调轻不调重,哺乳期工作调近不调远)的保护措施。1980年,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1985年,罗源县随机抽样调查381个自然村,其中畲族自然村3个,其产前检查率为44.5%;产后访视率为91.45%。1986年后推行围产期系统管理工作。1989年,罗源县西兰、福湖、飞竹等村围产期系统管理率70.5%,其中高危孕妇全部给予专案管治,保证安全分娩。1990年后,继续加强畲村孕产妇围产期系统管理工作。1993年,罗源县畲族村孕妇210人,产前检查三次以上的160人,孕妇保健覆盖率71.19%,住院分娩率18%,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80%。2000年,孕妇产妇系统管理率85%,早管率68.2%。
七、儿童保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畲族儿童的保健工作。先后开展幼儿病查治、生长发育缺点查治、计划免疫接种和定期体检、宣传科学喂养等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一)疾病查治
1950年,免费为畲族幼儿接种牛痘苗。至1953年,罗源县接种2800多人。50年代中期,全地区开展白喉预防,推行白喉类毒素及“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和口服“万年青”醋酸液防治,疫情逐步下降。1965年,实行牛痘苗普种和复种,此后每隔6年进行一次。1979年,在罗源县霍口公社开展肺结核病调查,有710名15岁以下儿童、少年接受结核病菌试验,并对其中呈阳性的85人进行治疗。
1988年,罗源县对霍口乡进行复查,感染率从11.97%降至1.87%。同年,罗源县对畲族人口聚居的霍口、飞竹、西兰、洪洋等4个乡镇7~14岁儿童,进行缺碘性甲状腺肿病调查。1989年,罗源县对霍口、西兰、白塔、松山、起步、洪洋等畲村7~14岁儿童,开展缺碘性甲状腺肿病普查,并对出现性肿大I度以上的儿童全部给予服用不同剂量的碘丸,效果良好。同年,在八井村开展儿童蛔虫病普查,并给患儿服药排虫。1994年,继续对0~2岁畲族儿童进行补碘工作,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1997年,对畲族儿童贫血、地图舌、气管炎、中耳炎、佝偻等常见病进行普查,并对其中部分疾病进行治疗。
(二)生长发育缺点查治
1981和1985年,开展学龄前儿童的砂眼、龋齿调查。历年,均开展注意纠正儿童偏食甜品及其他不良卫生习惯的宣传。1990年,再次进行儿童砂眼、龋齿等生长发育缺点普查。1991年后,开展预防儿童近视眼的宣传,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畲族聚居的小学、幼儿园开展“爱眼日”宣传活动,为儿童检查视力、砂眼、龋齿,并推广眼保健操,改造采光不好的教室等措施,保障视力健康。2000年调查,砂眼、龋齿、近视发生率普遍下降。
(三)计划免疫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卫生工作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每年按要求为畲族乡村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其中,50年代接种牛痘疫苗、卡介苗、白喉类毒素;60年代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多价减毒疫苗,乙脑减毒疫苗;1980年接种乙肝疫苗;1982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制度,按人建卡,由当地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按期、按质、按量接种。接种的疫苗有百白破三联菌苗、小儿麻痹症疫苗、麻痹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1990年,百白破三联菌苗、小儿麻痹症疫苗、麻疹疫苗的接种率达9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0%。1995年,出生儿童“四苗”接种率98%,乙肝疫苗接种率67%,小儿麻痹症强化免疫85%。2000年,“四苗”接种率和乙肝接种率皆达98%以上。此外,还接种乙脑、流脑、甲肝、水痘、风疹等疫苗,各畲族村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普遍下降。
(四)科学喂养
50年代,强调改善儿童营养状况。80年代,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主要工作为体检、评价生长发育状况,宣传科学喂养,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及早期智力开发等。1990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溪前、山垅湾、王廷洋,松山镇八井、竹里,白塔乡南洋,起步镇廷洋坂,洪洋乡官村、伡溪,飞竹镇飞竹、西兰乡西兰、石壁下等村实行儿童系统管理,覆盖面39.39%;0~6岁儿童管理率45%,对体弱儿、佝偻病和中度贫血实行专案管理治疗。2000年,实行儿童系统管理的有霍口畲族乡的溪前、福湖、山垅湾、川边、东元亭、王廷洋、大王里,飞竹镇的飞竹、官路下,白塔乡的南洋、旺岩、钟下、梅洋,松山镇的八井、竹里,起步镇的廷洋坂、曹垅、黄家湾,洪洋乡的民族、官村,西兰乡的西兰、石壁下、许洋等22个村,覆盖面64.70%,0~6岁儿童管理率达60%。
八、医疗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为解决畲村群众的缺医少药和无钱求医等问题,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巡诊、义诊,补助和减免医药费,使畲族群众的疾病得到较好治疗。
(一)巡诊义诊
1951年12月,罗源县卫生科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霍口等乡缺医少药的畲村开展巡回医疗,为畲族群众治疗各种疾病1051人次。1953年5月,罗源县人民政府组织老区、少数民族医疗队,由县政府领导带队赴老区和畲族村开展巡回医疗,其中为畲族群众医疗各种疾病1833人次,减免医药费1074元。1957年2月,罗源县人民政府规定,未设分诊所、医疗点的畲族村由所属乡诊所定期巡诊制度,方便畲族群众的就医。1959年,由罗源县卫生科牵头组织10名医务工作者先后8次深入各畲村开展巡回医疗,共为畲族群众治疗各种疾病3120人次,同时减免医疗费688.73元。1960年因粮食暂时困难,流行水肿、妇女闭经、妇女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营养不良)等疾病,罗源县人民政府抽调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各畲村开展专项免费治疗,其中赴霍口公社4个小分队,治疗5600多人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966年9月3日,14号强台风正面袭击罗源,县人民政府派医疗队深入受灾的畲村开展灾后巡回医疗。1976年10~11月,宁德地区医疗队深入松山公社八井、竹里和霍口公社福湖等畲族大队开展妇科病专项巡诊,并为9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深受群众欢迎。1979年8月,罗源县防疫站组织医疗队为霍口公社船头、黄鹤、前丰(后宦)大队开展结核病普查普治,共为984人胸透检查,17人免费接受抗痨治疗。
80年代,罗源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防疫站等医疗卫生单位单独或联合组织巡回队、义诊医疗队深入畲族乡村开展巡诊或义诊活动。据罗源县统计,共治疗各种疾病13000多人次。
1990~1996年,省、市政协和红十字会亦多次派医疗队到霍口畲族乡开展义诊活动。1998年4月16日,福建省红十字会秘书长带领省、市医药专家、医生到霍口畲族乡开展义诊,免费为畲族群众治疗各种疾病1000多人次。
(二)合作医疗
1970年,罗源县畲族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社员每人每年向合作医疗站缴纳合作医疗费2元(其中1.50元为个人负担,0.50元由生产队公益金支付),合作医疗站则免收社员的一切医疗费用。开始时合作医疗站坚持用“一根针、一把草”和“三土四自”(土医、土药、土法;自种、自采、自制、自用青草药)的办法为社员治病,经费收支尚能平衡。后来逐渐入不敷出,部分医疗站关闭。
1980年,开始整顿医疗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办站形式,有的站实行内科自费,外科部分报销;有的站全收药费,减免挂号费和业务费;有的站实行谁看病谁出钱。1984年,畲村医疗站转为村卫生所,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合作医疗制度废止。
(三)医药费减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每年拨出部分经费作为畲族群众医疗补助和药费减免之用。1953年,罗源县包括巡回医疗和医疗补助共支出1909元。1959年巡回医疗和补助药费等支出1850元。1960年,罗源县人民政府拨出治疗水肿、妇女闭经、妇女子宫脱垂和小儿疳积等专项经费37万元,其中用于畲族专治“四病”的经费35万元。
70年代,罗源县每年安排畲族医疗补助费10000~15000元,主要用于疾病普查治疗。80年代后,畲族医疗补助款未作专项安排,而根据畲族群众的实际情况由民族经费中酌情予以补助。
90年代,畲族医疗费补助用于补助专项疾病治疗。1999年4月至2000年10月,罗源县残联、民委4次为水口洋、廷洋坂、高洋、白岩、白水、竹里、上土港、民族、伡溪、官村、杨家里、南洋、溪前、王廷洋等14个畲族村和畲族自然村的70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工程,减免医药费,深得民心。起步镇水口洋村蓝营弟从31岁起双目失明整整10年,全家4口生活无着,1999年4月为其免费施行手术后,重见光明,恢复劳动能力。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