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41
颗粒名称: 一、医疗队伍
分类号: R298.3
页数: 3
页码: 281-28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群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医疗状况和畲族医药工作者的历史演变。畲族群众在历史上由于居住地点偏僻和医疗条件差,主要依靠青草药防治疾病。一些畲族医药工作者凭借经验成为民间医生,采用口传记的方式传承医技,绝大多数为亦农亦医。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卫生 医疗队伍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地区畲族群众居住地点偏僻,医疗条件差,人们只能运用青草药防治疾病。其中部分人由于世代长期积累经验,加以自己不断钻研,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畲村民间医生。
  畲医的医技多为祖家教、口传记,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以青草药为主,因此又称“青草医”,绝大多数为亦农亦医。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罗源有畲族医药工作者80多人,其中有擅长伤科的雷乾祯、妇科的蓝坤金等知名畲医23人。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大岗村民间青草药名医蓝居丁,擅治民间一些疑难杂症,特别对小儿“郁积症”和成人“鼓胀”病有独特的疗法,常在连江、罗源、侯官县一带行医,在方圆百里内享有盛誉。晚年,蓝居丁把自己的医术传给族人蓝法法。蓝法法的针灸术和畲家的单方验方自成一家,在当地负有盛名,特别擅长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妇科病、风湿病和小儿高热惊风等,挽救了不少生命。他医德高尚,穷苦人家请他看病从不收分文。蓝法法之妻英年早逝,只剩他孤身一人,晚年认本村蓝天妹(1933~)为干女儿,生活起居全靠蓝天妹精心照料,他就把毕生的医术(特别是民间的青草药单方验方)全部传授给干女儿蓝天妹。蓝天妹虽然不大识字,但她从小聪明伶俐,几年时间即能独立为邻里乡亲看病了。蓝天妹二十几岁开始行医,不几年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畲家女郎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源县蓝坤金等一批畲医被吸收到卫生院工作。1970年1月,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又吸收部分畲医到大队合作医疗站工作,其余仍散处民间行医。据1978年调查,罗源县有畲族医药工作者60多人,其中在公社卫生院和大队合作医疗站工作的24人。由于畲医实行单线传技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畲族医药工作的人数日渐减少,至1985年,罗源县畲族医药工作者已减至不足40人。1999年,雷言寿等人发起振兴畲族医药学倡议,并建立罗源县畲族医药研究所筹备组(2000年正式批准成立),开展畲族医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2000年,罗源县有畲族医药学工作者42人。
  人民政府重视在畲族青年中培养中、高级医生。1971年初,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山秀园村党支部(当时是大队党支部)派蓝敦銮参加日溪公社(现为日溪乡)“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后又选送到福州军区一七二医院进修培训,结业后回到山艉园村创办“大队合作医疗站”,当赤脚医生。1971~1975年连续4年被评为福州市“先进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先进个人”。“文化大革命”后,他考入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他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毅然于1983年申请调往连江县最边远的小沧畲族乡卫生院,一直在那里艰苦创业16年,先后担任小沧卫生院内科医师、副院长、院长、内科主治医师,并兼任小沧畲乡乡直机关党支部书记。他擅长医治胃肠病、急腹症,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疾病。十多年来在小沧和日溪一带挽救20几条小生命,被评为福州市第二十四届劳动模范、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蓝敦銮调往连江县中医院担任副院长兼工会主席,为连江县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文明单位、爱婴医院以及创建中医先进县做出了贡献。
  小沧畲乡卫生院第二任畲族院长雷祖生,1960年出生于小沧畲族乡掌濑村(现为利洋村),197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小沧卫生院当中医学徒,1980年担任小沧卫生院会计员,1985年考入福州市卫生学校农村医士班,1988年毕业后仍回小沧卫生院担任门诊医士,1996年任副院长,1998年9月以后主持卫生院的全面工作。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雷乾祯
相关人物
蓝坤金
相关人物
蓝居丁
相关人物
蓝法法
相关人物
蓝天妹
相关人物
雷言寿
相关人物
蓝敦銮
相关人物
雷祖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