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故事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25
颗粒名称: 二、民间故事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5
页码: 254-2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传说丰富多样,包括神话、人物、史事、风物、风俗和生活故事等。这些故事传说大多以口头方式代代相传,反映了畲族人民的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和文化传承。其中,雷廷雨传奇是畲族人民广为流传的故事之一,讲述了雷廷雨单肩挑牛、挟死烈马、投奔黄巢义军等英勇事迹。这些故事传说对于了解畲族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搜集和整理方面,文化部门和民间团体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民间故事

内容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传说与民歌一样,大多以口头方式代代相承,只有盘瓠的故事传说见于汉族文字记载,清代以后也见于畲族的祖图和部分族谱中。
  (一)种类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传说内容广泛,有神话传说、名人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地方风物传说、生活故事、民俗故事、幻想故事等。这些故事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畲族人民特有的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和文化传承。
  神话传说 畲族神话类故事多为人类起源、民族起源等。在罗源县内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人的传神》、《人为何没尾巴》、《龙麒的传说》等。其中《龙麒的传说》的内容与山歌中的《祖宗歌》内容基本相同。连江县搜集编印的有《龙潭姐妹井》、《三兄弟娶妻》、《找太阳》、《分龙》、《龙宫庙的传说》、《雷勤向海龙王求雨》、《五雷神火》、《白马尊王》。
  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类故事多以畲族英雄人物为题材创作。罗源县畲族地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有《大力士盘雨风》、《雷廷雨》和《蓝金凤除黄甲精》、《王停洋与糠箩坂》等。连江县有《朱熹七里注经》、《蓝世养告状》、《假巡抚蓝世养》、《探花府的故事》等。
  史事传说 史事类故事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加以创作,在罗源县流传广泛的有《黄巢畲山过端阳》、《水浒传》、《杨家将》。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蓝将军勇斩龌龊鬼》、《一语破天机》。
  地方风物传说 以地方风俗和地名为题材创作,在罗源县广泛流传的有根据蛤蟆石村的两块蛤蟆石创作的故事《石蛤蟆》,根据霍口埭岩头的灯笼石创作的故事《石灯笼》,以及福湖村地名创作的《福湖的传说》等。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浮宫》、《天竹村名的由来》、《箭岭的传说》、《皇帝洞的传说》、《大岗伏虎亭》。
  风俗传说 以畲族风俗的由来为素材创作,在罗源县内广为流行的有《乌饭节的传说》、《凤凰装的由来》等。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三仙鬼》。
  生活故事 此类故事在罗源县流传较广的有《蓝东浦怒惩财主》、《三蓝戏将军》等,以幽默的手法讽刺统治者和剥削阶级的狰狞面目,反映畲族人民的勇敢和智慧。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大凤与小凤》、《聪明的三女婿》、《巧媳妇》、《清和桥》、《雷秀才与卢知县》、《智斗“鸭肉香”》、《神医蓝吉兴》。
  幼想故事 这类故事以幻想为主,如罗源县《畲民与龙女》等。
  (二)流传与搜集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多以一人或众人集体创作,以口头形式传播,历代相传。畲族群众称讲故事为“讲古”、“讲古志”或“讲笑话”。每逢夏季纳凉、农闲休息时便聚在一起讲的讲、听的听。一些人凭记忆把故事记下来,又传到另一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源县和连江县文化馆等单位于1950年开始陆续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故事,以油印本进行交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战线经过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左”的思想禁锢逐渐消除,畲族民间文学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县文化馆等部门开始继续挖掘整理民间口头文学,并注重培训畲族文化人才。1981年11~12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福建分会、福建省群众艺术馆与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部等单位,在连江举办第一期福建民间文学工作者培训班,有连江和全省各地的83名学员参加。培训期间,专门组织学员到小沧公社、东风大队等畲族聚居地实习采风,对畲族民间文学有很大促进。其间,连江县文化馆印发《连江民间故事掌故》1~12集,引起很大反响。
  1985年,罗源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再次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故事,并选15篇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罗源分卷》。同期,连江县搜集整理畲族故事传说23篇,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连江分卷》。20世纪末,连江县政协文史编委会又组织一些人到小沧畲族乡等地采风,搜集整理了部分畲族民间故事传说。至2000年,已形成文字的畲族故事传说计30篇,约3万多字。
  (三)故事传说选录
  雷廷雨传奇
  福州的畲族老人,经常对年轻一代讲述雷廷雨单肩挑牛、挟死烈马、投奔黄巢义军的故事。
  雷廷雨是罗源县霍口乡卓贤垅村人,唐代黄巢起兵南下那年,他才二十来岁。
  雷廷雨在家种田,他的田地被大户人家的田地包围在中间。这块田地经过雷廷雨的辛勤耕作,连年获得好收成。大户人家见了眼发红,就想方设法霸占这块良田。
  有一年,大户人家故意提前插秧,把雷廷雨家的田地围在中央,只留下一条三寸宽的田埂。一天,雷廷雨牵着牛,背着耙去耙田准备插秧。谁知这个大户人家的田都提前插上秧,还带着十几个打手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他们对雷廷雨说:“我家的田已插了,牛要通过我家的田可以,但不能把秧苗踩坏,踩坏一株要赔十斤干谷。”在场畲族和汉族的穷人听了,个个都很气愤,都认为这是有意刁难。可是,雷廷雨听了却二话没说,扭头就走。过了一会儿,他扛来一根粗毛竹,一条大麻绳,三绑两扎,便把牛和耙捆在毛竹两头,随后“刷”地一声,把毛竹往肩上一搁,牛和耙都上了肩膀,只见他单肩挑牛,不摇不晃,稳稳地踏上三寸宽的小田埂,走进自己的田里。田耙毕,他又是挑着牛和耙,不摇不晃地从田埂走出来。想敲诈雷廷雨的那个大户人家及其打手们一见,吓得伸出三寸舌头,屁都不敢放,悄悄溜走了。在场的畲汉两族穷人齐声欢呼起来。
  时隔不久,黄巢带着起义队伍路过卓贤垅,当他听说雷廷雨单肩挑牛的事后,将信将疑,便牵过自己的雪花宝马叫雷廷雨骑一骑给他看。
  义军将士们人人都晓:这匹宝马人称“雪花虎”,凶悍异常,性情刚烈,不是英雄好汉休想驯服它。雷廷雨却不知道这匹马的厉害,见黄巢一再催他试骑,就翻身跳上马背。不想,宝马看不是主人在背上,便“呼”地一声,猛地四蹄离地,腾空而起,眼看雷廷雨就要从空中被摔下来,围观的人们个个都捏着一把冷汗,惊叫起来。马背上的雷廷雨起先一惊,慌忙中抓住马鬃,用尽全身气力,将两腿死命挟住马腹,不想这一挟,只听得雪花宝马惨叫一声,从空中坠下,倒地而死。黄巢走近一看,原来马腹被雷廷雨挟破了。
  这时,雷廷雨全身冷汗直冒,没了主张,“扑通”一声跪在黄巢面前请罪。不料,黄巢却哈哈大笑。并对将士们说:“宝马易寻,奇才难得!”他不但不怪雷廷雨,还请雷廷雨再拔一拔他身上的佩剑。
  义军将士人人晓得:黄巢身上的佩剑传说为“九天玄女”所赠。剑长九尺,与鞘相合,锋露一过,寒光三尺。除了黄巢本人外,谁也不能拔出。雷廷雨不知此剑来历,但见黄巢平易近人,便走到近前,单身握剑柄,用力一拔,不想剑刚露毫,立时寒气逼人,金光刺眼,逼得廷雨后退三步。围观的人群立即发出一阵笑声。不料,这笑声把好胜的雷廷雨激怒了。他满面通红,圆睁两眼,走近黄巢身边,手握剑柄使劲一抽,只听得“当”地一声,九尺宝剑被拔动了。一时间寒光冲天,冷风阵阵,义军将士及围观的人群个个都看呆了。
  雷廷雨手握宝剑只觉得锋芒刺目,神恍力倦,但他早已下了决心,不拔出宝剑决不罢休。就在寒气逼人的时刻,只听得廷雨大喊一声,这一声如虎啸雷鸣,震得山摇地动。随着喊声,“当啷”一声,九尺佩剑终于被拔出来了。围观的人们这时才被惊醒,一齐喝起彩来。黄巢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便把这口宝剑赐给雷廷雨,并当场封雷廷雨为义军先锋。
  后来,雷廷雨就带着这口宝剑跟随黄巢义军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雷廷雨死后,那把长有九尺、金光闪闪的宝剑便留在他的家乡——卓贤垅雷家厝。多少年来,这口宝剑被当地的畲民视为奇珍异宝代代相传。
  虽然,这口黄巢宝剑现在已不见了,但雷廷雨的故事在民间传流下来。
  神医蓝吉兴
  相传,明代连江有一位吴尚书,奉旨返乡祭祖,大宴四方宾客。事有凑巧,宴后,吴尚书的独生子得了“禁口蛾”的病。吴府遍请全城名医诊治,对“禁口蛾”症都束手无策。吴尚书夫妇焦急万分。吴府李总管出个主意:“张榜求医,料重赏之下,必有能人!”那晓榜挂四方,一连十天,无人揭榜。
  吴公子病症日危,正要准备后事,此时,上县城卖田蚌的畲族青草医蓝吉兴,却揭了榜文,来到尚书府。管家见蓝吉兴身着麻布蓝衫,脚穿草鞋,就不理不睬,蓝吉兴再三说明,才勉强引进内厢诊病。经蓝吉兴细心察诊,吴公子确患“禁口蛾”症,需服单方,才能见效。吴尚书抱着死马当作活马治的心情,同意服药。果然,吃了头剂药病症减轻,再服二剂能够进食,连服三剂病情完全痊愈!尚书夫妇万分高兴,备了重金酬谢。蓝吉兴谢绝了,只求尚书以后在他危难的时候予以帮助。吴尚书满口应承。
  后来蓝吉兴因灾年欠交官粮被捕,且被诬“聚众抗粮,蓄意谋反”,判为枷号示众一月,待期正法!畲族乡老联名上控,为蓝吉兴辩冤。但官官相护,无可奈何。蓝吉兴堂叔只好上门求吴尚书出面援救,吴尚书授意李总管见机行事。临行前三天,蓝吉兴仍枷号示众街前。吴尚书随带执事跟班,特意排道过县衙。李总管见到蓝吉兴,拽过他。边拖边喝斥:“蓝医生,我家大人到处派人找你不到,原来你躲在这里杠枷,走走走!”接着跟班簇拥蓝吉兴扬长而去。衙役见官高势大的吴尚书,哪敢阻拦。只得禀报县太爷,知县受贿心虚,加之罪名纯属诬陷,也明白吴尚书有意庇护,此案不了了之。
  福清市东关寨传说(神话传说)
  一都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与永泰葛岭交界,俗称二都,新寨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其貌壮观雄伟,具军事防御建筑特点。此山寨创建于何氏祖宗定孔一代,相传一段神话故事。
  何定孔祖居在东山狮漏地方(现旧寨后面)因家庭贫困,日食难度,寄居在东山布崙苏厝其舅舅家中放牛,每日上山下田,晚上回家时伸手不见五指,都在厝后槽中洗个脚去睡觉。每晨起来时,见石槽里的水干干无一滴,久而久之,怀疑在心。有一天想看个明白,是谁倒掉这石槽里的水?次日按往常洗完脚,视看满满的一槽水,就躲在不远的树丛中,等呀等,等到下半夜,忽见二匹白马从远处慢慢地向石槽走来,停在后槽旁,马头伸进石槽把水吸了起来,不一会喝光了满满一槽水,又慢慢地往回走去。这时定孔就远远地跟随白马后面,见二匹白马走到葛岭交界的“凤岭亭”地方,即往右转,向草莽山方向跑去。何紧追,见白马在一山坡上消失,何追至此山坡,就在白马消失地方插上树枝做了记号,第二天清早瞒他舅舅说到田里,拿了一把锄头直往草莽山做记号的山坡上,挖掘起来。挖呀挖挖到深处发现有二块青石板,用力撬开石板,见到有二个青色大水缸,里面呈现白花花的银锭,何即用树叶盖好,回去了。待到太阳下山时,自己挑着一担空篓骗其舅说要到山上拾柴,就往草莽山走去,挖开树叶见满满一缸白银,即装好二半篓挑回狮漏自己家里。说也奇怪往返连挑二夜缸里的银都是满满一缸。这样,第三天就偷偷地雇了几个村里人一起挑。日复一日,此消息传到了其舅耳朵,其舅问之,定孔说挑柴,其舅夜去偷看,确实是柴。这样连月的挑运,何氏定孔的祖居房子满满地堆上一橺白银锭。从此,放牛娃也无心事放牛了,每日在其舅后山一片杉木一棵一棵用手围抱。舅舅看见后,讽刺地对何说,你抱什么,你若有财力盖大厝,除非没尾树。忽一天天上乌云密布刮了一场大风,把这一片杉木的尾巴全部刮折。其舅感到惊呀,追问起外甥,定孔从实告之,其舅果真把这杉木赠送给外甥,盖了一座二进六扇五大厝,即是现在的旧寨。俗语说黄金赠富不赠穷,在何定孔盖旧寨厝基时,又挖掘到二粪池银锭,所以,旧寨完工后,又虑土匪抢劫不安全,即着手建造具有防匪设施的新寨,即现东关寨。据说,建成新寨历经了三代石匠和木匠,自己建瓦窑烧瓦,同时又挖到许多银锭,何定孔三次拾银建寨的故事一直留传后代。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