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27
页码:
246-2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文化以其丰富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唱歌表现形式而著名。山歌在畲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教育后代的方式,也是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此外,畲族的传统技艺和工艺品也展现了其创造力和手工技艺。然而,畲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如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关键词:
福州市
文化
畲族
内容
一千多年来,福州地区畲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在畲汉民族千年共同生活中,也形成了许多畲汉民族交融的新的文化作品,成为华夏文苑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库。其中有三天三夜唱不完的畲族山歌,有畲族特有的故事、谚语、音乐、舞蹈、剪纸、刺绣等等。
唱山歌是福州地区畲族人民主要的文化活动,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个个都会唱。由于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畲族文化都是以唱歌的形式,在口头上留传下来。许多作品虽然有手抄本,但那是借汉字记音,只供唱用,不能供读用。山歌成为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在过去受压迫、受剥削的贫困生活中,惟一可能的社交娱乐方式。
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善歌,以歌传言,以能歌为荣。特别是妇女,肚里没有三天三夜的歌,不敢出门做客会亲,所以,一到农闲季节,都有一群男女青年围着歌师傅学歌。他们在学歌中,不但学到了唱歌本领,还学到了民族历史、历史人物和社会事件,学到了许多生产、生活常识和为人处世的学问。唱山歌成为对后代进行教育的手段。他们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婚嫁喜庆场合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也常以歌代言,互相应答;青年人迎宾送客,有时还通宵达旦盘歌对歌;即使举行殡葬也常以歌当哭。连江、罗源畲族地区一般风俗,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过春节,大家都休闲在家,是盘歌最热闹的时间。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也多有举行对歌、盘诗等活动,八月中秋是畲族走亲访友的好日子,青年男女多在此时通过盘歌对歌,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各自选择意中人。永泰县畲族村祖传有盘诗、对歌、猜谜、打狮、打锣鼓等群众文娱活动。祖传诗歌有:梁祝诗、古人名、抓壮丁、长年、猜谜、花名诗、打铁诗、五把白扇、闹房诗等。采茶时,亲朋戚友多,晚上组织男女进行盘诗比赛。每逢佳节或月光流泻的夜晚,荷溪村的男男女女,汇集在隔着溪壑的山坡上,对起山歌,唱者倾诉衷肠,听者感慨嗟叹,借以摆脱压抑生活中带来的郁闷和烦恼,沉浸在无限的欢愉中。20世纪90年代初一至初三还有对歌,但21世纪以来,永泰县畲族村很少有对歌盘诗。
关于福州地区畲族山歌的起源,有的说:“山歌是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有的,祖宗传下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畲家与汉族不一样,妇女与男人一样整天参加劳动,一群男女唱山歌既解闷又不觉疲劳,山歌也就愈唱愈多了,所以说山歌起源于男女共同劳动。”有的说:“山歌源于迎客陪客。畲族过去太穷苦了,正月或婚嫁喜事时来了客人也没床铺被盖招待他们住宿,只好坐等天亮。后来,有些人就编出歌来教大家唱,慢慢地也就成了风俗。村里来了他乡的年轻客人,青年们马上活跃起来,当晚就有一场通宵歌会。”还有的说:“畲族记载本民族祖先的英雄事迹,例如‘麟豹王歌’叙写盘瓠王一生的经历,还有控诉旧社会的‘末朝歌’、‘抓壮丁苦歌’,号召参加红军的‘十送郎’等等。所以说山歌也起源于畲族人民反抗民族歧视、阶级压迫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翻身,福州地区畲族乡建立了文化站,畲族村建立了俱乐部。50年代许多畲族乡村都有几个人编唱新民歌。1958年调查报告载,罗源县飞竹公社编唱山歌较好的有:雷宗康,男,28岁,陈洋村人;雷香俤,女,30岁,西兰村人;蓝火财,男,46岁;蓝登祿,男,52岁;雷翠凤,女,28岁,陈洋村人;蓝香妹,女,20岁;蓝月珠,女,30岁,石别下村人;蓝其珠,女,30多岁,石别下村人。畲族山歌的内容除原有的以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出现了许多歌唱劳动、歌唱革命与歌颂共产党、毛主席的山歌。特别是合作化以后,山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歌唱解放后欢乐愉快的新生活,歌颂新《婚姻法》等。
1958年以后,因与汉族人民接触更多,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对看闽剧、听音乐、打锣鼓等都很感兴趣,文娱生活又增了新内容。罗源八井村有4个青年曾跑到小获(汉族村)去学闽剧。村俱乐部添置有5副锣鼓、4把胡琴、笛子等国乐,还有1台留声机,1个广播器、1个图书流动站。每逢年节或是送喜报等他们都打起锣鼓,鼓点和汉族人完全相同,很受欢迎。有时他们用锣鼓配合宣传中心任务,推动中心工作。
70年代之前,晋安区日溪乡畲民都有对歌活动,既交流思想感情、谈恋爱又娱乐。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内容十分丰富。直至“文化大革命”前还有拦路盘歌,打听到几个外乡畲族姑娘路过,几个小伙子就到村口拦路盘歌。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村学校普遍设立,文化活动范围扩大,电视普及,福州地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1989年,根据全国文化部门部署,各县进行民间文学普查和搜集整理工作。在罗源县、连江县编辑出版的民间歌谣集成中,畲族歌谱占三分之一。同时,新畲族歌舞创作不断发展。1997年,在全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节目调演中,福州地区22人舞《牧歌》获演出一等奖;舞蹈《心之翼》、蓝爱春女声独唱《畲乡情》、杨桂萍女声独唱《同志啊,请来侗家吃油茶》均获演出二等奖;舞蹈《哭嫁》获优秀创作奖;舞蹈《吉祥鼓舞》、《啊咪子》和独唱《回到拉萨》获特别创作奖,获奖数居全省参演的各地市代表队之首。2000年,在全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福州地区获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1个、创作一等奖1个、创作三等奖1个,获奖数居全省参演的各地市代表队之首。其中,双人舞《追》获演出金奖,群舞《情系凤凰》获演出金奖和创作一等奖。同时,福州市民委获集体组织奖。同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表演,罗源县获优秀征集奖。
一、畲歌
(一)种类
福州地区畲族山歌内容广泛,包含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婚恋等各个方面。按其内容可分为历史歌、小说歌、劳动歌、风俗歌、情歌、时政歌、时令歌、生活歌、地名歌、杂歌和新民歌等类。
历史歌 以叙述本民族历史、社会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因此又称叙事歌。福州地区内广为传唱的有《祖宗歌》、《祭墓》等。此类山歌篇幅最长的为《祖宗歌》,共54段(畲族称条)、216行、1512字,叙述畲族的历史传说和迁徙过程。
小说歌 小说类畲歌,主要是从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本的内容改编而成,广为传唱的有《孟姜女哭长城》、《青白蛇》(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等。
劳动歌 畲歌中的劳动歌内容十分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为传唱的有《做工歌》、《十二闲华》、《十月采茶》等;建国后新创作的有《十二生产》、《水稻连作好》、《插秧歌》、《合理密植产量高》、《矮脚品种增产多》等。劳动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的实践总结,不但歌颂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体现劳动艰辛和丰收喜悦之情,同时以歌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生产技术。
情歌 情歌是畲歌中内容最为丰富的部分,它的比兴、双关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发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表达畲族男女爱情观念。按其内容又可分为诘问、赞慕、相思、相爱等4个细类。诘问类有《十八少娘》等;赞慕类有《十斤花纽》、《生那怪好中郎想》、《十八好女赛花香》、《何人养得乃好女》、《未采一朵心不放》、《高东山头出水凉》等;相思类有《地下燕子双双飞》、《十更情梦》等;相爱类有《郎变蝴蝶采花心》、《郎做青松娘做花》、《十夜眠》等等。
时政歌 此类山歌皆创作于清代及民国时期,歌词充分揭露和控诉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反映畲族人民的艰辛生活。常见的有《年年无收闹饥荒》、《长工歌》、《倒十可怜》等。由于受当时社会统治的限制,多为暗里传唱。
时令歌 又称农事歌,把农时、农事编成山歌,广为传唱,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等。
地名歌 地名歌则以地名串编成山歌。如罗源县的《十二忙》、《西洋歌》等。
风俗歌 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的婚丧喜庆、祭祀等活动具有自己的独特习惯和仪式,因而创作有《婚礼歌》、《入宅歌》、《盖房歌》、《祭祀歌》等,此类畲歌多限地点和时间歌唱。
生活歌 以传播人生哲理,劝人从善为主要内容。广为传唱的有《劝世歌》等等。
杂歌 杂歌在畲歌所占比例大,有字歌、谜歌、对歌等等。这类畲歌有丰富的知识,能启迪人们的智慧,如《歌探》。
新民歌 这类畲歌创作于建国后。歌词皆为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中共的各项中心任务,宣传科学种田等新知识、新技术。广为流传的有《畲民救星共产党》、《伟大恩人毛主席》、《翻身歌》、《土地改革歌》、《抗美援朝保家园》、《水稻连作好》、《合理密植产量高》、《矮秆水稻增产多》等。
(二)曲调与唱法
连江、罗源畲族山歌曲调主要有“平讲调”和“罗连调”两种。“平讲调”,又叫“平调”,唱时多一字一音,简要明快,节奏感强。“罗连调”的特点是曲调固定不变,速度平缓而音程有较大起伏。每两句为一个乐段,循环反复。该调清晰动听,在全国畲族山歌曲调中别具一格,也流传于闽东的宁德、霞浦等县。
畲族山歌受汉族古诗的影响比较深,绝大多数歌词是七言四句,犹如一首七绝诗,尤似唐代的《竹枝词》。在连江畲族地区七言四句二十八字称一首,也有的称“一条”;每句七字称“一行”,有的一篇民歌以十几首乃至上百首连唱,称为“连”,相关内容的“连”又组成“套”。对歌时,首唱者要先唱二首(八行),然后由对方接唱。一般双方各唱二首,也有各唱一首,或三首的。如一方被另一方难倒,无歌以对,也可以由胜者多唱、连唱。连江小沧、潘渡、长龙一带畲族地区还流行三字头或五字头的山歌,有的第一句用三字头,有的前二句用三字,后二、三句用七字;有的前二句用五字,后二句用七字;有的每首四句都用五字等。形式异常灵活,但多数是由四行组成一首(条),构成一个乐段。
畲族山歌同汉诗比较,在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要求不是很讲究,但对押韵却较严格。一般每首四句的第一、二、四句一定要押韵,而且要用畲语音韵。畲族人称不押韵的山歌为“不平”。歌词“不平”就唱不来,只有改编成畲语的韵脚,才能琅琅上口,铿锵优美,便于传唱,便于记忆。在长篇的山歌中,各首(条)都可以用不同的韵脚,但韵的改变并不影响词形式的改变。
畲族山歌有很强的音乐节奏感,歌唱时通常第一句头两字较为高昂,尾拉长;中间顿挫,尾收短;后一句平缓,欢快激扬。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唱法也不断创新。在小沧畲族乡附近,其一般调门如:
32——261616561216516165——1
男声必须浑厚圆润高昂,女声必须清脆激扬柔软。对歌时一唱一和,一问一答,连环紧凑,悦耳动听,令人陶醉。
罗源、连江畲族地区青年男女唱山歌时,普遍喜爱用“假声”发声法,即成人的最高声区。发声时,声带不完全闭合,胸腔亦不起共鸣作用,有特殊的音色效果。但男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假声便渐渐唱不出来,就认为是“没声”了。因此,一般男子三十岁以上假声唱不出来时,就用“真声”来唱,畲族地区称为“平讲”,即平常人的唱歌声,音调较低。
畲族民众在唱山歌时,一般都是清唱,很少有伴随动作。唱歌形式除独唱、对歌(也叫盘歌、盘诗)、齐唱外,尚有二声部重唱。畲族人称为“双条落”(“双音”)等。独唱多半在山上一个人劳动或行路时唱。有时在自己村里,应亲戚朋友的要求,把某一段历史歌或小说歌,从头演唱一遍。对唱是畲族歌唱中最主要的形式,也是畲族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对唱时,男的坐在一边,女的在一边,妇女们还特别爱挤在一起,即使不会唱的也同样挤在一块,以壮声势。“双条落”是畲族多声部的歌唱音乐,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即由一个歌手先唱二个字或四个字,另一歌手紧接着再唱下去。这是中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唱起来气氛热烈紧张,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但这种唱法在连江畲族地区流传的并不多。
罗源畲族山歌唱法中的“双条变”最具特色。“双条变”即把每一首歌的一、二、四句末尾一、二字变换,又成一首,以此反复吟唱,使对方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流传与搜集
畲族,是仅有语言而无文字的一个民族。因此,畲族山歌的流传形式在明代至清代前期完全靠口授心记。清代中期,畲族乡村开始设塾读书。随着文化人的出现,畲族山歌开始借用汉字记音。随之,畲族山歌开始借手抄本流传,识字者也借手抄本学唱。但许多优秀作品已经散失无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门重视畲歌的收集和交流工作。1957年2月,罗源县首次派出畲歌歌手出席宁德县猴盾村举行为期3天的畲族春节联欢会,开展畲歌演唱比赛和交流活动。同年,罗源县文化馆派人到有关的畲村调查采录畲族山歌100余首。1958年,罗源县和连江县配合国家文化部指派音乐家郑小瑛任组长和福建省文化局郑锡炎等5人组成的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文艺调查小组,在罗源八井村和连江小沧乡等地调查采录之后,加以充实,并印成畲族山歌本,进行交流,起到传播畲族山歌的积极作用。1985年,罗源县和连江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分别开展畲族山歌的调查采录工作。罗源县于1989年选录其中有代表性的38首编入《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福建卷·罗源分卷》。连江县选59首畲族民歌编入《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福建卷·连江分卷》。90年代末,连江县又发掘整理畲歌15篇,共74首、5615行。
(四)福州地区畲歌选录
劳动歌——《十二生产》
正月生产锄禾头,大小男女都走到;烧做火灰压作料①,冬下禾株不用愁。
二月生产是熏田,大小男女都没闲;也有驶田锄草仔②,也有割草去熏田。
三月生产秧着埕③,劝娘秧着要做平;秧着做平也会好,也没浸了也没凉。
四月生产砍田埂,劝娘田埂砍干净;田埂砍光也会好,禾株不给草来遮。
五月生产是抪田,劝你来年要简单;也有驶田连放料,也有拔秧去抪田。
六月生产割早禾,日长夜短禾又黄;今年禾大要割转④,莫给风吹田中央。
七月生产锄稻头,生产做好不用愁;禾头早锄也会好,暗冬禾苗刚起兜⑤。
八月生产是看田,劝你田中要去环;劝你浿头要修紧,水引禾青正当正⑥。
九月去看禾出平,去看禾穗一样平;禾穗出平也会好,保证增产二三成。
十月生产是割禾,割了一洋过一洋;今年禾大要割转,大田男女送公粮。
十一月来切番薯,大细男女都要去;好天番薯切转来,坏天半夜都要去。
十二月来冬节来,银钱分转笑眯眯;人民感谢毛主席,生产团结做出来。
时政歌——《年年无收闹饥荒》⑦
年年无收闹饥荒,店里米价时时涨;一斗又粜四百锭⑧,九升又标一斗粮。
苦难当来苦难当,又讲谷价明日涨;一斗又粜百八锭⑨,一斗米谷二升糠。
一斗米来二升糠,穷人日日心慌张;手拿铜锭籴无米,见到米糠人人拾。
菜油一斤锭一千,猪肉一斤十两平⑩;粗糠好像珍珠贵,穷人有苦口难言。
薯米一斤三十个⑪,麦子也比米价贵;山林野草都吃尽,世上可怜穷苦人。
时令歌——《二十四节气农事歌》
正月立春雨水到,年那过了就元宵;劝你男人着力落⑫,耕山锄田做起头。
二月惊蛰连春分,百般种子都落种;劝你小娘着力落,多种一株吃一顿。
三月清明谷雨当⑩,作田作园多落种;劝你男人着力落,三月清明多拔秧。
四月立夏小满当,田园没做闹纷纷;劝你小娘早力落,早起一工抵三工。
五月芒种夏至交,芒种季内好播田;赶紧番薯要插进,夏至过了大晴天。
六月小暑大暑当,日头如火水如汤;劝你男人着力落,日头未出一时凉。
七月立秋处暑天,处暑那怕雷公响①;处暑那怕天下雨,又怕老鼠剪稻边②。
八月白露连秋分,眼看田头满山绿;劝你男人早力落,番薯芋头当一顿。
九月寒露霜降当,眼看田内满洋黄;劝你男女着力落,稻那断水割上仓。
十月立冬小雪当,稻那割完交公粮;男女老少都高兴,个个担来进仓粮。
十一月大雪冬至到,起底草灰要先烧;冬季那过天下雨,草灰到家不必愁。
十二月小寒连大寒,劝你小娘莫怕冷;草灰也是年里秋,正月春到水茫茫。
风俗歌——《闹新房》
行入房里闹新房,看见新郎和新娘;今暗新房花烛夜③,恭喜姻缘万年长。
花烛点火皓朗朗,新娘房里好嫁妆;今暗夫妻来相会,恩爱夫妻福寿长。
新床新被新蚊帐,新娘会妆好个相④;寿比南山松柏树,福似东海水流长。
新婚房内喜洋洋,新郎新娘好容光;新结夫妻情谊好,同心协力好商量。
情歌——《十斤花纽》⑤
一斤花纽在门中,眼见房内好花容;房内有棵好花纽,爱要花纽拿棵种。
二斤花纽在门房,眼见房内好花簪,房内一盆好花纽,爱要花纽过来拿。
三斤花纽三斤长,第一标致就是娘;人人都讲娘生好,花纽一盆配一盆。
四斤花纽四斤四,第一标致就是你;人人都讲你生好,花纽一其配一其⑥。
五斤花纽在凉亭,金花插落银花瓶;查问娘池养甚鱼,莫与别池鱼做定⑦。
六斤花纽在金桥,奴娘有缘慢慢游⑧;娘那仙桃郎仙树,两人有心情心摇。
七斤花纽生真秀,好园种棵好石榴;种落好园叶来青,种落坏园叶来枯。
八斤花纽在山垓⑨,也有大来也有小;太高花树难各籽⑩,矮树结籽拖落泥⑪。
九斤花纽在高山,石打三个拦三拦;西湖担水引花树,不怕六月天大灿⑫。
十斤花纽十件全,风吹花树树会摇;娘做花树郎做藤,藤缠花树百年长。
地名歌——《十二忙》⑩
一忙走过白塔坡⑭,尖山表姐担柴来;一担会挑百二五,被娘看见人吓坏。
二忙走过枣岭头⑮,等你接担还没到;走到饭店等两等,等你接担还没来。
三忙走过后路村⑩,后路又出大学堂;里面学生大几十,里面读书真闹热。
四忙走过石牌头⑩,西兰表姐有计谋⑱;西兰表姐计谋好,想与你娘歌路游⑩。
五忙走过岭尾店①,岭尾又出点心店;岭尾又出点心子,吃那落肚走成仙②。
六忙走过是寿桥③,寿桥又有一窑饼;二人有钱齐齐买,你拿一块我一块。
七忙走过洋柄山④,香岭表姐去上城⑤;走到罗源二三点,情义来讲两三声。
八忙走过飞竹店⑥,飞竹做饼哩亮声;你娘有钱买来吃,我郎没钱只是看。
九忙走过溪前岭⑦,溪前人子会呀会;我郎没事摔一倒,今天到这大吃多。
十忙走过福湖坡⑧,福湖楼下人撑船;福湖人女情义好,情义来讲有几桶。
十一忙走过霍口乡,霍口乡村好地方;霍口乡村区政府,区长来这好乡村。
十二忙走到牛岭坪⑨,牛岭楼下人撑排;牛岭人女情义好,情义来讲几满篓。
劳动歌——劝你姐妹着肯干
正月立春雨水到,新年过后做元宵;劝你姐妹着肯干,锄田开园做起头。
二月惊蛰连春分,挑土积肥闹纷纷;劝你姐妹着肯干,肥足粮多不落空。
三月清明谷雨中,犁田翻土连插秧;劝你姐妹着肯干,田里没水稻烤伤。
四月立夏小满过,草若米耨困没眠;劝你姐妹着肯干,起快三早抵一天。
五月芒种夏至天,抓紧季节栽番薯;劝你姐妹着肯干,番薯煮熟蜜糖甜。
六月大暑小暑中,割稻播田热难当;劝你姐妹着肯干,日头不出不歇凉。
七月立秋处暑天,竹坪晒谷在厝边;劝你姐妹着肯干,小心处暑落雨天。
八月白露连秋分,做好田塍修水沟;劝你姐妹着肯干,时时巡田看稻秧。
九月寒露寒霜降,芝麻黄豆齐上场;劝你姐妹着肯干,做好秋收和冬藏。
十月立冬和小雪,晚稻割了做梦田;劝你姐妹着肯干,挑粪浇麦莫贪闲。
十一月大雪冬至时,小麦播种要先来;劝你姐妹着肯干,油菜播种莫误时。
十二月小寒连大寒,稻秆堆起好烧田;劝你姐妹着肯干,农事做完好过年。
爱情歌——十月交情
正月立春去交情,郎打戒指送娘情;郎的钱财似粪土,妹的仁义值千金。
二月惊蛰去交情,粉壁墙上画麒麟;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三月清明去交情,江边杨柳垂水心;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四月立夏去交情,瘦马栓在青草坪;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五月芒种去交情,端阳龙舟伴水行;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六月大暑去交情,六月太阳如火焚;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七月立秋去交情,月半酿酒敬神灵;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八月白露去交情,情妹住在远山林;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青山有远亲。
九月重阳去交情,九十公公在山林;山中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十月立冬去交情,十月有个小阳春;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下滩一掌平。
婚嫁喜庆歌——婚娶歌
有情无情罢奶事,婚事嫁娶歌一篇;娘子十八天仙女,畲家女儿赛天仙。
亲家媒人齐来相,娘奶随媒也相亲;两家商量这亲事,不见郎仔在身边。
厅上语窃窃,饮茶碰杯声;耳在上梁挂,娘仔眼偷偷。
正月订,二月聘,三月大贴婚书签;四月梳上凤头髻,凤钗银打凤凰身。
腰边两串七粒珠,葫芦银坠在两边;答歌对诗今宵事,灯笼火把花轿边。
轿抬大厅外,急脱杠两边;戒指带两合,左手放桌边。
盖罗红羞在,郎仔将手牵;牵手脱戒指,戴上语轻轻。
三拜天和地,引入洞房间;未见郎仔面,只见红烛一大双。
房中椅和桌,帐内有斗灯;斗灯红纸圈,放进筷十双。
镜一面,剪刀和尺放中间;洞房夜,夜深深。
娘仔无语面羞羞,郎仔酣醉倒床边;了结终身事,十天回娘边。
未过十日不能走,明春正月四色兼;天天想见娘奶面,夜夜难煎愁断天。
春分到时艳阳日,郎仔只送半路边;娘奶闻讯派人接,郎仔不能带身边。
有情无情罢奶事,有心无心郎自心;今春过后娘仔事,歌罢郎仔不负心。
历史传说歌——十把白扇
一把白扇画水仙,水仙溪旁出花仙;人讲观音生得好,观音生好在路边。
二把白扇画香椽,天下生好临水娘;龙山学法三年转,水上做法排道场。
三把白扇画茶林,茶叶和水有交情;林家有女生得好,赛过当初穆桂英。
四把白扇画葡萄,葡萄开花白茫茫;大汉古人三名字,韩信张良和萧何。
五把白扇画菖蒲,菖蒲挂在大厅门;黄巢造反三日旺,义兵行过不敢相。
六把白扇画漆柴,当初好名祝英台;英台山伯隔得远,杭州读书共铺盖。
七把白扇画白莲,白莲开花出从前;查问前世人名字,当初好名真目连。
八把白扇画兰花,做新一对真俊佳;元吉挑柴换米吃,后来却是中探花。
九把白扇画花瓶,花瓶装水印花心;五代皇帝传的远,天涯海角无处寻。
十把白扇画龙姜,海内赛过兰花香;黄巢带兵去造反,皇帝太庙去烧香。
生活歌——八劝郎
一劝劝郎郎着听,风流两字无相干;准是田园做家计,朋友最好淡淡行。
二劝劝郎着做家,①风流两字郎莫贪;单身少年莫要紧,无情少郎会相骂。
三劝劝郎着正经,风流两字会害人;也有害人败家计,也有害人没讨亲。
四劝劝郎着讲理,做人后生那一时;后生若是走歪路,老年退悔又太迟。
五劝劝郎着主张,两人都是做田园;朋友那是客游事,伓佟花钱讲排场。②
六劝劝郎郎莫骂,准是自己亲老㐷;③朋友那会当妻子,老虎也会当做马。
七劝劝郎郎就听,自己妻子心内甜;总是结发夫妻好,病痛可靠在身边。
八劝劝郎直到今,郎那疼娘娘有心;闲时攀讲甜如蜜,紧时落田齐齐心。
岭利畲胞盘十二生肖诗
第一生肖鼠存粮,畲村岭利好地场。麒麟山泽龙涎水,金鸡展翅变凤凰。
第二生肖牛犁田,敬业刻苦万般能。正道恭行不失足,脚踏实地出人前。
第三生肖虎上山,天天向上勇登攀。创业守成苦亦乐,虎落平洋最难堪。
第四生肖兔挖窖,畲家积善也防恶。居安思危千年计,顺随世变存傲骨。
第五生肖龙戏珠,鼎火山下龙凤窝。韬光化影云水隐,捧日行虹展壮图。
第六生肖蛇冬眠,灵洞存身炼精神。徐行疾走飞起杖,参弓矢志曲能伸。
第七生肖马过涧,岭利浮岐三里三。船东不停村北过,游历天下有何难。
第八生肖羊出栏,尝遍百草知苦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洁耐苦寒。
第九生肖猴圣王,火眼金睛有主张。玉宇澄清看世界,奖善罚恶报昭彰。
第十生肖鸡叫欢,蓝鸟高飞走西番。落叶归根骨归里,衣锦还乡建家园。
十一生肖犬看门,畲农发达建家园。祖根岭利风水好,鼎炎蓝,世泽长。
十二生肖猪吃瓜,吃饱逍遥莫矜夸。且拉猪屎肥吾土,肥田连年长甜瓜。
二、民间故事传说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传说与民歌一样,大多以口头方式代代相承,只有盘瓠的故事传说见于汉族文字记载,清代以后也见于畲族的祖图和部分族谱中。
(一)种类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传说内容广泛,有神话传说、名人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地方风物传说、生活故事、民俗故事、幻想故事等。这些故事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畲族人民特有的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和文化传承。
神话传说 畲族神话类故事多为人类起源、民族起源等。在罗源县内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人的传神》、《人为何没尾巴》、《龙麒的传说》等。其中《龙麒的传说》的内容与山歌中的《祖宗歌》内容基本相同。连江县搜集编印的有《龙潭姐妹井》、《三兄弟娶妻》、《找太阳》、《分龙》、《龙宫庙的传说》、《雷勤向海龙王求雨》、《五雷神火》、《白马尊王》。
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类故事多以畲族英雄人物为题材创作。罗源县畲族地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有《大力士盘雨风》、《雷廷雨》和《蓝金凤除黄甲精》、《王停洋与糠箩坂》等。连江县有《朱熹七里注经》、《蓝世养告状》、《假巡抚蓝世养》、《探花府的故事》等。
史事传说 史事类故事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加以创作,在罗源县流传广泛的有《黄巢畲山过端阳》、《水浒传》、《杨家将》。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蓝将军勇斩龌龊鬼》、《一语破天机》。
地方风物传说 以地方风俗和地名为题材创作,在罗源县广泛流传的有根据蛤蟆石村的两块蛤蟆石创作的故事《石蛤蟆》,根据霍口埭岩头的灯笼石创作的故事《石灯笼》,以及福湖村地名创作的《福湖的传说》等。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浮宫》、《天竹村名的由来》、《箭岭的传说》、《皇帝洞的传说》、《大岗伏虎亭》。
风俗传说 以畲族风俗的由来为素材创作,在罗源县内广为流行的有《乌饭节的传说》、《凤凰装的由来》等。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三仙鬼》。
生活故事 此类故事在罗源县流传较广的有《蓝东浦怒惩财主》、《三蓝戏将军》等,以幽默的手法讽刺统治者和剥削阶级的狰狞面目,反映畲族人民的勇敢和智慧。连江县已搜集编印的有《大凤与小凤》、《聪明的三女婿》、《巧媳妇》、《清和桥》、《雷秀才与卢知县》、《智斗“鸭肉香”》、《神医蓝吉兴》。
幼想故事 这类故事以幻想为主,如罗源县《畲民与龙女》等。
(二)流传与搜集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故事多以一人或众人集体创作,以口头形式传播,历代相传。畲族群众称讲故事为“讲古”、“讲古志”或“讲笑话”。每逢夏季纳凉、农闲休息时便聚在一起讲的讲、听的听。一些人凭记忆把故事记下来,又传到另一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源县和连江县文化馆等单位于1950年开始陆续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故事,以油印本进行交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战线经过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左”的思想禁锢逐渐消除,畲族民间文学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县文化馆等部门开始继续挖掘整理民间口头文学,并注重培训畲族文化人才。1981年11~12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福建分会、福建省群众艺术馆与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部等单位,在连江举办第一期福建民间文学工作者培训班,有连江和全省各地的83名学员参加。培训期间,专门组织学员到小沧公社、东风大队等畲族聚居地实习采风,对畲族民间文学有很大促进。其间,连江县文化馆印发《连江民间故事掌故》1~12集,引起很大反响。
1985年,罗源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再次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故事,并选15篇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罗源分卷》。同期,连江县搜集整理畲族故事传说23篇,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连江分卷》。20世纪末,连江县政协文史编委会又组织一些人到小沧畲族乡等地采风,搜集整理了部分畲族民间故事传说。至2000年,已形成文字的畲族故事传说计30篇,约3万多字。
(三)故事传说选录
雷廷雨传奇
福州的畲族老人,经常对年轻一代讲述雷廷雨单肩挑牛、挟死烈马、投奔黄巢义军的故事。
雷廷雨是罗源县霍口乡卓贤垅村人,唐代黄巢起兵南下那年,他才二十来岁。
雷廷雨在家种田,他的田地被大户人家的田地包围在中间。这块田地经过雷廷雨的辛勤耕作,连年获得好收成。大户人家见了眼发红,就想方设法霸占这块良田。
有一年,大户人家故意提前插秧,把雷廷雨家的田地围在中央,只留下一条三寸宽的田埂。一天,雷廷雨牵着牛,背着耙去耙田准备插秧。谁知这个大户人家的田都提前插上秧,还带着十几个打手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他们对雷廷雨说:“我家的田已插了,牛要通过我家的田可以,但不能把秧苗踩坏,踩坏一株要赔十斤干谷。”在场畲族和汉族的穷人听了,个个都很气愤,都认为这是有意刁难。可是,雷廷雨听了却二话没说,扭头就走。过了一会儿,他扛来一根粗毛竹,一条大麻绳,三绑两扎,便把牛和耙捆在毛竹两头,随后“刷”地一声,把毛竹往肩上一搁,牛和耙都上了肩膀,只见他单肩挑牛,不摇不晃,稳稳地踏上三寸宽的小田埂,走进自己的田里。田耙毕,他又是挑着牛和耙,不摇不晃地从田埂走出来。想敲诈雷廷雨的那个大户人家及其打手们一见,吓得伸出三寸舌头,屁都不敢放,悄悄溜走了。在场的畲汉两族穷人齐声欢呼起来。
时隔不久,黄巢带着起义队伍路过卓贤垅,当他听说雷廷雨单肩挑牛的事后,将信将疑,便牵过自己的雪花宝马叫雷廷雨骑一骑给他看。
义军将士们人人都晓:这匹宝马人称“雪花虎”,凶悍异常,性情刚烈,不是英雄好汉休想驯服它。雷廷雨却不知道这匹马的厉害,见黄巢一再催他试骑,就翻身跳上马背。不想,宝马看不是主人在背上,便“呼”地一声,猛地四蹄离地,腾空而起,眼看雷廷雨就要从空中被摔下来,围观的人们个个都捏着一把冷汗,惊叫起来。马背上的雷廷雨起先一惊,慌忙中抓住马鬃,用尽全身气力,将两腿死命挟住马腹,不想这一挟,只听得雪花宝马惨叫一声,从空中坠下,倒地而死。黄巢走近一看,原来马腹被雷廷雨挟破了。
这时,雷廷雨全身冷汗直冒,没了主张,“扑通”一声跪在黄巢面前请罪。不料,黄巢却哈哈大笑。并对将士们说:“宝马易寻,奇才难得!”他不但不怪雷廷雨,还请雷廷雨再拔一拔他身上的佩剑。
义军将士人人晓得:黄巢身上的佩剑传说为“九天玄女”所赠。剑长九尺,与鞘相合,锋露一过,寒光三尺。除了黄巢本人外,谁也不能拔出。雷廷雨不知此剑来历,但见黄巢平易近人,便走到近前,单身握剑柄,用力一拔,不想剑刚露毫,立时寒气逼人,金光刺眼,逼得廷雨后退三步。围观的人群立即发出一阵笑声。不料,这笑声把好胜的雷廷雨激怒了。他满面通红,圆睁两眼,走近黄巢身边,手握剑柄使劲一抽,只听得“当”地一声,九尺宝剑被拔动了。一时间寒光冲天,冷风阵阵,义军将士及围观的人群个个都看呆了。
雷廷雨手握宝剑只觉得锋芒刺目,神恍力倦,但他早已下了决心,不拔出宝剑决不罢休。就在寒气逼人的时刻,只听得廷雨大喊一声,这一声如虎啸雷鸣,震得山摇地动。随着喊声,“当啷”一声,九尺佩剑终于被拔出来了。围观的人们这时才被惊醒,一齐喝起彩来。黄巢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便把这口宝剑赐给雷廷雨,并当场封雷廷雨为义军先锋。
后来,雷廷雨就带着这口宝剑跟随黄巢义军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雷廷雨死后,那把长有九尺、金光闪闪的宝剑便留在他的家乡——卓贤垅雷家厝。多少年来,这口宝剑被当地的畲民视为奇珍异宝代代相传。
虽然,这口黄巢宝剑现在已不见了,但雷廷雨的故事在民间传流下来。
神医蓝吉兴
相传,明代连江有一位吴尚书,奉旨返乡祭祖,大宴四方宾客。事有凑巧,宴后,吴尚书的独生子得了“禁口蛾”的病。吴府遍请全城名医诊治,对“禁口蛾”症都束手无策。吴尚书夫妇焦急万分。吴府李总管出个主意:“张榜求医,料重赏之下,必有能人!”那晓榜挂四方,一连十天,无人揭榜。
吴公子病症日危,正要准备后事,此时,上县城卖田蚌的畲族青草医蓝吉兴,却揭了榜文,来到尚书府。管家见蓝吉兴身着麻布蓝衫,脚穿草鞋,就不理不睬,蓝吉兴再三说明,才勉强引进内厢诊病。经蓝吉兴细心察诊,吴公子确患“禁口蛾”症,需服单方,才能见效。吴尚书抱着死马当作活马治的心情,同意服药。果然,吃了头剂药病症减轻,再服二剂能够进食,连服三剂病情完全痊愈!尚书夫妇万分高兴,备了重金酬谢。蓝吉兴谢绝了,只求尚书以后在他危难的时候予以帮助。吴尚书满口应承。
后来蓝吉兴因灾年欠交官粮被捕,且被诬“聚众抗粮,蓄意谋反”,判为枷号示众一月,待期正法!畲族乡老联名上控,为蓝吉兴辩冤。但官官相护,无可奈何。蓝吉兴堂叔只好上门求吴尚书出面援救,吴尚书授意李总管见机行事。临行前三天,蓝吉兴仍枷号示众街前。吴尚书随带执事跟班,特意排道过县衙。李总管见到蓝吉兴,拽过他。边拖边喝斥:“蓝医生,我家大人到处派人找你不到,原来你躲在这里杠枷,走走走!”接着跟班簇拥蓝吉兴扬长而去。衙役见官高势大的吴尚书,哪敢阻拦。只得禀报县太爷,知县受贿心虚,加之罪名纯属诬陷,也明白吴尚书有意庇护,此案不了了之。
福清市东关寨传说(神话传说)
一都东关寨位于一都镇与永泰葛岭交界,俗称二都,新寨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其貌壮观雄伟,具军事防御建筑特点。此山寨创建于何氏祖宗定孔一代,相传一段神话故事。
何定孔祖居在东山狮漏地方(现旧寨后面)因家庭贫困,日食难度,寄居在东山布崙苏厝其舅舅家中放牛,每日上山下田,晚上回家时伸手不见五指,都在厝后槽中洗个脚去睡觉。每晨起来时,见石槽里的水干干无一滴,久而久之,怀疑在心。有一天想看个明白,是谁倒掉这石槽里的水?次日按往常洗完脚,视看满满的一槽水,就躲在不远的树丛中,等呀等,等到下半夜,忽见二匹白马从远处慢慢地向石槽走来,停在后槽旁,马头伸进石槽把水吸了起来,不一会喝光了满满一槽水,又慢慢地往回走去。这时定孔就远远地跟随白马后面,见二匹白马走到葛岭交界的“凤岭亭”地方,即往右转,向草莽山方向跑去。何紧追,见白马在一山坡上消失,何追至此山坡,就在白马消失地方插上树枝做了记号,第二天清早瞒他舅舅说到田里,拿了一把锄头直往草莽山做记号的山坡上,挖掘起来。挖呀挖挖到深处发现有二块青石板,用力撬开石板,见到有二个青色大水缸,里面呈现白花花的银锭,何即用树叶盖好,回去了。待到太阳下山时,自己挑着一担空篓骗其舅说要到山上拾柴,就往草莽山走去,挖开树叶见满满一缸白银,即装好二半篓挑回狮漏自己家里。说也奇怪往返连挑二夜缸里的银都是满满一缸。这样,第三天就偷偷地雇了几个村里人一起挑。日复一日,此消息传到了其舅耳朵,其舅问之,定孔说挑柴,其舅夜去偷看,确实是柴。这样连月的挑运,何氏定孔的祖居房子满满地堆上一橺白银锭。从此,放牛娃也无心事放牛了,每日在其舅后山一片杉木一棵一棵用手围抱。舅舅看见后,讽刺地对何说,你抱什么,你若有财力盖大厝,除非没尾树。忽一天天上乌云密布刮了一场大风,把这一片杉木的尾巴全部刮折。其舅感到惊呀,追问起外甥,定孔从实告之,其舅果真把这杉木赠送给外甥,盖了一座二进六扇五大厝,即是现在的旧寨。俗语说黄金赠富不赠穷,在何定孔盖旧寨厝基时,又挖掘到二粪池银锭,所以,旧寨完工后,又虑土匪抢劫不安全,即着手建造具有防匪设施的新寨,即现东关寨。据说,建成新寨历经了三代石匠和木匠,自己建瓦窑烧瓦,同时又挖到许多银锭,何定孔三次拾银建寨的故事一直留传后代。
三、谚语
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称谚语为“古语”、“古话”、“话头”,在交往中引用谚语时,常冠以“古语说……”,“古话说……”,或“话头说……”。交谈中,恰当运用,不但有很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给人一种慑服的力量和艺术的享受。
福州地区畲族人民长期以来与汉族群众杂居一起,交往频繁,畲族聚居地民间流传的谚语、俗语,受汉族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深,许多谚语是畲汉人民在共同的政治社会生产生活中长期累积的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极富哲理的教育意义。人生哲理、社会交际、道德修养等内容较为突出;气象地理、天文等自然类科学谚语亦较丰富;也有揭露封建血腥制度、抨击时政残酷现实的谚语。
(一)福州地区畲族谚语选录
哲理类
田堘会居得水,道理会讲得人。
田土食道理,见干就脱痞。
牵牛牵牛鼻,莫去牵牛尾。
打蛇打七寸。
恶人多计,坏山多刺。
拳不离手,曲不离腔。
牛仔出世跌九倒。
山鸡难变凤凰。
粽还没食,粽叶贴一身。
兰花又香命又短,老蛇又臭命又长。
意好不在食。
只要情意好,井水吃会甜。
食笋要记栽竹人,食水要记掘井人。
要如金,不要如土。
夜长梦多。
岩坛没裂嘴不生草。
瘦人易格垢,瘦田多吃料。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般难。
黄牛不驶不出力,井水不吃不出城(泉)。
好田无水秧难栽,好花无雨蕊难开。
好马不用鞭,好牛不用赶。
欲查山里路,要问砍柴人。
山中无老虎,猴仔称大王。
修养类
鸡屎落地三分气。
人穷志莫穷,志穷真正穷。
争气不争财。
土面易求,人面难求。
自势不使别人势。
老姜更辣,老骨更硬。
人有皮,草有心。
好心有好报。
心肝坏给雷打。
谷看收成,人看结局。
老实人有老实饭食。
明人不做暗事。
一人不仁,害百家没眠。
一人无两人计。
牛仔知虎。
一次被蛇咬,十年惊草索。
好茶要细品,好书要精读。
食到老,学到老。
生仔不读书,黄牛看做猪。
严师傅,好弟子。
一年大一岁,不学“做受岁”。
光阴不等人。
有穗昂头,有穗埋头。
大风吹谷,有的先走。
有小心,没蚀本。
百忍消千灾。
让人三分未算输。
赶慌做没事。
菜虫菜里死。
过溪先投石,过坑先看跳。
社交类
田园日日去,亲戚淡淡行。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蜂不采落地花。
大石也要细石垫。
一头潭贴害一池鱼。
相让食有剩,相争不够吃。
大河水涨小河满。
钱财如粪土,情谊值千金。
衣裳要新人要旧。
金厝边银乡里。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一家做事,两家方便。
远亲不如近邻。
风吹单条竹。
单条竹搅水难浊。
晒死浿头田,饿死单身哥。
请客不差一双箸。
留着人情在,日后好相见。
人在人情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做事看起头,做篮看起底。
柴草不是宝,烧完再去找。
肯干没空手。
做事量力,食水量腹。
锄头前斧头后,碰一下你别闹。
山没人,路有神。
心好没有人知,话多给人嫌。
要做大事,莫讲大话。
轻言可问重语。
话无脚,能过坑。
要去山上找,莫在碗里争。
肯干困难有助,懒汉没食无人帮。
生活类
家和万事兴。
家庭不和外人欺。
知世事人又老,知父母父母亡。
抵狼抵虎不拆亲兄弟。①
男人赚钱买黄金,女人赚钱买灯芯。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媒不成亲。
做田须要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落雨思量伞,年老思量仔。
三分人样七分妆,七分人样不用妆。
三岁孩童尽人疼,八十婆婆众人嫌。
生得功劳未算大,养得功劳大如山。
不求金山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瓶中无酒难留客,身上无衣难出门。
一重布挡九层风。②
人嘴无底坑。
日头红,好做人。
出路由路。
操裙扎裤,肯做会富。
山里没皇帝,只要脚手快。①
穷鬼还怕力鬼。
开山垒园,一家团圆。
兴人食早饭,败人食快盲。②
锄头底下有黄金。
只要勤劳肯干,黄土变成金。
坐食山空。
滴水成潭,粒米成箩。
俭冬头,莫俭秋尾。③
夫妻不和外人欺。
严父出孝子。
人前莫打仔,饭桌莫骂仔。
没病抵丰富。
草药居家传,百病可预防。
大竹出大笋。
嘴阔食不多,命长食得多。
生产类
红霞红霞,没水泡茶。
黄昏上云半夜开,半夜上云雨就来。
田怕秋旱,人怕老。
日望过午,晒死老虎。
老蛇出洞会下雨。
桃花向上雨水多。
田园有种总有收。
一粒米,一滴汗。
地土随人贵。
冬犁金,春犁银。
春添一锄头,冬收一碗头。
好秧半年粮。
村人没志气,播田到夏至。
锄头锄到夏,一下锄两下。
麦怕夜间雨,稻怕午时风。
多扒一遍草,多收几十斗。
山上有竹杉,家业万三三。④
竹鞭有来笋有去。
食土还土。
二月二,笋平地。
败家伙,砍竹烧火。
食山养山,养山管山。
山上有竹松,不怕子孙穷。
四月八,牛歇牛。⑤
黄牛不使没力剩。
清明栽姜,谷雨栽芋。
豆大过草,量豆用斗;草高过豆,留种不够。
种姜养牛,发财无人知详。
没本难求利。
家司全,工夫半。⑥
工夫工夫,有工有夫。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
春天一锄头,秋收一钵头。
求人没志气,求土三分利。
家中有千金,不如艺在身。
时政制度
道理不明,气死旁人。
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有理没理,监证先死。
乌字上白纸,有力没处使。
雷响天下知,月光处处光。
病哑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穷在城里没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天下乌鸦一般黑。
镰刀挂壁桶楻空。
忙到年暝廿八九,没柴没米干发抖。
草荐当棉被,火笼当破袄。
自然气象
初三初四,月牙出鼻(指阴历)。
春天后娘脸,一天十八变。
春霜不过三日雨。
拗九二月二,逢种都落地。
惊蛰未到雷先发,落雨七七四九日。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
燕来三月三,燕去七月半。
未吃五月粽,全身冰霜冻。
夏至日出火。
六月初三雨,七月多晡霾(午后雷雨)。
白蚁搬家,大雨哗哗。
白露白茫茫,没被莫上床。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十二月南风正月雪。
四、音乐
福州地区畲族除喜爱山歌外,还喜欢吹、拉、弹、唱等音乐。从清代初期开始,一般村主都置有锣、鼓、小锣、大钹、小钹等乐器,用于节日和喜庆时敲敲打打助热闹。以春节期间最常见,一般从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次年的农历正月元宵节结束。演奏的介头有“赶路牌”(又称“行路牌”)、“五下锣”、“三下锣”等,也有仿汉族地方的“四击头”、“急急见”等介头。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人口较多的村庄,开始组织“吹班”,配唢呐于迎亲、祭祀等活动中吹奏,但不演唱。民国15年(1926年)后,部分唱班又配“平鼓”(俗称“达达”)、檀板、京胡、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并增加曲艺演唱,人数扩大到10~12人,为与吹班区别,称为“十番伬”,但多数仍称之为吹班。曲艺演唱多用闽剧曲牌,并以福州方言演唱。演唱曲目有《紫玉钗》、《荔枝换绛桃》、《钗头凤》等等。但有时也演唱畲族山歌。畲族音乐的流传多采用“工、伬、商”简谱,70年代以后开始用乐谱。畲族的“吹班”、“十番伬”多活动于畲族村庄,有时也被汉族乡村群众邀请去演奏。喜庆场所常奏曲谱的有《双贵子》、《得胜会》、《上酒楼》、《九板歌》等;丧事时常奏《万年青》、《目边调》、《水底鱼》等。
罗源畲族音乐中,还有一种专门用于诵经拜忏活动时专门演奏的音乐,俗称道场音乐。道场音乐有专门的曲牌、乐器。曲牌有《观音赞》、《目连调》等。使用的乐器有木鱼、磬、击子、手筝、饶、钹、锣、鼓、击铃等。
五、舞蹈
福州地区畲族民间的传统舞蹈多已失传,只有巫师在各种典礼、神事、祭祀等活动时保留部分舞蹈动作。这些动作分手、脚、身三个部分。手,即使用手腕和手指,配以身段;脚步以蹬、进、退、蹲为基本步;文场时边唱边用碎步环行,并配以身段,但动作幅度较小;武场时边唱边舞,身段动作有抖肩、旋转,动作幅度较大,具有刚柔结合、粗犷朴实的特点。50年代中期,罗源县文化部门开始发掘畲族传统舞蹈,以以上动作为基调,整理、创作并移植诸多节目,主要有:
《采茶》 以罗源西兰村畲族女青年采摘“七境茶”为素材,表现畲村茶叶丰收情景。于1959年创作,参加罗源县文艺会演,获创作和演出奖。
《婚礼》 根据畲族婚礼中的踏袋、拜堂、换灯、献茶等仪式和动作为基调进行创作。
《迎亲》 用新郎新娘双人舞的形式,表现畲族男女青年幸福婚姻和美好生活追求。
《蓝姑妈探亲》 该节目以表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形式,反映畲族村社会主义建设新貌。1972年创作,并参加宁德地区文艺会演,获大会演出一等奖。同年又参加福建省文艺会演,获剧本、演出和作曲三项大奖。
《入宅歌》 以畲族独有入宅仪式为素材,用歌、舞形式反映畲族群众盖新房、迁新居的喜悦情景。该节目于1980年创作并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舞蹈会演,获作曲奖。
《凤尾彩节》 该舞蹈以畲族妇女编织彩带为素材,并汲取传统舞蹈的某些动作进行创作,反映畲族妇女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1984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创作三等奖。
《甜》 以畲族传统舞蹈动作为基础,揉入现代舞蹈动作,反映畲族男女青年幸福婚姻和美满生活。1984年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创作三等奖。
《畲家小妞》 以集体舞的形式,反映畲族小女孩天真活泼、幸福成长的情景。该节目于1991年由罗源县实验幼儿园创作,同年1月参加福州市第三届少儿创作舞蹈比赛大会演出,获优秀创作奖和演出奖;5月参加省武夷之春音乐舞蹈节演出。
《茶山小丫》 由罗源县凤山幼儿园创作并演出。舞蹈以畲族一群小女孩参加采摘春茶,表现茶叶丰收的喜悦情景。1991年1月,参加福州市“温暖的榕城”文艺会演,获演出奖。
《茶山盘歌》 以罗源县西兰乡畲族妇女采摘春茶劳动为素材,以畲族山歌和传统舞蹈作为基调,反映畲族人民劳动致富、热爱生活的新形象。该节目于1991年由罗源县职业中学创作并演出。
《赶集》 以畲族基本舞步中蹬、进、退和碎步等动作为基础创作,表现上坡、下坡、平行等,并揉入喜剧等动作,反映畲族群众进城、赶集的喜悦情景。
《挖笋》 少儿舞蹈。体现畲族儿童勤劳勇敢、热爱家乡的愿望。1991年1月,参加福州市“温暖的榕城”文艺百花奖大会演出,获创作奖、演出奖。
《畲山风情》 以畲族男女劳动、对歌为素材,汲取畲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进行加工,并以畲族山歌伴奏,构成飘摇回荡的意境,体现浓厚的畲族风情。该节目于1991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获三等奖。1999年,罗源湾艺术代表团代表国家教委参加全国产业系统工会文艺会演,获银奖。
《情系凤凰》 该节目以罗源畲族妇女出嫁前梳扮凤凰髻,穿凤凰装和戴凤冠为素材进行创作。舞蹈以畲族传统舞步为基调,并运用集体舞和领舞有机结合的办法,反映一群畲族青年人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高尚情操。该节目由罗源县民族事务局和罗源湾畲族艺术团挖掘、编排,并于2000年11月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演出金奖。
永泰县荷溪村畲族每逢春节前夕,一些喜好热闹的人就忙着办起“舞狮”表演节目和小段歌剧。传说狮能为房宅驱魔避邪,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农村人总喜欢“舞狮”队的光临,并给予热情的接待。热衷于“舞狮”的荷溪畲民们,夜晚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到邻近乡村巡回表演,直到正月十六才“收狮”。
六、工艺美术
(一)剪纸
剪纸,又称剪花,就是用纸张剪制各种图案。剪纸在罗源畲乡流传广,而且历史悠久。剪纸以剪“花样”为主,次为礼花、供花。
“花样”,又称绣样,为刺绣的基础工序。花样分领口花、围裙花、鞋面花和袖口花等。花样的内容以花鸟图案为主,有“双凤朝牡丹”、“鸳鸯戏水”、“并蒂石榴”、“蝙蝠”、“云朵”、“喜鹊报春”、“并蒂莲花”等。礼花,多剪福、禄、寿、喜,以及饼花、〓花,大部分用于男婚女嫁时,作为礼品的装饰。部分礼花,也剪成花鸟人物形象作为房间和窗户饰品。供花,主要用于祭祀等神事活动,作为饰品和标志物。所剪内容有福、禄、寿和“火孩儿”等。
畲族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构图完整,刀法利索,线条明快。从事剪纸的多为女子,但部分剪纸作品也出于男子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剪纸内容突破原来范围,多反映社会主义新风貌新气象。一些汉族剪纸艺人在发掘畲族剪纸传统的同时,创作反映畲族内容的作品。其中朱学舜创作的《畲家三月三》、《畲族兄弟赶集忙》、《畲家欢庆乌饭节》等先后参加省、市和全国性美展,并获奖。
2000年3月,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为展示畲族剪纸的成果,特在福湖村举办畲族剪纸展览。
(二)刺绣
福州地区畲族女性衣裳的领口、围裙、鞋面喜欢绣花。畲族女性一般十三、十四岁时就跟着大人学绣,不少青年女子的新婚衣裳、围裙带、鞋面等花,全为自己绣成。罗源县畲族刺绣花样多种,内容有“并蒂石榴”、“并蒂莲花”、“喜鹊报春”、“锦鸡报晓”、“云朵”、“双飞蝴蝶”等为主,辅以蜈蚣脚、波浪线等装饰。绣线颜色以大红、桃红为主调,辅以翠绿、草绿、蓝、花、白,色彩鲜艳。连江县小沧、潘渡、蓼沿、长龙等地区畲族妇女的服饰花色多集中在领上,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等有顺序的排列成柳条纹或几何图案。有的在上领的黑地上绣一些粗线条的水红和黄色自然花纹,显得质朴优美。妇女围身裙的刺绣图案,多以大朵的云头纹样为其特征,裙边刺绣配用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既有民族风格,又很醒目大方。
永泰县协星村畲族祖传手工工艺,主要有编斗笠和刺绣。绣出各种美丽的衣服饰品及“社会主义好”、“世界和平”、“保卫祖国”、“增加生产”、“长命富贵”、“幸福家庭”等字样。
(三)编织
连江畲族地区传统的编织工艺有竹编、带编和草编3种,制作均较精细,颇有声誉。小沧、潘渡、蓼沿、丹阳等畲族聚居地,盛产竹类,竹编工艺较为突出。有斗笠、花篮、茶篮、饭盒等,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斗笠使用的竹篾细条,宽度不到1毫米,一顶斗笠的表层篾条有200~400条之多。斗笠的花纹有云头、狗牙、笠斗燕顶、四路、三层笘等数种。由于花纹细巧,形象优美,再配上水红色绸带、白带,串上各色玻璃珠子,更显精致美观,富有民族风格,不但成为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艺术品,而且也深受汉族地区妇女欢迎。小沧七里、蓼沿的蓝岭、奎头山等畲村,竹编工艺品还有花篮、茶篮、饭盒、筐斗、凉席等多种。畲族的竹编艺术有不少已流传到连江县城等汉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编织艺人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工艺,精心设计,化学着色,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艺术观赏,有的已被国内外消费者视为精品收藏。
畲族地区带编也是畲族妇女重要的装饰品之一。最流行的是编织合手巾带,多用作围裙腰带,故又称“花腰带”,也有用作系斗笠的带子。围裙腰带一般规格是长4市尺左右(约1.3米)、宽6寸左右(约20厘米),其最明显的特点是用文字点缀花纹装饰,常见的有“长命富贵”、“三元及第”、“花好月圆”、“百年好合”、“五世其昌”、“招财进宝”等吉祥的俗语或成语,配以自然纹或几何纹。也有的腰带编织成白色,然后拿到县城印染店里缕印成蓝地白花纹饰。如同汉族民间常用的蓝花布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腰带的纹饰更为丰富多彩,点缀的文字除传统词汇外,还使用各个时期流行的不同语词。这些纹饰和文字,也充分展示出畲族妇女的艺术才华和时代精神风貌。
(四)绘画书法
连江畲族历史上受封建压迫和民族歧视尤重,文化较落后,尚未发现著名字画。但在小沧七里、潘渡马陀楼等畲村至今仍留藏有盘瓠王总图,是清代的作品,何人制作不详。全图计47幅,记述着畲族人民认同的祖先盘瓠的不平凡经历;并配有《总图序》和高辛皇帝《赦书》等文字。这是畲族人民的传家宝,只有重大节庆才拿出来供祭祀之用,以往一般不向外族展视。另据丹阳镇朱山村后湾蓝氏族谱记载,该村有个蓝明义,字文仁,少年即从学蔚春家,精于书法,真草隶篆皆称妙笔,清末曾名重一时,惜未见真迹留传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畲族地区经济文化虽有进步,但善于绘画书法者仍然乏人。80年代后,以畲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逐渐增多。1981年8月,连江有张国藩创作的《畲族盘歌找情侣》国画、孙开明的《山歌对阵》国画参加福建省畲族人民生活画展。1985年,薛福生的《好客畲家》国画参加宁德地区画展,获二等奖。1988年7月,邱清崇的《畲家之秋》国画参加福建省军区主办的当代军魂书画展,后又在1991年第九届榕城之春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
七、文艺演出
历史上,福州地区畲族聚居地村落小,较分散,未能形成畲族的文化中心集镇。加上旧社会交通阻滞,文化落后,因而民间文化活动比较单调。唱歌和盘歌是最常见、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多数村落还有鼓吹乐,传统舞蹈多已失传,戏剧曲艺也较少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畲族地区未出现文艺团体,文艺人员也很少。已知的有清末至民国初,连江县丹阳镇朱山村后湾自然村畲族蓝协峰,性格活泼开朗,曾在罗源县郑厝坪闽剧戏班学艺,擅演花旦,且二胡、琵琶等乐器件件精通,艺技惊人,成为该戏班主角。后来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百业萧条,戏班无法生存而解体回乡。畲族地区较盛行的是鼓吹乐,多从当地汉族学来,曲牌与演奏风格亦同汉族。主要乐器有唢呐、笛子、二胡、月琴,还有打击乐器大鼓、堂锣、钹板、铜铃等。多在婚丧喜庆和节日演奏,人员多系业余,临时凑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畲族地区为配合剿匪、反霸、土改、互助合作和欢送适龄青年参军等中心任务,开始组织一些小型文艺演出,有的还开展教唱革命歌曲活动。文化部门也不定期组织文艺队到畲族地区宣传演出。这些都为畲族地区的文艺繁荣和人才培养打下一定基础。随着政治翻身、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进步,福州地区畲族文艺活动日渐活跃。连江县、罗源县畲族人口多,文艺演出活动也多。
(一)连江县畲族文艺演出
1956年1月,连江县首次举办全县群众文艺观摩会演,有音乐、舞蹈等23个节目。小沧、潘渡、长龙、丹阳、蓼沿等畲族地区都有代表队参加会演,盘诗是会演的重要节目。县文化馆程崇福等以畲族民俗为背景整理编排的舞蹈《龙伞舞》和《茶歌》,得到文艺界同仁广泛好评。同年2月,《龙伞舞》被选送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观摩会演,受同仁们赞誉。其脚本后被收录入《福建省民间舞蹈调查》一书。该舞蹈节目后经福建省歌舞团协助编练,并把它与霞浦县文化部门创作的以畲族婚俗为主题的《婚礼舞》融合一起,改编成《婚礼舞》,由连江县闽剧团组队编练,于1957年3月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成功,并被拍成彩色电影歌舞片,在全国各地放映。当时连江赴京的主要演员游源锦、蒋贞信、郑时意等,受到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59~1965年,连江县先后5次举办业余文艺会演,畲族地区都曾组织代表队参加演出。1959年和1965年连江县选送9个节目参加闽侯专区文艺会演。其中县文化馆创作的以畲族生活为主题的《畲家春》和《篮球赛》小话剧,由连江闽剧团演出,受到好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和农村文艺团体大多受到冲击而解体,代之而起的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畲族地区文艺活动较为沉寂,偶而有县文艺宣传队到少数畲族地区宣传演出。1971年夏,县文艺队到潘渡高岳畲村参加抢收抢种,晚上为当地群众演出小型歌舞节目。1972年后,各公社文化站开始恢复活动,但文艺演出并不多。1973年,由邱文生、周在祥等创作的《红宝书送畲乡》小型话剧,在县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奖。1975年,由邱文生创作的《畲山春晓》歌剧,由连江闽剧团排练演出,先后参加宁德地区和福建省文艺调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畲族文艺逐渐繁荣。1980年1~3月,连江县文化部门选拔30名歌手举行民间音乐演唱选拔赛,小沧畲族乡业余歌手蓝礼银、蓝金花演唱的《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获好评,选送参加福建省音乐演唱选拔赛,后又被选拔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演唱会。同年7月,连江县首次组织畲族文艺队(25人)参加宁德地区举办的畲族文艺调演,连江县演出的反映畲族民俗的舞蹈《赛跑》获表扬奖。调演期间还与闽东各县同仁互相交流畲族乡文艺创作和表演经验。1981年8月,连江县文化馆组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其中民歌《畲族乡人民唱新歌》获演出奖。1984年10月,为庆祝国庆35周年,连江文化部门举办大型歌舞比赛,畲族地区有小沧、潘渡、丹阳、蓼沿、长龙等组织代表队参赛。1984~1987年,省、市、县先后举办10余次文艺会演、调演、选拔赛、大奖赛等,畲族地区都选送代表参赛,使之得到锻炼和提高。1987年连江县举办农村乐队会演,小沧、潘渡、丹阳、长龙等都组织乐队和伬唱队参赛。1988年春节和元宵期间,连江东湖乡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前后有500多人参加活动,县文化馆派文艺人员前往协助组织。有歌咏、舞蹈、民乐等,该乡天竹村和飞石村安后的畲族对歌表演深受欢迎,在群众中反应强烈。1989年1月17~18日,连江县文化馆组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专业人员7人采风小组,专程深入小沧畲族乡七里村和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发掘搜集畲族乡独特的婚礼风俗,并把全过程拍成《畲族婚礼》录像片留存,随时播映。县文化馆谢瑞成撰写的《畲族婚礼演变观》论文,被收入福建、浙江等五省《畲族艺术节学术文集》一书。1990年3月,县文化馆创作的畲歌对唱《四季花开》(谢瑞成词、刘心照曲)参加福州市第二届温暖榕城文艺百花奖比赛,由畲族女青年蓝华和文化馆干部余玉成演唱,获演出三等奖。同年11月,连江县应宁德地区举办的“闽东畲族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组织30名畲族业余演员,前往宁德专场演出《四季花开》畲歌对唱,并有伴舞。同时还演出福建省歌舞团吕子伟和连江县文化馆陈娟创作和辅导的,以畲族乡婚俗为主题的舞蹈《畲山花轿》,深受闽东各界欢迎和好评。1991年2月,在福州市第三届温暖榕城文艺百花奖比赛时,连江县演出的舞蹈《畲山花轿》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同年6月,该节目参加福州市文明检查文艺专台演出和福建省音乐舞蹈节福州专场演出,均受欢迎。同年7月《畲山花轿》被选送参加华东地区第二届社会舞蹈调演,又获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同年8月中旬,该节目被邀请参加“榕城月”专题文艺演出,并被福建省电视台拍成专题电视录像片,作为对台湾播放的重点片。
1992年,连江县文化部门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开展一系列文艺活动,邀请部分畲族文艺人员参加座谈和综艺晚会。并在县城举行大规模民俗文艺展演游行,前后共2000多人参加活动,畲族乡地区都有代表队参加。同年,县文化馆陈娟等整理和辅导的畲族民俗舞蹈《情祭》和《迎龙伞》,均获良好演出效果。《情祭》获福州市第四届温暖榕城文艺百花奖比赛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迎龙伞》获福建省民间舞蹈集成精品展演奖旗一面。县文化馆谢瑞成撰写的《迎龙伞的由来及风格》论文入选该项学术研讨会文集。1993年后,县文化馆进一步加强对畲族乡文艺人员的培养。是年7~8月,县文化馆先后举办畲族青年文学、音乐、舞蹈、摄影等培训班和少儿美术、舞蹈等培训班。1994年2月元宵期间,县文化馆召集14个乡镇、20支乐队、250名演出人员参加会议,并举行民乐演奏踩街活动,使潘渡、丹阳等畲族地区民间乐队,在县城展现其民间音乐风采。1995年6月,福建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连江县城体育场举行,为展现连江畲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色,县文化部门精心组织排练了百人畲族乡高跷队、龙伞队、畲山花轿、龙头灯队和畲族姑娘花束舞等,参加开幕式仪仗队表演,接受国家和省民委及各地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宾客的检阅,获得好评。同年8月5日,福州市第二届电信艺术节声乐比赛在连江县举行,连江业余歌手蓝华(畲族)演唱的《月亮湖》获民族唱法第一名。该歌曲以位于小沧畲族乡的连江山仔水库人工湖为题材,由县文化馆谢瑞成撰词,刘心照谱曲。同年9月28日,蓝华又在福清县举行的福州市第二届电信艺术节歌舞比赛专场中获最佳演员奖,后又在省少数民族会演中获奖。1996年后,小沧畲族乡为开辟畲族风情旅游项目,特请连江、福安等县文艺界人士交流辅导和演练畲族传统舞蹈节目。同年4月,在小沧畲族乡七里村举行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畲族乡传统节目“三月三乌饭节”,有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各地畲汉文艺界人士和群众1000多人参加。节日期间举行畲族乡传统的《川担舞》、《竹竿舞》、《丰收舞》、《婚礼舞》等舞蹈表演,进行畲歌盘歌、畲族婚俗仪式、武术等表演,尽情展示畲族的民情风俗和传统文化,深受各界欢迎。此后,小沧畲乡风情游成为福州各地干部群众的一个旅游热点,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小沧畲族的传统民族文艺演出亦日臻娴熟,培育了一批畲族乡文艺人才。2001年后,连江山仔水库的淡水成为福州市区的第二水源,小沧作为水源保护的重点,畲族风情旅游项目不得不割爱取消,作为旅游配套的民族传统文艺经常性演出随之停止,只在重点节庆活动时演出。
(二)罗源县文艺演出
60年代起,罗源县部分畲族乡村小学多组织学生文艺宣传队(或称演出队),开展节目演出,参加全县文娱汇报演出。
1972年,畲族乡聚居的霍口公社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排练歌舞节目,在各大队巡回演出,同时参加罗源县农村文艺会演。同年,霍口公社福湖小学成立以学生为主的演出队,排练畲族歌舞赴县参加小学生文艺会演。1975年,霍口公社文艺演出队再次参加罗源县民兵文艺会演,该社文艺队编排反映畲山女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畲族群众治病的小歌剧《畲山雪莲》。1976年12月,霍口公社福湖文化站以福湖村回乡知识青年为主,成立文艺演出队,自编自导有畲族《打枪担》、《喜丰收》等舞蹈及小品、小歌剧等节目,除在霍口公社巡回演出外,还赴福州市郊区的日溪、连江县小沧、宁德飞鸾以及罗源松山、白塔、西兰、飞竹、起步、洪洋等公社的畲族大队为畲族群众演出。至1977年,共演出40余场,观众3万余人,受到好评。后因人员变动而解散。
1995年5月19日,中国音乐研究院与台湾群视有限公司合拍《中华乐舞》,畲族专集摄制组一行19人到罗源县,次日在福湖村成功拍摄了《竹排搭歌》、《找猪草》、《编草笠》、《入宅歌》等精彩片断。1997年7月9日,罗源县选送的畲族舞蹈节目《哭嫁》获福建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二等奖。1999年,霍口畲族乡开辟福州岱江畲族风情漂旅游项目,霍口畲族乡以福湖村知识青年为主,成立畲家山庄文艺演出队,编排《畲山放歌》和《打枪担》、《丰收》、《幸福》、《婚礼》、《迎亲》、《凤尾彩带》等歌舞节目为游客演出。至2000年,全队拥有演职人员20人,演出队实行经济自负盈亏制。
八、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畲族地区看不到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电影只在县城放映。1952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第七、第八两个电影放映队在福州地区巡回放映《白毛女》等影片,少数畲族村群众首次看到有声电影。长乐市惟一浮岐村有畲族,当时电影巡回放映队,每年到浮岐村放映电影两三次。1958~1959年,连江、罗源等县先后成立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巡回放映的范围逐步扩大,连江县农村巡回放映点发展到189个。1959~1965年,大部分畲族乡村一般每月能看到1~2次电影。但地处边远的个别畲族小自然村,仍然很难安排放映电影,一些爱看电影的畲族群众要到较近的大乡村观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事业受到较大冲击,大部分影片被封存停映,放映队撤销。1970年后逐渐恢复放映。1971年1月,连江县畲族地区的丹阳公社新建电影院开业。同年10月,建立小沧电影放映队,配8.75毫米放映机,到畲村巡回放映。1972年,连江县农村放映队增加到10个、放映员41人,农村放映点扩大到403个,畲族地区每月平均放映1~2场。有些放映队还不辞劳苦,深入到偏僻的小山村放映。是年,连江县电影放映8队陈斌等放映员,背着放映机到小沧樟后各村放映,有的村只有一对夫妇,也同样放映给他们看。1974年春节期间,连江县电影放映7队深入丹阳的文朱、观音山等山区自然村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到1976年底,连江县畲族地区的小沧、潘渡、丹阳、蓼沿、长龙、东湖6个公社都建有8.75毫米电影队。县电影公司为各公社电影队培训放映技术人员,放映业务接受县电影公司指导,行政上由各公社管理,公司与公社电影队用合同形式制约管理,核定放映点和收费标准,对50人以下的放映点,给予片租优惠。连江县电影公司按完成业务的情况,给予各公社电影队奖励10%~60%的管理费。
1978年,罗源县成立霍口公社电影放映队,配备人员2名,16毫米电影放映机1部,在所辖的畲族村庄巡回放映,年放映200~240场,观众4.8~5.8万人(次)。1979年3月,连江县民政局专门建立少数民族电影队,配8.75毫米放映机,经常深入到畲族山村免费演出(至1985年停止)。1980年前后,连江县政府有关部门还以奖励或赠送形式,给丹阳、文朱等大队送8.75毫米电影放映设备,建立村电影队(院),但因环境、技术等原因,不久即因机器损坏而停演。
80年代,长乐县浮岐村建大礼堂,村民婚丧喜庆也多放映电影。岭利畲胞可以就近观看。1982年,福湖文化站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单位,省文化局奖励该站16毫米电影放映机、发电机1套。自此,以福湖文化站工作人员为主成立电影放映队,定点放映,每月10~20场,观众2000~4000人(次)。门票收入充作文化站业务费,收到以文养文的效果。1983年,罗源县民委为使偏僻村庄的畲族群众能够经常性看到电影,于同年成立了罗源县少数民族电影放映队,配备工作人员2名,8.75毫米的放映机1部,经常在全县畲族村庄巡回放映,送电影上门入户,年放映210~230场,观众4.2~5.8万人(次)。1984年小沧畲族乡的刘忠盛,在畲族地区最早兴办私营电影院,配备F1-4A单机,常流动放映于各村,服务热情。长龙乡电影院被个人承包后,曾于1987年7月被国家文化部等6个部委评为第一届农村科教电影汇演活动先进集体。蓼沿电影队1987年被福州市文化局评为农村服务贴心电影队。随着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和录像放映点的兴起,电影市场逐渐萎缩,罗源县少数民族电影放映队先行于1987年解散。90年代,霍口畲族乡电影放映队和福湖文化站电影放映组也陆续停办。连江县畲族相对聚居的乡村电影队多数因经营性亏损而停闭,只有乡镇一级电影院时有流行影片放映。
九、广播电视
(一)有线广播
1952年6月,连江畲族聚居地第五区丹阳最早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当时,设立第五区收音分站,由区委书记兼任分站站长,主要是利用收音机收听有关时事新闻和天气预报。1954年,开始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络,丹阳区也是最早开通有线广播的地区之一。1955年11月,中央广播电台分发6台收音机给连江县,增设渔区和山区收音站,潘渡区的高岳乡是畲族乡村最早的农村收音站,重点是收听和记录天气预报,以指导农业生产。到1956年,区一级有线广播基本普及。1958年5月,中共连江县委成立农村广播网建设委员会,组织力量,加快农村有线广播建设步伐。到1959年,畲族聚居的丹阳、小沧、潘渡、蓼沿、长龙等地全部建立了公社广播放大站,畲族聚居的大队,全部通了广播。县广播站还增辟本地新闻节目,增加广播时期,由原来中午1次广播改为早、午、晚3次广播。
1959年9月,罗源县霍口区成立广播分站,利用电话线挂搭喇叭140个,75%畲族生产队通广播。
1963年,长乐县浮岐大队建广播室,设置大功率扩音机,有线广播拉到岭利庄,畲胞可以听到时事国事和政策法令宣传,接受科学文化普及教育。
1969年10月,罗源县再次整顿广播网,架设县城至霍口38杆公里广播专用线,建立霍口公社广播站,配备250瓦扩音机1台,录音机、收音机、调压机各1台,话筒1只以及发电设备1套,从此变一级馈送为二级馈送。其他公社畲族村亦进行广播网的整顿和建设,实现队队通广播,罗源全县畲族村广播入户率达99%。
1970年,农村广播加快发展速度,连江县成立广播载波领导小组,利用电话线杆,实现载波信号传送广播,各公社普遍建立广播放大站,到1973年,畲族地区的公社、大队100%通广播,生产队通播率达94.5%,喇叭入户率占50%。后因载波广播对电讯干扰太大,于1975年撤销载波,改用广播专线。至1980年,连江县至小沧、潘渡、丹阳、蓼沿、长龙、东湖6个畲族聚居公社广播放大站的专线全部架设完成。1982年架设从黄岐公社分出的安海(后改安凯)公社专线,建立安凯公社广播放大站。同期,罗源县福湖等畲族村自建广播室,除接收县、乡两级广播节目外,还自办一些小节目,宣传本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1982年,长乐县出现以银元换三用机(走私),许多畲族家庭普及三用机。
1990年,连江县畲族主要聚居地的7个乡镇都有广播放大站(后改称广播电视站)。畲族聚居的16个行政村和绝大部分畲族自然村都通广播。1991年后农村有线广播逐步改为无线调频。1993年建立连江县调频广播电台,广播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电视尤其有线电视的发展,收看电视逐步取代了收听广播。
2000年,罗源县畲族乡村有广播站1个,村广播室10个。
(二)电视
福州地区各县畲族村收看电视情况不一,分述如下:
1、连江县
连江县电视机始见于1971年,时由福建省广播事业局分发2台国产黑白电视机给连江,但因接收不到信号而闲置。1973年后,才能收看由福州鼓岭省电视转播台发送的节目。连江多数地区受低山和高丘地貌影响,收视信号欠佳,电视发展不快,到70年代末仍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机,多数畲族群众经济收入不高,购买不起电视机。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电视机成为热门产品而逐渐增多。连江地处沿海,1980年后,香港、台湾等地区商人从海上非法走私入境的电视机充斥城乡,居住黄岐等沿海和县城的一些畲族群众最早拥有的也是这些走私的黑白电视机。而小沧等山区畲族群众到80年代后期才有少量电视机,但收视效果仍较差。1990年,连江电视微波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投产后,收视效果明显改善。因而引发购买电视机热潮,经济条件稍好的畲族群众,购买彩色电视机的日渐增多。到90年代后期,畲族地区置办结婚嫁妆时彩色电视机已成为首选品种之一。但地处边远山区的畲族聚居地仍只能收看中央一、二套和福建一套节目。连江广播电视局为了改善畲族地区收视效果,丰富畲族群众文化生活,从1998年开始,筹集巨资,全面建设城乡有线电视网络。至2002年,全县累计投资2060多万元,建设光纤线路350多公里,其中畲族地区7个乡镇183公里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可以收看全国各地27个电视节目,已联网户数14400户。16个畲族聚居的行政村中,有小沧的七里、利洋,潘渡的塘坂、东岸,蓼沿的仙屏,长龙的丘祠等6个行政村已实现光纤联网。小沧的东风,潘渡的高岳、溪利、兰山,蓼沿的赤石,长龙的洪峰、真茹,安凯的镇安、黄家洞,东湖的天竹等10个行政村,由县广播电视局分别于2000~2002年给各村赠送并安装一套小尖端网络设施,每套价值2万多元,现可收看6~8个频道节目。其中长龙的真茹村小尖端设施被人偷走近半,至今无法收看电视。据初步调查,至2002年,全县畲族群众拥有电视机(包括彩色和黑白)1500台左右,占畲族总户数50%左右。其中潘渡、小沧、丹阳、蓼沿等地比例略高一些;长龙、安凯地区略低一些。畲族实现光纤联网的有730户。在畲族地区7个乡镇设有6个广播电视站。具体是:
潘渡广播电视站 已实现光纤联网约2100户。据畲族主要聚居的5个村统计,拥有电视机646台,其中光纤联网的有240户。
蓼沿广播电视站 服务于蓼沿和小沧2个乡。已实现光纤联网3550户(其中蓼沿乡3300户、小沧乡250户)。据畲族主要聚居村蓼沿的赤石、仙屏和小沧乡的利洋、七里、东风6个村统计,拥有电视机654台,光纤联网的有270户(其中蓼沿30户、小沧240户)。
丹阳广播电视站 已实现光纤联网2500户。该镇畲族居住点较分散,只有聚居在镇区附近和朱山村后湾自然村的畲族160户已实现光纤联网。
长龙广播电视站 已实现光纤联网的有1500户。该镇畲族主要居住地洪峰、丘祠、真茹等村,海拔都在400米以上,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电视机拥有量较少,据3个村统计,只有100余台。其中实施“造福工程”后已迁移到镇区附近的有60户已实现光纤联网。
安凯广播电视站 已实现光纤联网的有2600户。该乡畲族主要聚居的镇安、黄家洞2村,拥有电视机100多台,均未联网。
东湖广播电视站 已实现光纤联网的有2400户。畲族主要聚居的天竹村有电视机80台,未联网。
2、罗源县
罗源县于1979年后,部分农户开始购置电视机。大部分乡村由于山峦阻隔,仅能接收中央电视台1套和福建省电视台节目,且图像不清晰。1999年起,县广电局开始为畲族村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接收的电视节目增加到5台。2000年加大建站力度,全县34个畲族村全部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实现村村通电视。
3、长乐市
长乐市惟一的畲族村——岭利庄于1990年有人开始买电视机,2000年普及到各户。
4、晋安区
晋安区日溪乡于1956~1957年通有线广播。1978年起,先后可收看到电视。2000年,日溪村90%以上人家有电视,彩色的近一半。山秀园村村部所在地1998年设卫星接收站,收视情况好,其余地方电视普及率60%。寿山乡中寮自然村,60~80年代,可收听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80年代以后可收视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电视普及率70%以上。有彩色电视2台,音响12部。
5、福清市
福清市一都镇东山畲族行政村,有170多户接收卫星站转送的有线电视,收看到山东、浙江、贵州3台电视节目。有200多户自架天线,收贵州1台,不清晰。还有近三分之一人家没有电视。
钟厝村,1982年收看无线电视。1997年收看有线电视。2000年,户均1架电视机,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3%以上。
6、永泰县
永泰县12个行政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看电视节目。2000年,各村收视情况如下:
力生村 村部装有线电视,接通有线电视45户,其中畲族25户,占该村畲族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收视情况较好。除此之外,三分之二畲族家庭只能自装普通天线,有时能收到中央1台或福建1台,图像不清晰。
芋坑村 村部装有线电视,全村130户,90%接通有线电视,收看效果较好。此外10%住户自架普通天线,收视中央1台,图像不清晰。
瑞应村 全村203户,有黑白电视200架,自架普通天线,收视中央1台,时受干拢,图像不清晰。
芭蕉村 无电视转播台,村民自架普通天线收视。
协星村 全村畲家92户,其中61.5%有黑白电视机,21.5%有彩色电视机,17%没有电视。没有有线电视,只能自己架设普通天线,收看1个频道(山东)。
山田村 村部所在地能收看6~7台,收视情况较好。其余的自架普通天线,只收到福建1台,图像不清。元坑老区村20多户近百人,无电视。
新村村 全村84户,80%有黑白电视机,自架普通天线,收福建1台。此外,10多户没有电视机,有的因为收看不到,有的因为经济困难买不起,有的因为怕影响孩子读书不置电视机。
荷溪村 无电视转播台,村民自架普通天线收视。
雁门村 75%村户自架普通天线收看福建1台。25%村户没有电视,原因是收看不到或经济困难。
东溪村 80%畲家自架普通天线收看福建1台,时受干扰,图像不清晰。20%畲家没有电视机。
青峰村 畲家58户,其中22户有黑白电视机,用普通天线收看1台,图像不清晰。62%畲家没有电视机。
十、文化设施
(一)文化站
霍口区福湖文化站 1957年成立,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隶属罗源县文化馆管理,人员工资、业务费由县文化馆拨付。馆内配备图书、报纸、杂志、各种棋类以及锣、鼓、琴、笛等乐器,文化馆除组织和辅助群众开展文化、文娱活动外,还创办墙报等配合宣传中共的各项中心工作。1966年下半年至1974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曾一度停办。1975年复办。1976年由省市县三级共同筹资建设砖木结构的二层总面积为160平方米的文化楼一座,并重新购置图书、乐器。1982年成立霍口畲族乡文化站。
2000年,罗源全县畲族乡村有文化站2所,拥有图书、报纸、杂志、电视机、乐器、棋类等设备。其中福湖文化站配备较为健全,拥有图书2000多册,报纸8种,杂志18种,电视机,电影放映机。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娱室和文物室。
小沧畲族乡文化站 1975年建立,原有活动场所80平方米,设有录像厅、报刊阅览、图书借阅、台球等设施。有电影放映队1个、业余伬唱队1支、龙头灯1支。1991年后因建设山仔水利枢纽工程,全部搬迁到附近的利洋坪建设新乡址,文化站活动场所尚未落实。
(二)文化亭、室
1958年,提倡文化下田头。当年罗源县八井村在田头建木构的文化亭。亭内有报纸、画报、连环画等,供社员劳动休息时阅读。1959年下半年停办。
1983~1986年,罗源县西兰乡下流坑自然村、飞竹乡王廷坑自然村和白塔乡大项等村成立文化室,开展书刊借阅及歌咏、舞蹈等文娱活动。自1990年后又成立西兰乡许洋村、大坪自然村、洪洋乡长石自然村、霍口畲族乡溪前村、松山乡上土港村等文化室。2000年,罗源县有文化室8所,文化室备有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及象棋等。
(三)戏台、影剧院
清代中期,人口较集中的畲族村开始邀请戏班入村演出,并在部分较大的宫庙增设戏台。民国时期,罗源县畲族村有戏台5座,其中西兰村的太尉宫、白水村的奶娘宫、飞竹村的崇福宫、双元里先锋庙等戏台较为宽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一些乡村将祠庙扩建为礼堂,作为召开会议、放映电影和戏剧演出场所外,部分乡村集资兴建影剧院。1982年,霍口乡在霍口村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620平方米的霍口影剧院,供戏剧演出和定期放映电影。此后,福湖、溪前、山垅湾、伡溪等村亦建设影剧院。2000年,罗源县畲族乡有戏台、影剧院12座。
(四)录像播映场
1984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霍口村、飞竹乡飞竹畲族村首办录像播放场。由个人集资购置设备,从事营业性播放活动。畲族聚居村设有播放场6家,日播放录像20多场,观众1000余人。1991年后,畲族乡村电视机逐渐普及,录像播放场随之解散。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桂萍
相关人物
郑小瑛
相关人物
郑锡炎
相关人物
雷香俤
相关人物
雷宗康
相关人物
雷翠凤
相关人物
蓝登祿
相关人物
蓝月珠
相关人物
蓝香妹
相关人物
蓝火财
相关人物
蓝其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文化局
相关机构
连江县民间文学集成编...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潘渡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蓼沿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丹阳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长龙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安凯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东湖广播电视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