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
分类号: F204
页数: 6
页码: 240-245
摘要: 本节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村科技活动得到一定发展,成立了一些科技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等活动,建立了四级农业科技网和科学技术协会,但仍有不足。
关键词: 福州地区 畲族村 科技活动

内容

福州地区只有两个畲族乡——罗源县霍口乡、连江县小沧乡。这两个乡都成立了科技机构,组织畲族科技活动。其他畲族村科技活动,由当地乡镇科技机构组织开展。
  一、农业技术推广站
  1956年8月,罗源县霍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承担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配备技术人员1名。1958年10月至1964年4月,改称霍口人民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任务仍然为推广农业新技术,配备农业技术人员2名。1961年5月,随着体制改革,复称霍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65年撤区并社,改称霍口人民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9月公社改为乡建制后,更名霍口畲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2000年,配备农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的3人。农技站承担工作任务从原来的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和推广转为烤烟、食用菌栽培等项新技术推广。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同样成立有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气象哨
  1958年,罗源县在霍口公社霍口和南墘大队设有气象哨,配备兼职气象观测人员2人,气象哨设有雨量器、干湿球、温度计,观察当地的降水、温度、湿度等简单数据,每日或每星期电话向县气象站汇报一次,每月编制报表。2000年,南墘气象哨被撤销,仅剩霍口气象哨配备兼职气象观测人员1名,设备及工作任务不变。
  三、地震测报点
  1972年,罗源县洪洋公社官村大队设地震测报点,配兼职测报人员1名,配备土地电、土地应力、无定向磁力仪、水平摆、磁偏角仪等,进行定时观察,人工记录数据。1976年,配备自动记录仪,实现自动记录。1979年,县地震办公室被撤销,官村地震测报点隶属县科学委员会管理。
  四、四级农业科技网
  1955年,罗源县各畲族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配备农民技术员,选择当地老农担任,负责选种、育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新技术的推广。1958年,按大队成立农业技术指导小组,由种子员、植保员、技术员等3~5人组成,担负科学种田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1965年,分别以大队和生产队为单位建立农业科技小组,形成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网。当年,全县畲族村建立大队一级科技小组32人、生产队一级科技小组161人,建立各类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930亩。大队和生产队科技小组除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外,还在县、社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水稻、小麦等良种培育、施肥、管水等新技术的研究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种。1981年后,农业生产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建立科技示范户。从1984年起,相继在霍口溪前、西兰、飞竹等村建立香菇菌制种、高产栽培,白木耳高产栽培、黑木耳引种、蔺草高产栽培、食用菌脱水加工、香菇保鲜加工、竹荪试种、果树栽培等各类科技示范户130个,取得庭院经济综合开发、代用料栽培香菇等科研成果,为农林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协会
  1984年7月成立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科学技术协会,会员41人。科学技术协会在开展科学宣传和普及的同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咨询和技术培训,为科技兴乡、兴村起重要作用。
  六、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6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分管科技副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企业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于1995年成立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副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小沧乡农机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各村长等。1997年7月,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因人事变动,调整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至2000年,科技委员会有委员7人,由乡人民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乡长担任。乡科技委员会主要负责全乡科技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非畲族乡的乡科技领导小组,对乡内的畲族村进行科技领导。晋安区日溪乡科技领导小组,给党洋等5个畲族村分发环保、计生、卫生等宣传材料,通过墙报、黑板报进行科普宣传,全乡5个畲族村杂交水稻推广率达100%,林业部门拨专款为畲族村改造低产毛竹林7000多亩。
  七、科技普及
  (一)宣传
  1956年,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绘制《挖稻根防治螟虫》等幻灯片在畲族村巡回放映,观众1万余人(次)。1957年罗源县闽剧团、县工人俱乐部文艺队等编排《消灭四害》、《近亲危害》等短剧巡回演出。60年代,在每次电影放映前均增加科学教育片。1973年,县科协、县地震办和县水电局等单位联合在飞竹、霍口、西兰等村举办安全用电、地震测报等图片巡回展览,开展用电安全和地震预报预防等常识教育。1982年,霍口畲族乡、福湖、西兰等村建立科普宣传栏,定期刊登农作物、经济作物和食用菌栽培知识。1987年,罗源县举办农村科教电影汇映月,全县33个村,150个自然村,放映科教影片67部,300余场,观众15万人(次)。1988年9月,在罗源县“科技月”活动中,霍口文化室和福湖文化站放映《生命的奥秘》电视片,观众3000多人(次)。1989年,罗源县开展“人口与健康”科教电影汇映,历时4个月,放映839场。其中霍口、飞竹、西兰、伡溪、八井、南洋等33个村和150个自然村放映150场,观众39000人(次)。同年9~11月,罗源县科协、科委等组织“农村科技致富典型百例”以及蔺草、食用菌栽培技术等100余幅科普图片,进行巡回展出,其中,在畲族乡村展出6场,参观者4000多人(次)。1991~2000年,以电视录像片、专题会议、科普专栏等形式在畲族乡村宣传竹林下竹荪快速高产栽培技术、袋栽香菇培养料感染原因及防治对策、烤烟高产栽培、再生稻栽培等知识。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除开展类似上述活动外,还以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工具,从多方面揭露,批判“法轮功”等邪教的反动本质,以及形形色色的迷信,愚昧现象,推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破除封建旧习俗”的文明新风。
  (二)培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用以会代训形式,对农会干部进行选用良种、精耕细作等技术培训。1955年,罗源县霍口区卫生所举办新法接生培训班,受训接生员12人。同年,全县畲族村派老农等参加罗源县举办的科学造林、农作物栽培、畜病预防等各类培训班,当年累计受训人员62人。1963年,霍口区举办春季播种培训班,培训生产队长、农民技术员,其他有关乡村有关人员皆参加所在区、社培训。1979年后,为配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实施,畲族村派出有关人员进行脱产学习,跟班操作。80年代,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经常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987年,举办食用菌、水果等栽培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210人。1989年,霍口乡举办香菇高产技术、香菇代用料等培训班2期80余人。1991年,霍口乡举办单季稻田种植烤烟、烤烟烤干技术等培训班4期200余人。1993年,霍口乡举办白背木耳立体栽培技术训练班。1994~2000年,霍口乡举办烤烟田间管理、淡水鱼养殖技术、病害预防等培训20余期,受训800余人。其他畲村皆派员参加当地乡、镇的培训。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同样组织农田高产化、林业发展方向、食用菌生产技术、科学饲养家畜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了2个畲族科技示范村——樟后村和东风村;建立了56个科技示范户,各户都带头引进和试验新技术、新良种,带动周边10户以上农户依靠科技开发致富。
  八、技术运用与推广
  (一)粮油作物栽培技术
  明代以前,罗源县畲族居民已掌握旱稻、麦类、豆类、薯类栽培的简单生产技术。明万历后期(1612~1620年),开始从汉族地区引种番薯,并逐渐扩大种植面积。清代初期,畲族群众除广种水稻外,还大力推广穗选等办法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以提高水稻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畲族乡村的科技发展,在畲族乡村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并派遣有关科学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加强技术运用、推广等方面的指导,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畲族乡村科技活动存在的零星、分散、自生自灭的情况。1950~1953年,在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运用穗选、片选、株选等办法,进行传统的水稻、小麦、豆类、甘薯等良种提纯复壮以及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推广。同期,各村还推广挖稻根消灭螟虫等活动,促进了粮食生产。其中罗源县霍口区1953年的粮食总产比1950年增28.3%。1954年,霍口区的霍口、山垅湾、溪前等乡开展连作稻种植试验,当年18户农民试种连作稻20亩,总产5300公斤,其中早稻平均亩产127公斤,晚稻亩产148公斤,分别比种植间作稻增39公斤和30公斤。1956年,霍口区山垅湾、溪前、王廷洋等村开展甘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同年,山垅湾村还开展龙岩松蕊、古田柳花、连城文亨等小麦引种试验,使全区推广甘薯和小麦良种有了科学依据。1957年,山垅湾、溪前村进行山区“三熟制”耕作制度改革试验,即早、晚两季种水稻,冬季种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24公斤,为全县低海拔山区逐步推广“三熟制”树立样板。同年,罗源县畲族乡村推广使用过磷酸钙肥料,在烂泥田、冷水田种植水稻获得增产。1960年,在溪前、旺岩、八井、前房、南洋等村推广矮杆水稻良种的同时还推广小麦冷水、温汤浸麦种、消灭小麦散黑穗病、甘薯老蔓越冬育苗、早稻半合式秧田育秧等科学种田新技术,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收。60年代中期坚持水稻“穗粒兼顾”原则,实行合理密植。
  永泰县畲族居住边远高山,原来单季水稻生长慢,产量低,1966年,高山地区引进“农垦58”等良种,极受畲民欢迎。1977~1981年,推行“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的耕作栽培技术”和“山区中稻杂交化种植技术”。原来单季稻每亩年收成六七担,改良后每亩年收成十多担。此项改良先后获福建省农业厅三等奖、四等奖。
  1978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在霍口公社的溪前、山垅湾大队,飞竹公社飞竹大队的塔里自然村,白塔公社的旺岩大队,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试验,获得好收成,为罗源县杂交水稻种子自繁自制取得成功经验。
  1988年,霍口畲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起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分别在霍口畲族乡山垅湾、起步乡廷洋坂两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平均亩产72公斤,再生稻不但使山区单季稻多收一季,还具有省种籽、少花工和省肥料等特点,为全镇再生稻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1990年后,罗源县畲族乡村的科技活动主要围绕甘薯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蔺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旱秧稀植、抛秧、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这些活动都取得可喜成果。
  长乐市惟一的畲族自然村——岭利畲族村,推广杂优水稻,改进耕作技术,加强防治病虫害,改良水利设施,每亩水田产粮,从单季年收成3担,增加到双季年收成16担。
  (二)食用菌栽培技术
  明代中期,罗源县霍口卓贤垅村畲族群众开始从浙江省龙泉县引进香菇半人工栽培技术。栽培办法是于当年冬季至翌年春季之间砍伐楮、槠等阔叶树,在树皮上凿小孔,以便野生菌种天然附着,秋季覆盖以芒箕,翌年冬季便可采摘鲜菇,至第三年夏季结束。为提高产量,还经常浇以淘米水,以增加营养份,提高出菇率。清代,这种技术逐渐推广,康熙《罗源县志》记载:“香菇,味美,冬春之交砍楮、槠等木于深山,米汁沃之而生”,即记载当时畲族群众栽培香菇的过程。历民国时期至60年代中期,仍沿用这种技术栽培,其中1955~1958年,霍口区收购的香菇(干品)1~1.6吨。60年代后期,罗源县畲族社队群众栽培食用菌的技术逐渐提高。1968年,西兰公社西兰,白塔公社旺岩、钟下、南洋等大队首次使用早稻稻草栽培草菇,试验获得成功,并由县供销社土产公司推广到其他社队。1969年,霍口公社霍口大队的部分畲族群众开始引进白木耳菌种并进行段木人工栽培,首获成功。次年推广到该公社10个大队。1974年冬,飞竹公社马洋大队王廷坑生产队与祥洋、陶洋生产队同时引进香菇人工培养的菌种,进行段木全人工栽培香菇,获得成功,为全县推广全人工培植香菇,提供了科学依据。1985年,罗源县西兰乡院前村高楼自然村蓝成义在继飞仙岩牛场首次试验木屑袋栽香菇取得成功后,当年栽培400袋,皆告丰收。1988年,他自费往省农学院接受培训,在试验以芒箕、茅杆、麦杆等作为木屑代用品生产香菇的同时,筹集资金创办食用菌菌种场,培植香菇、凤尾菇等菌种。1989年,罗源县洪洋乡民族,飞竹乡飞竹、蛤蟆石3村承担罗源县科委下达的“竹林下栽培竹荪”的试验任务,平均每平方米收竹荪(干品)0.5公斤,同时为罗源县推广竹林下栽培竹荪提供了科学依据。1993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与福建省农科院、罗源县粮食经济开发总公司等共同承担“白背木耳集约化大规模立体栽培研究”项目。当年引进台湾白背木耳新品种,栽培102万袋,平均每袋收750克。1994年,经福州市科委组织省市有关专家评估验收合格,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功突破常规小农栽培方式,为大规模立体栽培建立了模式,同时为罗源乃至福州市的食用菌出口创汇增加新菌种。
  (三)果树栽培技术
  福清市一都镇东山畲族行政村,原种大红袍种枇杷,果小。90年代,镇政府农技站请省、市农科院专家指导,引进解放钟、旱钟6号枇杷种。全村近4000亩枇杷,三分之一嫁接解放钟和旱钟6号,三分之一栽新品种,三分之一保留原品种。2000年,新品种枇杷上市,价格提高数倍。
  福清市圳边畲族行政村,在公社化时建有果林场。90年代,钟小明等15位畲民自筹资金数万元,从山下开辟一条宽2.5米、长1000多米直通山顶的山路,在山上开荒300多亩,引进新品种枇杷8000多株、龙眼5000多株,采取科学方法种植,取得好收益。
  福清市东升畲族行政村,2000年由爱乡华侨出钱,村出地,试种龙眼4亩。
  永泰县芋坑畲族村用青梅嫁接广东梅、诏安梅,原平均每株产几十斤,嫁接后平均每株产3~4担,而且株矮,便于管理。永泰县力生畲族村种的青梅,原是羊屎梅,果小;后嫁接广东梅,果大但质欠佳;又嫁接龙眼梅、白粉梅,达到果艳,核小,质佳。
  永泰县畲族村原先没种枇杷,受近邻福清畲家良种枇杷大丰收的影响,90年代末,开始种枇杷。力生村岭顶自然村畲民雷必成,从1997年起种枇杷100多株,产量高。又由于山高收成晚,市场上枇杷快没了,他的枇杷才上市,售得好价钱。雷必成成了枇杷专业户。荷溪村支部书记黄立球,引进福清枇杷旱钟6号,2000年6月建立50亩示范基地,套种西瓜,长势良好。芋坑村畲家与福清畲家交界,2000年引进福清枇杷,种植2000亩。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在90年代,引进名优果树,如“东湖早”枇杷、板栗、橄榄、柑桔、橘等,都获好收成。
  (四)家禽饲养试验
  永泰县协星畲族村,80年代,曾有养猪养鸡专业户,但因亏本而试验失败。2000年,永泰县荷溪畲族村鸽场饲养1000多只鸽子。永泰县芭蕉畲族村饲养塞北兔4000多只。
  (五)蔬菜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福州地区畲民引种包菜、花菜等新的蔬菜品种。
  20世纪末,连江县小沧畲族乡改造低产耕地,发展经济蔬菜,建立樟后畲族村110亩茭白高产示范基地。
  2000年,永泰县雁门村畲民学习本村汉族群众的技术,有10多户畲家种植反季节蔬菜,有西红柿、白菜、菜花、包菜、四季豆等。
  (六)菁、蔺草、烟草、药材试种
  明代后期,罗源县畲民从莆田引种菁和以菁加工菁靛的技术,产品销售杭州、上海等地织布行。同期,还引种烟草和烟叶晒制等生产技术。
  1975年,西兰公社西兰大队塘里、墩厝大队下刘坑生产队和飞竹公社红星(官路下)、外湾厝生产队等从宁波引进席草种植;同年白塔公社旺岩、钟下和松山公社八井等大队试种烤烟;飞竹公社红星大队(今官路下村)大队外湾厝大队进行茯苓、栀子、泽泻、半夏等药材试种,不但获得成功,而且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为推动罗源县畲族社队的经济作物发展积累了经验。1985年,西兰乡墩厝村下刘坑等自然村首次从日本引进蔺草进行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并且大力扩种蔺草,为罗源县草织厂的塌塌米草席出口生产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七)工业技术
  明代,罗源畲族居民已能熟练掌握种植苎麻,利用苎麻搓线,用木织机纺织苎布,养蚕抽丝,用蚕丝编织丝带,用木材盖房和竹编家具、农具等技术,但发展较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乡村群众开始重视科技发展,引进和推广技术,促进乡镇工业生产发展。1962年,罗源县霍口畲族区从飞竹铸锅厂引进技术人员,在溪前下段坂创办铁锅铸造厂。此后又引进铸件生产技术,增加铸件产品生产。1979年,罗源县福湖大队引进胶合板生产技术,利用当地木材,生产缝纫机台板、餐桌桌面、椅面等产品。1984年,福湖、溪前大队又引进竹编技术,创办竹编厂,生产茶碟、花瓶篮、船篮等多种竹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地。同年,罗源县霍口、溪前等地引进技术,创办香菇脱水厂,加工烤干香菇。1988年,罗源县溪前、福湖、霍口等3个村,先后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木筷厂,产品销售全国各地。1990年,霍口畲族乡又引进车木技术和设备,生产各种车木、鞋跟,产品销往上海。2000年,霍口山垅湾村神木胶木板厂研制组从外县引进三合板生产技术,购置国家认定的木材旋切机2台,热尼机2台,拼板机1台,压刨机2台,经旋切后薄木板经密封式脱水烘干、上胶、合并垫压等过程,生产出长183厘米、宽91.5厘米、厚1.8厘米的胶合板产品,于2001年2月申请列入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