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09
颗粒名称:
四、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9.2
页数:
22
页码:
207-2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畲族小学教育从私塾起步,经历发展挫折和恢复,最终实现了普及。通过集中办学、改善设施等方式,入学率持续提高。
关键词:
福州畲族
教育发展
小学教育
内容
(一)罗源县畲族小学教育
1、学校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源县大部分的畲族乡村无小学设置。私塾废除后,儿童读书需送往邻近的国民学校,或私立小学,或县城的小学,由于路途远、经济负担重,能去上学者为数极少。至民国38年8月,累计读小学者不过70人。
1951年秋,罗源县人民政府为发展畲族地区教育事业,创办白水、王廷洋、山垅湾等3所初级小学,入学儿童38人。1952年,又创办福湖、塔里、蛤蟆石、西兰、八井、伡溪、后山(今廷洋坂)、浿溪(今南洋)等8所畲村小学。此外新办山腰(今官村)、吾珠(今高洋)等初级小学,以接纳畲族村儿童。是年秋,新增12个班级,入学儿童196人。1953年有11个村设小学,23个教学班,243人。1957年,畲族小学11所,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人。
1958年,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当年新办有上土港、东元里、西山、价洋、岗尾、梅树湾、谷洋里、灵峰洋等民办初级小学。同年秋,八井小学实行学生寄宿制,接待竹里、横埭两村学生,提高入学率,减少流生数。1959年秋,全县有畲族小学18所,设19个教学班,在校儿童693人。
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实行学校局调整,先后有上土港、西山、梅树湾等小学停办。1962年秋,全县畲族小学减至13所,设14个教学班,在校儿童减至280人。
196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情况好转,畲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除复办上土港、西山、梅树湾等小学外,还新办田中、水口洋、黄家湾、官路下、溪前、南峰、远顶、前房、竹里、梅洋、笕下、民族(即九头冈)、石壁下、大坪、许洋、价洋、卓贤垅、川边、罗溪里、晏潭、杞坑等公办和民办小学。至1965年底,全县畲族村小学44所(其中民办19所),设47个班级,在学儿童773人。此外,还有就读于其他汉族村小学的学生470人。当年全县畲族学生数1243人,入学率86%。
1966年下半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各学校先后停课,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1969年2月开始复课。同年起县领导提出“初小不出村,高小不出队”的办学要求,先后增设铺楼里、角里、京布岩、南洋、上大项、大项、牛脚洋、甲坑、大洋、外口厝、下刘坑、南串、山朋、岗尾、下车、徐重、梨坑、车子洋、牛栏坪、湖头、川边、浿头、茶洋、下台、鼓头石、车坪里、牛母山、可坂、坪石、白岩、岩里、圣殿、南口、江里、上岩里、可湖、石门里、牛洋、安井、土洞等39所。至1973年全县畲村小学数82所,85个教学班,在学儿童2066人,入学率91%。此后又增设侖后、谢坑、西溪、半岭等民办小学。至1978年,全县畲村设小学93所,设112个教学班,在校儿童2010人,入学率92.5%。
1980年后,根据生源情况,逐渐调整布局,部分进行撤并,部分改设教学点。1986年,全县畲村设小学84所,其中完小校5所,初小校79所,134个教学班,在学儿童2147名,入学率95.17%,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为巩固普及成果,提高普及水平,同年秋,调整部分学校布局,并将福湖、王廷洋、官路下等3所小学改设寄宿制学校,招收邻近村庄畲族学生。1990年,全县畲族乡村设小学81所,设1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5人,入学率97.3%。
1991年后,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狠抓学龄儿童入学率。1992年畲族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8.2%。1994年起,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部分生源缺乏、设备简陋的小学进行调整,至1996年,全县畲族村设小学66所,其中完小校8所,初小校58所,设10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69人,其中畲族1820人。此外在非专设学校就读414人。是年,全县在校畲族儿童为2234人,入学率99.1%。
1997年,在狠抓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开始提倡集中办学,将部分教育设备简陋、生源较少的小学改为教学点,有利提高教学质量。2000年,全县设畲族小学23所,其中,完小校7所,初小校16所,设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9人,其中畲族学生770人;此外,就读于非专设学校的畲族学生1303人。全县畲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2、设备
1951年,畲族乡村小学校舍皆利用祠庙为校址,县拨给黑板、课桌椅等设备。
1952年,县拨款2000元(折新版人民币)扩建浿溪小学校舍7间,157平方米,以招收南洋村畲族儿童入学。同年秋,县还拨款修缮有关祠庙、民房作为塔里、福湖、蛤蟆石、西兰等小学校舍。此外,还对已开办的王廷洋小学校舍进行屋面翻修。1953年,又新建伡溪、后山(今廷洋坂)等两所小学,10间教室,建筑面积252平方米。1954~1957年,重点修缮校舍和扩充课桌椅及教具。
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后期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设备增添很少,仅1963年和1966年初新建石壁下、远顶等2所小学校舍,8间教室343平方米。1970年,校舍建设和课桌椅增置皆提倡民办公助,发动群众捐工、捐料,加快了学校设备的改善速度。至1978年,先后新建和改扩建的有南洋、土洞、大项、安井、田中、梅树湾、山朋、八井、角里、许洋、官路下、官村、上大项、南峰、茶洋、杨家里、西兰、可坂、蛤蟆石、东元里、西山、坑头、曹垄、南坝、上岩里、上土港、岗尾等27所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3743平方米,造价10.48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8.09万元,大队或生产队自筹239万元,使这些学校校舍告别借用祠庙和民房的历史。同时新添部分课桌椅,以及三角尺、圆规、大算盘、地球仪、篮球、排球、乒乓球桌等教学用具。
1979年后,畲族村校舍建设实行新建与改、扩建并重的方针,至1983年,先后新建谷洋里、大坪、竹里、黄家湾、洋头、王廷洋、际上、罗溪里、徐重、价洋、福湖等11所小学校舍,新增教室49间,建筑面积2085平方米,总投资8.57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617万元,大队、生产队集资2.4万元。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为王廷洋和福湖两所完小,分别为434平方米和476平方米,教室为12间和9间,设有小操场等。
1984年后,校舍建筑实行县、乡、村三级筹资,至1990年先后新建八井、石门里、石壁下、曹垄、笕下、川边、湖头、下车、价洋等9所小学校舍,总面积2337平方米,新增教室55间,总投资41.64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33.02万元,乡村投资8.62万元。在此期间建设的校舍开始重视校址、教室朝向选择,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框架和砖混结构,有玻璃窗等配套设施以及操场等。在此期建设的校舍以八井小学为最大,面积1200平方米,教室21间,总投资17.2万元。
1991年后,根据学校布局调整重点,完善完小校,改建初小校。完小校校址选择以重视周边村庄儿童入学以及有利发展为前提,校舍建设皆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教室面积从原来6米×7米,扩大到7米×8米,所建学校玻璃门锁等配套齐全;同时完善操场、围墙、厕所等附属建设。加强校园美化。学校建设实行县、乡、村三级投资和社会捐资。2000年,全县畲族专设小学总占地59367平方米,建筑面积15063平方米。西兰、八井、福湖等中心校和完小校,拥有自然试验室,配备磁铁、电烙铁、放大镜、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酒精灯、烧瓶、烧杯、试管等;设有广播室,拥有扩音设备,有幻灯投影仪、三用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挂图、地球仪、篮球、排球、铅球、垒球、跳高架、单双杠、爬杆架、沙坑、乒乓球桌等教学设备和体育器材。初小校拥有挂图、地球仪、乒乓桌、沙坑等。
3、教师
1951年,县教育部门选择3名熟悉畲族风俗习惯的教师到白水、山垄湾、王廷洋等3所学校任教。1952年,又从全县教师中选派8位能听懂畲族一般语言的教师到福湖等8所小学任教。1957年,县人民政府考虑畲族学校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问题,作出在畲族中选择初中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的决定。当年,福湖村蓝朝晃首先被录用,选派到畲族小学任教。是年底,畲族小学教师增到12人。1960~1962年秋,13所小学配备教师14人,其中畲族1人。
1963年配备的教师增至29人,其中畲族2人。
1969年后,学校增设,教学班增多,畲族小学教师亦随之逐渐增加。1973年达95人。其中畲族教师13人(包括民办在内)。同年,为培养畲族小学教师,飞竹等公社注重选拔回乡的畲族初、高中优秀毕业生到宁德师范学校继续深造,毕业后配往畲族小学任教。1978年全县畲族小学有教师106人,其中畲族16人。
1979年后,教学班随生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1986年全县畲族小学校教师为128人,1990年为129人。1991年起,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数量逐渐减少,至1996年,只有教师109人,比1990年减少20人。在此期间,大部分教师皆通过培训、轮训,民办教师还接受函授等形式的教育,达到中等师范学历,个别取得大专学历。2000年,全县畲族专设小学23所,62个教学班,教师人数79人,其中畲族26人。
附:罗源县福湖民族中心小学简介
罗源县福湖小学前身是福湖私塾,于同治乙丑年(1865年)由雷春林等人组织创办,校舍设在雷家古屋内,只有一个教学班,招收8~15岁少年入学,先生一人,伙食酬金由学生家庭共同募集。此间培养了贡生4名、秀才多名。民国12年(1923年)改名为福湖学堂,迁址福湖祠堂,后因战乱,几次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定名为福湖初级小学,校址先设雷家古屋内,后又迁至福湖清溪境祠堂内,先派一名教师任教。1956年,政府出资筹建一幢两层土木结构教学楼,教师增至2名,开设1~4年级复式教学班。1974年,学校迁址,新建砖木结构教学楼和食堂,开设五年级,成为完全小学,改名为福湖小学,教师增至5人。1991年后,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逐步完善了操场、跑道、围墙、师生宿舍、食堂等设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具仪器和图书资料。1995年,改名为福湖民族中心小学,此后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招生范围遍及霍口的各畲族村落,学生8个班近300人,教师13名,逐步完成了占地4039平方米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求实、团结、创新、进取”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四个100%,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原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习近平,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江家福,副省长汪毅夫等领导先后来校指导,美、英、日、俄等国家客人也来校考察访问,提供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福州德育先进单位、罗源县文明学校、福州市文明学校等称号,学校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
(二)连江县畲族小学教育
1、学校设置
清末,连江县有12所小学堂,但是,在畲族聚居的50多个自然村中,却没有1所小学堂。
在民国20年编辑的《连江县各区学校一览表》中,虽有赤石乡赤石初级小学、蓼沿乡蓼沿初级小学,但畲族学龄儿童上学者甚少。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县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仅4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在连江县民政科配备了一个民族干部,协助教育科开展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工作。据1949年底统计,全县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有69人。1952年,连江县对小学布点进行调整,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增设了蓼沿学区仙屏小学等6所初级小学。1953年2月,连江县第一次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查工作。据调查报告记载,全县59个畲族聚居和混居的自然村,只有13个村建立了学校,畲胞学龄儿童938人,已入学的25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7%。根据普查情况,于同年9月,在五区的高坂村,六区的樟洋村、广化村,八区的黄花洞创办了4所初级小学,在四区的龙潭村,五区的南山、天竺、蓝仔、下杭村,六区的坵祠村增办了7所巡回初小,初步解决了畲胞子女上学难的问题。1965年9月中旬,再次组织人员分别深入潘渡、蓼沿、长龙、丹阳、黄岐、官坂、筱埕、坑园等8个公社的80个自然村,对少数民族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据统计,少数民族聚居的59个自然村,已设小学39所(其中民办小学20所,巡回初小2所),41个班级,学生694人。全县畲族学龄儿童955人,已入学的694人,未入学的261人,入学率提高到72.7%。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还很差,在37所全日制小学中,除9所小学有校舍外,其余均借用民房厅堂当教室,课桌椅多由学生自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连江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畲族聚居的自然村有54所小学,在畲村任教的教师50人。畲族在校的小学生1153人,是1949年的16.7倍。1981年,有少数民族小学校舍86间(包括借用民房18间)、面积4000多平方米。
1983年,连江县有专设少数民族的学校40所,47个班。全县少数民族7周岁至未满12周岁学龄儿童1268人,已入学955人,入学率75.3%。
连江县民委逐年都拨款资助小沧畲族乡办教育,1984~1987年,共拨款7万多元,修建了小沧中心小学和东风、大岗、掌濑、上东山等小学校舍,扶持大岗小学建设“红领巾果场”,给东风小学扩建操场,添置床架、棉被等。为畲族学生解决了寄宿难的问题。
1986年,连江县有专设少数民族的学校45所,54个班,全县少数民族7周岁至未满12周岁学龄儿童1277人,已入学1102人,入学率86.3%。
1987年,全县少数民族聚居和混居的乡村,都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
1990年,连江县少数民族小学在校学生55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37人。全县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98.5%,毕业率100%,普及率97.5%。
1993年秋,全县校内外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总数1207人,在校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数1199人,入学率99.3%。
1996年,经过几年调整,撤除部分生源少、设备简陋的小学,全县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剩下30所,在校学生565人。
1997~1998学年,连江县6个畲族聚居乡畲族小学概况见附表。
1997~2000年,强调集中办学,提高教学质量,长龙镇鹿池畲族自然村小学等一批畲族村小学被撤办,学生到中心校寄宿或到邻近小学读书。
以连江县惟一的畲族乡——小沧乡为例,1999年,贯彻集中办学方针,将七里小学、东风小学、大岗小学撤并到中心校,并投资60万元兴建民族春蕾学校寄宿生宿舍楼,改善了办学条件。
潘渡村是汉族村,潘渡中心小学于1998年办起寄宿制小学,部分畲族中、高年级小学生寄宿中心校就读。其中,2000年有畲族学生40人,2001年有畲族学生72人。
2、设备
50年代,连江县畲族乡村小学多办在祠堂或厅堂,课桌椅由学生自带。政府拨款完成基建投资情况如下:(含畲汉混居乡村小学)
文硃初小1953年修建学校投资250元(学杂费)完成108平方米
潘渡小学1957年修建学校投资660元(学杂费)完成74.9平方米
总洋初小1957年修建教室投资1900元(学杂费)完成147平方米
下洋小学1958年新建教室投资5100(省拨)完成236平方米
蓼沿小学1958年新建教室投资3100元(省拨)完成236平方米
在广大畲族自然村,小学校舍建设有一个艰难的过程。1958年,潘渡乡高岳畲族村小学尚借用老百姓的厅房,年年换地方。1965年,高岳小学才搬进“陈氏宗祠”。1969年,政府拨款在雷打石畲族自然村新建校舍。1979年,政府拨款在大崙畲族自然村新建简易校若干学年连江县专设畲族小学情况表舍。1988年,由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在高岳村新建一座教学楼,学校面貌一新,全村小学生集中在这里学习。高岳畲族村小学校舍的40年变迁,很具代表性。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发展,畲族乡村小学校舍设备普遍改善。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小沧畲族乡的校舍设备如下:
3、教师
1958年,实行国家办学和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热潮,连江县许多畲族自然村聘请民办教师办起初级小学,民师工资实行民办公助体制。从1973年起,潘渡等公社重视选拔回乡的畲族初、高中优秀毕业生担任民办教师。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1983年,6个畲族聚居公社共有民办专任教师43人(安凯学区5人、东湖学区6人、潘渡学区10人、蓼沿学区12人、长龙学区5人、小沧学区5人)。他们为连江县偏远的畲族山村普及小学教育作出贡献。政府重视通过培训、轮训、函授等形式,使畲族乡村教师达到中等师范毕业学历,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2000年9月,连江6个畲族聚居乡学区有小学教师915人(含汉族)。其中:大专毕业的39人,占4%;中专毕业的821人,占90%;高中毕业的14人,占1.5%;高中毕业以下的41人,占4.5%。
附:潘渡乡高岳畲族村小学简介
高岳是一个畲汉两族混居的村子,全村人口1000左右,其中畲族人口近500人。早在1929~1933年间,畲族居住区的畲民聘请一位教师,开办一所私塾。当时参加学习的学生有20多人,教师教学采取个别面授的方法。每生每年的学费是稻谷一担。学生主要学两书本:《三字经》和《大学》。后来老师走了,私塾也就停办了。
1950年,高岳村在汉族居住区开设了一所学校,参加学习的畲族孩子只有三四人,一直持续到1958年大跃进时,上级正式派老师来,学校借用老百姓的厅房,课桌椅均由学生自己带来,年年转换地方。参加学习的畲族孩子大约十二三人。1962年后逐渐增多,约有十七八人,且大部分是男孩子。1965年后,学校正式开办在“陈氏宗祠”里。1969年,在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指导下,又在雷打石自然村创办了一所少数民族学校,上级有关部门还拨了专款修建校舍,在本地聘请了一位高小毕业的青年担任教师。这样,该自然村的学龄儿童几乎全部入了学(约20个),另二个自然村的孩子则到村部所在地的学校上学,当时参加学习的畲族儿童总共约四十人。1979年,又在畲族居住区的另一个自然村(大崙),创办了一所小学,也拨给专款,盖了一所简易的校舍,学生七八人(只办一二年级)。1975~1978年,雷打石小学还开设了“扫盲班”,参加学习的有二十多人,许多妇女都参加了。1995年,为实现“两基”验收,学校与村委会联办“扫盲班”,现在全村已无“文盲”了。当时参加学习的畲民有十二三人。1988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高岳村新建了一所校舍,从此全村归并在一所学校读书,高岳的教学面貌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全村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毕业率年年百分百。2000年,全村畲族适龄儿童41人,2001年40人,2002年33人全部入学。截至2002年,本村畲族人口中有1个大学生,原分配在省医药公司,后他就离岗;5个高中毕业生,其中1人考取了中等师范学校,现担任潘渡学区校长,另一个在平安保险公司工作,系连江县业务主办;另外3人在家经商。初中毕业生有几十人,大部分都在家务农。其中一女生考取了师范学校,现在学区任教;1人考取了中专,现在下宫乡政府工作;1女生在小沧信用社工作;1女生职专毕业后在家务农;另一女生正在南平林业学校学习。原来在雷打石任教的雷天发老师也已转正,1995年还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2002年,尚在中学读书的畲族学生有18人。
溪利小学简介
潘渡乡溪利村是纯畲族村。村里没有独立设托儿所、幼儿园,自从开办学校以来,学前班儿童就合并在一年级进行教学。
蓼沿学区畲族教育情况简介
蓼沿乡人口总数为2.8万人,其中畲族人口为0.19万人,约占全乡人口总数的6.8%。畲族居住人口多分散在本乡的黄竹头、云头山、虎头山、奎头山、南岭、山斗、百代洋、下坑、尖山、百里坑、牛埕、高坂、岭头、牛头山等14个自然村。
蓼沿乡畲族居住村最早于1929年3月设私塾,校名黄竹头私塾小学,有学生雷礼水、雷礼寿、雷天木、雷细妹、雷天水、雷金嘉等,由学生家长出资聘请塾师雷金端组织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居住地先后都开办了幼儿园和小学。最早设幼儿园的是1963年3月云头山幼儿园,最早开办小学的是1929年3月黄竹头私塾小学。1950年:幼儿12人,入园人数0,入园率为0;1966年:幼儿15人,入园12人,入园率80%;1978年:幼儿18人,入园15人,入园率83%;1983年:幼儿27人,入园26人,入园率96%;2000年:幼儿17人,入园15人,入园率88%;2001年:幼儿13人,入园10人,入园率77%。
教师多是民办教师,经费来源与体制管理为民办公助。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情况分别是:1950年:16人,入学14人,入学率87.5%,毕业10人,毕业率为62%,均未入中学。1966年:99人,入学83人,入学率83.8%,毕业15人,毕业率为18%,入中学9人。1978年:125人,入学108人,入学率为86.4%,毕业40人,毕业率为37%,入中学30人。1983年:133人,入学123人,入学率为92.4%,毕业39人,毕业率为31.7%,入中学37人。2000年:65人,入学65人,入学率100%,毕业65人,毕业率100%,入中学63人。2001年:53人,入学53人,入学率为100%,毕业53人,毕业率为100%,入中学53人。
1995年以前,黄竹头等14个畲族居住地分别开办14所单人校,由14位民办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其中畲族教师2名,经费是民办公助,管理体制是公立;1995年以后这些单人校由于生员不足,先后被撤并,毕业生未能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离校后多是回家参加农业生产。
备注:以上数字全属少数民族学生。溪利村未办中学班,未办职业学校。1983年开始扫盲教育,基本脱盲。1993年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畲族学生数86人,教师数2人。
蓼沿乡还积极扫除文盲,最早于1956年9月开始扫盲教育。经扫盲,非文盲率为30%。畲族大专毕业生有百代洋的雷容伙和高坂的雷春发2人,分别在福州、连江县蓼沿中学工作。
小沧民族春蕾学校简介
民国30年(1941年)夏季,由刘厝里的刘宝光牵头到罗源请来教师,在刘厝里办起第一所私斋学校。当时,每位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报酬是出钱出米,平均摊派,79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没有女生),所学课程有《人之初》、《中庸》、《学而》、《千家诗》、《五言》等等。第二年,大岗、七里两个畲族村也合办起了一所私斋,招收9至12岁的少年儿童入学,两村合并一个班才12人,尽管这样,私斋断断续续办了四、五年时间,还学不完几套手抄本。当时,国民党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大肆抽丁,小沧人民也难逃厄运,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十六七岁在校生可以免丁。因此,高龄新生人数急剧上升,有钱人家的子女读书,没钱人家变卖家产也要读书。后来在校生也免不了抓丁,于是就读的又不读了,四处逃避,从免抽丁到抽丁这个滑稽悲剧演到1947年11月才落下帷幕。
1948年3月,刘厝里和店头由国民政府办起了一所半公立单人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个复式班,所学科目有《语文》、《数学》、《图画》和《体操》等。由于办学地点是汉族所在地,所以畲族儿童极少入学,女生更难入学。
建国初期,小沧只有县属学校一所,校址设在店头尾沃。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小沧成立了辅导点,下属小沧、七里、东风、樟后4个分校小组。1962年下半年,小沧成立了学区,小沧学校正式命名为“小沧中心校”,下属中心校、七里、东风、樟后4个点校13个分校。1963年3月,小沧学区合并到潘渡学区,又易名为辅导点,直到1973年下半年才恢复学区。1974年8月学区办起了初中班,聘请5名上山下乡知青为代课教师,后因知青返城,师资缺乏,于1979年停办。
90年代以后,小沧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1993年9月起,中心校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1997年5月被市妇联授名为“连江民族春蕾学校”,2000年,学校从幼儿班到初三有16个教学班,45名教职工,学生542人。该校新建教学楼、宿舍楼,设备较完善,图书馆资料齐全,并在1997年11月通过“两基”验收。如今,校园林木葱翠,繁花似锦。
潘渡中心小学简介
潘渡中心小学创办于1950年。学校有12年的畲族教育历史。1990年陆续有兰山、马陀畲族学生来校就读。1998年因学校布局调整,办起了寄宿制小学,溪利、东岸畲族村三年级以上,兰山、马陀畲族村全部学生均寄宿中心校就读,成了连江县一个办学特色,现有寄宿生101人,其中畲族学生72人。学校领导关心畲族学生,多方筹措资金,投入22万元建设寄宿生宿舍楼,投入2万多元建设寄宿生食堂及添置寄宿生床架、被单、棉被、绒毯等,改善寄宿生学习、生活环境。以开展学员帮困助学、享受助学金等办法扶助家庭贫困的畲族学生,让他们重返校园。据统计,2000~2001学年,畲族学生学龄数40人,在校学生数40人,毕业生数2人;2001~2002学年,学龄数72人,在校学生数72人,毕业生数14人,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100%。
近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为办学宗旨,在“勤奋务实,团结进取”的校训鼓舞下,逐步树立“文明、自强、活泼、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先后荣获市学生锻标训练先进学校,市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市、县先进教工之家,县文明学校,县创安合格单位,县先进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图书馆被认定为省级达标馆。1997年来,伙仁校长先后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图书馆工作先进工作者、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党政干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塘坂小学简介
塘坂小学于建国前设私塾,校址在沙洲宫,教师1人,招收8~14岁儿童入学,教员的薪水由学生家长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公立初小学校,学生人数约40多人。后来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至1971年,本村扩大了办学规模,除了沙洲初小外,另外还创办了1所完小、7所初小校,学生总数达到了150多人。1993年,塘坂小学新教学楼建成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撤掉了所有的初小校,集中力量办成一所寄宿制的民族小学,由于校址在塘坂村部所在地,故定名为连江县塘坂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塘坂小学从初期的1个班、40多名学生、1名教师,发展到现在5个班、100多名学生、7名教职工。198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经验收,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为100%。1993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的教学综合楼落成并交付使用。学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进行了布局调整,创办成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较完善。90年代,学校管理不断规范化,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92~2002年,塘坂小学曾被学区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还荣获了毕业考综合比率第二名、田运会团体总分第二名、文艺汇演节目二等奖、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智力竞赛三等奖、书画表演赛三等奖、广播操比赛优秀奖以及少先队红旗大队、“手拉手”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等。1995年,前任校长谢祯伙被评为省、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现任校长雷香铨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50多年来,塘坂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成为人民教师。现任福建教育学院人事处处长陈英林(正处级)、连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蓝钦明(副处级)均曾在该校就读过。据统计,本村共有20名大中专毕业生。
(三)福清市畲村小学教育
福清市5个畲族行政村有5所小学。
棋山小学 1970年,棋山村在私人家里办小学一、二年级各1个班,学生45人,教师2人。学生读三年级要到龙塘等村小学。1973年,创办棋山初级小学,设一至三年级,学生100人左右,教师4人(其中畲族教师3人)。1978年,棋山村畲族学龄儿童153人,在校153人,入学率100%,教师8人(其中畲族教师2人)。1985年,棋山村自筹资金几十万元,先后建成教学楼(512平方米)、办公楼(280平方米)、厨房(48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规模扩大为棋山完全小学。2000年,棋山村畲族学龄儿童159人,在校学生159人,入学率100%,畲族毕业生24人,毕业率100%。
钟厝小学 民国16年(1927年),华南里创办龙岗书院(龙岗小学),校址福音院。翌年,该校迁址至钟厝村,校长翁楚钦,开设5个班级,教师5人,学生近100人。50年代初期,该校迁虎邱村,改称钟邱中心小学,钟厝村子女均在此上学。60年代中期,钟厝村创办钟厝小学,设4个教学班,教师4人,学生近80人,学校设在本村“花生间”,办学条件差。70年代初,村集体筹资建新校舍,校址“红乔顶”,为1层土木结构,初级小学,校长叶弥秋,学生逾百人。70年代中期,增建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有公办教师1人,民办教师3人。1988年,在校小学生159人,教师5人。90年代中期,筹资30万元建新校舍,为5间3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70平方米,办学规模扩大为完全小学,设6个教学班,属虎邱学区管理。2000年,在校学生335人,其中畲族学生326人;教职工12人,其中畲族8人。
圳边小学 50年代开办“中田初小”,学生6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49人,设1~4年级,教师2人。60年代改办圳边民办完全小学,校长由畲民钟金守担任,设1~5年级,学生130多人,85%是畲族学生。校址设在中田村,校舍是畲民自发筹建的二层民房,有教师6人。2000年,已发展成6个年级、一个幼儿班,学生253人,教师11人。
东升小学 70年代始办教学点,开设1~3年级,在学学生20余人,后来停办,学生合并到福清琯口中心小学就读。90年代以后仍在琯口中心小学学习(琯口中心小学现改名为福清市侯家斌学校)。2000年,家斌学校学生700余人,共17个教学班。学校设1~6年级,并设有幼儿园(含小班、中班、大班),隶属福清市镜洋学区。是年,该校共有畲族学龄人数31人,在校学生31人,入学率100%;教师27人,其中畲族教师2人。学校占地面积1093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14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989平方米。有3层教学楼1栋,两层教学楼1栋,体育运动场面积4800平方米。校内有教职工宿舍楼(二层)一栋、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体、音、美等器材较齐全。90年代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畲族学生参加各类各层次竞赛均有获奖。该校在1999年12月获福建省农村示范校称号。
东山小学 1950年创办,为汉畲两族混合校,校址东山村大招店境庙,后迁东关宫。从创办至1966年,均实行“四、二分段制”,即招收1~4年级学生,4年学业结束,参加全区统考,获录取者进入一都中心小学继续接受5~6年级教育。在此期间,畲族学龄人口约在130~180人左右,在校生均保持65~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均在50%以上。1963年春,学校迁至“红旗连”。1970年起,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成为完全小学,仍为汉畲混合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出工,上级补助,大队自筹采用“三个一点”原则,建了一座土木结构10间教室、建筑面积为48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2000年,校舍大面积受到白蚁侵害,成为一级危房,福清冠捷电子厂热心助学,捐资30万元人民币,福清市教委补助10万元人民币,镇村、学区自筹20万元,新建1座3层12间6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综合教学楼,新建围墙、校门、篮球、排球场、水泥混凝道路,完善了体育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现该校为六年一贯制,在校生276人,小学部6个班级,学前班1个,畲族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一,教师9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已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有的已成为厅级领导干部。该校曾获得福清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福清市“王丹萍教育基金会”奖励。
附:钟厝小学简介
“兴学安民,富学强村”乃福清市三山镇钟厝畲族村人尊师重教之道。早在明末清初,钟守雄就创办了家庭私塾,教员只有1人,学生为守雄之子、侄4人,这标志着钟厝畲族村办学意识的萌芽,为日后的办学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民国15年(1926年),钟贵科倡办了村级书院,教师何诸良,学生近20人,办学资金来源于倡导人捐资和学生交纳少数学金。此后,华南里创立了龙岗书院(又称龙岗中心小学),校址设于福音院,招收华南里乡村的子弟入学。时逢乱世,福音院毁于战火。民国17年该书院迁址于钟厝村,校长翁梦钦,开设5个班,配备5个教员,学生近100人。50年代初期,校址又迁到虎邱村,定名为钟邱中心小学。60年代中期,钟厝村兴办村级初级小学,设1~4年级4个班,命名为钟厝小学,有教师4人,学生近80人。校址设在本村的“花生间”,办学条件极差。70年代初期,村集体筹建新校舍,校址设于“红乔顶”,为一层土木结构,首任校长叶弥秋,学生逾百人;70年代中期,又增建两间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学校有公办教师1名,民办教师3名;80年代中期开设幼儿学前班,教育事业逐渐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龙岗书院迁址钟厝村后,学校遵循苏维埃政府“学文化、干革命”的指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从招生制度、教材、课程设置、教育方针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彻底向苏维埃政府靠拢,摒除了陕隘的、封建的、法西斯的教育思想,逐步充实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冲破封建迷信的羁绊,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锻炼革命本领,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心系人民群众疾苦,为寻求人民大众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许多学生在学文化、练革命本领的同时,自觉组织儿童团,或秘密活动于各乡村间,宣传革命理论和主张,或采用民歌、快板等形式,到各村演出,传播胜利消息,动员青年踊跃应征,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鼓舞后方人员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为福音寺革命区(今瑶山革命老区)送情报,掩护红军战士等,为消灭土匪,取得土地革命胜利,建立人民革命武装,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该校学生达到军龄的都踊跃参军,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许多人久经战火考验,荣立战功。该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质量有口皆碑。
创办村级初级小学后,钟厝村的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每年的学生数均在不断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在明显提高。扫盲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村文盲已提前脱盲,1989年还被评为“福清县扫盲教育先进单位”。90年代中期,筹资兴学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全体群众认同,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在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筹资近30万元建了新校舍,为五间三层砖混结构,并创办了完全小学,仍定名为钟厝小学,隶属于虎邱学区。校舍建筑面积为54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布局合理,林木葱翠,花团锦簇,环境优美。校长钟立铿,小学高级教师,配备12名教师,设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该校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到100%,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该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始使用电脑、录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探索创新教育的新渠道、新途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上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办学指导思想已经形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该校多次被评为福清市教育先进单位、镇教育先进单位,校长钟立铿被评为福州市、福清市教育先进工作者,教导主任薛华钦、教师钟志友、薛香妹、王吓琴、叶永杰等分别被评为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先进工作者。
(四)永泰县畲村小学教育
永泰县12个畲族行政村,从1950年起,各村都办有公立小学:
协星小学 1950年创办,在校学生50~60人。1950~1972年,办1~3年级复式班,教师1人。1972~1983年,办1~5年级,其中复式1班,教师4人。1984~1995年,办1~4年级,其中复式1班,教师3人。1995~2001年,办1~3年级,教师3人。2000年,在校学生48人。
包有洋小学 位于大洋镇青峰行政村包有洋自然村(畲族居住地),1955年创办,设有1~5年级,幼儿班附读于一年级,公派教师2名,2000年撤除。村长蓝应波称:从包有洋去青峰村小学,只有小路,步行要1个半小时,上学难;去大洋(镇)中心小学,20里,坐车半小时可到。所以,2000年,包有洋有7个母亲带着孩子在大洋镇租房住,陪孩子在镇中心小学读书,另有5个在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寄宿在亲戚家里;幼儿班停办。
力生小学 1958年创办六角坑初小,公派教师梁开烺,学生25人。1961年,师生转到力生埔洋初小,学生36人,教师黄春腾、鄢香兰。1966年,埔洋初小入学率46%,毕业23人,毕业率98%。1972年,师生转到力生小学,教师梁章友、李朗英,畲族学生18人,入学率92%。1978年,教师黄碧珊、黄章友,办1~5年级,畲族学龄儿童21人,入学率100%。1983年,畲族学龄儿童22人,在校学生20人,教育经费大部分为公费,民办教师工资由村补贴一点。2000年,全校学生290人,其中畲族学龄儿童52人,在校学生52人,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教师:赖月兰、陈美香、程青山、张幼珠、张开屏、吴玲芳、洪燕。
芋坑小学 1958年创办,建在单牛头。1990年迁村部新建校舍,称芋坑小学,设1~5年级,每年学生40~50多人。从1998年起,只设1~2年级,3~5年级学生要到20里外的塘前中心小学寄宿读书。2000年,在校畲族学生12人。
石牌小学 位于红星乡雁门行政村石牌自然村,1960年创办,设1~5年级。从1998年起,只设1~2年级,幼儿班附读于1年级,老师1人,3~5年级学生到3公里外的红星乡中心校读书。2000年,石牌小学有畲族学生6人,另有15名畲族学生就读于红星中心校。
春蕾小学 1961年创办,称芭蕉小学,70年代设1~5年级。1999年,设1~4年级。2000年,设1~3年级,教师4人,学生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只1名痴呆症患者没上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富泉中心小学读书。
东溪小学 1964年创办。1978年以前办1~4年级。1978~2000年,办1~2年级,在校学生20人,教师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3年级以上学生去6里外的白云乡小学读书。
荷溪小学 1968年之前,本村学生先后就读于荷溪私塾、赤锡小学、力生小学。1968年创办荷溪小学,设1~4年级,教师3人。幼儿附读在一年级,二、三年级复式教学。2000年,在校学生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新村小学 1974年成立新村行政村。同年,创办新村小学,先办在民房,3年后校舍建成,设有1~3年级。2000年,设1~2年级,学生4人,教师1人。
山田小学 1951年创办。至1997年,设1~5年级,教师3人,学生46人。1998年改设1~4年级,教师2人,学生40人,其中畲族学生12人。5年级去清涼小学读书。2000年,教师2人,其中畲族教师1人;学生21人,其中畲族4人。
瑞应小学 1952年创办,设1~3年级。1972年设1~5年级,在校学生最多时有131人。后改设1~3年级。2000年,在校学生75人,教师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但有3人读完一年级后停学,有5人读完初小后停学,因为高小要去乡中心校读,太远了。
转头山小学 位于岭路乡潭后行政村转头山自然村(畲族居住地),1967年创办,设1~4年级。1996年改设1~2年级,有学生18人,教师1人。
(五)晋安区畲村小学教育
晋安区8个畲族行政村,曾办有10所小学。日溪乡5个畲族行政村,有5所小学:
山秀园小学 1953年,人民政府在山秀园创办南峰少数民族第一小学,设1~4年级。后改称山秀园小学。1978年,改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3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49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人。
东坪小学 1955年,人民政府在东坪创办南峰少数民族第二小学,设1~4年级。后改称东坪小学。1978年,改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42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5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3人。
南峰小学 1958年,创办民办南峰村初级小学。60年代改办南峰完全小学。1966年,加办初中戴帽班。1978年,改办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38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3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6人。
党洋小学 1958年,创办民办党洋初级小学。1978年,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3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5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6人。
日溪中心小学 1952年创办。1978年,在校畲族学生120人,毕业生23人,毕业率80%。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113人,毕业生19人,毕业率83%。2000年,在校畲族学生132人,毕业生20人,毕业率100%。
晋安区宦溪乡2个畲族行政村曾办有3所小学,另有畲族学生在宦溪中心小学就读:
黄土岗小学 学校设在黄土岗村,村民均为畲族。只设小学,无幼儿班。小学创办于1952年的私塾,1962年开始设初小,教师1名。1972~1976年办完小,教师2名。1977年开始规模逐渐缩小,1992年复办初小,1999年7月停办。学生多时有46人,均为畲族。
芹草洋小学 学校设在峨眉行政村的芹草洋自然村,村民均为畲族。只设小学,无幼儿班。小学由本村1位畲族女青年于1963年2月创办,民办编制,复式班教学。1997年停办,从创办到停办,均无独立校舍,教室就设在该教师的家中,班级数根据生源情况而定,多时1~3年级3个班,少时只有一个年级。学生多时达27名,均为畲族。
峨眉小学 学校设在村的中心位置,生源来自峨眉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其中芹草洋、南边2个自然村均为畲族。小学在1949年9月创办时为私塾,1963年办完小,1969年附设初中部,1978年停办初中,最多时有学生85名。2000年有学生43名,其中畲族学生17名,教师6名,畲族教师4名。
宦溪中心小学 1941年创办时为私塾。1961年始办完小,1968年附设初中部,1975年增设高中部,共办了两届高中。1979年更名为福州市宦溪中心小学,同时设立学区。1985年初中部独立为宦溪初级中学。现校址在宦溪镇所在地的宦溪村。2000年,中心小学有学生352名,其中畲族学生47名,教师28名,其中畲族教师3名。
晋安区寿山乡1个畲族行政村——芙蓉村,畲族聚居中寮自然村,曾办有2所小学。
中寮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创办1~2年级,学生10多人,教师1人。1953年,在校畲族学生12人。1964年,在校畲族学生17人。1982年,在校畲族学生18人。学龄儿童100%入学。1981年停办。1~3年级学生去芙蓉小学读书,4~5年级去寿山小学读书。
芙蓉小学 50年代办1~3年级。1978~1982年办1~6年级。学生最多时有五、六十人。1983年改办1~4年级。1993~1998年改办1~3年级。1999年改办1~2年级,含附读
幼儿班共有学生20多人,教师3人。
(六)闽侯县畲族自然村小学教育
闽侯县没有畲族行政村,9个畲族自然村中,只有2个自然村曾经办过小学:
大湖六锦村官山自然村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创办官山村初级小学,教师1人,在校学生21人左右。1975年停办,学生合并到汶溪村六锦中心小学。
白沙井下村青坑自然村小学 1955~1978年,民办公助创设青坑初级小学,在校学生20多人。1979~1987年,教师工资由县教育局发给。1987年秋学校停办。
(七)闽清县畲村小学教育
闽清县省璜镇佳垅行政村兰厝畲族自然村有小学1所:
兰厝村初级小学 1970年创办,设1~3年级。1970年,教师1人,学生13人。1983年,教师1人,学生12人。1990年,教师1人,学生6人。此后,因学生数少而停办,合并到佳垅小学。2000~2001学年,就学于佳垅小学二年级的有2人,三年级3人,四年级3人,五年级2人。
闽清县池园镇仁周行政村的洋中畲族自然村,没有设小学,学龄儿童上仁周小学读书;2000年在校小学生18人。
(八)长乐市畲村小学教育
长乐市岭利畲族自然村有小学1所:
岭利庄小学 民国19年(1930年)营前创建模范农村时期,岭利与院里于民国20年合办1所小学,校舍设在岭利,只办1~3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乐县教育局派来教员,正式成立岭利初级小学,先后利用白马王宫、王厝厅、陈厝厅办学。1978年,新建教室4间,总投资2万元,长乐县人民政府扶持800元。院里、岭利共有在校小学生40多人,单级班与复式教学相结合。1991年后,人口外迁多,学生逐年减少。1995年,小学生不及10人,小学停办。2000年儿童普及小学教育,居乡子弟升初中的很少。迁居福州的3户,文化程度较高,蓝东柿一家7口,其中,大学、高中、初中程度各2人,小学生1人。出国的4人,其中大学程度2人,高、初中的各1人。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