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教育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30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教育 科技
分类号:
G527.57;F204
页数:
50
页码:
196-2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从清代的私塾到现代的小学、中学教育,再到90年代普及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情况,以及近年来小学撤并与集中的趋势。
关键词:
福州市
地方教育
科技
内容
第一节 教育
一、概况
(一)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具有重视子女接受文化教育的传统,他们把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清乾隆年间,福州境内的畲族人民在经历长期频繁迁徙和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九年(1661~1680年)的迁界后,逐步定居。随着生活安定,少数畲民开始独户或联户延师设塾。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清县的钟厝畲族村、罗源县的福湖和塔里畲族村等都办起私塾。其中罗源县福湖畲族村的蓝善能、蓝善治于嘉庆后期经童试及格(中秀才),录为县学生员(庠生)。但是,由于社会原因,直到解放时,福州畲族乡村除个别乡村外,绝大多数没有设置小学,更没有幼稚园和中学。儿童读小学需送往邻村的国民学校或县城小学去。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负担重,能上小学者为数极少。至民国38年(1949年)8月,罗源全县畲族累计读小学者不过70人,只有2名初中肄业生,1名初中毕业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政务院《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和福建省文教厅1952年5月23日通知,福州地区畲族小学教育收归福建省文教厅统一领导,直属各有关地、市、县文教局(科)。1958年福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福建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社会情况调查》中记述:
“解放前这个畲族村的文化很落后,从来没有过一座小学,畲族人民要求学文化,也请不到老师,绝大部分青年是文盲。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1952年,将过去的祠堂改作校舍,办起1所小学,教师1人。1958年,教师发展到2人,设备方面,也有了32张课桌,均由政府拨款制作,为照顾少数民族人民的子女人学,其学费比汉族学生减免25%,因而学生发展到79人,适龄儿童达到100%入学。”
这说明此时畲族人民已经普及初小教育,文化上初步翻身,但这一时期,畲村小学总的情况是民办的多,公办的少。
(三)1958~1978年,福州地区在畲族村设置的小学校数,从小发展、再发展到大发展。
1958~1959年小发展:此时贯彻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福州市掀起群众办学热潮。以罗源县为例,全县有畲族村小学18所,其中民办的超过公办的。
1963~1965年再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好转,福州市畲族村小学恢复发展。以罗源县为例,全县设畲族村小学44所。
1969~1978年大发展:在“初小不出村,高小不出队”的思想指导下,在畲民散居的自然村办初小或教学班(点)。以罗源县为例,1978年,全县畲村设小学93所。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州地区畲族村教育进入新的历程。从1980年开始,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充分调动社队集体等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小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五)畲族村的学校主要是小学,没有中学,畲族村民上中学要到乡镇所在地寄宿。90年代,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福州畲族初中学生成倍增加,接受高中、中专、大学教育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90年代,连江县潘渡畲族聚居乡全乡畲族儿童入园率60%;小学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50%左右,畲族中学生分别在福安民族中学、福州民族中学、连江侨中民族班就读;每年都有畲族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全乡13个畲族自然村,村村都有大中专学生,最高学历的是南山村一个学生正在东北读硕士研究生,最高职务的是塘坂河洲村的蓝钦明,现任连江县副县长。
(六)1997~2000年,小学校的撤并与集中。1997年开始强调集中办学,以提高教学质量。2000年罗源全县34个畲族行政村只设畲族小学23所,即有三分之一的畲族行政村没有小学,儿童要到乡中心小学读书。
为集中办学,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筹拨畲族寄宿制学校专项经费,1999年30万元,2000年30万元,2001年65万元。
“集中办学”,永泰县大洋镇高峰村包有洋畲族自然村村长蓝应波说:“包有洋小学已经创办45年,有幼儿班和一至五年级,2000年被撤除。目前是7个母亲带着孩子在大洋镇租房住,陪孩子在乡中心小学读书,既误家里劳动,又多花钱;另有5个在乡中心校的学生,寄宿在亲戚家里,多有不便;还有6个幼儿班学生只好呆在家里。”永泰县富泉乡瑞应畲族村村长说:“2000年,全村学龄儿童100%入学,但有3个读完一年级就停学了,有5人读完初小停学,因为高小要去乡中心校读,太远了,交通又不方便。”
对上述问题,永泰县教育局给福州市政府领导的答复是:“大洋镇高峰村包有洋村校,1998年秋季办1~3年级复式班,学生12名,配公办教员1人,但生源呈逐年递减,教育质量差,群众有意见,办学条件不具备。2000年秋,经大洋镇党委、政府决定合并至中心小学就读,学生每期补贴30元/生,今年起补贴45元/生。12名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家长、学生均感满意。”2001年10月9日,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何立峰、副市长高翔和市教委领导一行到福州市乌山小学等7所学校调研,何立峰说:“学校达标、农村并校也不要盲目去提。高中远一点没关系,可开辟公交车,学生在校寄宿。最好是资源共享,有条件的搞现代化设备,没条件的分步到位。”
(七)福州畲族人口小学程度以下的比率高于汉、回、蒙族,初中程度以上的比率低于汉、回、蒙族。
二、私塾
(一)罗源县畲族私塾
清乾隆年间,罗源县境的畲族居民在经历长期频繁迁徙后,逐步定居,少数居民开始独户或联户延师设塾。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湖、塔里等村设私塾3所,在塾生童8人。此后,畲族乡村的私塾逐渐发展。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设塾的乡村除原福湖、塔里外,还有八井、许洋、肖洋、竹里、大坪、廷洋坂,塾馆增至11所,生童20人。其中塔里蓝礼铨、蓝礼钊经县学童试、乡试后先后于同治七年(1868年)和同治八年(1869年)进入府学深造(称贡生或恩贡)。清光绪至宣统年间(1875~1911年),设私塾19所,在塾生童32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塔里村蓝智凯,光绪三十一年福湖村雷钦矢、雷溥荣,宣统元年(1909年)福湖村雷溥恩等经童试乡试及格,进入府学。
民国18年(1929年),设私塾的有岗尾、西山、福湖、溪前、堡岗、东园里、梨坑、
卓贤垅、王廷洋、王洋、塔里、大坪、许洋、石壁下、西浿、长石、官村、伡溪、南洋、七步、八井、竹里、上土港、前房、田中、黄家湾、廷洋坂等28村。因经济困难,塾馆皆按村设置,联户延师,在塾生童72人,塾师28人。
私塾塾馆多设在私人大厅,个别设在祠堂或宫庙,课桌椅、课本及学习用具由生童自备。塾馆于每年农历正月元宵后开馆,十一月冬至前后散馆,农历七月初至中旬末休假半个月。教学内容以识字为主,一般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言杂字》,进而教读《声律启蒙》、《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个别塾师根据生童家长的要求亦教学珠算。教学方法采用分别教授,生童先跟读、后背诵和学写,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串讲,无固定修业年限。清同治前塾师多由汉族人担任,同治年间起,随畲族受教育的人增加,塾师多由畲族人担任。塾师束修(即工资)由生童负担,以稻折价,数额由生童家长与塾师面议。联户延师的每位生童一般应负担束修100~150公斤稻谷。塾师饭食视设塾形式而定,独家延师的由设塾户包干,联户延师的实行配饭制(即轮流)。
民国18年至35年,罗源县畲族居民就读于私塾者共420人(包括送外地私塾就读),其中大多数只读《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字》而止。民国35年(1946年),罗源县政府教育科下令改私塾为私立小学,并规定在私立小学3公里范围内设私塾者一律取缔。此后,私塾皆解散。
(二)连江县畲族私塾
连江县畲族乡村私塾,未见记载。据2002~2003年,福州市和连江县地方志委员会组织畲族志编辑人员到小沧畲族乡和5个畲族聚居乡村了解:小沧畲族乡刘厝里自然村于民国30年(1941年)夏,由村民刘宝光牵头去罗源请师办起小沧乡第一所私塾。先后有79名年龄不一的学生(无女生)。教师的报酬由学生出钱出米,平均分摊。课程有《三字经》、《中庸》、《论语》、《千家诗》、《五言杂字》等。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十六、七岁在校学生可以免抽壮丁,因此岁数大些的新生人数急剧上升。后来在校学生也要被抓壮丁,就读的又停学了,四处逃避。1947年私塾停办。在刘厝里私塾开办的第二年,1942年,小沧畲族乡的大岗、七里畲族自然村联合开办私塾,学生12人。同期,在其他一些畲族聚居、混居乡村也办起私塾。
(三)福清市畲族私塾
福清市棋山、钟厝、圳边、东山、东升5个畲族行政村,曾办有4所私塾:
棋山村私塾清末民国初创设。民国19~30年(1930~1941年),设在棋山钟氏祠堂内,称棋盘山私塾斋,约有学生3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20多人,还有周边村庄来的学生。塾师有畲族的钟友生、钟孝辉,大埔村的王道幸等7人轮流教学。设两个班,教学《三字经》、《孝经》、《五言杂字》、《中庸》、《千字文》、《论语》、《大学》。畲族学生有钟厚清、钟忠义、钟忠标、钟忠泉、钟孝仁、钟存花、钟忠铃、钟忠夫、钟忠增、钟忠仁、钟忠满、钟忠富、钟忠灯、钟忠高、钟忠杨、钟忠志、钟忠来、钟存德、钟存筹等。民国30年,日本侵略军侵入福清,停办。民国35~38年,在村民钟水金家大厅又办起私塾斋,学生20多人,塾师3人,每生交稻谷20斤,1950年停办。
钟厝村私塾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村民钟守雄创办家庭私塾,学生为守雄之子、侄4人,教师1人。民国15年(1926年),钟贵科倡办村书院,聘何诸良为师,学生近20人,办学资金来自倡办人捐助和学生交纳学金。
东山村私塾 民国37年开办,校址沙留境,学生15人,其中畲族4人(蓝文化、蓝文发、蓝水明、蓝来旺)。教师1人(永泰人)。学生缴交谷子作为教师工资。
圳边村私塾 民国初(1928年)前后由钟孝海创办,设在浚边“养生堂”,称浚边私塾斋,学生20多人,由钟孝海担任塾师,学生以稻谷交费。办学期间曾间断数次,于1950年停办。
(四)永泰县畲族私塾
永泰县12个畲族行政村,30年代开始,先后办有私塾9所。
荷溪村私塾 30年代,村民雷捷声(医生,无固定职业)在自家办私塾,学生1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聘请梧桐镇附近浦埕的一位教师,1955年停办。学生去赤锡小学读书。
芭蕉村私塾 30年代,村民雷红黁、雷鸣春任教师,办私塾。学生1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生去瑞应村小学读书。
瑞应村私塾 30年代,汉人董大耳任教师,在一雷姓家办私塾。50年代停办。
雁门村私塾 30年代,雷家敏任教师,在本村公众空房办私塾。50年代停办。
力生六角坑私塾 民国31年(1942年)3月,开设私塾,学生10人,自己出资聘请1名老师,50年代停办。
协星村私塾 30~40年代设私塾,教师1人,学生10余人,经费由学生分摊。有的读1~2年就休学,少数有钱的读3~5年。1950年停办,学生转协星小学读书。
高峰村包有洋私塾 40年代设私塾,学生5~6人。1955年停办,学生进包有洋小学读书。
芋坑村私塾 1950年设私塾,蓝家华任教师,学生10人左右,1958年停办,学生转芋坑小学读书。
山田村私塾 民国28年(1939年)起至40年代创办私塾,学生13人左右。
(五)晋安区畲族私塾
民国时期,晋安区畲族有3所私塾。
党洋村私塾 30~40年代,日溪乡党洋村雷国严创办私塾在自己家中,学生10多人,直到1949年停办。
中寮村私塾 约民国34年(1945年)寿山乡中寮村开始办私塾,办在雷伙春家,学生3~4人,1949年停办。
黄土岗村私塾 民国26~37年(1937~1948年),宦溪乡黄土岗村办私塾2个班,教师3人,学生20人左右。
(六)闽侯县畲族私塾
闽侯县设有畲族行政村,在9个畲族自然村中,大湖乡六锦村官山自然村曾设有私塾。
官山私塾 1948年创办,塾师雷元水,学生15人。50年代初停办。
(七)闽清县畲族私塾
闽清县没有畲旅行政村,有2个畲族自然村,省璜镇佳垄行政村的蓝厝畲族自然村和池园镇仁周行政村的洋中畲族自然村。这两个自然村都没有办过私塾。民国时期,蓝厝自然村村民蓝义畴、蓝右明2人曾到邻村福长(属永泰县霞拔乡)念过私塾2年;洋中自然村所在的仁周行政村办有私塾,钟氏村民每年有3~4人在仁周私塾读书。
(八)长乐市畲族私塾
长乐市没有畲族行政村,只有1个畲族自然村。猴屿浮岐村岭利(岭寺)畲族自然村有私塾1所。
岭利庄私塾 民国时期创办。岭利庄没有公众学田,由塾师来村设塾或由村中父老联合延聘,学生交谷子供塾师生活。所用教材:《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言杂字》、《幼学琼林》,乃至《左传》、《诗经》、《声律启蒙》。根据学生家长的要求,也开珠算课。
三、幼儿教育
(一)罗源县畲族幼儿教育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始以大队为单位创办幼儿园(班)。是年秋,先后有福湖、山垄湾、王廷洋、塔里、伡溪、八井、远顶、汲溪等8个大队创办幼儿园,设10个教学班,入园幼儿206人;其余按生产队或自然村设幼儿班或娃娃组。入班(组)幼儿1200人,入园(班、组)率80%。幼儿园(班)教养员由所在大队、生产队抽选有文化的中、青年担任。幼儿园课程设语言、计算、音乐、体育等科;幼儿班(组)主要以组织游戏活动和唱歌为主。由于盲目发展,缺乏教学场所、设备和师资,1960年春,生产队(或自然村)创办的幼儿班或娃娃班先行解散。翌年春,幼儿园亦全部停办。
80年代,畲族乡村幼教事业稳步发展。1982年9月,由县妇联牵头,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县教育局和社队集资,先行创办八井、福湖、南洋、远顶等4个民办幼儿班,入学幼儿69人。配备教养员4名,教养员多聘请民办教师担任,个别由小学教师中调整。幼儿班的课程设置参照县城幼儿园,设思想品德、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音乐、卫生等8科,每日在校时间6小时。1983年后,课程改设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6科。
1984~1988年,又先后创办王廷洋、山垄湾、伡溪、塔里等4所幼儿园(班)。
1989年罗源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鼓励社会兴办幼教事业,畲村幼儿班发展加快,先后创办竹里、大王里、梅洋、黄家湾、溪前等6所,至1990年总数达14所,1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80人。配备教养员18人,全县畲族幼儿(包括在非专设幼儿班就读)入园率29.2%。同时加强教养员的培训工作。先后组织教养员参加县举办的“情景教学”、“游戏”、“兴趣活动”等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养员的教学水平。
1991年后,因生源减少,部分幼儿班随之停办。1996年,全县畲村专设幼儿园仅有八井、竹里、廷洋坂、福湖、山垅湾、王廷洋、南洋、官村、伡溪等9所10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38人。1996年后,由于生源和经费缺乏,又有部分幼儿班停办。至2000年,畲族专设幼儿班仅福湖、山垄湾、王廷洋、八井、竹里等5所,配备教养员7人,设7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10人。幼儿园(班)和小学1~3年级进行双语教学(畲、汉)。
(二)连江县畲族幼儿教育
1961~1962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以后,连江县畲族乡村经济恢复发展。1965年,全县畲族聚居的59个自然村中办起39所,1978年,发展到54所小学。这些小学中的大多数小学,如潘渡乡的溪利、东雁、白塔、高岳、兰山畲族村小学,长龙乡的丘祠小学等,虽然没有专设幼儿班,但都接收幼儿,在小学一年级附读。这些附读幼儿,第二年仍留在一年级读书。据潘渡乡纯畲族村溪利小学统计,该校附读畲族幼儿:1978年13人,1983年14人,2000年8人,2001年6人。1997年,贯彻集中办学精神,绝大多数畲族自然村小学撤并,附读幼儿大多停学。
连江县独立办的畲族幼儿园(班)有小沧畲族乡的小沧学区等。据统计,小沧小学幼儿班1983年办1个班,在园幼儿23人,1986年22人,1988年20人。还有塘坂小学幼儿班,1993年创办,2000年在园幼儿20人,2001年在园幼儿25人。蓼沿乡黄竹头畲族村幼儿班,1966年,全村适龄幼儿15人,入园12人,入园率80%;1978年,适龄幼儿18人,入园15人,入园率83%;1983年,适龄幼儿27人,入园26人,入园率96%;2000年,适龄幼儿17人,入园15人,入园率88%;2001年,适龄幼儿13人,入园10人,入园率77%。幼儿园多为民办公助,教师多是民办教师。
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全县少数民族在园幼儿数:1995~1996学年有204人;1996~1997学年有307人。
(三)福清市畲族幼儿教育
福清市5个畲族行政村,办有4个幼儿班。
棋山小学幼儿班 1954~1955年,棋山村在私人家里办起私塾式的学前班,学生约有十七八人,入学交大米。教师1人,用福清方言教蔬菜瓜果之类知识的识字本。1974年,在棋山祠堂里正式设棋山小学幼儿班,学生20多人,教养员1人,由棋山小学管理。经费来源,以生养师,大队扶持。1978年,在园畲族幼儿35人,入园率100%。1983年,在园畲族幼儿40人,入园率100%。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32人,入园率100%。
钟厝小学学前班 80年代中期至今,钟厝小学附设幼儿学前班。
圳边小学幼儿班 1965年9月开办,园址在生产队食堂,有畲族幼儿25人、保育员姚国英1人,以评工分为工资。幼儿班一直开办没有中断,全村幼儿入园率100%。
东山村幼儿班 1950年开办,园址大招店境庙,入园率40%,保育员1人。1966年,移址“红旗连”,在园幼儿14人,入园率51%。1978年,在园幼儿25人。1983年,在园幼儿23人,入园率78%。90年代在班幼儿25人左右,其中畲族幼儿10人左右,教师1人。2000年,在班幼儿30人,入园率95%,其中畲族15人,教师1人。
(四)永泰县畲族幼儿教育
永泰县畲族村,幼儿教育始于1958年。当年“大跃进”,12个畲族行政村办起15个幼儿班,有教养员20多人,畲族在班幼儿30~40名。1967年起,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83年复办,畲族在班幼儿150多人。幼儿教育经费由大队负担一部分,学费收一部分,县妇联为每班每年津贴工资100元、教研费10元。教养员最低月工资为24元。1987年后,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全县畲族幼儿同汉族一样明显减少,多数幼儿班停办。停办后,幼儿多附读于小学一年级。例如:
清涼幼儿班 1996~1999年,独立设置,每年在园幼儿20人左右。2000年停办,幼儿18人附读于山田小学一年级,其中畲族幼儿6人。
包有洋村幼儿班 原先附读于包有洋小学一年级。2000年,包有洋小学撤除,6名幼儿停学。
2000年,永泰县12个畲族村,尚有以下2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园。
力生幼儿园 1961年创办,在园幼儿15人左右。1983年,在园幼儿17人,入园率47%。2000年,在园幼儿22人,入园率61%。有畲族雷美玉等专任教师。经费由村、镇各负担一半,由学区统一管理。
新村幼儿园 2000年,在园幼儿20人,其中畲族幼儿10人,幼儿教师1人。
(五)晋安区畲族幼儿教育
日溪中心小学幼儿班 1983年创办,汉族畲族幼儿都有。1983年,在园畲族幼儿16人,入园率93.6%。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9人,入园率100%。
山秀园小学幼儿班 1983年创办,汉族畲族幼儿都有。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9人,入园率100%。
东坪小学幼儿班 1983年创办,汉族畲族幼儿都有。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7人,入园率100%。
党洋小学幼儿班 1983年创办,汉族畲族幼儿都有。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5人,入园率100%。
南峰小学幼儿班 1983年创办,汉族畲族幼儿都有。2000年,在园畲族幼儿5人,入园率100%。
峨眉小学幼儿班 寄附在宦溪峨眉小学。1983年,在班幼儿26人,其中畲族9人。2000年,在班幼儿10人,其中畲族4人。2001年,在班幼儿8人,其中畲族3人。教师1人。
宦溪中心小学幼儿班 创办于1978年。班级设在宦溪中心小学内。1990年9月开始设大、小2个班,2000年9月开始设大、中、小3个班。2000年有幼儿学生75名,教师5名,其中畲族幼儿2人,畲族教师1名。
(六)闽清县畲族幼儿教育
闽清县洋中畲族自然村的幼儿,上仁周小学幼儿班,每年入学幼儿8~10人。蓝厝畲族自然村的幼儿在1972~1996年期间有的附读于蓝厝初级小学一年级。
(七)长乐市畲族幼儿教育
长乐市岭利畲族自然村有托儿所1所:
岭利庄托儿所 1958年公社化期间,男女劳力都下田或砍树烧炭炼钢铁,孩子没人照顾,办起托儿所。1961年解散。
附: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幼儿园简介
1958年秋,为动员妇女参加劳动,创办福湖幼儿园,招收3~6周岁儿童28名,设1个教学班,配备教养员1名。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停办。
1982年9月,由罗源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罗源县教育局和霍口公社、福湖大队等四方集资创办福湖幼儿园。招收3~6周岁儿童20名,编1个混合班,聘请蓝淑菊为教养员。幼儿园附设于福湖小学内。课程设思想品德、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音乐、卫生等8科。上、下午在园时间各3小时。1984年,课程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等6科。1988年蓝淑菊工作调动,改聘村民李秀燕(壮族,广西人婚嫁福湖)为教养员至今。1989~1999年在校幼儿16~25名。生源开始减少,在校幼儿18名。幼儿班配备滑梯等室外器材及多种室内玩具。
福湖幼儿班创办起皆认真执行《幼儿教育规程》、《幼儿园工作条例》,重视行为规范教育。努力学习实验幼儿园等经验,开展“综合教育”、“扩散思维训练”、“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等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创作和演出具有畲族特色的幼儿文艺节目,受到家长及群众的好评。
福湖幼儿班得到国家和省、市、县领导的关心。1985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曾到幼儿班看望幼儿。
四、小学教育
(一)罗源县畲族小学教育
1、学校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源县大部分的畲族乡村无小学设置。私塾废除后,儿童读书需送往邻近的国民学校,或私立小学,或县城的小学,由于路途远、经济负担重,能去上学者为数极少。至民国38年8月,累计读小学者不过70人。
1951年秋,罗源县人民政府为发展畲族地区教育事业,创办白水、王廷洋、山垅湾等3所初级小学,入学儿童38人。1952年,又创办福湖、塔里、蛤蟆石、西兰、八井、伡溪、后山(今廷洋坂)、浿溪(今南洋)等8所畲村小学。此外新办山腰(今官村)、吾珠(今高洋)等初级小学,以接纳畲族村儿童。是年秋,新增12个班级,入学儿童196人。1953年有11个村设小学,23个教学班,243人。1957年,畲族小学11所,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人。
1958年,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当年新办有上土港、东元里、西山、价洋、岗尾、梅树湾、谷洋里、灵峰洋等民办初级小学。同年秋,八井小学实行学生寄宿制,接待竹里、横埭两村学生,提高入学率,减少流生数。1959年秋,全县有畲族小学18所,设19个教学班,在校儿童693人。
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实行学校局调整,先后有上土港、西山、梅树湾等小学停办。1962年秋,全县畲族小学减至13所,设14个教学班,在校儿童减至280人。
196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情况好转,畲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除复办上土港、西山、梅树湾等小学外,还新办田中、水口洋、黄家湾、官路下、溪前、南峰、远顶、前房、竹里、梅洋、笕下、民族(即九头冈)、石壁下、大坪、许洋、价洋、卓贤垅、川边、罗溪里、晏潭、杞坑等公办和民办小学。至1965年底,全县畲族村小学44所(其中民办19所),设47个班级,在学儿童773人。此外,还有就读于其他汉族村小学的学生470人。当年全县畲族学生数1243人,入学率86%。
1966年下半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各学校先后停课,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1969年2月开始复课。同年起县领导提出“初小不出村,高小不出队”的办学要求,先后增设铺楼里、角里、京布岩、南洋、上大项、大项、牛脚洋、甲坑、大洋、外口厝、下刘坑、南串、山朋、岗尾、下车、徐重、梨坑、车子洋、牛栏坪、湖头、川边、浿头、茶洋、下台、鼓头石、车坪里、牛母山、可坂、坪石、白岩、岩里、圣殿、南口、江里、上岩里、可湖、石门里、牛洋、安井、土洞等39所。至1973年全县畲村小学数82所,85个教学班,在学儿童2066人,入学率91%。此后又增设侖后、谢坑、西溪、半岭等民办小学。至1978年,全县畲村设小学93所,设112个教学班,在校儿童2010人,入学率92.5%。
1980年后,根据生源情况,逐渐调整布局,部分进行撤并,部分改设教学点。1986年,全县畲村设小学84所,其中完小校5所,初小校79所,134个教学班,在学儿童2147名,入学率95.17%,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为巩固普及成果,提高普及水平,同年秋,调整部分学校布局,并将福湖、王廷洋、官路下等3所小学改设寄宿制学校,招收邻近村庄畲族学生。1990年,全县畲族乡村设小学81所,设1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5人,入学率97.3%。
1991年后,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狠抓学龄儿童入学率。1992年畲族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8.2%。1994年起,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部分生源缺乏、设备简陋的小学进行调整,至1996年,全县畲族村设小学66所,其中完小校8所,初小校58所,设10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69人,其中畲族1820人。此外在非专设学校就读414人。是年,全县在校畲族儿童为2234人,入学率99.1%。
1997年,在狠抓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开始提倡集中办学,将部分教育设备简陋、生源较少的小学改为教学点,有利提高教学质量。2000年,全县设畲族小学23所,其中,完小校7所,初小校16所,设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9人,其中畲族学生770人;此外,就读于非专设学校的畲族学生1303人。全县畲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2、设备
1951年,畲族乡村小学校舍皆利用祠庙为校址,县拨给黑板、课桌椅等设备。
1952年,县拨款2000元(折新版人民币)扩建浿溪小学校舍7间,157平方米,以招收南洋村畲族儿童入学。同年秋,县还拨款修缮有关祠庙、民房作为塔里、福湖、蛤蟆石、西兰等小学校舍。此外,还对已开办的王廷洋小学校舍进行屋面翻修。1953年,又新建伡溪、后山(今廷洋坂)等两所小学,10间教室,建筑面积252平方米。1954~1957年,重点修缮校舍和扩充课桌椅及教具。
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后期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设备增添很少,仅1963年和1966年初新建石壁下、远顶等2所小学校舍,8间教室343平方米。1970年,校舍建设和课桌椅增置皆提倡民办公助,发动群众捐工、捐料,加快了学校设备的改善速度。至1978年,先后新建和改扩建的有南洋、土洞、大项、安井、田中、梅树湾、山朋、八井、角里、许洋、官路下、官村、上大项、南峰、茶洋、杨家里、西兰、可坂、蛤蟆石、东元里、西山、坑头、曹垄、南坝、上岩里、上土港、岗尾等27所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3743平方米,造价10.48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8.09万元,大队或生产队自筹239万元,使这些学校校舍告别借用祠庙和民房的历史。同时新添部分课桌椅,以及三角尺、圆规、大算盘、地球仪、篮球、排球、乒乓球桌等教学用具。
1979年后,畲族村校舍建设实行新建与改、扩建并重的方针,至1983年,先后新建谷洋里、大坪、竹里、黄家湾、洋头、王廷洋、际上、罗溪里、徐重、价洋、福湖等11所小学校舍,新增教室49间,建筑面积2085平方米,总投资8.57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617万元,大队、生产队集资2.4万元。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为王廷洋和福湖两所完小,分别为434平方米和476平方米,教室为12间和9间,设有小操场等。
1984年后,校舍建筑实行县、乡、村三级筹资,至1990年先后新建八井、石门里、石壁下、曹垄、笕下、川边、湖头、下车、价洋等9所小学校舍,总面积2337平方米,新增教室55间,总投资41.64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33.02万元,乡村投资8.62万元。在此期间建设的校舍开始重视校址、教室朝向选择,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框架和砖混结构,有玻璃窗等配套设施以及操场等。在此期建设的校舍以八井小学为最大,面积1200平方米,教室21间,总投资17.2万元。
1991年后,根据学校布局调整重点,完善完小校,改建初小校。完小校校址选择以重视周边村庄儿童入学以及有利发展为前提,校舍建设皆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教室面积从原来6米×7米,扩大到7米×8米,所建学校玻璃门锁等配套齐全;同时完善操场、围墙、厕所等附属建设。加强校园美化。学校建设实行县、乡、村三级投资和社会捐资。2000年,全县畲族专设小学总占地59367平方米,建筑面积15063平方米。西兰、八井、福湖等中心校和完小校,拥有自然试验室,配备磁铁、电烙铁、放大镜、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酒精灯、烧瓶、烧杯、试管等;设有广播室,拥有扩音设备,有幻灯投影仪、三用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挂图、地球仪、篮球、排球、铅球、垒球、跳高架、单双杠、爬杆架、沙坑、乒乓球桌等教学设备和体育器材。初小校拥有挂图、地球仪、乒乓桌、沙坑等。
3、教师
1951年,县教育部门选择3名熟悉畲族风俗习惯的教师到白水、山垄湾、王廷洋等3所学校任教。1952年,又从全县教师中选派8位能听懂畲族一般语言的教师到福湖等8所小学任教。1957年,县人民政府考虑畲族学校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问题,作出在畲族中选择初中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的决定。当年,福湖村蓝朝晃首先被录用,选派到畲族小学任教。是年底,畲族小学教师增到12人。1960~1962年秋,13所小学配备教师14人,其中畲族1人。
1963年配备的教师增至29人,其中畲族2人。
1969年后,学校增设,教学班增多,畲族小学教师亦随之逐渐增加。1973年达95人。其中畲族教师13人(包括民办在内)。同年,为培养畲族小学教师,飞竹等公社注重选拔回乡的畲族初、高中优秀毕业生到宁德师范学校继续深造,毕业后配往畲族小学任教。1978年全县畲族小学有教师106人,其中畲族16人。
1979年后,教学班随生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1986年全县畲族小学校教师为128人,1990年为129人。1991年起,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数量逐渐减少,至1996年,只有教师109人,比1990年减少20人。在此期间,大部分教师皆通过培训、轮训,民办教师还接受函授等形式的教育,达到中等师范学历,个别取得大专学历。2000年,全县畲族专设小学23所,62个教学班,教师人数79人,其中畲族26人。
附:罗源县福湖民族中心小学简介
罗源县福湖小学前身是福湖私塾,于同治乙丑年(1865年)由雷春林等人组织创办,校舍设在雷家古屋内,只有一个教学班,招收8~15岁少年入学,先生一人,伙食酬金由学生家庭共同募集。此间培养了贡生4名、秀才多名。民国12年(1923年)改名为福湖学堂,迁址福湖祠堂,后因战乱,几次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定名为福湖初级小学,校址先设雷家古屋内,后又迁至福湖清溪境祠堂内,先派一名教师任教。1956年,政府出资筹建一幢两层土木结构教学楼,教师增至2名,开设1~4年级复式教学班。1974年,学校迁址,新建砖木结构教学楼和食堂,开设五年级,成为完全小学,改名为福湖小学,教师增至5人。1991年后,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逐步完善了操场、跑道、围墙、师生宿舍、食堂等设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具仪器和图书资料。1995年,改名为福湖民族中心小学,此后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招生范围遍及霍口的各畲族村落,学生8个班近300人,教师13名,逐步完成了占地4039平方米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求实、团结、创新、进取”为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四个100%,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原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习近平,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江家福,副省长汪毅夫等领导先后来校指导,美、英、日、俄等国家客人也来校考察访问,提供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福州德育先进单位、罗源县文明学校、福州市文明学校等称号,学校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
(二)连江县畲族小学教育
1、学校设置
清末,连江县有12所小学堂,但是,在畲族聚居的50多个自然村中,却没有1所小学堂。
在民国20年编辑的《连江县各区学校一览表》中,虽有赤石乡赤石初级小学、蓼沿乡蓼沿初级小学,但畲族学龄儿童上学者甚少。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县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仅4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在连江县民政科配备了一个民族干部,协助教育科开展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工作。据1949年底统计,全县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有69人。1952年,连江县对小学布点进行调整,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增设了蓼沿学区仙屏小学等6所初级小学。1953年2月,连江县第一次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查工作。据调查报告记载,全县59个畲族聚居和混居的自然村,只有13个村建立了学校,畲胞学龄儿童938人,已入学的25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7%。根据普查情况,于同年9月,在五区的高坂村,六区的樟洋村、广化村,八区的黄花洞创办了4所初级小学,在四区的龙潭村,五区的南山、天竺、蓝仔、下杭村,六区的坵祠村增办了7所巡回初小,初步解决了畲胞子女上学难的问题。1965年9月中旬,再次组织人员分别深入潘渡、蓼沿、长龙、丹阳、黄岐、官坂、筱埕、坑园等8个公社的80个自然村,对少数民族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据统计,少数民族聚居的59个自然村,已设小学39所(其中民办小学20所,巡回初小2所),41个班级,学生694人。全县畲族学龄儿童955人,已入学的694人,未入学的261人,入学率提高到72.7%。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还很差,在37所全日制小学中,除9所小学有校舍外,其余均借用民房厅堂当教室,课桌椅多由学生自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连江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畲族聚居的自然村有54所小学,在畲村任教的教师50人。畲族在校的小学生1153人,是1949年的16.7倍。1981年,有少数民族小学校舍86间(包括借用民房18间)、面积4000多平方米。
1983年,连江县有专设少数民族的学校40所,47个班。全县少数民族7周岁至未满12周岁学龄儿童1268人,已入学955人,入学率75.3%。
连江县民委逐年都拨款资助小沧畲族乡办教育,1984~1987年,共拨款7万多元,修建了小沧中心小学和东风、大岗、掌濑、上东山等小学校舍,扶持大岗小学建设“红领巾果场”,给东风小学扩建操场,添置床架、棉被等。为畲族学生解决了寄宿难的问题。
1986年,连江县有专设少数民族的学校45所,54个班,全县少数民族7周岁至未满12周岁学龄儿童1277人,已入学1102人,入学率86.3%。
1987年,全县少数民族聚居和混居的乡村,都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
1990年,连江县少数民族小学在校学生55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37人。全县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98.5%,毕业率100%,普及率97.5%。
1993年秋,全县校内外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总数1207人,在校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数1199人,入学率99.3%。
1996年,经过几年调整,撤除部分生源少、设备简陋的小学,全县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剩下30所,在校学生565人。
1997~1998学年,连江县6个畲族聚居乡畲族小学概况见附表。
1997~2000年,强调集中办学,提高教学质量,长龙镇鹿池畲族自然村小学等一批畲族村小学被撤办,学生到中心校寄宿或到邻近小学读书。
以连江县惟一的畲族乡——小沧乡为例,1999年,贯彻集中办学方针,将七里小学、东风小学、大岗小学撤并到中心校,并投资60万元兴建民族春蕾学校寄宿生宿舍楼,改善了办学条件。
潘渡村是汉族村,潘渡中心小学于1998年办起寄宿制小学,部分畲族中、高年级小学生寄宿中心校就读。其中,2000年有畲族学生40人,2001年有畲族学生72人。
2、设备
50年代,连江县畲族乡村小学多办在祠堂或厅堂,课桌椅由学生自带。政府拨款完成基建投资情况如下:(含畲汉混居乡村小学)
文硃初小1953年修建学校投资250元(学杂费)完成108平方米
潘渡小学1957年修建学校投资660元(学杂费)完成74.9平方米
总洋初小1957年修建教室投资1900元(学杂费)完成147平方米
下洋小学1958年新建教室投资5100(省拨)完成236平方米
蓼沿小学1958年新建教室投资3100元(省拨)完成236平方米
在广大畲族自然村,小学校舍建设有一个艰难的过程。1958年,潘渡乡高岳畲族村小学尚借用老百姓的厅房,年年换地方。1965年,高岳小学才搬进“陈氏宗祠”。1969年,政府拨款在雷打石畲族自然村新建校舍。1979年,政府拨款在大崙畲族自然村新建简易校若干学年连江县专设畲族小学情况表舍。1988年,由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在高岳村新建一座教学楼,学校面貌一新,全村小学生集中在这里学习。高岳畲族村小学校舍的40年变迁,很具代表性。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发展,畲族乡村小学校舍设备普遍改善。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小沧畲族乡的校舍设备如下:
3、教师
1958年,实行国家办学和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方针,掀起群众办学热潮,连江县许多畲族自然村聘请民办教师办起初级小学,民师工资实行民办公助体制。从1973年起,潘渡等公社重视选拔回乡的畲族初、高中优秀毕业生担任民办教师。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1983年,6个畲族聚居公社共有民办专任教师43人(安凯学区5人、东湖学区6人、潘渡学区10人、蓼沿学区12人、长龙学区5人、小沧学区5人)。他们为连江县偏远的畲族山村普及小学教育作出贡献。政府重视通过培训、轮训、函授等形式,使畲族乡村教师达到中等师范毕业学历,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2000年9月,连江6个畲族聚居乡学区有小学教师915人(含汉族)。其中:大专毕业的39人,占4%;中专毕业的821人,占90%;高中毕业的14人,占1.5%;高中毕业以下的41人,占4.5%。
附:潘渡乡高岳畲族村小学简介
高岳是一个畲汉两族混居的村子,全村人口1000左右,其中畲族人口近500人。早在1929~1933年间,畲族居住区的畲民聘请一位教师,开办一所私塾。当时参加学习的学生有20多人,教师教学采取个别面授的方法。每生每年的学费是稻谷一担。学生主要学两书本:《三字经》和《大学》。后来老师走了,私塾也就停办了。
1950年,高岳村在汉族居住区开设了一所学校,参加学习的畲族孩子只有三四人,一直持续到1958年大跃进时,上级正式派老师来,学校借用老百姓的厅房,课桌椅均由学生自己带来,年年转换地方。参加学习的畲族孩子大约十二三人。1962年后逐渐增多,约有十七八人,且大部分是男孩子。1965年后,学校正式开办在“陈氏宗祠”里。1969年,在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指导下,又在雷打石自然村创办了一所少数民族学校,上级有关部门还拨了专款修建校舍,在本地聘请了一位高小毕业的青年担任教师。这样,该自然村的学龄儿童几乎全部入了学(约20个),另二个自然村的孩子则到村部所在地的学校上学,当时参加学习的畲族儿童总共约四十人。1979年,又在畲族居住区的另一个自然村(大崙),创办了一所小学,也拨给专款,盖了一所简易的校舍,学生七八人(只办一二年级)。1975~1978年,雷打石小学还开设了“扫盲班”,参加学习的有二十多人,许多妇女都参加了。1995年,为实现“两基”验收,学校与村委会联办“扫盲班”,现在全村已无“文盲”了。当时参加学习的畲民有十二三人。1988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高岳村新建了一所校舍,从此全村归并在一所学校读书,高岳的教学面貌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全村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毕业率年年百分百。2000年,全村畲族适龄儿童41人,2001年40人,2002年33人全部入学。截至2002年,本村畲族人口中有1个大学生,原分配在省医药公司,后他就离岗;5个高中毕业生,其中1人考取了中等师范学校,现担任潘渡学区校长,另一个在平安保险公司工作,系连江县业务主办;另外3人在家经商。初中毕业生有几十人,大部分都在家务农。其中一女生考取了师范学校,现在学区任教;1人考取了中专,现在下宫乡政府工作;1女生在小沧信用社工作;1女生职专毕业后在家务农;另一女生正在南平林业学校学习。原来在雷打石任教的雷天发老师也已转正,1995年还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2002年,尚在中学读书的畲族学生有18人。
溪利小学简介
潘渡乡溪利村是纯畲族村。村里没有独立设托儿所、幼儿园,自从开办学校以来,学前班儿童就合并在一年级进行教学。
蓼沿学区畲族教育情况简介
蓼沿乡人口总数为2.8万人,其中畲族人口为0.19万人,约占全乡人口总数的6.8%。畲族居住人口多分散在本乡的黄竹头、云头山、虎头山、奎头山、南岭、山斗、百代洋、下坑、尖山、百里坑、牛埕、高坂、岭头、牛头山等14个自然村。
蓼沿乡畲族居住村最早于1929年3月设私塾,校名黄竹头私塾小学,有学生雷礼水、雷礼寿、雷天木、雷细妹、雷天水、雷金嘉等,由学生家长出资聘请塾师雷金端组织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居住地先后都开办了幼儿园和小学。最早设幼儿园的是1963年3月云头山幼儿园,最早开办小学的是1929年3月黄竹头私塾小学。1950年:幼儿12人,入园人数0,入园率为0;1966年:幼儿15人,入园12人,入园率80%;1978年:幼儿18人,入园15人,入园率83%;1983年:幼儿27人,入园26人,入园率96%;2000年:幼儿17人,入园15人,入园率88%;2001年:幼儿13人,入园10人,入园率77%。
教师多是民办教师,经费来源与体制管理为民办公助。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情况分别是:1950年:16人,入学14人,入学率87.5%,毕业10人,毕业率为62%,均未入中学。1966年:99人,入学83人,入学率83.8%,毕业15人,毕业率为18%,入中学9人。1978年:125人,入学108人,入学率为86.4%,毕业40人,毕业率为37%,入中学30人。1983年:133人,入学123人,入学率为92.4%,毕业39人,毕业率为31.7%,入中学37人。2000年:65人,入学65人,入学率100%,毕业65人,毕业率100%,入中学63人。2001年:53人,入学53人,入学率为100%,毕业53人,毕业率为100%,入中学53人。
1995年以前,黄竹头等14个畲族居住地分别开办14所单人校,由14位民办教师负责组织教学,其中畲族教师2名,经费是民办公助,管理体制是公立;1995年以后这些单人校由于生员不足,先后被撤并,毕业生未能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离校后多是回家参加农业生产。
备注:以上数字全属少数民族学生。溪利村未办中学班,未办职业学校。1983年开始扫盲教育,基本脱盲。1993年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畲族学生数86人,教师数2人。
蓼沿乡还积极扫除文盲,最早于1956年9月开始扫盲教育。经扫盲,非文盲率为30%。畲族大专毕业生有百代洋的雷容伙和高坂的雷春发2人,分别在福州、连江县蓼沿中学工作。
小沧民族春蕾学校简介
民国30年(1941年)夏季,由刘厝里的刘宝光牵头到罗源请来教师,在刘厝里办起第一所私斋学校。当时,每位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报酬是出钱出米,平均摊派,79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没有女生),所学课程有《人之初》、《中庸》、《学而》、《千家诗》、《五言》等等。第二年,大岗、七里两个畲族村也合办起了一所私斋,招收9至12岁的少年儿童入学,两村合并一个班才12人,尽管这样,私斋断断续续办了四、五年时间,还学不完几套手抄本。当时,国民党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大肆抽丁,小沧人民也难逃厄运,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十六七岁在校生可以免丁。因此,高龄新生人数急剧上升,有钱人家的子女读书,没钱人家变卖家产也要读书。后来在校生也免不了抓丁,于是就读的又不读了,四处逃避,从免抽丁到抽丁这个滑稽悲剧演到1947年11月才落下帷幕。
1948年3月,刘厝里和店头由国民政府办起了一所半公立单人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个复式班,所学科目有《语文》、《数学》、《图画》和《体操》等。由于办学地点是汉族所在地,所以畲族儿童极少入学,女生更难入学。
建国初期,小沧只有县属学校一所,校址设在店头尾沃。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小沧成立了辅导点,下属小沧、七里、东风、樟后4个分校小组。1962年下半年,小沧成立了学区,小沧学校正式命名为“小沧中心校”,下属中心校、七里、东风、樟后4个点校13个分校。1963年3月,小沧学区合并到潘渡学区,又易名为辅导点,直到1973年下半年才恢复学区。1974年8月学区办起了初中班,聘请5名上山下乡知青为代课教师,后因知青返城,师资缺乏,于1979年停办。
90年代以后,小沧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1993年9月起,中心校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1997年5月被市妇联授名为“连江民族春蕾学校”,2000年,学校从幼儿班到初三有16个教学班,45名教职工,学生542人。该校新建教学楼、宿舍楼,设备较完善,图书馆资料齐全,并在1997年11月通过“两基”验收。如今,校园林木葱翠,繁花似锦。
潘渡中心小学简介
潘渡中心小学创办于1950年。学校有12年的畲族教育历史。1990年陆续有兰山、马陀畲族学生来校就读。1998年因学校布局调整,办起了寄宿制小学,溪利、东岸畲族村三年级以上,兰山、马陀畲族村全部学生均寄宿中心校就读,成了连江县一个办学特色,现有寄宿生101人,其中畲族学生72人。学校领导关心畲族学生,多方筹措资金,投入22万元建设寄宿生宿舍楼,投入2万多元建设寄宿生食堂及添置寄宿生床架、被单、棉被、绒毯等,改善寄宿生学习、生活环境。以开展学员帮困助学、享受助学金等办法扶助家庭贫困的畲族学生,让他们重返校园。据统计,2000~2001学年,畲族学生学龄数40人,在校学生数40人,毕业生数2人;2001~2002学年,学龄数72人,在校学生数72人,毕业生数14人,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100%。
近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办出特色”为办学宗旨,在“勤奋务实,团结进取”的校训鼓舞下,逐步树立“文明、自强、活泼、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先后荣获市学生锻标训练先进学校,市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市、县先进教工之家,县文明学校,县创安合格单位,县先进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图书馆被认定为省级达标馆。1997年来,伙仁校长先后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图书馆工作先进工作者、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党政干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塘坂小学简介
塘坂小学于建国前设私塾,校址在沙洲宫,教师1人,招收8~14岁儿童入学,教员的薪水由学生家长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公立初小学校,学生人数约40多人。后来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至1971年,本村扩大了办学规模,除了沙洲初小外,另外还创办了1所完小、7所初小校,学生总数达到了150多人。1993年,塘坂小学新教学楼建成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撤掉了所有的初小校,集中力量办成一所寄宿制的民族小学,由于校址在塘坂村部所在地,故定名为连江县塘坂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塘坂小学从初期的1个班、40多名学生、1名教师,发展到现在5个班、100多名学生、7名教职工。198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经验收,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为100%。1993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的教学综合楼落成并交付使用。学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进行了布局调整,创办成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较完善。90年代,学校管理不断规范化,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92~2002年,塘坂小学曾被学区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还荣获了毕业考综合比率第二名、田运会团体总分第二名、文艺汇演节目二等奖、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智力竞赛三等奖、书画表演赛三等奖、广播操比赛优秀奖以及少先队红旗大队、“手拉手”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等。1995年,前任校长谢祯伙被评为省、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现任校长雷香铨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50多年来,塘坂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成为人民教师。现任福建教育学院人事处处长陈英林(正处级)、连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蓝钦明(副处级)均曾在该校就读过。据统计,本村共有20名大中专毕业生。
(三)福清市畲村小学教育
福清市5个畲族行政村有5所小学。
棋山小学 1970年,棋山村在私人家里办小学一、二年级各1个班,学生45人,教师2人。学生读三年级要到龙塘等村小学。1973年,创办棋山初级小学,设一至三年级,学生100人左右,教师4人(其中畲族教师3人)。1978年,棋山村畲族学龄儿童153人,在校153人,入学率100%,教师8人(其中畲族教师2人)。1985年,棋山村自筹资金几十万元,先后建成教学楼(512平方米)、办公楼(280平方米)、厨房(48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规模扩大为棋山完全小学。2000年,棋山村畲族学龄儿童159人,在校学生159人,入学率100%,畲族毕业生24人,毕业率100%。
钟厝小学 民国16年(1927年),华南里创办龙岗书院(龙岗小学),校址福音院。翌年,该校迁址至钟厝村,校长翁楚钦,开设5个班级,教师5人,学生近100人。50年代初期,该校迁虎邱村,改称钟邱中心小学,钟厝村子女均在此上学。60年代中期,钟厝村创办钟厝小学,设4个教学班,教师4人,学生近80人,学校设在本村“花生间”,办学条件差。70年代初,村集体筹资建新校舍,校址“红乔顶”,为1层土木结构,初级小学,校长叶弥秋,学生逾百人。70年代中期,增建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有公办教师1人,民办教师3人。1988年,在校小学生159人,教师5人。90年代中期,筹资30万元建新校舍,为5间3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70平方米,办学规模扩大为完全小学,设6个教学班,属虎邱学区管理。2000年,在校学生335人,其中畲族学生326人;教职工12人,其中畲族8人。
圳边小学 50年代开办“中田初小”,学生6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49人,设1~4年级,教师2人。60年代改办圳边民办完全小学,校长由畲民钟金守担任,设1~5年级,学生130多人,85%是畲族学生。校址设在中田村,校舍是畲民自发筹建的二层民房,有教师6人。2000年,已发展成6个年级、一个幼儿班,学生253人,教师11人。
东升小学 70年代始办教学点,开设1~3年级,在学学生20余人,后来停办,学生合并到福清琯口中心小学就读。90年代以后仍在琯口中心小学学习(琯口中心小学现改名为福清市侯家斌学校)。2000年,家斌学校学生700余人,共17个教学班。学校设1~6年级,并设有幼儿园(含小班、中班、大班),隶属福清市镜洋学区。是年,该校共有畲族学龄人数31人,在校学生31人,入学率100%;教师27人,其中畲族教师2人。学校占地面积1093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14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989平方米。有3层教学楼1栋,两层教学楼1栋,体育运动场面积4800平方米。校内有教职工宿舍楼(二层)一栋、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体、音、美等器材较齐全。90年代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畲族学生参加各类各层次竞赛均有获奖。该校在1999年12月获福建省农村示范校称号。
东山小学 1950年创办,为汉畲两族混合校,校址东山村大招店境庙,后迁东关宫。从创办至1966年,均实行“四、二分段制”,即招收1~4年级学生,4年学业结束,参加全区统考,获录取者进入一都中心小学继续接受5~6年级教育。在此期间,畲族学龄人口约在130~180人左右,在校生均保持65~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均在50%以上。1963年春,学校迁至“红旗连”。1970年起,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成为完全小学,仍为汉畲混合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出工,上级补助,大队自筹采用“三个一点”原则,建了一座土木结构10间教室、建筑面积为48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2000年,校舍大面积受到白蚁侵害,成为一级危房,福清冠捷电子厂热心助学,捐资30万元人民币,福清市教委补助10万元人民币,镇村、学区自筹20万元,新建1座3层12间6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综合教学楼,新建围墙、校门、篮球、排球场、水泥混凝道路,完善了体育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现该校为六年一贯制,在校生276人,小学部6个班级,学前班1个,畲族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一,教师9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已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有的已成为厅级领导干部。该校曾获得福清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福清市“王丹萍教育基金会”奖励。
附:钟厝小学简介
“兴学安民,富学强村”乃福清市三山镇钟厝畲族村人尊师重教之道。早在明末清初,钟守雄就创办了家庭私塾,教员只有1人,学生为守雄之子、侄4人,这标志着钟厝畲族村办学意识的萌芽,为日后的办学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民国15年(1926年),钟贵科倡办了村级书院,教师何诸良,学生近20人,办学资金来源于倡导人捐资和学生交纳少数学金。此后,华南里创立了龙岗书院(又称龙岗中心小学),校址设于福音院,招收华南里乡村的子弟入学。时逢乱世,福音院毁于战火。民国17年该书院迁址于钟厝村,校长翁梦钦,开设5个班,配备5个教员,学生近100人。50年代初期,校址又迁到虎邱村,定名为钟邱中心小学。60年代中期,钟厝村兴办村级初级小学,设1~4年级4个班,命名为钟厝小学,有教师4人,学生近80人。校址设在本村的“花生间”,办学条件极差。70年代初期,村集体筹建新校舍,校址设于“红乔顶”,为一层土木结构,首任校长叶弥秋,学生逾百人;70年代中期,又增建两间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学校有公办教师1名,民办教师3名;80年代中期开设幼儿学前班,教育事业逐渐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龙岗书院迁址钟厝村后,学校遵循苏维埃政府“学文化、干革命”的指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从招生制度、教材、课程设置、教育方针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彻底向苏维埃政府靠拢,摒除了陕隘的、封建的、法西斯的教育思想,逐步充实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冲破封建迷信的羁绊,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锻炼革命本领,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心系人民群众疾苦,为寻求人民大众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许多学生在学文化、练革命本领的同时,自觉组织儿童团,或秘密活动于各乡村间,宣传革命理论和主张,或采用民歌、快板等形式,到各村演出,传播胜利消息,动员青年踊跃应征,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鼓舞后方人员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为福音寺革命区(今瑶山革命老区)送情报,掩护红军战士等,为消灭土匪,取得土地革命胜利,建立人民革命武装,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该校学生达到军龄的都踊跃参军,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许多人久经战火考验,荣立战功。该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质量有口皆碑。
创办村级初级小学后,钟厝村的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每年的学生数均在不断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在明显提高。扫盲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村文盲已提前脱盲,1989年还被评为“福清县扫盲教育先进单位”。90年代中期,筹资兴学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全体群众认同,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在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筹资近30万元建了新校舍,为五间三层砖混结构,并创办了完全小学,仍定名为钟厝小学,隶属于虎邱学区。校舍建筑面积为54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布局合理,林木葱翠,花团锦簇,环境优美。校长钟立铿,小学高级教师,配备12名教师,设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该校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到100%,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该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始使用电脑、录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探索创新教育的新渠道、新途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上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办学指导思想已经形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该校多次被评为福清市教育先进单位、镇教育先进单位,校长钟立铿被评为福州市、福清市教育先进工作者,教导主任薛华钦、教师钟志友、薛香妹、王吓琴、叶永杰等分别被评为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先进工作者。
(四)永泰县畲村小学教育
永泰县12个畲族行政村,从1950年起,各村都办有公立小学:
协星小学 1950年创办,在校学生50~60人。1950~1972年,办1~3年级复式班,教师1人。1972~1983年,办1~5年级,其中复式1班,教师4人。1984~1995年,办1~4年级,其中复式1班,教师3人。1995~2001年,办1~3年级,教师3人。2000年,在校学生48人。
包有洋小学 位于大洋镇青峰行政村包有洋自然村(畲族居住地),1955年创办,设有1~5年级,幼儿班附读于一年级,公派教师2名,2000年撤除。村长蓝应波称:从包有洋去青峰村小学,只有小路,步行要1个半小时,上学难;去大洋(镇)中心小学,20里,坐车半小时可到。所以,2000年,包有洋有7个母亲带着孩子在大洋镇租房住,陪孩子在镇中心小学读书,另有5个在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寄宿在亲戚家里;幼儿班停办。
力生小学 1958年创办六角坑初小,公派教师梁开烺,学生25人。1961年,师生转到力生埔洋初小,学生36人,教师黄春腾、鄢香兰。1966年,埔洋初小入学率46%,毕业23人,毕业率98%。1972年,师生转到力生小学,教师梁章友、李朗英,畲族学生18人,入学率92%。1978年,教师黄碧珊、黄章友,办1~5年级,畲族学龄儿童21人,入学率100%。1983年,畲族学龄儿童22人,在校学生20人,教育经费大部分为公费,民办教师工资由村补贴一点。2000年,全校学生290人,其中畲族学龄儿童52人,在校学生52人,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教师:赖月兰、陈美香、程青山、张幼珠、张开屏、吴玲芳、洪燕。
芋坑小学 1958年创办,建在单牛头。1990年迁村部新建校舍,称芋坑小学,设1~5年级,每年学生40~50多人。从1998年起,只设1~2年级,3~5年级学生要到20里外的塘前中心小学寄宿读书。2000年,在校畲族学生12人。
石牌小学 位于红星乡雁门行政村石牌自然村,1960年创办,设1~5年级。从1998年起,只设1~2年级,幼儿班附读于1年级,老师1人,3~5年级学生到3公里外的红星乡中心校读书。2000年,石牌小学有畲族学生6人,另有15名畲族学生就读于红星中心校。
春蕾小学 1961年创办,称芭蕉小学,70年代设1~5年级。1999年,设1~4年级。2000年,设1~3年级,教师4人,学生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只1名痴呆症患者没上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富泉中心小学读书。
东溪小学 1964年创办。1978年以前办1~4年级。1978~2000年,办1~2年级,在校学生20人,教师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3年级以上学生去6里外的白云乡小学读书。
荷溪小学 1968年之前,本村学生先后就读于荷溪私塾、赤锡小学、力生小学。1968年创办荷溪小学,设1~4年级,教师3人。幼儿附读在一年级,二、三年级复式教学。2000年,在校学生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新村小学 1974年成立新村行政村。同年,创办新村小学,先办在民房,3年后校舍建成,设有1~3年级。2000年,设1~2年级,学生4人,教师1人。
山田小学 1951年创办。至1997年,设1~5年级,教师3人,学生46人。1998年改设1~4年级,教师2人,学生40人,其中畲族学生12人。5年级去清涼小学读书。2000年,教师2人,其中畲族教师1人;学生21人,其中畲族4人。
瑞应小学 1952年创办,设1~3年级。1972年设1~5年级,在校学生最多时有131人。后改设1~3年级。2000年,在校学生75人,教师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但有3人读完一年级后停学,有5人读完初小后停学,因为高小要去乡中心校读,太远了。
转头山小学 位于岭路乡潭后行政村转头山自然村(畲族居住地),1967年创办,设1~4年级。1996年改设1~2年级,有学生18人,教师1人。
(五)晋安区畲村小学教育
晋安区8个畲族行政村,曾办有10所小学。日溪乡5个畲族行政村,有5所小学:
山秀园小学 1953年,人民政府在山秀园创办南峰少数民族第一小学,设1~4年级。后改称山秀园小学。1978年,改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3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49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人。
东坪小学 1955年,人民政府在东坪创办南峰少数民族第二小学,设1~4年级。后改称东坪小学。1978年,改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42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5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3人。
南峰小学 1958年,创办民办南峰村初级小学。60年代改办南峰完全小学。1966年,加办初中戴帽班。1978年,改办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38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3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6人。
党洋小学 1958年,创办民办党洋初级小学。1978年,设1~3年级,在校畲族学生53人。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51人。2000年,只设1年级,在校畲族学生6人。
日溪中心小学 1952年创办。1978年,在校畲族学生120人,毕业生23人,毕业率80%。1983年,在校畲族学生113人,毕业生19人,毕业率83%。2000年,在校畲族学生132人,毕业生20人,毕业率100%。
晋安区宦溪乡2个畲族行政村曾办有3所小学,另有畲族学生在宦溪中心小学就读:
黄土岗小学 学校设在黄土岗村,村民均为畲族。只设小学,无幼儿班。小学创办于1952年的私塾,1962年开始设初小,教师1名。1972~1976年办完小,教师2名。1977年开始规模逐渐缩小,1992年复办初小,1999年7月停办。学生多时有46人,均为畲族。
芹草洋小学 学校设在峨眉行政村的芹草洋自然村,村民均为畲族。只设小学,无幼儿班。小学由本村1位畲族女青年于1963年2月创办,民办编制,复式班教学。1997年停办,从创办到停办,均无独立校舍,教室就设在该教师的家中,班级数根据生源情况而定,多时1~3年级3个班,少时只有一个年级。学生多时达27名,均为畲族。
峨眉小学 学校设在村的中心位置,生源来自峨眉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其中芹草洋、南边2个自然村均为畲族。小学在1949年9月创办时为私塾,1963年办完小,1969年附设初中部,1978年停办初中,最多时有学生85名。2000年有学生43名,其中畲族学生17名,教师6名,畲族教师4名。
宦溪中心小学 1941年创办时为私塾。1961年始办完小,1968年附设初中部,1975年增设高中部,共办了两届高中。1979年更名为福州市宦溪中心小学,同时设立学区。1985年初中部独立为宦溪初级中学。现校址在宦溪镇所在地的宦溪村。2000年,中心小学有学生352名,其中畲族学生47名,教师28名,其中畲族教师3名。
晋安区寿山乡1个畲族行政村——芙蓉村,畲族聚居中寮自然村,曾办有2所小学。
中寮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创办1~2年级,学生10多人,教师1人。1953年,在校畲族学生12人。1964年,在校畲族学生17人。1982年,在校畲族学生18人。学龄儿童100%入学。1981年停办。1~3年级学生去芙蓉小学读书,4~5年级去寿山小学读书。
芙蓉小学 50年代办1~3年级。1978~1982年办1~6年级。学生最多时有五、六十人。1983年改办1~4年级。1993~1998年改办1~3年级。1999年改办1~2年级,含附读
幼儿班共有学生20多人,教师3人。
(六)闽侯县畲族自然村小学教育
闽侯县没有畲族行政村,9个畲族自然村中,只有2个自然村曾经办过小学:
大湖六锦村官山自然村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创办官山村初级小学,教师1人,在校学生21人左右。1975年停办,学生合并到汶溪村六锦中心小学。
白沙井下村青坑自然村小学 1955~1978年,民办公助创设青坑初级小学,在校学生20多人。1979~1987年,教师工资由县教育局发给。1987年秋学校停办。
(七)闽清县畲村小学教育
闽清县省璜镇佳垅行政村兰厝畲族自然村有小学1所:
兰厝村初级小学 1970年创办,设1~3年级。1970年,教师1人,学生13人。1983年,教师1人,学生12人。1990年,教师1人,学生6人。此后,因学生数少而停办,合并到佳垅小学。2000~2001学年,就学于佳垅小学二年级的有2人,三年级3人,四年级3人,五年级2人。
闽清县池园镇仁周行政村的洋中畲族自然村,没有设小学,学龄儿童上仁周小学读书;2000年在校小学生18人。
(八)长乐市畲村小学教育
长乐市岭利畲族自然村有小学1所:
岭利庄小学 民国19年(1930年)营前创建模范农村时期,岭利与院里于民国20年合办1所小学,校舍设在岭利,只办1~3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乐县教育局派来教员,正式成立岭利初级小学,先后利用白马王宫、王厝厅、陈厝厅办学。1978年,新建教室4间,总投资2万元,长乐县人民政府扶持800元。院里、岭利共有在校小学生40多人,单级班与复式教学相结合。1991年后,人口外迁多,学生逐年减少。1995年,小学生不及10人,小学停办。2000年儿童普及小学教育,居乡子弟升初中的很少。迁居福州的3户,文化程度较高,蓝东柿一家7口,其中,大学、高中、初中程度各2人,小学生1人。出国的4人,其中大学程度2人,高、初中的各1人。
五、普通中学教育
(一)罗源县畲族普通中学教育
民国31年(1942年)2月,罗源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后,始有畲族初中学生,但为数很少。至民国38年6月,全县只有2名初中肆业生,1名初中毕业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聚居乡村开始兴办小学,畲族子女上中学的人数逐渐增加。1951年就读于罗源中学(原罗源县立初级中学,罗源中学,1958年更称罗源县第一中学)2人,1957年在罗源一中就读的初中学生3人。1958年,福安民族中学(今宁德市民族中学)开始向罗源招收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当年进入罗源一中、罗源二中和福安民族中学的学生10人。1965年就读于罗源一中、福安民族中学的初中生5名,高中生1名。1966年下半年至196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各中学停课未招生。1969年后,上级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不少社队陆续新办初级中学和初中班。至1977年,有罗源一中、罗源二中和洪洋、中房、霍口、飞竹、西兰、白塔、松山、碧里、鉴江等11所完全中学,城关、外洋两所初级中学,以及护国、长治、兰田、杭山、港头、石塘、大目、深坑、黎明(今满盾)、松洋、凤坂、应德、破石、院前、丰余、斌溪、香岭、西峰、罗汉洋、大获、小获、北山、渡头、迹头、碧里、西洋、濂澳、东宅等2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方便畲族高小毕业生进入初、高中继续学习。当年秋,在以上各校和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学习的初中生90名,高中生7名。1981年,随着全县中学布局的调整,畲族高中学生主要就读罗源一中、罗源二中、飞竹中学、松山中学及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初中学生就读于城关、洪洋、中房、白塔、西洋、霍口、外洋、碧里、鉴江等初级中学和护国、东宅、香岭等3个初中班,在校学生数113人,其中高中5人。1983年,罗源县划归福州市,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开始限制招收罗源县畲族初中和高中学生,至1987年停招后,罗源县畲族初、高中生皆就读于县内各中学,是年在校的畲族初高中生264名。同年秋,为方便梨坪、谷洋里、灵峰等畲族自然村的学生入学,在中房乡下湖村新办下湖初中班。1989年,在罗源县职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畲族学生62名。1990年6月,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罗源县筹办福州市民族中学。1992年正式招收初中班学生112名。1996年,全县在校畲族高、初中学生增至311名。入学率59.38%。2000年,罗源县有专设民族中学1所,非专设中学9所,在校高、初中畲族学生828人,初中普及率30%。
附:福州民族中学简介
福州民族中学坐落于罗源县西郊笔架山麓,前迎金钟晴岚,左挹罗源湾东海碧波,校内黉舍巍峨,绿树扶疏,环境优雅宜人。学校占地51亩,建筑面积11832平方米,有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食堂各1幢。
学校创办于1992年金秋,时有教师19人,其中畲族教师1人,招收3个班学生计112人,其中畲族学生19人。原省委书记陈光毅题写了“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校名。时定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的隶属管理关系。建校以来,共招收少数民族生752人(主要来自罗源、连江、福州晋安区畲族学生),初中六届共毕业畲族生370人,升入重点中学、中专等高一级学校的达165人,占畲族毕业生总数的46.5%;2000年首届高中毕业生85人参加高考,上线者达40人,被录取入高校的达25人,其中畲族生7人,占少数民族毕业生11人的63.6%;2001年初中毕业生301人参加中考,其中畲族学生67人,被重点中学、中专等学校录取的达53人,占少数民族生79%。2001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83人,上线者达41人,少数民族生10人,被录取6人,占少数民族毕业生的60%。办学以来,该校坚持了两年一届的科艺节(举办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学生自编自演歌舞、小品等节目,让学生展现才华和风采),体育运动会(跑、跳、投、球类、体操等各项竞技比赛,让学生增强体质)。每年暑假都举办夏令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风情采风”,带领学生深入畲乡村寨,了解畲族史、风俗习惯及畲家情等,让学生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2000年,学校办学规模为初中20班,高中18班,现有教师144人,其中畲族教师8人,回族教师1人,土家族教师2人。在校学生1812人,其中畲族生342人。1998年“两基”验收后,教学设备、教具、仪器等基本配齐,开始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2000年有电脑124台)。
2000年,学校为适应教学规模的扩大,再建一幢3030平方米的教学楼,再征地23.6亩建400米田径场。历任校长为:游文良(1992~1995年)、谢培坤(1995~1999年)、叶建斌(1999~2002年)。办学十年来,每年都有20余位教师被评为市、县、校的各类先进工作者(其中大部分为共产党员),有的评为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有的评为县十佳教师、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有的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竞赛和学科比武,有的获得省级一等奖,有的获得市、县级一、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荣膺“市文明学校”、“市先进教工之家”,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州市初中巩固率先进学校”,并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单位”、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四次评上“福州市暑期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先进单位”、“市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双拥先进单位”、县“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五好党支部”。
办学十年来,学校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1997年1月,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莅临学校视察,给全校师生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罗源县霍口中学简介
霍口中学创办于1969年,是一所初级中学,建校之初位于霍口村4号,只有一座教学楼,一座师生食堂,办学条件十分简陋。1993年迁至现址,办学规模得以扩大,为福州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中学之一。
2001~2002学年,学校有教职工5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人,专任教师43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学校占地面积18956平方米,生均2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9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全校18个教学班(含东宅4个分班),其中畲族学生171人(占18%)。大抓“两基”工作以来,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乡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先后投资150万元,新建了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厕所,填方建造了运动场,配备了理化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藏书12070册,生均16册,为省级规范馆,为学校创造了较好的教育教学工作条件。学校创办30年,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600多人。其中升上各类大中专而毕业的1010人(畲族80人);任部队连级以上干部10人;地方副科级以上干部17人;为乡村输送了一批党政基层干部和经济能人。他们的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为畲乡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作用。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一纲三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建成文明窗口学校为目标,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1997年县先进团支部;1999年教学单项改革实验先进单位;1999年度县教学常规管理评比一等奖;语文教研组获1998~1999年县先进教研组;校工会被评为先进教工之家;校图书馆于2001年4月份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图书馆验收;在县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初中乙组团体第四名;校刊《岱江风》、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文节娱演及生物标本制作成为学校一大特色;校开展“张思中英语教学法”教改活动成果显著,影响颇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连江县畲族普通中学教育
1960年秋,连江县在潘渡乡开办附设初中班,这是连江县在畲族聚居混居乡开办的第一个初中班。1962年停办,1970年复办。
1971年,连江县在畲族聚居混居的东湖、长龙、蓼沿3个乡开办东湖中学、长龙中学、蓼沿中学。
1974年8月,连江县在小沧畲族乡办起初中班,聘请5名上山下乡知青为代课教师。1979年,因知青返城停办。后又复办。1983年,小沧学区有2班初中班,在校学生36人。2000年,小沧中学在校学生127人,学校占地面积13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7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1270平方米,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300平方米,学生宿舍583平方米,教工宿舍584平方米。
据连江县教育局统计,2000年9月,全县中学在校畲族中学生660人,畲族教师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
附:潘渡中学简介
连江县潘渡中学建于潘渡村,乡政府所在地,东阳18公里,西距省会34公里。潘渡乡的高岳、塘坂、溪利、东岸、南山村等地散居着富、蓝两姓的少数民族。该校自1960年建校至今,已有42年的校史。现有14个教学班,534位学生,其中畲族学生48人。教职工49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7人(畲族教师2人)。校园面积27亩,校舍面积5413平方米,教学仪器设施达到2类标准,教学、生活配套设施已具规模。
1960年,潘渡创办潘渡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校址设在潘渡村三洋圾一家民房,至1962年共招生两届各两班,计200多人。1962年撤并入连江第三中学。1965年又办潘渡农业中学,校址寻建于贵安村,随后搬迁到仁山村廷溪洋。1969年秋更名为“五七中学”,移址到坡西村。1970年,在现校址办起了潘渡中学,“五七中学”及各村初中班撤并入该校。1977~1980年创办高中,有两届4个高中毕业班。
1988年起,学校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中考成绩打了翻身仗,物理、语文、政治学科平均分分别居全县第一、二、三名,此后至2000年,一直保持在全县中上水平。1995年中考六科平均分均在全县六名之内,中专和重点中学录取率为县第二名。1998年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考成绩综合比率位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二名,同时学校学额巩固率受到市教委的表彰。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1993年与全国明星企业之一的贵安养鳗场及其他五家养鳗场联姻,创办了养鳗专业班,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输送初级专业技术人才。1998年与福州温泉高尔夫球场联办杆弟培训班,计38人,大多数留在球场工作。
1990年秋,在市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潘渡中学少数民族班,招生21人,1991年招生20人,后因种种原因而停办。
2000年,全校学生876人,其中畲族学生106人。2001年全校学生707人,其中畲族学生82人。教职员工中,2位畲族教师均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其他教师也多人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据统计,至2000年,由该校历届初中毕业的畲族学生中有32人获得大专以上学历。
连江华侨中学寄宿制畲族初中班简介
连江县1.4万左右畲族同胞,大多居住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子女就学困难。为了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加快连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经连江县政府同意、县教育局批准,2001年9月,连江华侨中学创办了连江县首届“寄宿制少数民族初中班”(也是福州市惟一一所完全中学办少数民族班),招生60人。2000年9月,连江侨中又招收两班(初一、高一各一班,),现在校畲族学生共170人。为了办好少数民族班,连江侨中积极筹备,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投入资金100万元扩建教室、宿舍,增添床架、课桌等设施;挑选初、高中骨干教师担任少数民族班教学,利用周六及晚自修时间为畲族学生义务培优辅差;派专人寄宿管理,生活方面对他们给予特殊照顾。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校能专心学习,在校内外开展一系列捐款助学的“春风行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募捐支持连江侨中创办少数民族班,设立“畲族学生奖学助学基金”;学校还联系一批有识之士“一帮一”结对子扶持资助部分特困生,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不懈努力。
连江华侨中学在加强学校管理,扎实推行素质教育同时,积极开展“聚侨心、引侨资”工作,促进办好初、高中特色民族班,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争取早日成为省三级达标学校。
福建省连江第三中学创办于1958年,1970年始办高中部。
连江三中重视对畲族学生的管理,学校专门成立畲族寄宿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畲族学生学习、生活。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住宿条件受到限制,1999年以来,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厅,市、县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分别拨款给学校,为畲族学生添置生活用品,改善住宿条件。学校也格外照顾畲族学生,安排畲族学生优先入住学生公寓。根据偏僻山区的畲族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学校每年都积极开展“希望工程”活动,资助畲族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还按有关规定减免畲族特困学生的学费,及时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鼓励畲族学生学习。
(三)福清市畲村普通中学教育
福清市畲族村没有中学设置,畲民读中学要到乡镇寄宿。钟厝村的中学生到三山中学或华南初级中学就读。棋山村、圳边村的中学生到宏路中学就读。东山村的中学生到东张中学就读。东升村的中学生到良镇中学就读。
福清市华南初级中学 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由教育部门主办,不是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创办于1989年。畲族生和汉族生混合编班。2000年在校生数1542人,教职工75人,其中,畲族学生106人,教师7人。2001年在校生数1697人,教职工73人,其中畲族学生135人,教师7人。2000年、2001年在校畲族学生毕业率均为100%,2000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有7人,2001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有9人,其余离校后均回乡村。
福清市良镇中学有少量畲族学生。2000年,在校畲族学生8人,其中初中一年级5人,初中二年级2人,初中三年级1人,在校畲族教师1人。
福清东张中学 1959年建校以来,每届均有少量畲族学生。2000年,初中入学2人,高中入学4人。2001年,高中入学8人。2002年,初中入学1人,高中入学5人。
福清三山中学 2000年,在校畲族高中学生3人,教师1人。2001年,在校畲族高中学生6人,教师2人。2002年,在校畲族高中学生11人,教师2人。无畲族初中学生。
(四)永泰县畲村普通中学教育
永泰县畲族村没有普通中学设置,畲家子女到乡镇政府所在地读中学。
永泰县红星中学
自1975年创办以来,每学年均有畲族在校学生20多名。2000年畲族在校初一学生8人、初二学生6人、初三学生6人。在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畲族同胞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其中,78届高中毕业的雷志清,现任于福建省国税局处长;81届初中毕业的雷志赛,85届初中毕业的雷世潘,均考取中南民族学院,雷志赛现任永泰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雷世潘现任福州洗衣机总厂助理工程师,77届高中毕业的雷立传,现任永泰十建公司会计员,82届初中毕业的雷志波,现任永泰十建公司预算员。同时,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活跃于经济、建筑行业,创下不少业绩。
永泰县富泉乡初级中学 2000年,在校畲族初中学生25人,其中男16人、女9人。
永泰县城峰中学2002年秋,在校畲族初中学生29人。其中:初一8人,初二11人,初三10人。2002年夏,初中毕业19人。
永泰县赤锡中学 自1992年独立办校以来,每学年均有畲族在校生10多人。2003年畲族在校初一学生2人、初二学生5人、初三学生4人,在校畲族教师雷广森一人,担任学校副校长。
据1978年5月27日永泰县民政局统计,全县畲族在校初中学生118人,其中:富泉乡53人、赤锡乡14人、红星乡6人、嵩口乡2人、清凉镇8人、葛岭乡2人、白云乡12人、同安镇6人、大洋镇3人、岭路乡12人;在校高中学生52人,其中,富泉乡23人、赤锡乡13人、红星乡3人、嵩口乡1人、清凉镇1人、白云乡3人、同安镇3人、岭路乡5人。
据永泰县民政局1980年11月13日统计,全县畲族在校初中学生137人,高中学生50人。
据永泰县民政局2000年统计,历年畲族行政村高中学生毕业后,录取入专科学校的合计37人,其中,力生村6人、芋坑村5人、芭蕉村2人、协星村3人、转头山村2人、荷溪村16人、雁门村1人、青峰村2人;录取入本科学校的合计22人,其中,芋坑村6人、协星村6人、转头山村1人、荷溪村4人、雁门村5人。
(五)晋安区畲族普通中学教育
晋安区5个畲族村都没有中学,学生到宦溪中学、北峰中学念初中。
宦溪中学1996年,有畲族学生12人,其中,初一3人,初二5人,初三4人。1997年,有12人,其中,初一2人,初二5人,初三5人。1998年,有21人,其中,初一14人,初二3人,初三4人。1999年,有26人,其中,初一11人,初二13人,初三2人。2000年,有26人,其中,初一3人,初二11人,初三12人。
北峰中学在校畲族学生,1993~1994学年,初一10人,初二13人,初三13人;1994~1995学年,初一16人,初二10人,初三13人;1995~1996学年,初一14人,初二16人,初三10人;1996~1997学年,初一20人,初二14人,初三16人;1997~1998学年,初一27人,初二20人,初三14人;1998~1999学年,初一23人,初二27人,初三20人;1999~2000学年,初一24人,初二23人,初三27人;2000~2001学年,初一33人,初二24人,初三23人。
(六)闽清县畲族普通中学教育
闽清县蓝厝、洋中两个畲族自然村都没有中学,念初中要去乡中学。2000~2001学年,蓝厝村就学于省璜中学初中一年级的有3人,初中二年级1人,没有高中生;洋中村在池园三中的初中生有8人,高中生(含中专)5人,大专生1人。
六、职业教育
(一)罗源县畲族职业教育
民国35年(1946年)秋,罗源县立初级中学创办附设简易师范本科班,招收高小毕业的畲族学生1名。在校学习国文、算术、地理、历史、博物、公民、体育、音乐、美术、生物、卫生、劳作、心理学、教育学、小学教材教法等15门课程。毕业后响应号召,参加社会工作。
1958~1960年,罗源县第一中学开办简易师范班(1960年改称罗源县简易师范学校),招收6名高小毕业的畲族学生入学。在校学习语文、算术、图画、音乐、体育、心理学、教育学、小学教材教法等课程。毕业后分别担任教员、事业单位职工和村干部。
1958年春,罗源县教育局、农业局联办桂林农业中学,招收高小文化程度的学生入学,其中畲族学生1名。学习课程有语文、数学、政治和农业技术。1960年,罗源县在鉴江、飞竹、霍口、城关、碧里、中房等公社先后开办农业中学,以上各校招收高小毕业和相当于高小毕业文化程度的畲族学生6人。1965年扩大办学,当年有洪洋、飞竹、凤坂、浿溪、小获、桂林等农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的畲族学生7人。
1983年秋,罗源县洪洋中学畜牧兽医职业班开办,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在该校学习的畲族学生1名,除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文化课程,还学习家禽解剖学、家禽生理学、养猪学、家禽临床诊断及猪病防治等专业课,毕业后回乡按所学专业自谋职业。
1984年秋,罗源县职业中学开办。1985~1986年,飞竹、洪洋、白塔、松山等中学附设高中职业班。1987年秋,中房乡下湖村村委会自筹资金创办初级职业中学。至1990年,以上各校招收16名畲族初中毕业生,8名畲族高小毕业生入学。除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外,还学习茶果、食用菌、烟草、会计、水产、文秘、乡镇企业管理专业课。
1990年后,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罗源县职业学校主要为县职业中学和下湖初级职业中学两所。以上两所至2000年止,招收畲族初中毕业生30名,高小毕业生20名。毕业后由乡镇企业择优录用或自谋职业。
此外,1984~2000年,畲族初中毕业生考取福州市有关职业学校的有20名。
(二)连江县畲族职业教育
1958年秋,在“大跃进”浪潮中,蓼沿等畲族聚居混居乡办起农业中学。1959年,经过整顿,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福建省农业中学会议上,蓼沿农中被评为闽侯专区农中的先进单位。蓼沿农业中学半天劳动半天学习,并建立了固定的劳动基地——农牧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蓼沿农中停办。
1965年9月,在中共福建省委半农半读教育会议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下,长龙、潘渡、东湖等畲族聚居混居乡办起民办农业初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
1981年6月,经宁德地区劳动局同意并报请福建省劳动局批准,在东湖乡成立闽东技工学校连江分校,设水产养殖和工业企业供电两个专业,学制二年,后停办。
1985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调整中学结构,在一些畲族聚居混居的乡镇办起职业中学,有少量畲族学生入学(没有统计数字)。
七、成人教育
(一)罗源县畲族成人教育
1、脱盲教育
1951年,罗源县开始在畲族乡村推广冬学经验。即在冬闲夜晚组织基层干部、青年积极分子学文化、学政治,聘请当地小学教员和当地知识青年为冬学教员。是年冬,霍口、后洋等村创办冬学3班,学员90人。后洋村25个基层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全部参加冬学学习。
1952年2月,冬学班改为常年性农民业余学校——民校。学员按程度分班,初小班以识字为主,高小班侧重阅读教学,兼学珠算四则。高、初小班皆开设唱歌、时事政治课,按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民校教学工作为由当地小学管理,聘请知识青年或小学教员为民师。是年创办民校的有八井、西兰、许洋、福湖、山垄湾、王廷洋、南洋、黄家湾、肖祥等25余村,16所,29个教学班,学员580人。同年11月,起步和城关区所属的畲族村民还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速成班从学习注音字母入手,以音节带同音字,集中突击认读生字,分散认写生词,结合阅读教学巩固提高识字成果。学习时间4个月,每周6个晚上,每晚3个课时。1953年,速成识字班停办,学员并入民校。至1957年,畲族村有民校33所,64个教学班,学员3500多名。民校除扫除畲族村民文盲,提高文化程度外,还培养了一些基层干部。霍口村蓝廷枝,民校毕业后担任初级农业合作社会计;西兰村民校先后毕业12人,有9人担任记工员、保管员、会计员和统计员,1人被县人民银行录用为正式职员,1人担任本村民校教师。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共罗源县委统一部署扫除文盲工作,提出“奋战3个月,实现脱盲县”的口号,开展扫盲运动的大宣传、大发动。畲族乡村先后办青年、妇女、干部学习班,庭院扫盲小组,建立田头识字牌、拦路识字岗。八井大队(含竹里、横埭)共有扫盲对象295人,但实际参加扫盲的达318人。出现姑教嫂、子教父、孙子教祖父和“九老”同学、三代同学、夫妻同学等场面。是年底,全县各畲族村参加扫盲的6000多人。其间,虽受“浮夸风”影响,成绩中含有“水份”,但突击扫盲收到一定成果是应当肯定的。
1959年,转变突击教育为经常性扫盲,并于同年整顿民校,八井村有固定民师、校址、92个青壮年全部入学,因群众学习情绪高、领导重视,被县列为“四季常青铁民校”。其余村为一般民校,有60个班,4500人。1961~1962年,乡民校停办,扫盲工作中断,1963年后逐渐恢复,至1965年,全县畲族村设扫盲班45班,学员2200名。1966年初,还办“农技班”、“毛泽东著作学习班”。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扫盲工作停止。1974~1976年推广“小靳庄经验”,在部分大、小队办“政治夜校”。
1979年后,开展以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的扫盲工作。实行“三教”(普通教育、幼儿教育、农民业余教育)一起抓,采取“一堵”(普及初等教育杜绝新文盲产生),“二扫”(扫除青壮年文盲),“三提高”(举办初中班、高小班、专业班)等办法,提高畲族群众文化素质。到1987年6月,经福州市政府验收,30个村基本实现无文盲村,占全县34个畲族村的88.24%,有5973名青壮年脱盲。1991年后,把基本扫除畲族青壮年文盲与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两基”教育)一手抓,创办巩固班、提高班。1995年12月,非文盲率达98.13%。2000年4月,经福州市“两基”跟踪检查组验收,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定的标准。
2、业余教育
1951年,罗源县开始抓业余扫盲,组织畲族居民进入各类业余学校、培训班学习文化知识,至1957年,在各类业余学校培训班、轮训班学习的畲族干部、职工有60多人,1965年为40多人。1979年罗源县设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1985年中共罗源县委党校开办基层党政干部《政治经济学》进修班,1986年县委党校开办党政干部管理中青班,以及县高等专业自学考试的开设,为畲族干部、职工等提供学习深造机会,据调查,参加以上各类班、校学习的有18人。1987年,畲族乡村在基本实现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开始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进行食用菌栽培、柑桔管理、淡水养鱼等实用技术培训,到2000年,累计受训1000余人。
(二)连江县畲族成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连江县畲族劳动人民难得温饱,没有条件求学。畲族农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文盲充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畲族农民的扫盲教育成为连江县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畲族农民教育主要是结合农村中心工作,以扫除文盲为主,进行政治和文化学习。1951年,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冬学工作的指示》,各个畲族聚居混居乡都办起冬学和常年民校,许多畲民用“速成识字法”突击识字。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决定》,各畲族聚居混居乡办起农民夜校,许多农民在脱盲的基础上转入业余高小班学习,90%以上青壮年扫除了文盲,呈现“白天千军万马闹生产,夜晚千家万户学文化”的新气象。
1971年,畲族聚居混居乡村农民夜校的“学习班”为“政治夜校”所取代,组织农民群众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文盲回升到1958年初的状况。
1978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畲族乡村整顿成人教育,扫盲专干分片包干,以点带面,开展农民扫盲教育工作。1979年度,东湖、蓼沿、潘渡3个畲族聚居混居公社实现了基本无文盲公社。翌年,长龙、小沧2个畲族聚居混居公社实现了基本无文盲公社。1981年,安凯、蓼沿2个畲族混居学区被评为宁德地区工农业余教育先进单位。1987年,连江县畲族聚居混居乡非文盲率达90%以上,经福州市人民政府验收,确认连江县已实现基本无文盲县。1988年,在东湖等畲族聚居混居乡办起文化技术学校。
1990年,在国际扫盲年中,蓼沿等畲族聚居混居乡不失时机地普遍开展宣传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活动,把扫盲任务落实到村,宣传教育落实到人。当年12月,蓼沿学区被评为福州市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小沧畲族乡把国际扫盲年活动办到畲族住家院落里,《福州晚报》刊登了小沧畲族乡乡长蓝钦明在扫盲班讲课的照片和活动的报导。至2000年,小沧乡成立成人教育专门机构——小沧畲族乡文化技术学校校务委员会。校长由乡人民政府乡长兼任,专职副校长由成人教育专职干部担任,委员中有学区校长、各村村委主任(即各村文技校校长)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下设办公室,由专干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学坚持实用、实效,主要是配合有关部门办短训班,如农村实用种养技术讲座、党员培训班、安全生产教育、婚育知识讲座等。每年青壮年受训率达30%左右。
(三)长乐市畲族成人教育
长乐市岭利畲族自然村办有农民夜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小学教师兼任夜校扫盲班教师,村民普及初小教育。2000年,常住本村6岁以上人口90人。其中:大学0,高中2,初中11,小学私塾77,在园幼儿6。另有大学2人,高中3人,初中13人,他们户口关系在岭利,但人不常住在村里。
第二节 科技
福州地区只有两个畲族乡——罗源县霍口乡、连江县小沧乡。这两个乡都成立了科技机构,组织畲族科技活动。其他畲族村科技活动,由当地乡镇科技机构组织开展。
一、农业技术推广站
1956年8月,罗源县霍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承担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配备技术人员1名。1958年10月至1964年4月,改称霍口人民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任务仍然为推广农业新技术,配备农业技术人员2名。1961年5月,随着体制改革,复称霍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65年撤区并社,改称霍口人民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9月公社改为乡建制后,更名霍口畲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2000年,配备农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的3人。农技站承担工作任务从原来的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和推广转为烤烟、食用菌栽培等项新技术推广。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同样成立有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气象哨
1958年,罗源县在霍口公社霍口和南墘大队设有气象哨,配备兼职气象观测人员2人,气象哨设有雨量器、干湿球、温度计,观察当地的降水、温度、湿度等简单数据,每日或每星期电话向县气象站汇报一次,每月编制报表。2000年,南墘气象哨被撤销,仅剩霍口气象哨配备兼职气象观测人员1名,设备及工作任务不变。
三、地震测报点
1972年,罗源县洪洋公社官村大队设地震测报点,配兼职测报人员1名,配备土地电、土地应力、无定向磁力仪、水平摆、磁偏角仪等,进行定时观察,人工记录数据。1976年,配备自动记录仪,实现自动记录。1979年,县地震办公室被撤销,官村地震测报点隶属县科学委员会管理。
四、四级农业科技网
1955年,罗源县各畲族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配备农民技术员,选择当地老农担任,负责选种、育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新技术的推广。1958年,按大队成立农业技术指导小组,由种子员、植保员、技术员等3~5人组成,担负科学种田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1965年,分别以大队和生产队为单位建立农业科技小组,形成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网。当年,全县畲族村建立大队一级科技小组32人、生产队一级科技小组161人,建立各类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930亩。大队和生产队科技小组除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外,还在县、社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水稻、小麦等良种培育、施肥、管水等新技术的研究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种。1981年后,农业生产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建立科技示范户。从1984年起,相继在霍口溪前、西兰、飞竹等村建立香菇菌制种、高产栽培,白木耳高产栽培、黑木耳引种、蔺草高产栽培、食用菌脱水加工、香菇保鲜加工、竹荪试种、果树栽培等各类科技示范户130个,取得庭院经济综合开发、代用料栽培香菇等科研成果,为农林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协会
1984年7月成立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科学技术协会,会员41人。科学技术协会在开展科学宣传和普及的同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咨询和技术培训,为科技兴乡、兴村起重要作用。
六、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6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分管科技副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企业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于1995年成立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副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小沧乡农机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各村长等。1997年7月,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因人事变动,调整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至2000年,科技委员会有委员7人,由乡人民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乡长担任。乡科技委员会主要负责全乡科技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非畲族乡的乡科技领导小组,对乡内的畲族村进行科技领导。晋安区日溪乡科技领导小组,给党洋等5个畲族村分发环保、计生、卫生等宣传材料,通过墙报、黑板报进行科普宣传,全乡5个畲族村杂交水稻推广率达100%,林业部门拨专款为畲族村改造低产毛竹林7000多亩。
七、科技普及
(一)宣传
1956年,罗源县科学技术协会绘制《挖稻根防治螟虫》等幻灯片在畲族村巡回放映,观众1万余人(次)。1957年罗源县闽剧团、县工人俱乐部文艺队等编排《消灭四害》、《近亲危害》等短剧巡回演出。60年代,在每次电影放映前均增加科学教育片。1973年,县科协、县地震办和县水电局等单位联合在飞竹、霍口、西兰等村举办安全用电、地震测报等图片巡回展览,开展用电安全和地震预报预防等常识教育。1982年,霍口畲族乡、福湖、西兰等村建立科普宣传栏,定期刊登农作物、经济作物和食用菌栽培知识。1987年,罗源县举办农村科教电影汇映月,全县33个村,150个自然村,放映科教影片67部,300余场,观众15万人(次)。1988年9月,在罗源县“科技月”活动中,霍口文化室和福湖文化站放映《生命的奥秘》电视片,观众3000多人(次)。1989年,罗源县开展“人口与健康”科教电影汇映,历时4个月,放映839场。其中霍口、飞竹、西兰、伡溪、八井、南洋等33个村和150个自然村放映150场,观众39000人(次)。同年9~11月,罗源县科协、科委等组织“农村科技致富典型百例”以及蔺草、食用菌栽培技术等100余幅科普图片,进行巡回展出,其中,在畲族乡村展出6场,参观者4000多人(次)。1991~2000年,以电视录像片、专题会议、科普专栏等形式在畲族乡村宣传竹林下竹荪快速高产栽培技术、袋栽香菇培养料感染原因及防治对策、烤烟高产栽培、再生稻栽培等知识。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除开展类似上述活动外,还以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工具,从多方面揭露,批判“法轮功”等邪教的反动本质,以及形形色色的迷信,愚昧现象,推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破除封建旧习俗”的文明新风。
(二)培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用以会代训形式,对农会干部进行选用良种、精耕细作等技术培训。1955年,罗源县霍口区卫生所举办新法接生培训班,受训接生员12人。同年,全县畲族村派老农等参加罗源县举办的科学造林、农作物栽培、畜病预防等各类培训班,当年累计受训人员62人。1963年,霍口区举办春季播种培训班,培训生产队长、农民技术员,其他有关乡村有关人员皆参加所在区、社培训。1979年后,为配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实施,畲族村派出有关人员进行脱产学习,跟班操作。80年代,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经常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987年,举办食用菌、水果等栽培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210人。1989年,霍口乡举办香菇高产技术、香菇代用料等培训班2期80余人。1991年,霍口乡举办单季稻田种植烤烟、烤烟烤干技术等培训班4期200余人。1993年,霍口乡举办白背木耳立体栽培技术训练班。1994~2000年,霍口乡举办烤烟田间管理、淡水鱼养殖技术、病害预防等培训20余期,受训800余人。其他畲村皆派员参加当地乡、镇的培训。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同样组织农田高产化、林业发展方向、食用菌生产技术、科学饲养家畜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了2个畲族科技示范村——樟后村和东风村;建立了56个科技示范户,各户都带头引进和试验新技术、新良种,带动周边10户以上农户依靠科技开发致富。
八、技术运用与推广
(一)粮油作物栽培技术
明代以前,罗源县畲族居民已掌握旱稻、麦类、豆类、薯类栽培的简单生产技术。明万历后期(1612~1620年),开始从汉族地区引种番薯,并逐渐扩大种植面积。清代初期,畲族群众除广种水稻外,还大力推广穗选等办法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以提高水稻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畲族乡村的科技发展,在畲族乡村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并派遣有关科学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加强技术运用、推广等方面的指导,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畲族乡村科技活动存在的零星、分散、自生自灭的情况。1950~1953年,在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运用穗选、片选、株选等办法,进行传统的水稻、小麦、豆类、甘薯等良种提纯复壮以及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推广。同期,各村还推广挖稻根消灭螟虫等活动,促进了粮食生产。其中罗源县霍口区1953年的粮食总产比1950年增28.3%。1954年,霍口区的霍口、山垅湾、溪前等乡开展连作稻种植试验,当年18户农民试种连作稻20亩,总产5300公斤,其中早稻平均亩产127公斤,晚稻亩产148公斤,分别比种植间作稻增39公斤和30公斤。1956年,霍口区山垅湾、溪前、王廷洋等村开展甘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同年,山垅湾村还开展龙岩松蕊、古田柳花、连城文亨等小麦引种试验,使全区推广甘薯和小麦良种有了科学依据。1957年,山垅湾、溪前村进行山区“三熟制”耕作制度改革试验,即早、晚两季种水稻,冬季种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24公斤,为全县低海拔山区逐步推广“三熟制”树立样板。同年,罗源县畲族乡村推广使用过磷酸钙肥料,在烂泥田、冷水田种植水稻获得增产。1960年,在溪前、旺岩、八井、前房、南洋等村推广矮杆水稻良种的同时还推广小麦冷水、温汤浸麦种、消灭小麦散黑穗病、甘薯老蔓越冬育苗、早稻半合式秧田育秧等科学种田新技术,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收。60年代中期坚持水稻“穗粒兼顾”原则,实行合理密植。
永泰县畲族居住边远高山,原来单季水稻生长慢,产量低,1966年,高山地区引进“农垦58”等良种,极受畲民欢迎。1977~1981年,推行“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的耕作栽培技术”和“山区中稻杂交化种植技术”。原来单季稻每亩年收成六七担,改良后每亩年收成十多担。此项改良先后获福建省农业厅三等奖、四等奖。
1978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在霍口公社的溪前、山垅湾大队,飞竹公社飞竹大队的塔里自然村,白塔公社的旺岩大队,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试验,获得好收成,为罗源县杂交水稻种子自繁自制取得成功经验。
1988年,霍口畲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起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分别在霍口畲族乡山垅湾、起步乡廷洋坂两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平均亩产72公斤,再生稻不但使山区单季稻多收一季,还具有省种籽、少花工和省肥料等特点,为全镇再生稻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1990年后,罗源县畲族乡村的科技活动主要围绕甘薯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蔺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旱秧稀植、抛秧、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这些活动都取得可喜成果。
长乐市惟一的畲族自然村——岭利畲族村,推广杂优水稻,改进耕作技术,加强防治病虫害,改良水利设施,每亩水田产粮,从单季年收成3担,增加到双季年收成16担。
(二)食用菌栽培技术
明代中期,罗源县霍口卓贤垅村畲族群众开始从浙江省龙泉县引进香菇半人工栽培技术。栽培办法是于当年冬季至翌年春季之间砍伐楮、槠等阔叶树,在树皮上凿小孔,以便野生菌种天然附着,秋季覆盖以芒箕,翌年冬季便可采摘鲜菇,至第三年夏季结束。为提高产量,还经常浇以淘米水,以增加营养份,提高出菇率。清代,这种技术逐渐推广,康熙《罗源县志》记载:“香菇,味美,冬春之交砍楮、槠等木于深山,米汁沃之而生”,即记载当时畲族群众栽培香菇的过程。历民国时期至60年代中期,仍沿用这种技术栽培,其中1955~1958年,霍口区收购的香菇(干品)1~1.6吨。60年代后期,罗源县畲族社队群众栽培食用菌的技术逐渐提高。1968年,西兰公社西兰,白塔公社旺岩、钟下、南洋等大队首次使用早稻稻草栽培草菇,试验获得成功,并由县供销社土产公司推广到其他社队。1969年,霍口公社霍口大队的部分畲族群众开始引进白木耳菌种并进行段木人工栽培,首获成功。次年推广到该公社10个大队。1974年冬,飞竹公社马洋大队王廷坑生产队与祥洋、陶洋生产队同时引进香菇人工培养的菌种,进行段木全人工栽培香菇,获得成功,为全县推广全人工培植香菇,提供了科学依据。1985年,罗源县西兰乡院前村高楼自然村蓝成义在继飞仙岩牛场首次试验木屑袋栽香菇取得成功后,当年栽培400袋,皆告丰收。1988年,他自费往省农学院接受培训,在试验以芒箕、茅杆、麦杆等作为木屑代用品生产香菇的同时,筹集资金创办食用菌菌种场,培植香菇、凤尾菇等菌种。1989年,罗源县洪洋乡民族,飞竹乡飞竹、蛤蟆石3村承担罗源县科委下达的“竹林下栽培竹荪”的试验任务,平均每平方米收竹荪(干品)0.5公斤,同时为罗源县推广竹林下栽培竹荪提供了科学依据。1993年,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与福建省农科院、罗源县粮食经济开发总公司等共同承担“白背木耳集约化大规模立体栽培研究”项目。当年引进台湾白背木耳新品种,栽培102万袋,平均每袋收750克。1994年,经福州市科委组织省市有关专家评估验收合格,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功突破常规小农栽培方式,为大规模立体栽培建立了模式,同时为罗源乃至福州市的食用菌出口创汇增加新菌种。
(三)果树栽培技术
福清市一都镇东山畲族行政村,原种大红袍种枇杷,果小。90年代,镇政府农技站请省、市农科院专家指导,引进解放钟、旱钟6号枇杷种。全村近4000亩枇杷,三分之一嫁接解放钟和旱钟6号,三分之一栽新品种,三分之一保留原品种。2000年,新品种枇杷上市,价格提高数倍。
福清市圳边畲族行政村,在公社化时建有果林场。90年代,钟小明等15位畲民自筹资金数万元,从山下开辟一条宽2.5米、长1000多米直通山顶的山路,在山上开荒300多亩,引进新品种枇杷8000多株、龙眼5000多株,采取科学方法种植,取得好收益。
福清市东升畲族行政村,2000年由爱乡华侨出钱,村出地,试种龙眼4亩。
永泰县芋坑畲族村用青梅嫁接广东梅、诏安梅,原平均每株产几十斤,嫁接后平均每株产3~4担,而且株矮,便于管理。永泰县力生畲族村种的青梅,原是羊屎梅,果小;后嫁接广东梅,果大但质欠佳;又嫁接龙眼梅、白粉梅,达到果艳,核小,质佳。
永泰县畲族村原先没种枇杷,受近邻福清畲家良种枇杷大丰收的影响,90年代末,开始种枇杷。力生村岭顶自然村畲民雷必成,从1997年起种枇杷100多株,产量高。又由于山高收成晚,市场上枇杷快没了,他的枇杷才上市,售得好价钱。雷必成成了枇杷专业户。荷溪村支部书记黄立球,引进福清枇杷旱钟6号,2000年6月建立50亩示范基地,套种西瓜,长势良好。芋坑村畲家与福清畲家交界,2000年引进福清枇杷,种植2000亩。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在90年代,引进名优果树,如“东湖早”枇杷、板栗、橄榄、柑桔、橘等,都获好收成。
(四)家禽饲养试验
永泰县协星畲族村,80年代,曾有养猪养鸡专业户,但因亏本而试验失败。2000年,永泰县荷溪畲族村鸽场饲养1000多只鸽子。永泰县芭蕉畲族村饲养塞北兔4000多只。
(五)蔬菜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福州地区畲民引种包菜、花菜等新的蔬菜品种。
20世纪末,连江县小沧畲族乡改造低产耕地,发展经济蔬菜,建立樟后畲族村110亩茭白高产示范基地。
2000年,永泰县雁门村畲民学习本村汉族群众的技术,有10多户畲家种植反季节蔬菜,有西红柿、白菜、菜花、包菜、四季豆等。
(六)菁、蔺草、烟草、药材试种
明代后期,罗源县畲民从莆田引种菁和以菁加工菁靛的技术,产品销售杭州、上海等地织布行。同期,还引种烟草和烟叶晒制等生产技术。
1975年,西兰公社西兰大队塘里、墩厝大队下刘坑生产队和飞竹公社红星(官路下)、外湾厝生产队等从宁波引进席草种植;同年白塔公社旺岩、钟下和松山公社八井等大队试种烤烟;飞竹公社红星大队(今官路下村)大队外湾厝大队进行茯苓、栀子、泽泻、半夏等药材试种,不但获得成功,而且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为推动罗源县畲族社队的经济作物发展积累了经验。1985年,西兰乡墩厝村下刘坑等自然村首次从日本引进蔺草进行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并且大力扩种蔺草,为罗源县草织厂的塌塌米草席出口生产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七)工业技术
明代,罗源畲族居民已能熟练掌握种植苎麻,利用苎麻搓线,用木织机纺织苎布,养蚕抽丝,用蚕丝编织丝带,用木材盖房和竹编家具、农具等技术,但发展较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乡村群众开始重视科技发展,引进和推广技术,促进乡镇工业生产发展。1962年,罗源县霍口畲族区从飞竹铸锅厂引进技术人员,在溪前下段坂创办铁锅铸造厂。此后又引进铸件生产技术,增加铸件产品生产。1979年,罗源县福湖大队引进胶合板生产技术,利用当地木材,生产缝纫机台板、餐桌桌面、椅面等产品。1984年,福湖、溪前大队又引进竹编技术,创办竹编厂,生产茶碟、花瓶篮、船篮等多种竹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地。同年,罗源县霍口、溪前等地引进技术,创办香菇脱水厂,加工烤干香菇。1988年,罗源县溪前、福湖、霍口等3个村,先后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木筷厂,产品销售全国各地。1990年,霍口畲族乡又引进车木技术和设备,生产各种车木、鞋跟,产品销往上海。2000年,霍口山垅湾村神木胶木板厂研制组从外县引进三合板生产技术,购置国家认定的木材旋切机2台,热尼机2台,拼板机1台,压刨机2台,经旋切后薄木板经密封式脱水烘干、上胶、合并垫压等过程,生产出长183厘米、宽91.5厘米、厚1.8厘米的胶合板产品,于2001年2月申请列入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