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299
颗粒名称:
一、管理机构
分类号:
D633.4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在历史上的政治参与情况。在明代及以前,畲族的政治事务主要由祠堂公推族长负责处理。到了清朝,官府开始对畲族进行区域化管理,并设立了总管进行户籍登记。民国时期,畲族与汉族混编保甲,但主要由汉族地主和富户担任保甲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市及各县开始设立民族事务管理机构,配备管理干部,畲族的政治参与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
福州市
管理机构
民族事务
内容
在明代及其以前,官府未设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畲村民族事务均由当地同姓同祖畲民组成的祠堂公推族长裁决、排解。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官府按畲民居住情况划分区域,每区设总管(简称畲总),负责户籍的造册登记。部分畲村民族事务诉之畲总,亦由畲总出面调解。
民国前期,袭清制。民国24年(1935年)9月,政府推行保甲制度,畲族与汉族按地域混编。甲长、保长多由汉族地主担任,个别为畲族富户担任。国民党政府通过保、甲长对畲族群众摊粮抓丁、收税派捐,不管理民族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市与各县始设民族事务管理机构,配备管理干部。
(一)福州市民族事务管理机构
1953年3月,在福州市民政局内设民族事务科。1955年1月,改称社会科,民族事务纳入该科管理。5月,社会科撤销,民族事务管理又归民政科。“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事务管理先后归市革命委员会下设的民事卫生组、民事组、民政组、民政局负责;1980年2月,归由市人民政府民政局负责。1983年9月,成立福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作为市政府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全市民族事务工作。主任孙照海,副主任贤图南,顾问张湘铉,委员24人;干部编制2名,与市民政局合署办公。1989年5月,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增至26名,主任林兹钗,副主任林剑雄,顾问贤图南。同时,设民委办公室,蓝良水任副主任,仍与市民政局合署办公。干部编制增至3人。1991年12月,雷金蓝任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蓝良水任民委办公室主任。1995年6月机构改革,福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福州市宗教事务局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同时组建中共福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主任、局长、党组书记卓斌青,副主任、副局长、党组成员姚午生、雷金蓝,下设办公室、民族经济处、民族事业处。1999年4月,姚午生改任调研员,陈小鸽任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干部编制5人。
(二)各县(市)、区民族事务管理机构
1949年8月,各县(区)人民政府成立时,即将民族事务管理划入民政科,配有专职或兼职干部;1956年5月,罗源县将民族工作从民政科析出,设民族事务科,配专职干部1名;1958年4月,撤销民族事务科,民族工作又并归民政科。1984年,连江县、罗源县政府均专设民族事务委员会,分别配有专职干部若干名。1997年,两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改称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其他各县(市)、区民族工作仍归民政局管理,至2000年不变。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照海
相关人物
贤图南
相关人物
张湘铉
相关人物
林兹钗
相关人物
林剑雄
相关人物
蓝良水
相关人物
雷金蓝
相关人物
卓斌青
相关人物
姚午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