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4年8月至民国38年8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291
颗粒名称: 三、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4年8月至民国38年8月)
分类号: K263.07
页数: 5
页码: 160-1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和隐蔽基地的清剿;连江县还召开各界“拥护戡平共匪叛乱”大会。自民国34年秋起,中共福州地区各级地下组织纷纷派人深入农村、山区,其中包括一些畲族聚居或畲汉两族混居的乡、村,开展革命活动。在发展党员、建立联络站和据点、成立中共支部的同时;组建地方游击队、武工队。民国36年10月,中共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五县中心县委(简称中共五县中心县委)成立并进驻福州东北郊东岭山区,建立中共闽(侯)连(江)罗(源)边区工委、中共连(江)罗(源)边区工委、中共林(森)连(江)罗(源)沿海地区工委后,积极发动与组织林森(闽侯)县双北乡(即大北岭、小北岭)和连江县、罗源县一带畲汉两族人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配合解放福州地区的战役。许多畲村,如连江县山区的真茹、小沧、潘渡、陀市、贵安、高岳、赤石、后隶、庄里、朱山、蒲边和沿海的红厦、浮曦等村;罗源县的前房、上土港、田中、廷洋坂、曹垅、黄家湾、伡溪、川边、冈尾、福湖、东园亭、大王里等村;林森(闽侯)县的桂湖、峨眉村,都成为游击队活动据点。
关键词: 福州市 抗日战争时期 革命斗争

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和隐蔽基地的清剿;连江县还召开各界“拥护戡平共匪叛乱”大会。自民国34年秋起,中共福州地区各级地下组织纷纷派人深入农村、山区,其中包括一些畲族聚居或畲汉两族混居的乡、村,开展革命活动。在发展党员、建立联络站和据点、成立中共支部的同时;组建地方游击队、武工队。民国36年10月,中共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五县中心县委(简称中共五县中心县委)成立并进驻福州东北郊东岭山区,建立中共闽(侯)连(江)罗(源)边区工委、中共连(江)罗(源)边区工委、中共林(森)连(江)罗(源)沿海地区工委后,积极发动与组织林森(闽侯)县双北乡(即大北岭、小北岭)和连江县、罗源县一带畲汉两族人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配合解放福州地区的战役。许多畲村,如连江县山区的真茹、小沧、潘渡、陀市、贵安、高岳、赤石、后隶、庄里、朱山、蒲边和沿海的红厦、浮曦等村;罗源县的前房、上土港、田中、廷洋坂、曹垅、黄家湾、伡溪、川边、冈尾、福湖、东园亭、大王里等村;林森(闽侯)县的桂湖、峨眉村,都成为游击队活动据点。
  (一)参加革命武装队伍
  解放战争时期,闽侯县北峰、连江县、罗源县等地畲族青壮年先后参加的革命武装队伍有:
  古(田)罗(源)林(森)游击大队 民国36年6月,中共古罗林中心县委将城工部古田县委领导的两支游击队合编而成。活动范围主要在古罗林三县边境,东南至罗源县洪洋乡一带,南至罗源县霍口乡和闽侯县廷坪乡,以及在古田县的大东区、小东区等。全队有畲汉青壮年在内的40多人枪。同年7月22日清晨,游击队突破国民党省保安第四团对游击大队宿营地罗源县长柄丘的包围,转移至霍口岐头山驻地。同年8月20日,驻地霍口岐头山瓦窑洞又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省保安第四团袭击,政委李继藩负伤被捕,游击大队停止活动。
  福湖武工队 民国36年10月,中共五县中心县委成立后,为建立地方武装,以罗源县畲村福湖村为基点,在原畲族群众组成的福湖村武工队的基础上,招收山垅湾、王廷洋等畲族村民组成。队长雷金伙,20人枪。民国37年底改编为霍口独立队。
  廷洋坂武工队 民国36年底,中共连(江)罗(源)宁(德)边区工委书记欧阳友心等人,以罗源县畲村廷洋坂为基点组建武工队。民国37年起向护国、水口洋、白岩等畲村扩展,至10月,有12人枪。活动地域在廷洋坂、洋中、叶洋、护国、水口洋、西山、黄家湾、曹垅等地。同年底,编入连罗宁边区游击队。
  灵峰洋武工队 民国37年春,中共罗源县工委以畲村灵峰洋为基点组建武工队,队员为来自梨坪、处洋里、岗山里、大冈以及下湖等地畲汉青壮年15人。民国38年3月,编入罗源人民游击队。
  闽连罗边区工委游击队 民国37年5月,中共闽连罗边区工委在连江县小梅洋山区组建,队长兼政委徐兴祖,有畲汉两族队员150多人。民国38年4月,因“城工部事件”影响,脱离中共五县中心县委领导,与闽东游击队接上关系,队伍发展至500多人。
  白水赤卫队 民国37年夏,中共连(江)罗(源)宁(德)边区工委书记欧阳友心在罗源县白水的可湖、西溪、半岭、上土港等畲村组建,雷饶妹、雷国泰、雷源源先后担任队长。同年底,编入连罗宁边区游击队。
  八井游击队 民国37年秋,中共连罗边区工委在罗源县畲村八井组建,队员有来自八井、牛洋、竹里、横埭等畲村的雷世珠、雷坤粦、雷新朝、雷志益、雷可兴、雷玉美、雷志珍、蓝月新、蓝金喜、蓝长康、蓝和田等20多名畲族青壮年。负责人李玉镇。同年12月,编入连罗边区工委游击队。
  连(江)罗(源)游击总队 民国37年9月,中共五县中心县委在连江县丹阳组建由畲汉青壮年加入的游击总队,总队长兼政委杨华。民国38年4月,转属闽中游击队,队员发展至800多人。
  连(江)罗(源)宁(德)边区游击队 民国37年9月,中共连罗宁工委在宁德县连洋组建,队长兼政委欧阳友心。年底,廷洋坂武工队、白水赤卫队编入,共180多人、140支枪。活动于连江县的定海、赤石、下屿和罗源县的北山、潮格、廷洋坂、白水等地,至民国38年8月。
  林连罗沿海地区工委游击队 民国37年10月,中共林连罗沿海地区工委在福州市郊魁岐组建。民国38年4月,转移到连江琯头定安,有畲汉青壮年加入。队长凌尚武,200多人枪,活动至民国38年8月。
  连罗边区工委游击队 民国37年12月,中共连罗边区工委以八井游击队为基础,招收前房、莲花、安井、北際、水尾等村畲汉青壮年加入,组建连罗边区工委游击队,队长李玉镇,70多人枪,活动于连罗交界山头面、北際、水尾、庄里、八井、牛洋、安井、莲花、前房、吕洞和迹头等地,直至民国38年8月。
  霍口独立队 又称罗源畲族独立队,民国37年底由福湖武工队扩编组成。队员来自罗源县今霍口乡、飞竹镇的10多个畲村。总队长雷金伙,分队长雷华仲、副分队长蓝嫩容(又称雷致容)。队员有雷花枝、蓝铨水、蓝法弟、蓝挺栋、蓝智法、蓝孝德、雷秀惠、蓝金顺、蓝祥水等,共30多人枪,配有地雷等武器。队内设交通员、联络员、接头户等多名(户)。属中共五县中心县委游击总队领导。活动地域以罗源县西南部的马腰隔、徐重、价洋、梨坑、罗溪里等地为主。活动至罗源县解放。
  罗源人民游击队 民国38年3月,灵峰洋、仓前、平源三支武工队集中于下湖灵峰洋,组建有畲汉青壮年加入的罗源人民游击队。后队伍扩充至130多人、73支枪。同年5月,转为闽东游击队,编为第三连。
  罗(源)古(田)闽(侯)边区游击队 亦称罗(源)古(田)林(森)边区游击队。民国38年4月,在罗古闽边区相继成立7个武工队的基础上,组建有畲汉青壮年加入的罗古闽边区游击队,队长张道禄,下设3个分队,160人枪。6月底,被编为中共五县中心县委游击队第五中队。
  (二)投身人民游击战争
  参加各支游击队的畲族队员,与汉族队员一道,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机智勇敢,以弱避强,以少胜多,往往取得保护群众,打击敌人,巩固与扩大革命根据地的胜利。
  巧毙地霸 罗源县霍口的国民党福丰区区长×××,是个欺压群众、作恶多端的地霸,当地畲汉群众恨之入骨。古罗林游击大队决定拔掉这颗钉子。民国36年6月7日,探知×××将从县城开会返回霍口,游击大队与雷金伙率领的福湖村武工队组织畲汉队员13人,埋伏于×××返途必经的霍口与飞竹交界的风流坪处,一举击毙×××,为民除害,霍口、飞竹等地群众拍手称快。
  掩护领导 民国36年秋,闽东游击大队进入古罗林边区,建立据点,筹组武工队,罗源县霍口火藟村雷茂兴等畲族青年被发展为第一批成员。为掩护游击大队领导,该村畲族群众在雷茂兴组织下,在半山腰搭草棚、打床铺、切锅灶、开水池;并站岗放哨,探听敌情、送粮送信、安全带路,使游击大队顺利开展革命活动。游击大队领导张翼腿上生疮,雷茂兴采送草药,细心护理,治好毒疮。游击大队离开时,还将两支枪留存雷茂兴家里;解放后,原物交还组织。
  阻击敌军 民国38年初夏,根据中共五县中心县委关于广泛开展人民游击战争的部署,有畲汉两族群众参加的连罗游击总队主动出击,先后在连江县丹阳、新洋、浦边等地歼灭国民党保安队1个连,缴获轻重武器120件,镇压恶霸、地痞10余人。5月初,游击总队又乔装成国民党军,在连罗公路上混入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部机关的行军队伍,以短枪突袭,一举缴获轻重武器25件、电台1部,俘敌23人。
  破仓分粮 民国38年5月,中共五县中心县委决定攻打设在罗源县霍口年屯积军粮近万担的国民党军用粮仓。5月28日,由五县中心县委游击队负责从正面、侧后攻仓,以畲族为主的霍口独立队负责于霍口溪对岸阻击增援之敌。当破仓后抢运粮食时,增援的县国民党自卫队已赶至霍口溪对岸,但在霍口独立队阻击下无法前进;敌军企图分兵霍口溪东面抢船渡溪,船只又被独立队队员雷华仲、雷致容率领群众转移他处,无法渡溪。在独立队继续尾追攻击下,敌军向飞竹的洋柄一带溃逃。是役,缴获粮食5000多担,俘敌40多人,毙敌30多人;革命根据地扩大到罗源古田两县交界的珠洋、善德、岭里和林森(闽侯)县的后溪、石井、廷坪以及霍口东北向刘洋、丰余、斌溪、深坑等126个乡村。
  反击“清乡” 民国38年5月中旬起,国民党当局见各地游击队频频出击,便动用大量兵力,大举在各游击区进行“清乡”。连罗游击总队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总队领导决定避免与敌正面作战,将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成7股,与敌周旋于深山密林这中,使国民党的“清乡”企图未能得逞。国民党当局兵分5路向连江县定安“清乡”,林连罗沿海地区工委游击队化被动为主动,先迅速镇压反革命分子40多人,使“清乡”之敌失去耳目;然后奇袭湖里之敌1个中队,攻打浦口敌保安队,使敌军缩回连江县城。霍口地区受国民党省保安四团一营的“扫荡”,敌军窜入霍口笔架山,企图居高临下袭击霍口;霍口独立队队长雷金伙等率武装人员20多人,乘晨雾未退尽时冲上笔架山顶峰,夺取制高点,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击退敌军。这一时期的反“清乡”斗争都取得胜利。
  (三)支援解放福州战役
  民国38年6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地区的先头部队到达连江县蓼沿和罗源县霍口等畲村。7月7日,中共闽浙赣省委、中共五县中心县委等地下组织和各路游击队代表,同解放军先头部队领导会师于连江县高岳畲村,决定成立连(江)罗(源)林(闽侯)支前委员会,地点设连江县小沧畲乡,负责动员各游击队以及连罗林边区畲汉群众,做好各项支前工作,配合解放军完成解放福州和连江县、罗源县、林森(闽侯)县的任务。
  筹集支前物资 连罗林支前委员会在连江县小沧、兰水和罗源县霍口、福丰等村设立供应总站。还在若干村设供应站。连江县小沧、潘渡、丹阳、蓼沿和罗源县霍口、福丰以及林森(闽侯)县桂湖、峨眉等村一带畲汉群众紧张地投入各项支前工作,不少畲民日常靠挖野菜度日,但他们也把刚收成的稻谷拿出支援前线。小沧村年逾花甲的畲民雷春弟,生活贫穷,把仅存的10粒鸡蛋献出慰劳解放军。山区畲民男女老幼齐出动,上山砍柴割草,满足部队烧饭和喂马需要。不到一个月时间,连罗边区筹集粮食1万多担、柴草1万多担、生猪2000多头、水产品3000多担、蔬菜2000多担等支前物资。罗源县以畲汉两族贫农团员300多人组成的运输队,跨越百里崎岖山路,绕过国民党封锁线,连夜从罗源县沿海运来食盐70多担,水产品100多担,及时送达目的地。林森(闽侯)县桂湖、峨眉两地分别在贫农团长率领和畲汉群众努力下,也筹足一批粮食、生猪、蔬菜、柴草等物资。
  参与修桥筑路 连江县小沧畲族群众在雷廷辉、雷廷祥的带领下,一面筹集支前物资,一面参加架设坡西横渡桥。小沧的七里、掌濑、大岗等畲村群众献出木材,甚至门板、寿板等架桥;木材不够,畲民配合游击队员到林森(闽侯)县宦溪、桂湖一带砍运麻竹,经3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修成3条宽2米,总长65米能供骡马和重炮通行的临时浮桥。连江县潘渡、小沧、丹阳、蓼沿等地山区仅有乡村崎岖小道,为让解放军部队顺利通行,畲汉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抢修简易公路,仅一个月就全部修竣。林森(闽侯)县桂湖、峨眉村畲汉群众也同时搭好长坂溪木桥。连罗林边区人民和游击队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10天内组织群众6万人次,其中不少是畲族妇女,修通古田县通往大小北岭总长150多公里的3条大道;同时修通连江县高岳至福州市郊鹅鼻岭、连江县洋头到林森(闽侯)县闽安镇长达50多公里的2条大路。
  保卫小沧之战 为了保卫集结在连江县小沧的支前物资,小沧村畲汉群众行动起来,妇女负责登记保管;男青年民兵。站岗巡逻;儿童手执红缨枪,在山头、路口盘查陌生人,曾抓获1个化装农民混进小沧村搜集情报的国民党特务。7月25日,驻小沧村的解放军领导从情报和特务口供中获悉,国民党五十师一个营将突袭小沧。当时驻小沧解放军仅一个工兵排,情况紧急;解放军领导一面迅速派人向大部队汇报,一面发动群众把支前物资转移到隐蔽地方。不少畲汉青壮年配合解放军挖战壕、修工事;战斗打响后为解放军递送弹药。军民密切配合,打退敌军数次进攻。当日下午3点,解放军大部队赶到,终于击退敌军。是役,毙敌20人,俘20人,畲族群众在支前物资保卫战中表现的英勇顽强精神,受到解放军首长和中共地下组织的高度赞扬。
  配合解放连罗 各游击队在解放连罗战役中配合解放军抓“舌头”;侦察敌情;测量敖江渡口水位;打入敌人内部了解敌军驻地、番号、装备、火力配置等情况,准确、及时地提供给解放军,曾在解放军第三十一军《前线战报》上受到表扬。各游击队还组织畲汉群众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担任船工、向导、交通员、通讯员,随军支前。交通员雷先立冒着酷暑,从宁德县边境的霍童,一直跑到连江县的高岳,一昼夜途经3县300华里路,快速完成传递前线机要文件的任务。8月13日、14日,解放连江县、罗源县战斗先后打响,连罗游击总队、连罗宁边区游击队等畲汉战士分别配合解放军全面出击,终于8月14日解放罗源县、8月16日解放连江县。接着,各游击队乘胜随军解放福州。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