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食用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277
颗粒名称:
三、食用菌
分类号:
S646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州市畲民有采摘野生菌菇的传统,80年代开始人工培植食用菌,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技术能手和带头人涌现,带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食用菌
内容
采摘野生菌菇,乃畲民传统习惯,在山野菌菇萌发季节,畲民妇女、小孩成群结队进山中丛林采摘野生菌菇,晒干后出售或当佳肴。
人工培植食用菌始于80年代初,1985年,各地把培植食用菌列入脱贫致富生产项目。
1986年,全市畲族聚居村培植香菇、白木耳(银耳)、黑木耳、蘑菇、猴头菇、金针菇、灵芝菇、竹荪等食用菌330万袋,价值250多万元。1987年,据罗源县统计,畲族聚居村共培植香菇213万袋,收益200多万元,约占全县畲民农户的50%。1987年八井村畲民培植香菇5万袋,1988年增至11万袋,1990年20万袋,4年间培植量翻两番。连江、永泰、闽侯、晋安等县(区)畲村也出现培植食用菌热。据各县统计,是年培植香菇121万袋,蘑菇、竹荪85万平方尺,年收入达210多万元。1991年,罗源县统计,31个畲族聚居村共培植香菇300万袋,收益600多万元,60%农户参与培植食用菌。连江、永泰两个县25个畲族聚居村,培植香菇153万袋,蘑菇121万平方尺,共收益250多万元。
畲民在培植食用菌中涌现一批技术能手和带头人。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蓝銮新,1979年领头培植竹荪20平方尺,投入资金260元,收竹荪干品3.9公斤,售价1614元,带动全村培植。西兰乡高楼自然村畲民蓝成义,自学食用菌培植技术,于1985年开始培植袋装香菇400袋,获得成功,动员全村大批量生产袋装香菇。1988年,他参加福建农学院技术培训,试用野草代料培植香菇获得成功,先后培植猴头菇、金针菇、灵芝菇、竹荪等,成为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在他带动下,全村培植香菇6万袋,收入13万元,户均纯收入2000多元,约占全村全年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1990年,连江县70个畲族自然村、1200多户贫困户的脱贫,主要靠两菇生产(香菇、蘑菇),其收入占全年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1991年,罗源县竹里村村民主任蓝金俤,学会培植种菌新技术,回村创办竹荪苗场,制种5000多瓶,成功率98%,带动全村104户培植竹荪2500多平方尺,收入40多万元,户均增收3030元。洪洋乡官村村民主任蓝兴钗,从1986年至1990年共培植菇11000多袋,同时培植竹荪170平方尺,晒干成品20多公斤,成为全县畲民富户。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