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十六、塘坂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245
颗粒名称:
六十六、塘坂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
页码:
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塘坂村位于潘渡乡西北部,敖江中游东岸,是畲族聚居村。民国前称塘仔。1990年代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福州市第二水源地。200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3136万元,居全县16个畲族聚居村之首。生活水平提高,新建或改建新居、安装程控电话、普及电视广播。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塘坂村
内容
塘坂,民国前称塘仔,位于潘渡乡的西北部敖江中游东岸,北连小沧乡,西与福州晋安区日溪乡毗邻,海拔34米,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距潘渡乡23公里,距县城40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坡港乡附乡。民国24年起,先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第二区溪港乡沙州保、小沧乡沙州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沙州乡、高岳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潘渡公社。1961年6月从高岳大队析出设塘坂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设12个村民小组。2000年全村314户、946人,其中畲族144户、682人,占72%,聚居半岭的畲族居民亦全部迁到里洋。现畲族居民聚居沙州、大洪、里洋3个自然村。
塘坂村地处敖江上游两岸,1991年7月山仔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塘坂成为工程建设指挥部驻地,相继架设高压电路,拓宽公路,后又铺设水泥或沥青。1998年,又在塘坂下游1.5公里处建二级电站和水库,作为福州市区的第二水源,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全村有林地面积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5%,人均山林15.9亩;耕地面积687亩(水田621亩,旱地66亩),粮食总产657吨,淡水鱼类养殖产量138吨,水果产量103吨,肉类产量36吨,禽蛋产量5吨,蔬菜产量580吨,茶叶产量6吨。200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3136万元,经济总量居全县16个畲族聚居村之首。村财政收入4万元,人均纯收入3820元。有60多户新建或改建新居,用电户达100%,有一半以上农户安装程控电话,电视广播基本普及。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塘坂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