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畲族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1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畲族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1
页码: 54-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州市是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畲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0%以上。在罗源、连江、永泰、福清、晋安等5县(市)区的16个乡、13个镇共有75个畲族行政村。这些行政村中,畲族人口占75个畲族行政村总人口的68.35%,占全市畲族总人口的76.29%。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畲族村

内容

福州地区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分布于罗源、连江、永泰、福清、晋安等5县(市)区16个乡、13个镇,共75个畲族行政村。在行政村内总户数为11713户、54157人,其中畲族为7381户、37014人,畲族人口占75个畲族行政村总人口的68.35%。在75个畲族行政村内的畲族人口占全市畲族总人口76.29%。
  一、福湖村
  福湖村,位于罗源县西部,是霍口畲族乡的一个行政村。2000年末,全村6个村民小组,163户,人口667人。其中畲族147户、565人,畲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
  福湖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发时常被淹没,则成为湖,村民为求逢凶化吉,称之福湖;又一说畲族人自广东迁居此地,为寻求福地,而称之福湖。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隶属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县四区福霍保(福湖、霍口),后改为福(湖)丰(余)乡,福(湖)溪(前)保。福湖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民国23年(1934年)成立苏维埃政府,畲族上层人士、知识分子雷梅波任主席。雷姓畲族在福湖占少数,但在政治、经济上占优越地位。雷姓家族一排靠山边的房屋建筑是豪华的,砖墙包栋、房屋门前立五对旗杆碣,房内大厅横挂“文魁”、“拔贡”牌匾多面。民国37年,福湖村在中共领导下建立武工队,有40余人,畲民雷金伙、雷花仲、雷花枝、雷秀惠、蓝致客、蓝铨水、蓝法弟、蓝廷栋、蓝祥水、蓝智法等10人是武工队骨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湖相继隶属霍口区、霍口公社和霍口畲族乡。
  从清末开始,福湖有一支水运队伍,10~15人左右,他们把木材、竹子连结成排,从霍口溪起运到连江县敖江。依托水道,过险滩,闯急流,一昼夜即可到达目的地,年运量都在数千立方米以上。
  福湖是文化之乡,以崇拜盘瓠为内容的各种畲族古文化活动从未间断,并有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除开展畲族传统文化活动外,现代先进文化也在福湖生根开花,村文化站有各种书报百余种,存书三千多册。同时,建有1700平方米的福湖中心小学和一座大会堂。畲族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达100%。全村有大中专毕业17名,罗源县畲族第一代两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福湖村占一名。全村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51名,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蓝致和,是60年代畲族第一代大学本科毕业生。
  福湖村是罗源县第一批步入小康的村庄。2000年,全村产粮368吨,人均占有粮552公斤。农、林、牧、渔总产值4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0元。全村125户中,有彩色电视18台,黑白电视机50台,电风扇100台,录像机、收录三用机80台,新式家具35套,还有许多人戴上金项链、金戒指。中青年男女80%戴上手表。畲民家中的照明,从过去点竹皮、松香土、煤油灯、菜油灯,到现在全村家家户户以电照明。
  福湖村是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民族团结先进村、卫生模范村、基层党支部先进单位。1988年起,接待过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民族学、社会学专家学者多批。是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亲临视察,并与畲村代表共进午餐。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领导都到该村考察,并题词留念。福湖村面临宽阔平静的岱口溪,溪水缓缓流过村前。1994年由国家民委为主投资,在江上架起石拱桥——福湖七桥,形成岱江畲村的新风光。
  二、溪前村
  溪前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三公里,海拔105米,为全乡最低处。以村在霍口溪的前沿,故谓之溪前。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隶霍口上里,明代隶属黄重里,清代归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县四区福(湖)霍(口)保,后改区为乡,为福(湖)丰(余)、福(湖)霍(口)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隶属霍口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1965年通公路、通电,1984年通自来水,1995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委会办公楼,现今下辖溪前、傍尾、溪里、坑下等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主村是溪前畲族自然村,设两个村民小组。全村130户、581人,其中畲族51户、236人。林地面积6973亩,其中有林地2821亩,是霍口乡林业基地之一。人均耕地0.82亩。2000年粮食总产322吨。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695万元,人均纯收入3020元,村级财政收入15.8万元。村设初级小学1所、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人,教师2人;设卫生所1个,医护人员2名。2000年通有线电视。
  三、山垅湾村
  山垅湾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中部,距乡政府驻地约2公里,海拔130米。村在老梯重和歪尾山之间,故谓之山垅湾。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属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四区福(湖)霍(口)乡、福霍保,后区改乡,属福(湖)丰(余)乡福霍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隶属四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全村辖山垅湾、竹林尾、梨坑、价洋、曲丘、溪坂潭、溪坂洋、岭尾等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362户、1454人,其中畲族87户、486人,聚居梨坑、价洋、岭尾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965年通车对岸,1982年霍口大桥建成后公路直达山垅湾,1986年通水电,1990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全村林地面积6520亩,其中有林地3940亩,人均林地4.5亩。耕地1545亩,其中水田1354亩、旱地191亩,人均耕地0.94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837吨。村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林、副业,2000年总产值7383万元,人均纯收入3007元,村级财政收入18.4万元。村设小学校1所、5个教学班,在校生275人,教师10人,梨坑、价洋分别设教学点各1个班,学生46人;村卫生所1个;并有礼堂1座,设有文化室。2000年通有线电视。
  梨坑生产队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1972年生产队长雷志良当选为中共十大代表。
  四、岗尾村
  岗尾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1997年岗尾搬迁,并入山朋自然村,村部建在山朋,海拔360米。因村建在五指山、龙姆山之尾,故称岗尾。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为重下里;民国时期先后为罗源县第四区福(湖)霍(口)保,福(湖)丰(余)乡,福霍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隶属罗源县第四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现今下辖南串、西山、山朋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78户、356人,均为畲族。全村林地面积5767亩,其中有林地4480亩,人均林地16.2亩,是霍口乡木、柴、炭主要产地之一。“西山斗笠”是闻名全县的畲民工艺品,精美耐用,又是畲家女出嫁必带装饰品。全村耕地541亩,其中水田475亩、农地66亩,人均耕地1.52亩,2000年粮食总产301吨。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兼营竹木制品,2000年总产值104万元,人均纯收入3009元,村级财政收入6.2万元。村设西山初级小学1所、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人,教师1名;设卫生所1个,乡村医生1名。
  五、王廷洋村
  王廷洋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北部,距霍口畲族乡乡政府驻地3公里,海拔125米。相传该村大片田洋旧为王姓所有,故称王廷洋。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为黄重里,清代隶属重下里;民国时期先后属罗源县四区福(湖)霍(口)保,福(湖)丰(余)乡福霍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隶属罗源县第四区、霍口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现今下辖王廷洋、半山、小觥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228户、922人,其中畲族91户、393人。1974年建王廷洋小电站,1987年建自来水站,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8年兴建王廷洋溪温大桥后通公路,全村林地面积7929亩,其中有林地3483亩,人均林地8.6亩。耕地963亩,其中水田818亩、旱地144亩,人均耕地1.05亩,2000年粮食总产770吨。村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全村经济总产值498万元,人均纯收入3023元,村级财政收入13万元。设王廷洋、小觥小学2所、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216人(其中寄宿生103人)教师12人;村有卫生所1个,配医务2人,村民小病不出村。2000年通有线电视。
  六、东园亭村
  东园亭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海拔480米。因村道边有园地一片,园地东侧建有路亭,故谓之东园亭。居民多为南峰蓝姓后裔。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属重下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四区福(湖)霍(口)保,福(湖)丰(余)乡福霍保。1949年9月起,分别属罗源县第四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现今下辖东园里、东园亭、后溪、上洋村、牛楼顶、南峰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其中东园里南峰为畲族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全村156户757人,其中畲族84户、436人。1989年通公路,1991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12136亩,其中有林地9800亩,人均林地16亩。有水田734亩、旱地60亩,耕地总面积794亩,人均耕地1.05亩,2000年粮食总产427吨。该村经济农、林并重,2000年总产值152万元,人均纯收入2964元,村级财政收入10.7万元。设后溪、东园里、南峰3所小学校、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78人,教师5人;设卫生所1个。2000年建有线电视接收站。
  七、川边村
  川边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海拔487米。因处于三条小溪之边而得名。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为霍口下里,明代为黄重里,清代隶属林洋里;民国时期为罗湖四区福(湖)霍(口)保,福(湖)丰(余)乡。1949年9月起,属霍口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现今下辖川边、湖头、浿头、青坑等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06户、427人,96%为畲族。1985年通公路,1988年通自来水,1993年通电,1998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11430亩,其中有林地8110亩,人均林地26.8亩;水田655亩,旱地50亩,耕地总面积705亩,人均耕地1.65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90吨。该村经济农、林并重,2000年总产值111万元,村级财政收入6.4万元,人均纯收入2889元。设湖头、浿头2所小学、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8人,教师5人。2000年通有线电视。
  八、大王里村
  大王里村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中部,距霍口畲族乡政府机关驻地8.5公里,海拔160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称“团结”。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属重下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四区、宦船保,后改属福(湖)丰(余)宦船保。1949年9月起,属霍口区、霍口公社、霍口畲族乡。现今下辖大王里、菜子洋、牛栏坪、际上、堡岗、里洋等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6个,其中菜子洋、牛栏坪、堡岗为畲族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08户、817人,其中畲族108户、418人。1983年通电,1980年4月通水并通机耕路,1997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6952亩,其中有林地1500亩,人均林地面积85亩;耕地772亩,其中水田703亩、旱地69亩,人均耕地0.94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441吨。村经济以农林为主,2000年总产值216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2.4万元,人均纯收入2999元。设际上、大王里初小学校2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8人,教师2人。2000年建有线电视机站,入户率达20%。
  九、飞竹村
  飞竹村位于罗源县飞竹镇东南部,村民委员会设飞竹街,即飞竹镇政府所在地,海拔315米。传说历史上该村原未种竹,后来村人于无意中发现竹子,以为从邻村飞来的,遂以飞竹为名;另一说法为吕洞宾在驾云漫游时,不慎将他的笛子掉下,然后长出竹子而得称。该村,宋至明代皆属黄重里,清代属重上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四区、寿(桥)洋(柄)保,后改属凤(坂)寿(桥)乡寿举保。1949年9月起,隶属第五区、洋柄区、飞竹公社、飞竹镇。现今下辖飞竹、下村、里飞竹、飞竹洋、塔里、西洋坡、大洋、甲坑等8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4个,其中大洋、甲坑、西洋坡、塔里4个为畲族自然村,村民小组6个。塔里蓝姓是罗源畲族中望族,建有祠堂。现全村369户、1495人,其中畲族183户、798人。1956年11月县道白(塔)霍(口)公路的白塔至飞竹段动工,1958年6月通汽车,1958年通电,1984年通自来水,1995年通程控电话,1998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8820亩,其中有林地8798亩,人均林地5.9亩;仅塔里村就拥有林竹三千余亩,有两人合抱胸径的老松一万余株,但大部分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砍光。现仅留云杉1株,树高10米,胸径6米。耕地1620亩,其中水田1452亩、旱地168亩,人均耕地1.1亩,2000年粮食总产727吨。该村经济以农为主、兼营第三产业。2000年总产值241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5.8万元,人均纯收入2645元。设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班,教师2人;飞竹中心小学1所、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350人,教师20人;塔里小学教学班2个,学生32人,教师2人;中学1所、教学班3个,教师11人。还设有中心卫生院、文化站、影剧院等医疗文化设施。
  十、官路下村
  官路下村位于罗源县飞竹镇东部,距飞竹镇政府驻地2公里,海拔395米。相传,历史上因林、陈两姓房地纠纷,县官到此查勘,指路下建村,遂取名官路下;“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称“红星”。该村在宋至明代皆属黄重里,清代属重上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罗源县第四区、寿(桥)洋(柄)保,区改乡后属凤(坂)寿(桥)乡寿洋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罗源县第五区、洋柄区、飞竹公社、飞竹镇。现今下辖官路下、秀岭、外湾厝、王洋、鸡叫(秀)洋、金华厝等6个村、7个村民小组,其中外湾厝、王洋、金华厝、鸡(秀)洋为畲族自然村,村民小组4个,全村181户、737人,其中畲族98户、347人。1958年通公路,1986年通电,1989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程控电话,2000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4947亩,其中有林地4300亩,人均林地6.7亩;耕地985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地85亩,人均耕地1.34亩,2000年总产值23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9.8万元,人均纯收入2968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20人,教师7人;设有卫生所。
  十一、蛤蟆石村
  蛤蟆石村位于罗源县飞竹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海拔460米。以村中有石一对,形似雌、雄蛤蟆,故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称“红卫”。该村宋至明代皆属黄重里,清代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属罗源县第四区、寿(桥)洋(柄)保,区改乡属凤(坂)寿(桥)乡寿洋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罗源县第五区、洋柄区、飞竹公社、飞竹镇。现今下辖蛤蟆石、姚洋、山头洋、溪下、带里等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91户、406人,均为畲族。1993年主村通公路,1986年通电,1990年通自来水,1999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2050亩,其中有林地1200亩,人均林地5.1亩;耕地719亩,其中水田629亩、旱地90亩,人均耕地1.76亩,2000年粮食总产284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128万元,村级财政收入5.7万元,人均纯收入3884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1个,在校学生13人,教师11人;设有卫生所。2000年通有线电视。
  十二、西兰村
  西兰村位于罗源县西兰乡东部,海拔389米,距西兰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在寿桥溪之南,古称溪南,后雷姓畲民居村东、蓝氏畲族居村西,故称西兰。该村,宋至清代皆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属罗源县第三区西南保,后属凤(坂)寿(桥)乡西南保。1949年9月起,隶属罗源县第五区,洋柄区、飞竹公社、西兰公社、西兰乡。现今下辖西兰、塘里、西浿、石牌头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其中,西兰、塘里自然村为畲族居住,设3个村民小组。全村132户、575人,其中畲族57户、215人。
  西兰自然村历史悠久。祖厝上坑内存有两幅祖先彩画图像,一男一女,穿戴畲民传统古装。西兰是畲、汉杂居村,全村132户、591人,其中畲族51户、222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37%。西兰茶叶久负盛名,七境名茶早于明、清朝代就远销京、津。因西兰近有七境庙宇,茶区广及附边七境,故名“七境茶”。民国初年,西兰自然村40多户畲族,每户都种茶三、五亩,茶园满山坡。畲民蓝仁思、雷玉土是种茶大户,年产量都在200公斤左右,除少量自饮,多系出售。民国时期,1920~1930年,西兰村蓝新财与福州人何老板在福州安泰桥合开“何同泰”茶行。蓝新财负责在西兰村设茶叶收购站,专门收购七境茶,按茶叶质量分等级装袋,印上“七境茶”字号,雇专人肩挑福州,每百市斤茶叶挑工4块银元,年经营茶叶都在五万斤以上。蓝新财的父亲蓝凤定乃畲族中颇有名望之士。今西兰祖厝尚挂有金字匾额“望重乡评”,旁小楷书“为八品顶戴耆宾蓝凤定立,光绪二十三年小春月,省学政郑世潘。”
  西兰畲民居住在两个自然村,一是西兰、二是塘里。西兰自然村全是蓝姓畲民,塘里自然村全是雷姓畲民。畲族自然村都在靠近罗源至飞竹的公路旁。1965年通公路,1989年通电,1987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1座,2000年通有线电视。林地4454亩,其中有林地4356亩,人均林地7.7亩;耕地565亩,其中水田480亩、旱地85亩,人均耕地0.98亩。2000年总产值112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村级财政收入11万元。西兰盛产七境茶,2000年茶叶产量为29吨。村设小学1所、教学班3个,在学生32人,教师3人。2000年,产粮246吨,畲民人均纯收入3111元,从总体上步入小康行列。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家家户户有有线广播,有电视。两个畲族自然村都饮上卫生清洁自来水。西兰、塘里共有畲民51户,其中43户建有新房屋,改变住草房、树皮房的旧习,全村出现8座砖混结构楼房。多数家庭使用液化气灶,35户畲民家有电冰箱,电风扇已普及。饮食以大米为主,生活水平同当地汉民接近。穿着方面除老年妇女保留畲装外,年轻一代男的多穿夹克衫或西服,穿皮鞋、运动鞋,女青年多穿时装,剪平发,唯结婚时仍穿着畲族妇女装饰。
  十三、许洋村
  许洋村位于罗源县西兰东南郊,海拔415米,距西兰乡政府驻地3公里。据传该村原为许姓居住,因而得名。宋至清代皆隶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罗源县第三区、西南保和凤(坂)寿(桥)乡。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五区(洋柄)、飞竹公社、西兰公社、西兰乡。2000年辖许洋(北山)、陈洋、卓家园、院后、杞下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128户、525人,其中畲族88户、290人。1983年通水电,1987年11月通自来水,1990年通公路,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全村林地5827亩,有林地2593亩;耕地808亩,其中水田720亩、旱地88亩,人均耕地1.50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45吨。村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146万元,村级财政收入9.5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51人,教师2人;设有卫生所。2000年通有线电视。
  十四、石壁下村
  石壁下村位于罗源县西兰乡北部,海拔450米,靠近西兰乡政府驻地。因村后有石如壁而得名。宋至清代皆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第二区、寿(桥)洋(柄)保、凤(坂)寿(桥)乡。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三区(洋柄)、飞竹公社、西兰公社、西兰乡。现今下辖石壁下、下流坑、芹石、大坪、百斗、门处洋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164户、711人,均为畲族。1980年通电,1982年通自来水,1988年通公路,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三层村办公楼1座,全村林地面积8554亩,有林地2588亩,人均12亩;耕地1048亩,其中水田898亩、旱地150亩,人均耕地1.47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435吨。村经济农林并重,2000年总产值111万元,村级财政收入6.4万元,人均纯收入3010元。设大坪初级小学1所,石壁下初级小学1所;还设卫生站1个。2000年通有线电视。
  十五、南洋村
  南洋村位于罗源县白塔乡东北部,海拔240米,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该村因位于南向而称南洋,又与其他自然村及塔里村统称为“浿溪“。该村宋至清代皆隶属东隅里;民国时期隶属第一区、凤山镇白塔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一区(起步区)、第六区(城关)、岐余区白塔乡、城关公社、白塔公社、白塔乡。现今下辖南洋、麻竹湾、南坂、地里、阮里(1999年搬迁城郊的红毛里)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全村150户、653人。该村1987年通自来水,1989年通电,1990年通公路,1995年建村办公楼1座三层,1998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3763亩,其中有林地207亩、人均林地5.8亩;耕地769亩,其中水田703亩、旱地66亩,人均耕地1.17亩,2000年粮食总产457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289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3.8万元,人均纯收入3073元。1996年,与塔里村联合兴建浿溪民族小学1所、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150人,教师6人;村有卫生所。2000年通有线电视。
  十六、大项村
  大项村位于罗源县白塔乡北部,海拔335米,距白塔乡政府驻地6公里。宋至清代皆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归第二区、凤(坂)寿(桥)乡双(元里)钟(下)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一区(起步)、第五区(洋柄)、洋柄区凤坂乡、城关公社、白塔公社、白塔乡。1984年通电,1991年通机耕路,1997年开展旧村改造,实行有规划建设,1998年铺水泥路面,1998年通自来水和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仅1个村民小组,31户、143人。全村林地335亩,其中有林地278亩,人均林地2.3亩;耕地173亩,其中水田133亩、旱地40亩,人均耕地1.21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96吨。经济为农工兼营,2000年工农副业总产值51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1.8万元,人均纯收入3776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1个,在校学生12人,教师1人;2000年建有村办公楼、村文化中心楼等设施。
  十七、钟下村
  钟下村位于罗源县白塔乡北部,海拔250米,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因村后有山似钟而得名。宋至清代皆隶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第二区凤(坂)石(鳖)保、凤(坂)寿(桥)双(元里)钟(下)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五区(洋柄)凤坂乡、洋柄区钟下乡、城关公社、白塔公社、白塔乡。2000年,辖上大项、七步、里钟下、外钟下、古岭头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其中上大项和七步为畲族自然村,设2个村民小组。全村175户、783人,其中畲族54户、267人。1985年通电,1987年通自来水,1989年通公路,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有线电视机站。全村林地面积3053亩,有林地2989亩,人均林地3.9亩;耕地962亩,其中水田802亩、旱地160亩,人均耕地1.87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512吨。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278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7.8万元,人均纯收入3099元。设钟下、七步小学2所、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48人,教师3人;设村卫生所。
  十八、旺岩村
  旺岩村位罗源县白塔乡西北部,海拔215米,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取旺村里和岩下两村首字,合称“旺岩”。宋至清代皆隶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第二区凤(坂)石(鳖)保、凤(坂)寿(桥)乡双(元里)钟(下)保。1949年9月起,分别隶属第五区(洋柄)凤坂乡、洋柄区凤坂乡、城关公社、白塔公社、白塔乡。2000年,下辖下楼、仑后、双元里、笕下、岩下、旺村里等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其中仑后、笕下、双元里为畲族,建村民小组3个。全村366户、1560人,其中畲族142户、625人。1978年通电,1985年通机耕路,1989年通自来水,1999年机耕路改造为公路并通汽车,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有线电视机站。全村林地面积6543亩,其中有林地6459亩,人均林地4.2亩;耕地2017亩,其中水田1737亩、旱地280亩,人均耕地1.29亩。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粮食总产量1051吨,2000年总产值439万元,村级财政收入22.9万元,人均纯收入3265元。村建有医疗站、礼堂;设仑后、双元里小学2所、教学班4个,在校学生89人,教师4人;设村卫生所。
  十九、梅洋村
  梅洋村位罗源县白塔乡西部,海拔170米,距白塔乡政府驻地12公里。相传曾种青梅而得名。宋至清代皆隶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第二区凤(坂)石(鳖)保、凤(坂)寿(桥)乡百(丈)兴(北兴,即北坑)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五区(洋柄)百丈乡、洋柄区凤坂乡。2000年全村60户、255人,均为畲族。1987年通电,1989年通公路,1990年通自来水,1999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2546亩,有林地2416亩,人均林地9.98亩;耕地557亩,其中水田531亩、旱地26亩,人均耕地2.18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900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98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1万元,人均纯收入3038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26人,教师1人。2000年通有线电视。
  二十、八井村
  八井村位于罗源湾西岸,距罗源县城7公里,是个畲族村。八井原为盐碱地,缺少淡水,南宋时本邑官绅陈显伯,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首先在此打井,后人为纪念他,把村名叫陈拜井。随着人口增长,宋至清代共挖8口井,第八口井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打的,今尚存。20世纪50年代初,畲民把村名改为八井村,更有意义。
  八井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民国23年(1934年)8月在中共连罗中心县委领导下,建立苏维埃乡政府,辖牛洋、横埭等自然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政府在八井强化保甲制度,设竹里和横竹两个保:竹里、横埭为横竹保,八井、牛洋为竹里保,每10户编为1甲。保长由乡政府指派当地畲民富裕户担任,甲长由村民轮流担任。1949年3月重建中共连罗工委八井村支部,原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部长雷世珠担任支部书记。1952年8月,成立罗源县八井畲族乡人民政府。第一任乡长雷世珠,财粮兼秘书雷志森,全乡管辖牛洋、横埭、竹里等畲族村,共192户、705人(男353人,女352人)。1953年9月雷世珠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向广大畲族群众及罗源各界人士传达。
  八井是拳术之乡。清末至1950年都举办武术馆,附近男女青年每年秋季都集中练武。“八井拳”和“跌打伤科”名闻市内各地畲村。拳师雷朝阳拳术精湛,1人能敌10余人。民国时期,县警察局一个班警察持枪强买八井畲民挑进城的薪炭,畲民雷新泉1人抵住1个班,在罗源县城港尾下街头大显英雄本色,围观者称赞八井人“厉害”。从此,国民党官兵听到八井人声名,都敬而远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井拳作为民间体育锻练项目,曾参加过全国第二、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雷信叙、雷知土、雷叙桃(女)等都获得表演奖。
  八井又是个有名的穷村。1951年土地改革时。全村无地与少地的畲民占60%,男女劳力主要靠打杂工、讨小海、上山采薪出卖,长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1975年,由于天灾人祸,八井、前房畲民发生“集体乞讨事件”。1986年,八井被列为全县19个畲族贫困村之一。政府通过发放扶贫资金、低息贷款,发展当年见效的短平快项目;同时扶持中长期生产项目,增强脱贫后劲。1992年,八井村从总体上摆脱贫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9元,人均粮食占有量679公斤。全村各户有电灯照明,各家各户用上清洁自来水,公路通车到村门口,建有三层砖混1000平方米小学,儿童入学、巩固、毕业、升学“四率”均达100%。设有医疗站、幼儿班、商店4家,畲民的生活基本舒适方便。
  八井村畲民居住条件大有改观。50~70年代,全村建四扇木屋7座,进入80~90年代,普遍大兴土木。现全村50座房屋,除4座木屋外,46座都是新建的,90%是石砖混结构,其中有双层砖混平顶结构楼房4座。全村有35户装有程控电话,78户有彩电,35户有黑白电视,38户有电冰箱,电风扇已普及,家用液化气灶与老式灶台并用。
  进入90年代,八井村脱贫致富,并有长足发展。1992年,全村106户、504人,年人均纯收入869元,人均占有粮679公斤。2000年,全村109户、567人,人均年纯收入2882元,比90年代初提高三倍,人均占有粮食780公斤。
  八井村由贫穷走向比较富裕,靠的是一批畲族基层干部的努力。第一代畲族乡干部雷志森已成为罗源县政协主席,雷志岳也是出色的乡党委书记。他们虽都已退休,对家乡事业仍时时关心、帮助。1989年,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副主任张竹深入八井村,挨家挨户访问时,表扬村干部是“好带头人”。
  二十一、竹里村
  竹里村位于罗源县松山镇西南部,海拔75米,距松山镇政府驻地7公里。宋至清代皆隶属拜井里;民国时期属第一区小获保、松(山)获(小获、大获)乡小获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七区(松山)小获乡、岐余区小获乡、城关区小获乡、松山公社、松山乡、松山镇。现今辖下竹里、上竹里、横埭等3个自然村,建立6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全村159户、719人。1986年通自来水,1991年通电,1992年通公路,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1914亩,人均林地2.66亩;耕地705亩,其中水田607亩、旱地98亩,人均耕地0.98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559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农林牧业总产值258万元,村级财政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2755元。
  二十二、前房村
  前房村位于罗源县松山镇西南部,海拔35米,距松山镇政府驻地3公里。宋至清代皆隶属拜井里,为吕洞村下属自然村;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凤山镇吕洞保、松岐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一区(起步)松山乡、第七区松山乡、岐余区、城关区、城关公社、凤山镇。现今全村43户、195人,均为畲族。1978年通公路,1984年通电,1990年通水,1998年通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548亩,人均林地面积2.81亩;耕地155亩,人均耕地0.79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125吨。该村以农业为主,2000年全村经济总产值92万元,村级财政收入2.8万元,人均纯收入2678元。
  二十三、上土港村
  上土港村位罗源县松山镇东北部,海拔140米,距松山镇政府驻地10公里。该村俗称上泥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蓝志荣从连江县马鼻迁此建村,属拜井里泥港乡。民国时期,隶属一区获(大获)巽(巽屿)乡白水保、松(山)获(小获)乡白(水)湖(可湖)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三区白水乡、第七区白水乡、岐余区白水乡、城关公社、松山公社、松山乡、松山镇。现今辖上土港、樟树湾、古柄(2000年古柄、樟树湾搬迁至渡头建新村),5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全村103户、456人。1987年通公路和自来水,1990年通电,1999年通电话和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8163亩,其中有林地7159亩,人均林地17.9亩;耕地384亩,其中水田170亩、旱地56亩,人均耕地0.8亩,2000年粮食总产231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162万元,村级财政收入3.1万元,人均纯收入2664元。设有初小学校1所、1个班级,在校学生28人,教师2人。
  二十四、白水村
  白水村位罗源县松山镇东北部,海拔10米,距松山镇政府驻地6公里。该村之东有瀑布如练,划破青山,直抵江浒,曰“白水悬”,旧列为罗川八景之一,村因此得名。宋至清代皆属拜井里;民国时期,隶属第一区获(大获)巽(屿)乡白水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三区白水乡、岐余区白水乡、城关公社、松山公社、松山乡、松山镇。现今下辖塘外、塘里、石门里、半岭、西溪(1999年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渡头建新村)、可湖、白沙、楼下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其中可湖、石门里、半岭、西溪为畲族自然村,村民小组4个。全村246户、1164人,其中畲族93户、人口441人。1956年通公路,1987年通电,1989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面积9860亩,其中有林地9446亩,人均林地8.47亩;耕地1165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885亩,人均耕地1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571吨。该村生产以农、渔业并重,2000年总产值426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2.8万元,人均纯收入3048元。设有小学1所、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89人,教师5人;有医疗站1个。
  二十五、廷洋坂村
  廷洋坂村位于罗源县起步镇东南部,海拔485米,距起步镇政府驻地12公里。该村原名陈洋坂,为陈姓居民聚居地,后陈姓他迁,蓝姓入居发家,遂改今名。宋至清代皆属徐公里;民国时期属洪林乡兰田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一区(起步)兰田乡、岐余区白水乡、起步公社、起步乡、起步镇。现今下辖廷洋坂、洋头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全村107户、532人。该村1987年通公路,1991年通电和自来水,1996年通程控电话,全村林地3876亩,其中有林地3437亩,人均林地7.28亩;耕地716亩,其中水田600亩、旱地116亩,人均耕地1.34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417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129万元,村级财政收入6.8万元,人均纯收入2863元。设有医疗站并小学2所、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45人,教师3人。2000年通有线电视。
  二十六、田中村
  田中村位于罗源县起步镇东南部,海拔35米,距起步镇政府驻地4公里。该村以四周为田,村建其中而名。宋至清代皆属徐公里;民国时期,属洪林乡兰田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一区(起步)兰田乡、岐余桂林乡、起步公社、起步乡、起步镇。现今下辖田中、岩里、朱牳山、龙腰、炮台下等5个自然村,设村民小组6个,除炮台下外,余均为畲族村。全村134户、565人,其中畲族99户、410人。1988年通自来水,1991年通联网电,1995年通公路,1996年通程控电话,1997年建村办公楼,全村林地面积1243亩,其中有林地1123亩,人均林地2.2亩;耕地437亩,其中水田387亩、旱地50亩,人均耕地0.77亩,2000年粮食总产446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130万元,村财政收入6.9万元,人均纯收入2794元。设有小学1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5人,教师2人;并有医疗站1所。2000年通有线电视。
  二十七、叶洋村
  叶洋村位于罗源县起步镇西南部,海拔550米,距起步镇政府驻地15公里。相传原为叶姓居民住地,故名。宋至清代皆属徐公里;民国时期属洪林乡兰田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一区(起步)兰田乡、岐余区桂林乡、起步公社、起步乡、起步镇。1996年起实施造福工程,当年茶洋、下台先行搬迁至兰田村,2000年叶洋、下马坑亦搬迁。辖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其中茶洋、下台、下马坑属畲族。全村53户、293人,其中畲族29户、158人。全村林地1899亩,其中有林地1790亩,人均林地6.5亩;耕地324亩,其中水田249亩、旱地55亩,人均耕地1.1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144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68万元,村级财政收入3.8万元,人均纯收入2577元。村址设兰田村,公路、电、水、电话和有线电视皆通。
  二十八、曹垄村
  曹垄村位于罗源县起步镇西北部,海拔365米,距起步镇政府驻地10公里。明、清时期属徐公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一区护国保、洪(洋)林(党林)乡护国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第一区潮格、岐余区高洋乡、起步公社、起步乡、起步镇。现今下辖曹垄、树林里、新岩头、圣殿、后路、水尾、竹林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皆为畲族。全村118户、520人。1985年通公路,1989年通电,1990年通自来水,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3400亩,其中有林地3070亩,人均林地6.5亩;耕地659亩,其中水田548亩、旱地111亩,人均耕地1.27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74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123万元,村级财政收入5.1万元,人均纯收入2695元。设小学2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2个,教师2人;并有医疗站1所。
  二十九、黄家湾村
  黄家湾村位于罗源县起步镇西北部,海拔335米,距起步镇政府驻地11公里。村原为黄姓居民聚居而名。宋至清代皆隶属徐公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一区护国保、洪(洋)林(党林)乡护国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罗源县第一区潮格乡、岐余区高洋乡、起步公社、起步镇。现今下辖黄家湾、浿头、可坂、后洋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浿头(畲族人称大浿头)是闽东、浙南畲族从广东入迁福建的第一个落脚点。该村后山有一巨石耸立峰顶,俗称“仙女裙石”,石上又一石,亦称“顶髻大石”。全村136户、575人。1979年通电,1988年通自来水,1994年通公路,1998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办公楼和有线电视机站。全村林地面积2013亩,其中有林地1960亩,人均林地3.5亩;耕地639亩,其中水田481亩、旱地158亩,人均耕地1.11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429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总产值13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5.1万元,人均纯收入2653元。设有小学2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5人,教师2人;并有医疗站1所。
  三十、水口洋村
  水口洋村位罗源县起步镇北部。畲族人称“井洋”,亦称“水头洋”。宋至清代皆属于徐公里;民国时期属第一区潮格保、洪(洋)林(党林)乡。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一区(起步)潮格乡、岐余区护国乡、起步公社潮格大队、起步镇潮格村。1998年,把原潮格村水口洋、坑脉里、坪石等3个自然村划出,单独成立水口洋畲族村,并于同年6月建村办公楼。村民委员会设水口洋,海拔2米,距起步镇5公里。现今全村72户、352人。林地面积1448亩,其中有林地1260亩、人均耕地1.02亩,2000年粮食总130吨。村经济以农为主,2000年总产值63万元,村级财政收入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3元。设有小学1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5人,教师2人;设有卫生所。
  三十一、民族村
  民族村位于罗源县洪洋乡东部,海拔60米,距洪洋乡政府驻地3公里。该村原名九头艮,1958年,人民公社时改称民族大队。明、清时期属罗平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二区洪(洋)皇(万)乡、洪(洋)林(党林)乡洪洋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罗源县第二区洪洋乡,第一区(起步)洪(洋)皇(万)乡、岐余区洪洋乡、起步公社、洪洋公社、洪洋乡。现今下辖九头艮、南浿、长石、岩下、湖坪、后洞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除岩下外,余均为畲族村。全村106户、418人,其中畲族101户、403人。1989年通电,1990年通机耕路,1991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1445亩,其中有林地1418亩,人均林地3.45亩;耕地511亩,其中水田408亩、旱地103亩,人均耕地1.22亩,2000年粮食总产值178吨。2000年农林牧各业总产值92万元,村级财政收入8.5万元,人均纯收入2830元。设小学1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7人,教师2人。
  三十二、官村村
  官村村位于罗源县洪洋乡东北部,海拔185米,距洪洋乡政府驻地3公里。原名官仓,为明代初期军屯所设的粮仓。“文化大革命”中曾改称新村。明、清时期属罗平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二区洪(洋)皇(万)乡、洪(洋)林(党林)乡洪洋保。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罗源第二区洪洋乡、第一区(起步)洪(洋)皇(万)乡、岐余区洪洋乡、起步公社、洪洋公社、洪洋乡。现今下辖官村、半崎、大山下、肖洋、小岭、山腰、陈家洋、赤口、老楼等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官村、肖洋、大山下、赤口、陈洋、老楼为畲族自然村。全村人口175户、720人,其中畲族117户、人口506人。1985年通公路,1990年通电,1991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2480亩,有林地2300亩,人均林地3.44亩;耕地747亩,其中水田683亩、旱地64亩,人均耕地1.03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83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2000年农牧业等总产值185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2.1万元,人均纯收入3112元。设有小学1所、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105人,教师6人;并设卫生所。
  三十三、伡溪村
  伡溪村位于罗源县洪洋乡东北部。村民委会员会址设当厝,海拔885米,距洪洋乡政府驻地5公里。宋至清代皆属罗平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二区伡(溪)洋(中)保、洪(洋)林(党林)乡洪洋保。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二区(中房)樟溪乡、中房区后洋乡、起步公社、洪洋公社、洪洋乡。现今下辖当厝、上岩里、牛埕、浿下、洋尾、狮头下、树林里等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其中当厝、上岩里、树林里、高石为畲族自然村。全村154户、621人,其中畲族78户、314人。1985年通公路,1987年通电,1990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程控电话,1999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林地面积2980亩,其中有林地2700亩,人均林地4.8亩;耕地706亩,其中水田567亩、旱地139亩,人均耕地1.13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40吨。村经济农林并重,2000年总产值122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5.1万元,人均纯收入3213元。设有小学1所、教学班2个,在校学生37人,教师2人;并设有医疗站1所。
  三十四、远顶村
  远顶村位于罗源县鉴江镇西北部,海拔410米,距鉴江镇政府驻地6公里。宋代属连江县招贤里,元至清代属罗源县贤二里;民国时期属罗源县第一区鉴江保、鉴(江)碧(里)乡鉴三(鉴江第三)。1949年9月起,属第三区(碧里)鉴江乡、碧里口鉴江乡、碧里公社、鉴江公社、鉴江镇。现今下辖远顶、西山、郑家山、田里、土〓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其中远顶、土〓为畲族自然村。全村122户、573人,其中畲族68户、265人。1979年通电话,1982年通自来水,1989年通电,1999年通有线电视,唯公路未通。全村林地面积3953亩,其中有林地3800亩,人均林地6.9亩;耕地377亩,其中水田52亩、旱地325亩,人均耕地0.66亩。村经济以种稻、番薯为主,兼营园茶,2000年粮食总产量214吨,2000年总产值126万元,村级财政收入6.8万元,人均纯收入2664元。设初小1所、教学班1个,在校学生24人,教师1人。
  三十五、钟厝村
  钟厝村地处福清市华南沿海丘陵地带,属三山镇,距福清市城区35公里。唐至清代均属福清化南里;民国时期为钟厝保,1949年9月为福清县第七区钟厝乡。1957年办农业初级社,1958年转为农业高级社,后改为人民公社,成立钟厝生产大队,隶属高山公社。1961年改属三山公社,1983年改为三山乡钟厝村委会。村区域约2平方公里,东西分别连接任厝、虎邱村;北与港头镇陈库村接壤;南至壳江海堤与沙埔镇江南村隔海相望。域内有华南邮局、华南初级中学。全村472户、1872人,设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46亩,滩涂面积250亩,果园90亩。村办小学1所,设幼儿班,1~6年级共7个班,在校生335人,在校大中专学生13人。教职工12名;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2名,居民小病不出村。全村有中共党员40名,村有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红白事理事会等组织。
  全村经济繁荣,以种植水稻为主,花生、特艺加工次之。从1997年起种龙眼4000多株,为集体股份制合作企业,有股份172户。出国劳务48人,分赴日本、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外出务工或经商的455人,年创收入约730万元。村内有建材店、石板材加工场、粮食加工厂、粮食副食品厂、冰库、小型超市;粮食批发、食杂批发各1家,食杂店19家,从业人员100余人。全村335户盖新房207座,1424人改善居住条件,95%村民住上新房,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全村有457户有彩色电视,317户装有程控电话,58户有电冰箱,285户使用电热水器,电风扇普及使用,个别还装有空调;386户、1737人使用液化气灶。
  三十六、棋山村
  棋山村位于福清市西北部,属宏路镇。明、清时期属福清县永福乡善福里棋盘山。现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550户、1910人,其中钟姓畲族480户、1670人,占村总人口87.4%。
  1985年,福清市融侨经济开发区成立,棋山村被划入开发区内,耕地被征用,部分房屋拆迁安置。村民有的进“三资”企业务工,有的开店经商,有的从事运输业、服务业、建筑业、种养殖业、副食品加工业等,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达3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四分之一,也有的劳务出国。从而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经济收入,从1988年总产值58.83万元,人均纯收入378.36元,提高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15744万元,人均纯收入5259元。1999年,村民钟厚泰独资创办福清制药厂,经国家CMP验证,年创产值7000多万元,年上缴税费60多万元,被选为福州市人大代表、福清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获评为2001年福州市劳动模范。钟振顺建筑队也闯出名气,年创收80多万元。在全国各地开加油站的40多人,年创收500多万元;到国外务工的35人,年创汇40多万美元。
  随着经济收入增加,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村380户、1520人,新建房屋350座,其中砖混结构310幢,入住325户、1302人;家家户户有电视机,有线电视网覆盖全村;60%的家庭有电冰箱,80%的家庭用上液化气灶,70%的家庭装有程控电话,部分家庭安装室内空调。社会公益事业同步发展。占地2800平方米的棋山小学,在校生240人,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在校中学生135人,在外大中专学生15人,其中留学美国的1人。村有医疗站1所,医务3人。全村有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县处级干部5人、乡科级干部5人。
  三十七、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福清市一都镇北部,与永泰、闽侯、莆田等县毗邻,地广人稀,村落分散,是革命老根据地,又是贫困山区。全村辖东山、里坪、下宅、北山顶、布窗等自然村,设25个村民小组,631户、2097人,其中蓝姓畲族345户、1296人。东山畲民祖先蓝维工、蓝维柱兄弟于清道光年间从闽南漳浦迁入下宅和里坪,代代相传。家家户户都贴有对联:“汝南传世业;驸马振家声。”,或“汝南传世业;闽官振家声。”全村有耕地1753亩,有林地28398亩,人均占有林地13.5亩。2000年全村产粮1414吨,人均占有粮674公斤;全村农林牧渔总产值908万元,人均纯收入4306元。这里不仅有粮仓之称,也是水果之乡,主产枇杷与柑橘,2000年各种水果产量855吨。
  东山畲族人历来重视教育事业。清代曾出3个举人蓝提乐,现在有大学毕业生4人,中专生2人,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还有厅级干部1人。设小学1所,教师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有村医疗站1所,医务人员2人。
  东山有古建筑东方寨,有欧阳修石雕刻和“金爪石”等旅游资源。现已建成福清一都镇至东山村的柏油路。
  三十八、东升村
  东升村位于福清市西北部,全村124户、583人,其中畲族47户、205人,是清末宏路镇棋山钟姓畲民迁入。全村有耕地330亩,人均耕地0.55亩,有林地700亩。主要经济活动,除三分之一劳力经营农业外,大部分外出经商,从事建筑泥水工工作。1973年全村通电,1994年通程控电话;1995年规划小区建新村,1999年村主干道铺设水泥路面,2000年全村通广播、电视,2001年有28户迁入新村,全村95%农户盖新房。47户畲民中有40户有彩电,12户有电冰箱,35户有热水器,40户使用液化气替代旧锅灶。2001年统计,全村产粮150吨,人均占有粮257.3公斤,水产品100吨,工、农业总产值485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村设初级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95%;村有医疗所和文体活动场所。
  三十九、圳边村
  圳边村位于福清市宏路镇下曹街东边,坐落于324国道线东侧,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村,设13个村民小组,634户、2063人,其中畲族368户、135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8%。圳边村畲族为钟姓,于清嘉庆年间从福清县永福乡善福里棋盘山迁居永福乡清远里水浚边底厝,历史上形成畲、汉杂居,畲族主要聚居圳边、中田、联华、刘岭等自然村。全村有耕地942亩,人均0.5亩,有林地4184亩,人均2亩。畲民从事开山造林、种果、养猪、养鳗、养鸡、办企业。1993年创办福清市学校工业总公司益童服饰玩具公司,生产布绒儿童玩具,加工产品全部出口。钟厚伟独资创办养鳗场;钟小明等15人联办果园300亩,种植龙眼8000多棵、批杷5000多株、桃1000多株、荔枝300多株;钟兆明、钟兆强兴办养猪场,钟兆燕办养鸡场等。2001年全村产粮793.8吨、水果25吨、禽蛋6吨、水产品50吨,生猪出栏3600头,户均5.8头。农林牧渔总产值600万元,人均纯收入4048元。乡、村企业有“星星量贩”和“星辉加油站”。
  畲民生活水平提高,村庄铺设2000多米水泥路直通莉苑山庄。全村70%畲民建造砖混结构新房。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电风扇,45%农户有电冰箱,80%农户用上液化气,50%农户家有程控电话,部分家庭装上空调。村有完全小学,新建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设班级6个,一个幼儿班,在校生253人,教师11人,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全部达标。村设中共党支部、党员39人,其中畲族党员20人。2001年被评为福清市“社会治安文明村”先进单位。
  四十、协星村
  协星村位于永泰县中部,属富泉乡。南隔大樟溪与赤锡乡相望,东接城峰乡,西界同安乡,北邻大洋乡,海拔108米,距县城8公里。宋代属中和乡龙潭里,元代属二十四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龙潭里;民国初属中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三爱乡,1949年9月起,分属一区、七区。1958年建村,辖岩皮头、尾厝、梨湾、大垄、下斗垄、下峰、到水、湖濑头8个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130户、586人,其中畲族雷氏536人、占91%。1978年通电,1980年通机耕路,1998年通程控电话,2000年通自来水。该村面积6.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371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5057亩,人均林地6.6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19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74公斤。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万元,村级财政收入0.4万元,人均纯收入2340元。村有初小学校1所、班级3个,学生48人,教师2人;设村卫生所1个,村医2名。
  四十一、芭蕉村
  芭蕉村位于永泰县中部,属富泉乡,距县城7公里,海拔380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芭蕉、东坡、和尚坑、淌厝坑4个自然村。宋代属中和乡龙潭里,元代属二十四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龙潭里;民国初属中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三爱乡,1949年9月起,分属一区、七区。1961年建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170户、758人,其中畲族雷氏346人、占46%。1978年通电,1981年通机耕路,1997年通水泥路(1.8公里),1998年建电视差转台、通程控电话,1999年建村部,2000年通自来水。全村耕地面积182亩,人均耕地0.24亩,其中水田158亩;林地面积4694亩,人均林地6亩。2001年,村联合体引进北兔养殖4000只,引进开发辉绿岩石板材3处。2000年,村粮食总产量149吨,人均粮食占有量197公斤。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万元,村级财政收入0.5万元,人均纯收入2464元。村有完小学校1所,班级共3个,学生65人,教师4人;村卫生医疗站1个,村医2人。
  四十二、雁门村
  雁门村位于永泰县北部,属红星乡。原名石牌村,海拔640米,东邻坂尾村,南接红星村,北连尧祥村,西界盘谷乡,距县城22公里,离红星乡政府驻地3公里。宋代属中和乡新丰里,元代分别隶属十六、十七都;明、清时期又属中和乡新丰里;民国初隶属北区,民国25年属五区,民国27年为雁凤乡,1949年9月起,先后属六区、白云区、白云人民公社官村管理区、官村人民公社。1958年建村,有雁门、石牌(畲族居住地)二个自然村。现今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235户、1071人,其中,畲族雷氏350人,占33%。1982年通机耕路,1988年通电,2001年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4亩,其中水田680亩;人均耕地1.01亩,林地6640亩,人均林地6.2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534吨,人均粮食占有量507公斤。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蔬果、生姜、烤烟等经济作物,2000年总产值363万元,村级财政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2830元。现有2个初学小校、班级共4个,学生37人,教师3人;村医疗站1个,村医2人。
  四十三、瑞应村
  瑞应村位于永泰县中部,属富泉乡,面积10.7平方公里,海拔450米。下辖瑞应、独台垄、下洋、半山4个自然村。宋代属中和乡龙潭里,元代为二十四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龙潭里;民国初属中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三爱乡。1949年9月起分属一区、七区。1951年建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95户、832人,其中,畲族雷姓216人,占26%。1978年通电,1980年通机耕路,1998年通程控电话,2000年通自来水。全村耕地3495亩,其中水田349亩,人均耕地0.42亩;林地面积6811亩,人均林地8.2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35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82公斤。2000年全村农林牧渔总产值20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0.6万元,人均纯收入2464元。村有完小学校1所、班级共3个,学生75人、教师4人;村卫生所2个,村医2人。
  四十四、新村村
  新村村位于永泰县西北部,属同安镇,海拔530米。东接荷洋村,西邻连山村,北界东洋乡,南连上坊村,距县城42公里。宋代分别属中和乡官贤里、和平乡义仁里、感应里,元代分别属二十、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都,明、清时期又属中和乡官贤里、和平乡义仁里、感应里;民国初属西区,民国25年属五区,民国27年分属文辅乡、三爱乡。1949年9月属五区,1953年改属七区,1956年属大洋区同安乡,1961年后属同安乡。1974年建村,辖横坑、大坪、渔池涸3个自然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93户、381人,其中,畲族雷氏165人,占43%。1991年通公路,1994年新建村部,1997年通程控电话,2001年通电、通自来水,2001年建电视差转台。全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4亩,其中水田228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有林地4518亩,人均林地面积11.8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1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554公斤。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有茶叶200亩,人均果树面积2亩。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万元,人均纯收入2651元。设有初小学校1所、班级共2个,学生12人,教师1人;卫生所1个,村医1名。
  四十五、潭后村
  潭后村位于永泰县南部,属岭路乡,海拔150米,距县城10公里。西界赤锡乡,北邻岭路村,东连藤山,南接寨下村,是省级重点自然旅游区青云山所在地,也是老区革命活动根据地。宋代属中和乡元辅里,元代分属十一、十二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元辅里;民国初属县城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泉山乡。1949年9月起,分别隶属一区、城关人民公社岭路管理区、岭路人民公社。1985年建村,下辖潭后、洋中、转头山(畲族居住地),鹅豆、石笋下、坑子里6个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130户、963人,其中,畲族钟氏人口320人,占33%。1986年通电,1999年通程控电话,2000年通自来水。该村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730亩,其中水田320亩,人均耕地0.76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407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23公斤。2000年,全村总产值18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2.7万元,人均纯收入2320元。畲族居住地转头山,位于永——莆公路线上,四面悬崖绝壁,群峰竞秀,民房傍居于峡谷悬崖之中,耕地极少,解放前靠采伐、狩猎为生。现在随着旅游区开发,多数村民从事旅游业和经商等活动。主要特产:生姜。村有初小1所,学生18人,教师2人;卫生所1个,医生1名。
  四十六、荷溪村
  荷溪村位于永泰县西南部,属赤锡乡,海拔85米,距县城8公里,离赤锡乡9公里。东界城峰乡,西接玉锡村,南连岭路乡,北邻富泉乡。宋代属中和乡龙津里,元代分属二十五、二十六都,明、清时期又为中和乡龙津里;民国初属中区,民国25年属二区,民国27年属赤埔乡。1949年9月起,分属二区赤埔乡、梧桐区赤锡乡、赤锡人民公社。1965年建村,辖上土坑、下土坑、荷溪里3个自然村,有4个村民小组,62户、344人,其中,畲族雷氏197人,蓝氏40人,占69%。1978年通电,1994年通程控电话,1997年建电视差转台,2000年通自来水,2001年通机耕路。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亩,水田面积142亩,人均耕地0.53亩,林地面积4077亩,人均林地11.9亩。农民除种植水稻外,还有番薯及其他旱地作物,主要果树是青梅、李果、橄榄等。2001年,畲民联合创办养鸽场,饲养鸽子4000只。2000年,粮食总产量220吨,人均粮食占有量640公斤。2000年,全村总产值355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2570元。设初小1所、共4个班,学生35人,教师3人。
  四十七、力生村
  力生村位于樟城镇镇郊,属城峰镇,海拔150米,东接樟城镇,南界岭路乡,北邻凤岭村,西连富泉乡,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全村辖庵后、蕉濑、浦洋、池头、六角坑、岭顶、湖台、鹧鸪坪8个自然村。宋代属中和乡元辅里,元代为十一、十二都,明、清时期又属中和乡元辅里;民国初为县城区,民国25年为一区后垅保,民国27年属鹤皋镇平和保和泉山乡。1949年9月起,先后隶属一区、城关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城峰人民公社。1951年建村,现今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76户、1130人。其中,畲族雷氏,人口523人,占46%。1976年村办机砖厂,1978年通电,2000年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2001年建电视差转台(仅25户村民可收到电视节目)。全村耕地860亩,其中水田637亩,人均耕地0.56亩,水果种植面积882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347.5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08公斤。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水果、劳务等收入,村特色产业是李果。2000年,全村总产值266万元,村级财政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3177元。设完小1所、班级共5个,学生290人,教师6人;医疗站1所,医生2人。交通方便,省道永泰——嵩口公路、永泰——同安公路经过境区。
  四十八、山田村
  山田村位于永泰县北部,属清凉镇,海拔385米,南接大洋乡,北界白云乡,西连红星乡,东邻渔溪村。距县城10公里,距清凉镇5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上岗、文潭里、山田、元坑4个自然村。宋代分别属中和乡光德里和新丰里,元代分属十、十八都,明、清时期又属中和乡光德里、新丰里;民国初属北区,民国25年属一区,民国27年属清溪乡。1949年9月起,先后属一区、城关区、城关人民公社清凉管理区、清凉人民公社。1958年建村,现今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46户、875人,其中,畲族蓝氏308人,雷氏80人,占44%。1986年通机耕路,1986年通电,1992年建村部,1996年村联户创办养鳗场一个,全村耕地1180亩,人均耕地1.35亩,林地13921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613吨,人均粮食占有量701公斤。该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为生姜、李果、竹林等。2000年经济总产值595万元,村级财政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2768元。设初级小学2所,班级4个,现有学生42人,教师4人。2000年通程控电话,2001年建电视转播台。
  四十九、芋坑村
  芋坑村位于永泰县东部,属塘前乡,海拔45米,东接福清市,西界葛岭镇,南连福清市一都镇,北邻岭头村,离塘前乡8.6公里,离县城38.7公里。宋代属丰和乡永安里,元代分属一、二、三都,明、清时期又属丰和乡永安里;民国初属东区,民国25年属四区,民国27年分属龙屿、赤鲤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四区,1955年属葛岭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葛岭管理区,1978年成立塘前人民公社,后改乡。1958年建村,现今全村下辖蓝厝里(畲民居住区)、溪垾、大坪3个自然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148户、574人,其中,畲族蓝氏人口324人,占56%。1990年通机耕路、新建村部(面积380平方米)并通电,1996年通程控电话,1998年建成可收视5台节目的电视转播台,全村耕地705亩,人均耕地1.23亩;林地6000亩,人均林地18.6亩,果园2000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63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58公斤。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水果有枇杷、柑橘,人均水果收入达3000元,村建枇杷基地两片150亩。2000年总产值189万元,村级财政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3071元。设有小学1所、班级3个,学生20人,教师1人;卫生所1个,医生1名;2001年通自来水。古物有清嘉庆十三(戊辰)年铸的铁钟,在竹玉寺,钟高1.66米,直径上0.43米,下0.61米,现尚完好。
  五十、青峰村
  青峰村位于永泰县西北部,属大洋镇,原名高峰村,海拔480米,距县城24公里,距大洋镇政府驻地20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辖漕溪、上下垅、赛门岭、南东坑、榜洋、包有洋(畲族居住地)6个自然村。宋代属中和乡高盖里,元代分属二十、二十一都,明、清时期又属高盖里;民国初属西区,民国25年属五区,民国27年属大洋乡。1949年9月后属五区、大洋区,1958年属大洋人民公社。1958年建村,现今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162户、659人,其中,畲族277人,占42%。1982年通电,1992年通机耕路,1999年通程控电话,全村耕地712亩,其中水田671亩,人均耕地1.08亩;林地面积2.2万亩,人均林地16.5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95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48公斤。全村以种植水田为主,兼种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收入靠林业以及外出劳务。2000年经济总产值222万元,村级财政收入1.3万元,人均纯收入3340元。设初小1所、班级2个,学生33人,老师2人;卫生所1个,医生1人。2001年通自来水。
  五十一、东溪村
  东溪村位于永泰县北部,属白云乡,海拔580米,东接浦溪村,西邻大坪村,南连白云村,北界闽侯县。距县城32公里,距白云乡5公里。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有东溪、吴厝里、崩墘里、松洋4个自然村。宋代属中和乡新丰里,元代分属十八、十九都,明、清时期又属中和乡新丰里;民国初属北区,民国25年改属一区白凤联保,民国27年属雁凤乡。1949年9月后属六区、白云区,1958年属白云人民公社。1959年建村,现今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86户、439人,其中,畲族蓝氏人口140人,占32%。1978年通机耕路,1983年通电,全村耕地48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林地1200亩,人均林地6.2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27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617公斤。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高山反季节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年产量23吨。200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25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村级财政收入1.8万元。设初小1所、班级2个,学生20人,教师2人;卫生所1个,村医1名。2001年通自来水。
  五十二、党洋村
  党洋村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距福州市中心45公里。党洋,唐至清代分属闽县、怀安、侯官;民国时期为闽侯县新店区、密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闽侯县八区(石牌),1962年初划入福州郊区北峰区。1970年改设日溪乡人民公社,1984年属日溪乡,1996年1月归晋安区日溪乡。党洋是革命基点村。辖党洋、楄〓塆2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全村80户、306人,其中,畲族61户、244人,占全村总人口80%。1986年全村通公路,1988年全村通电,1995年2月通程控电话,全村装机40部(户),1997年全村通自来水,1998年3月通有线电视,全村有72户村民家有电视机。全村有林地8579亩,人均28亩,盛产松、杉、栲木,还有珍贵树种红豆杉。全村耕地358亩,人均耕地1.2亩。2001年村产粮219吨,人均占有粮715公斤。全年总产值210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2997元。村内设有民族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达98%;设有医疗室1处,做到小病不出村。党洋村系寿山石分布区域,有3个开采点,“党洋石”质优、纹细、透明度高,列入寿山石名牌之一。松毛岭有雕刻石、叶腊石等矿藏。
  五十三、东坪村
  东坪村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日溪乡,距福州市区42公里。辖东坪、瓦坪、桑下、山仔濑、金山顶5个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116户、413人,是雷氏畲族村。唐至清代先后属闽县、怀安、侯官等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新店区。1949年9月后,属闽侯县石牌区;1962年初划属福州郊区北峰;1970年属日溪人民公社,1984年属日溪乡;1996年1月归晋安区日溪乡。东坪是晋安区主要林区之一。全村占有耕地455亩,人均1.2亩,有林地21142亩,人均51.2亩,主要是成片毛竹、松、杉、栲和红豆杉。1987年通公路,1988年通电,1989年通有线电视,1995年12月通程控电话,1998年通自来水。2001年,全村产粮239吨,人均占有粮食578.7公斤,总收入16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003元。
  五十四、山秀园村
  山秀园村位于福州市东北部,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相接壤,是晋安区最边沿的一个村,在山仔水库的西南部,是畲山湖景区的一部分。唐至清代先后属闽县、怀安、侯官等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闽侯县石牌区。1962年初划属福州郊区,1996年属晋安区日溪乡。全村128户、508人,均是畲族,主要姓蓝。1988年全村有电灯,1993年上、下山秀园都通机耕路,1994年全村安自来水,1995年通程控电话,2001年,全村98户有电视机。山秀园村是地少、人多的村庄。全村只有耕地196亩,且都是梯田,人均0.4亩;林地3395亩,人均6.7亩。主要经济收入靠山林与外出打工。2001年全村产粮273吨,人均占有粮食537.4公斤,全年总产值147万元,人均纯收入2877元。村有民族初级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达100%;村有医疗站1个,小病不出村。山秀园属寿山石分布区域,“山秀园石”,质优、花纹多。村内有名贵树种罗汉松20多株。
  五十五、南峰村
  南峰村位于福州市东北部山区,距福州市区中心50公里,是党洋、东坪、山秀园3个畲族村中心地区,唐至清代分别属闽县、怀安、侯官等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1949~1961年属闽侯县,1962年初划归福州郊区,现属福州市晋安区。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81户、329人,其中,畲族40户、125人,畲族人口占全村38%。1988年通机耕路、接通电网,1998年用自来水,1995年通程控电话,2001年通电视线路。全村耕地353亩,人均耕地1.1亩,林地3827亩,人均11亩。主要经济来源有农、林、牧、渔,2001年产粮219吨,人均占有粮食665.7公斤;总产值62.5万元,人均纯收入3135元。村有小学1所,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达100%;有医疗站1个,兽医站1所。
  五十六、日溪村
  日溪村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是晋安区日溪乡所在地,距福州城区43公里。唐至清代分别属闽县、怀安、侯官等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1949~1961年属闽侯县,1962年初划归福州郊区,先后属北峰公社、日溪公社、日溪乡。全村219户、785人,其中,畲族68户、260人,畲族人口占全村33%。日溪是革命基点村,1959年通公路,1963年通电,1995年安自来水管、程控电话,2001年全村家有电视机201台。全村有林地15362亩,人均19.6亩;耕地因建设连江山仔水库被淹200多亩,只剩梯田352亩,人均耕地0.4亩。2001年产粮262吨,水产品130吨,出栏生猪4120头,全年总产值117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459元。设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乡卫生院、村医疗站,有乡文化中心站、银行、税务所、运输站、水产站、汽车运输站及各行业商店等,初步形成集镇。
  五十七、黄土岗村
  黄土岗村位于福州市东北部北岭山区,距福州市区中心18公里。唐代属闽县稷下里,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属怀安县,元代里改都,属怀安县六都,明代属侯官县,清代属侯官县大北岭;民国时期属闽侯县新店区。1949~1961年分属闽侯县八区(石牌区)、北峰区、北峰公社,1962年初划归福州市郊区,先后分属北峰、宦溪公社、宦溪乡、宦溪镇。全村辖黄土岗、连柏洋两个自然村,全村55户、307人,黄土岗主村村民雷姓,连柏洋村民蓝姓,均是畲族村。1969年4月村党支部书记雷金兰(女)当选为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福州市革委会副主任,并被选送中央民族学院深造,是村中第一个女大学生。1969年黄土岗村通电,1975年通机耕路,1995年2月通程控电话,2000年用自来水,通电视、广播,2001年铺成水泥路。
  竹、木、柴、炭、茶是黄土岗的土产,特别是所产“清明茶”较有名气,所产扫帚是福州有名的家居用具,轻便耐用、不易脱芒、式样美观;金银花、兰花是黄土岗山区优质野生植物,深受福州市民青睐。全村有耕地309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400亩,人均13亩。2001年产粮160吨,人均占有粮521.2公斤,农、林、牧总产值191万元,人均纯收入3066元。村设民族小学1所,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百分之百。村有医疗站、文娱活动室。
  五十八、峨眉村
  峨眉村位于福州市东北部,与连江县潘渡乡接壤,距福州市区中心23公里。唐代属闽县稷下里,宋代属怀安县,元代里改都,属怀安县六都,明、清时期属侯官县大北岭;民国时期属闽侯县新店。1949~1961年先后属闽侯县八区、石牌区、北峰区、北峰公社;1962年初划为福州市郊区,先后属北峰公社、宦溪公社、宦溪乡、宦溪镇。全村辖峨眉、半岭、林家里、南边、芹草洋、洋坑6个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158户、613人。其中,畲族居住芹草洋、南边、洋坑3个自然村,59户、227人,畲族人口占全村37%。1972年通公路,1975年建小水电站,1998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2001年,全村通自来水。全村有耕地756亩,人均1.2亩;林地6500亩,人均10.6亩。叶腊石开采是该村主要矿业,集体开采的3家,个体开采的50多人。2001年,全村产粮396吨,人均占有粮646公斤;年总产值141.5万元,人均纯收入3259元。村设小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百分之百;村有医疗所、文娱活动室、老人会等。
  五十九、芙蓉村
  芙蓉村位于福州市北部,属晋安区寿山乡。唐代属闽县北峰,宋至清代分属怀安、侯官县大北岭;民国时期属闽侯县新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闽侯县第八区、北峰区、北峰公社、福州郊区寿山公社、寿山乡、晋安区寿山乡。全村133户、516人,其中,畲族42户、190人。主要居住中寮自然村,畲族人口占全村37%。芙蓉是寿山乡林地面积最多的一个村。1973年通公路,1975年通电,1996年通程控电话,1993年安自来水,2001年通有线电视。全村有林地20788亩,人均有林地40.3亩,耕地497亩,人均近1亩。2001年全村产粮113吨,人均占有607公斤,全年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3020元。村有小学1所,全村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百分之百;有医疗站、文化活动室。
  六十、东风村
  东风村原名龙潭,1966年改为今名。位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东部,海拔228米,距小沧乡10公里,离县城46公里。清代及其以前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小沧乡附乡,民国24年属小沧联保龙潭保,民国29年龙潭保改蓼溪莆乡(后改名蓼沿乡)。民国38年归属小沧乡。1949年9月起,先后属第四区、小沧乡、超英公社龙潭大队、潘渡公社龙潭大队。1968年定名东风大队。1984年为小沧民族乡东风村民委员会,下辖7个村民小组,225户,1084人,其中,畲族1017人,占总人口93.8%。东风村地处连江西北山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群山环绕,层峦叠嶂,交通闭塞,生产条件差,历史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畲民政治地位低,文化落后,生活贫穷。自1979年开始,连续5年减免农业税;1980年修通自蓼沿溪西至小沧的公路,1987年建成湖山水电站,年发电量达100多千瓦时。至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871亩,粮食总产380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80公斤;山林面积21000亩,人均19.4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200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699万元,村财政年收入达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4元。现在村村通公路,家家安装自来水,用上照明电,电话畅通,电视逐步普及;教育日益发展,6~12岁儿童入学率达100%。
  六十一、七里村
  七里村位于连江县小沧乡的西北部,因相距小沧乡路程7华里左右而得名。海拔120米,距连江县城60公里,距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仅7.8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小沧乡附乡,民国24年编入第一区署小沧联保七里保,民国29年属第二区署蓼溪蒲乡(后改蓼沿乡)七里保,民国33年属小沧乡小沧保。1949年8月起,先后属小沧乡、掌濑乡、小沧乡、超英公社、潘渡公社。1981年为小沧公社七里大队。1984年建立小沧畲族乡七里村民委员会。主要聚居于七里、大岗2个自然村,设7个居民小组,有169户、788人,全部是畲族。
  七里地处连、闽、罗三县交界,是敖江上游水道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少山区特产经溪船和排艄转运连江,售往沿海各地。历史上畲族放排工人受尽欺凌,生活非常贫困。1984年后,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加快经济发展,199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79元。此后因建设山仔水利枢纽工程,过洋、掌濑2个自然村全部房屋和部分耕地、山林被淹没。全村陆地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剩下92亩,人均0.12亩。在政府扶持下,在积极开发林业的同时,努力开拓农村工业、淡水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和畲族特色的风情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全村粮食豆类总产量180吨,淡水鱼类产量95吨,水果产量95吨,肉类产量21吨,禽蛋产量3吨,蔬菜产量41吨,茶叶产量3.8吨。有林地面积10400亩,森林覆盖率85%。全村社会总产值515万元,比1994年增长2.9倍。村财政收入6万元,比1994年增长3倍,农业人均纯收入2964元,比1995年增长187.7%。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全村每户都用上电,电视机基本普及,饮用自来水已达140户,有78户安装程控电话,有的村民还有手提移动电话、电冰箱、摩托车等;部分群众新建或改建楼房。
  六十二、利洋村
  利洋村在小沧新乡址的北端,海拔110米,距小沧乡不足1公里,距县城57公里。全村陆地总面积8.2平方公里。利洋历史上曾是一个小自然村,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属第四区小沧乡。后来居民陆续迁走,仅留利洋遗址。1990年以后,因建设山仔水利枢纽工程,掌濑、过洋2个自然村居民移迁安置在利洋坪。加上牛楼3个自然村,单独设立利洋村民委员会,下辖4个村民小组,188户、469人,全是畲族。利洋单独设村后,耕地只剩97亩,人均0.27亩;有林地面积11800亩,人均24.6亩,居小沧全乡之首。其中竹林约5000亩,其余为杉、松、杂混交林。该村积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努力开拓农村加工业、淡水养殖业、商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新的行业,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全村粮食豆类总产180吨,淡水鱼类养殖产量10.5吨,水果产量9吨,肉类产量20吨,禽蛋产量4吨,蔬菜产量48吨,茶叶产量2.1吨。社会总产值达678万元,比1994年增长1.88%,村财政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1994年的1150元增加2100元,增长1.8倍。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里盖起整齐的新楼房,兴修宽敞的水泥村道,家家户户装了电灯和自来水,电视机基本普及,83户装了程控电话;有的村民还有手提移动电话、摩托车、电冰箱等。
  六十三、溪利村
  溪利村位于潘渡乡的西北部,海拔80米,距潘渡乡11公里,距县城28公里。清代以前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东利乡附乡,民国23年是中共领导的老苏区村和革命基点村,成立过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民国29年属第二区溪港乡港里保,民国38年属潘渡乡港里保。1949年8月起,先后属第四区潘渡乡、仁山乡、坡西乡。1957年从坡西析出设立溪利民族乡,辖溪利、白岩、马陀楼、南山、砖庄、杭下等自然村。1958年10月起,为上游(后改坡西)公社溪利大队、潘渡公社溪利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140户、640人,均为畲族居民,主要分布于溪利和马陀楼2个自然村,设8个村民小组。溪利村地处山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1984年修通溪利至东雁简易公路,1986年后相继架设高压电路,开通程控电话,建设供水工程,拓宽改造道路,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556亩,其中,水田400亩,旱地156亩,粮食总产381吨;有林面积186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水果产量90吨、淡水鱼类养殖产量38吨。肉类产40吨,禽蛋产8吨,蔬菜产量246吨,茶叶产量1.5吨。全村社会总产值1929万元,村财政收入1万元,人均纯收入3309元。农民生活普遍提高,全村新建房屋80多座,70多户安装程控电话,电视广播基本普及。
  六十四、兰山村
  兰山原名南山,因与筱埕镇南山同名,1981年改名兰山。位于潘渡乡西北部,海拔440米,村庄地处县境西北山区,总面积5.87平方公里。距潘渡乡12公里,距县城29公里。清代以前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东利乡附乡,民国23年曾是土地革命的基点村,民国24年以后,属潘渡联保、溪港乡港里保、朱公乡大沧保。1950年起,先后属周溪乡、潘渡区溪利民族乡、坡西乡、坡荫公社溪利大队、潘渡公社溪利大队。1961年5月单独设立南山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81户、364人,全部为畲族居民,分布于南山和砖庄2个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1980年修建和拓宽简易公路,1986年后,相继架设高压电路,接通程控电话,建设人饮自来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畲族民众生活水平。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411亩(其中水田378亩、旱地33亩),粮食总产298吨,山林面积850亩,水果产量73吨,肉类产量15吨,禽蛋产量6吨,蔬菜产量206吨。全村社会总产值589万元,村财政收入1万元,人均纯收入3475元。农民生活明显提高。全村已有90%户建新楼房,95%户安装程控电话,全部用电照明,电视广播基本普及。
  六十五、东雁村
  东雁原名东岸,位于潘渡乡西北敖江中上游东侧,海拔23米,距潘渡乡12公里,距县城29公里,总面积7.1平方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坡港乡附乡,民国23年是中共领导的老苏区,成立过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起,先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第二区溪港乡港里保、潘渡乡港里保。1949年12月起,先后属仁山乡、潘渡区坡西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潘渡公社。1961年由溪利大队析出单独设立东岸大队,1981年改称东雁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144户、620人,其中,畲族60户、280人,占45.2%。畲族主要分布在上白岩和下白岩2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在该村的8000多亩公有林地中,有7000多亩被列为省级生态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90年代,相继架设高压电路,开通程控电话,拓宽改造道路,扶持最偏僻的上白岩村实施造福搬迁工程,有力推进经济发展。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493亩(水田473亩、旱地20亩),粮食总产量424吨,与1979年比,面积减少53亩,总产量却增加3倍;水果产量341吨,肉类产量35吨,淡水鱼类产量44吨,禽蛋产量8吨,蔬菜产量418吨,茶叶产量2吨,都比1979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全村社会总产值达2146万元,居全县16个畲族聚居村的第二位,村年财政收入4万元,人均纯收入3661元。现在村村通公路,户户装电灯,广播电视基本普及,大部分群众建新楼房。
  六十六、塘坂村
  塘坂,民国前称塘仔,位于潘渡乡的西北部敖江中游东岸,北连小沧乡,西与福州晋安区日溪乡毗邻,海拔34米,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距潘渡乡23公里,距县城40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坡港乡附乡。民国24年起,先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第二区溪港乡沙州保、小沧乡沙州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沙州乡、高岳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潘渡公社。1961年6月从高岳大队析出设塘坂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设12个村民小组。2000年全村314户、946人,其中畲族144户、682人,占72%,聚居半岭的畲族居民亦全部迁到里洋。现畲族居民聚居沙州、大洪、里洋3个自然村。
  塘坂村地处敖江上游两岸,1991年7月山仔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塘坂成为工程建设指挥部驻地,相继架设高压电路,拓宽公路,后又铺设水泥或沥青。1998年,又在塘坂下游1.5公里处建二级电站和水库,作为福州市区的第二水源,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全村有林地面积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5%,人均山林15.9亩;耕地面积687亩(水田621亩,旱地66亩),粮食总产657吨,淡水鱼类养殖产量138吨,水果产量103吨,肉类产量36吨,禽蛋产量5吨,蔬菜产量580吨,茶叶产量6吨。200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3136万元,经济总量居全县16个畲族聚居村之首。村财政收入4万元,人均纯收入3820元。有60多户新建或改建新居,用电户达100%,有一半以上农户安装程控电话,电视广播基本普及。
  六十七、高岳村
  高岳历史上亦称大凿。位于潘渡乡的西北部,在全县最高山缺鼻峰的南麓,北与蓼沿赤石村交界,西南与塘坂毗邻,海拔120米,村落地处峡谷之中,四面环山,总面积17平方公里。距乡驻地23公里,距县城40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设置第四区高岳乡,民国23年曾是土地革命的老苏区,建立过乡苏维埃政权,民国24年以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高岳保、第二区溪港乡高岳保、小沧乡高岳保。1950年起,先后属高岳乡、潘渡区、坡西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1960年1月为潘渡公社高岳大队。1961年析出塘坂和赤石大队。1984年6月改为高岳村民委员会,设11个村民小组。现今全村246户、1004人,其中,畲族100户、422人,占42%。畲族居民主要分布雷拍石、大仑、官头等自然村。1986年后,各级政府先后扶持20多万元资金,改善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支持教育文化事业,经济逐步发展。2000年,全村耕地面积1154宙(其中水田1019亩、旱地135亩),粮食总产量去874吨;山林面积4554亩,水果产量103吨,肉类产量34吨,淡水鱼养殖产量40吨,禽蛋产量5吨,蔬菜产量455吨。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288万元,人均纯收入2936元。绝大多数群众都改建或新建住房,用电户数达100%,有100多户群众购买电视、冰箱,其中80户已与有线闭路电视联网,110户安装了电话。
  六十八、黄家洞村
  黄家洞位于安凯乡西南部山区,海拔323米,总面积3000亩。距离安凯乡9.2公里,离县城48.2公里。1956年设筱埕区安凯乡郭婆村黄家洞自然村,1964年改黄岐区安凯乡黄家洞大队,1984年改为黄家洞村民委员会,下辖4个村民小组,111户、435人,全是畲族。1986年修建郭婆至黄家洞公路,1988年通车。2002年全村耕地面积242亩,粮食总产66.4吨,人均粮食占有量150公斤;山林面积3513亩,人均8.1亩,森林覆盖率达0.51%。社会总产值231万元,人均纯收入3751元。现在家家通电装自来水,电话畅通,电视逐步普及;教育日益发展,6~12岁儿童入学率达100%。
  六十九、镇安村
  镇安村,原名红旗大队,后改下灶大队、定安大队,1979年定今名。位于安凯乡东西部,海拔550米,地处连江东部山区,总面积5037亩,距安凯乡6.24公里,离县城51.24公里。民国38年8月前属黄岐区安凯乡红旗保。1979年10月改镇安大队时,辖3个生产队。1984年6月改镇安村民委员会,辖3个村民小组,现今全村84户,381人,其中,畲族232人,占60.8%。全村耕地面积253亩,粮食总产量48吨,人均粮食占有量126公斤;山林面积5167亩,人均13.5亩,森林覆盖率达0.76%。200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216万元,村财政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3694元。村村通公路,家家装自来水用电,电话畅通,电视逐步普及,教育日益发展,6~12岁儿童入学率达100%。
  七十、洪峰村
  洪峰原名洪塘,位于长龙镇的西北部,海拔360米,距镇所在地6.2公里,离县城30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名闻乡嘉贤上里;民国初属长龙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五区洪塘乡,民国22年成立洪塘乡革命委员会。畲族聚居的于总洋、刘山、新厝后、鹅角仑、下洋坪等自然村都是土地革命的基点村,有的成立过村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以后,先后属第二区署下洋联保、下洋乡洪蔗保、浦洋乡长龙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第六区长龙乡、马鼻区、红星(后改长龙)公社长龙大队。1959年5月成立洪塘大队。1965年3月为长龙华侨农场洪塘管理区;1972年1月重设长龙公社洪塘大队。1981年改名洪峰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343户、1379人,设18个村民小组。其中畲族128户、508人,占总人口36.8%,设7个村民小组。畲族主要聚居总洋、刘山、新厝后、鹅角仑、下洋坪5个自然村。1996年以来实施造福搬迁工程,已有100户左右的住户搬进新村,占畲族总户数75%以上。并架设高压电路,拓宽改造公路网络,修通各自然村道路近20公里,建设饮用水工程,开通程控电话,基础设施大有改善。2000年,全村土地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1亩,粮食总产量877吨;有林地面积7135亩,森林覆盖率63%。水果产量81吨,茶叶产量41吨,肉类产量49吨,禽蛋产量15吨,蔬菜产量596吨。全村社会总产值745万元,村财政年收入7万元,人均纯收入3139元。
  七十一、真茹村
  真茹旧称真祠、真如,位于长龙镇最北端,与罗源县松山乡毗邻。海拔420米,为长龙最偏僻的一个山村,距长龙镇11公里,离县城35公里。清代以前均属连江县名闻乡嘉贤上里;民国初属长龙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五区苏院乡附乡。真茹、外窑、三角洋3个自然村都是革命的基点村。民国24年后,先后属第二区署下洋保、下洋乡洪蔗保、浦洋乡长龙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第六区长龙乡、马鼻区长龙乡、长龙乡、红星(后改长龙)公社长龙大队。1959年先后划属洪塘(后改洪峰)大队、苏山大队。1960年后为长龙林场一个工区属华侨农场苏山管理区。1972年1月起为长龙公社真茹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137户、548人,设5个村民小组,其中,畲族91户、383人,占村总人口69.9%,聚居于真茹、外窑、三角洋3个自然村。1986年以来,相继架设高压电路,拓宽改造公路,修通外窑、三角洋自然村道路5公里,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开通程控电话,扶持开发名优水果、茶叶、蘑菇、反季节蔬菜,发展第三产业等,加速经济发展。真茹村陆地总面积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6亩(水田741亩、旱地35亩),粮食总产377亩;有林地3822亩,森林覆盖率70%。茶叶400亩,总产39吨,水果产量29吨,肉类产量27吨,禽蛋产量23吨,蔬菜产量395吨。2000年社会总产值369万元,村财政年收入4万元,人均纯收入2964元,群众生活明显提高。全村有26户群众新建或改建住房,100%农户实现用电照明,电视机基本普及,有23户安装程控电话,有移动手提电话29部。
  七十二、丘祠村
  丘祠曾称邱储,位于长龙镇东南海拔400米,距镇5公里,离县城29公里。清代以前均属名闻乡嘉贤上里;民国初属长龙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五区苏院乡附乡,土地革命时期曾是苏区革命根据地,民国24年后属第一区署下洋联保、下洋乡公所、岚邱保,抗日战争以后属浦洋乡长龙保。1950年起,先后属第六区长龙乡、岚下乡、马鼻区岚下乡、下洋乡、红星(后改长龙)公社下洋大队、官庄下(后改建庄)大队。1961年5月由建庄分出设立丘祠大队,1965年为华侨农场岚下管理区,1972年,又为长龙公社丘祠大队,1984年6月改称村民委员会,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185户、739人,其中,畲族54户、238人,占32.2%。居住鹿池自然村,设2个村民小组。2000年,该村陆地总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4亩(水田628亩、旱地26亩),粮食总产294吨;有林地面积1200亩、茶园500亩,水果产量38吨,茶叶产量46吨,肉类产量34吨,禽蛋产量11吨,淡水鱼产量20吨,蔬菜产量669吨。社会总产值达688万元,村财政年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3909元。全村有一半以上群众建了新房,用电户达100%,家用电器日渐增多,电视基本普及,并有10多户畲民安装程控电话,有的还有移动手提电话。
  七十三、天竹村
  天竹,古时亦称天竺,位于东湖镇北部,海拔110米,距东湖镇20公里,离县城26公里。清代至民国只是一个小自然村,只有十几二十户人家。清代以前均属连江县名闻乡贤义里;民国初属丹阳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五区洋门乡附乡。民国22~23年,曾是土地革命的老苏区,民国24年以后,属第一区署东塘联保、第二区署下洋乡龙门(即洋门)保、丹阳镇洋(门)祠(台)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第六区下洋乡、五区(后改丹阳区)朱山乡、洋门乡、祠台乡、五星(后改朱山)公社祠台大队、丹阳公社祠台大队、东湖公社洋门大队。1978年3月,从洋门大队分出单独设立天竹大队。1984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均为畲族,集中一个村落,50户、203人,只设1个村民小组。1986年后,县、乡政府加大扶贫力度,从资金、技术上扶持发展生产,并相继架设高压电路,修通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开通程控电话等,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全村陆地总面积1233亩,耕地面积195亩(水田163亩、旱地32亩),粮食总产164吨;有林地面积934亩,水果产量2吨,茶叶产量0.7吨,肉类产量16吨,禽蛋产量2吨,蔬菜产量160吨。全村社会总产值398万元,村年财政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3985元。全村50户,已有35户新建或改建了住房,用电和自来水户达100%,有电视机50台,基本普及;还有30户安装了程控电话。
  七十四、赤石村
  赤石村位于蓼沿乡的西部,南与潘渡乡高岳村毗邻,西北与小沧乡东风村交界,距蓼沿乡14公里,离连江县城46公里。畲族居住的黄竹头和虎头山,海拔分别为300米和600多米。清代以前均属连江县太平乡安仁上中里;民国初属溪港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四区高岳乡附乡,民国22~23年曾是中共连江组织领导的老苏区,民国24年后属第一区署潘渡联保、第二区蓼溪莆乡(后改蓼沿乡)赤石保、朱蓼乡所属后坂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后坂乡、潘渡区高岳乡、坡西乡、上游(后改坡西)公社高岳大队、潘渡公社高岳大队。1961年6月从高岳大队析出设赤石大队,1972年1月从潘渡公社划属蓼沿公社,1984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123户、538人,其中,畲族43户、221人,占村总人口的41.1%,聚居在虎头山和黄竹头两个自然村。赤石村地处全县最高山峰(1028.5米)缺鼻峰的西北侧峡谷,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气温较低。1986年后,各级政府相继帮助赤石修通公路,架设高压电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开通程控电话,安装小尖端广播电视网络等,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0年,全村陆地面积11.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2300亩,森林覆盖率达75.6%;耕地面积445亩(水田412亩、旱地33亩),粮食总产387吨,比1979年增长3.7倍,水果产量2吨、茶叶产量0.4吨,肉类产量20吨,禽蛋产量4.4吨、蔬菜产量168吨。全村社会总产值达229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2950元。部分户新建或改建了住房,100%户通了电,约有一半户数安装了自来水,全村有电视机80台,(其中畲族村民23台),有24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其中畲族村民6户),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七十五、仙屏村
  仙屏,古时称山坪,位于蓼沿乡西南侧,距蓼沿乡2.5公里,离县城30公里。畲族聚居的有高坂、牛埕、五峰3个自然村,距主村1公里左右,海拔都在200米以上。清代以前均属连江县名闻乡仁贤里;民国初属正西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五区仙屏乡,民国24年以后,属第二区署蓼沿联保仙屏保、蓼(沿)(周)溪莆(边)乡(后改蓼沿乡)仙屏保、朱蓼乡、蓼仙保。1950年7月起,先后属第五区蓼沿乡、蓼沿乡、红光(后改蓼沿)公社蓼沿大队。1959年5月从蓼沿大队析出设仙屏大队,以后为丹阳公社仙屏大队、蓼沿公社仙屏大队。1984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现今全村500户、2096人,其中,畲族76户、308人,聚居于高坂、牛埕、五峰3个自然村。全村陆地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5000多亩,耕地面积1473亩(水田1298亩、旱地175亩),粮食总产1154吨,比1979年增长近1倍,水果产量25吨,肉类产量78吨,禽蛋产量18.7吨,蔬菜产量361吨。全村社会总产值1944.6万元,村财政年收入7万元,人均纯收入3520元。畲族自然村已100%通了电,有150多户(其中畲族11户)建了新房。全村有电视机500余台(其中畲族村民29台),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2户(其中畲族村民8户),有的还有手提电话。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雷花仲
相关人物
雷秀惠
相关人物
蓝致客
相关人物
蓝法弟
相关人物
蓝廷栋
相关人物
蓝祥
相关人物
蓝智
相关人物
雷志良
相关人物
吕洞宾
相关人物
雷玉土
相关人物
何同泰
相关人物
蓝新财
相关人物
郑世潘
相关人物
陈显伯
相关人物
陈拜井
相关人物
雷志森
相关人物
雷朝阳
相关人物
雷信叙
相关人物
雷叙桃
相关人物
雷志岳
相关人物
钟小明
相关人物
钟兆明
相关人物
钟兆强
相关人物
钟兆燕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民政厅
相关机构
飞竹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官村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岭路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赤锡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城关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城峰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塘前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大洋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白云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