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民族迁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17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族迁徙
分类号:
K288.3
页数:
7
页码:
30-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因生活所困多次迁移,福州地区畲族主要从广东潮州、福建西南部等地迁入。明清时期,部分畲族迁至浙江等地。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民族迁徙
内容
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各地畲族宗谱记载都认为祖先住在广东凤凰山,畲族的发祥地为广东省潮州凤凰山。
福州地区的畲族最早入迁的是唐乾元元年(758年),从广东凤凰山经福建漳州地区进入福州、罗源、连江。据浙江省景宁县惠明寺保存的《唐朝元皇南泉山迁居建告惠明寺报税开垦》一文,称:“唐永泰二年丙午岁(766年),雷太祖进裕公一家五人与僧昌森之子清华二人从福建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一同来浙江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雷祖后居叶山头村(今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据罗源县起步镇浿头村雷氏族谱记述:“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三姓子孙共三百六十余口,由广东凤凰山徙居福建福州府连江马鼻上岸,由此,子孙分迁闽侯、连江、罗源等处,创业贻谋,惟盘玉碧一船被大风吹落蕃界、迄今无传……”;又据罗源县廷洋坂村蓝氏祖图敕书,罗源县伡溪村雷氏祖图后记,罗源县新岩头村蓝氏祖图《开山公据》、罗源县福湖村《蓝氏世谱》等记述“唐光启九年(893年),有蓝奇、雷声二人率众三千,随王审知入闽,为向导官、征服无诸国,而奉贡有功,被封督挥元帅雷声,承掠大夫蓝奇,所领族兵散处闽中,为闽中之鼻祖”。据浙江省松阳《雷氏家谱》称:“前朝上祖居广东潮州,而后太祖迁福建福州罗源居住,太祖后裔二十二世,在明万历年间才迁浙江处州景宁居住。浙江遂昌县畲民钟集洪一家迁移经历:先祖谅公等从广东潮州起行,迁迁住住,徐徐而行。至明天顺五年(1461年),达福州连江县,成化十年(1474年)再迁入罗源县山区,经过一百多年发展之后,传至钟集洪时,已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率眷属二十八口迁至浙江处州府景宁二都锦岱洋居住。
畲族民间广泛流传的《高皇歌》:“住落广东已多年,走落福建去种田;亦有田地亦有山,做田亦要靠天年。走落罗源龚连江,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雷蓝钟四姓掌。……”这些歌词,都直接记述畲民从广东迁徙起行的动因与过程,路线、直至落脚地罗源、连江。”族谱对迁徙的记载是:从广东潮州凤凰山——福建西南部——闽南、闽中——闽东北——浙南。《高皇歌》唱到:“住在广东已多年,蓝雷钟姓去做田,走向福建是平原,兴化莆田住久长,以后阜老来欺侮,自愿走落住连江”。
畲族入迁福州地区的史料,主要的畲族祖图族谱有:廷洋坂村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蓝氏祖图敕书》,伡溪村清乾隆四年(1740年)《雷氏祖图后记》,新岩头村清光绪六年(1881年)蓝氏祖图《开山公据》,福湖村《蓝氏世谱》(1949年)等,皆记述:“传至唐朝,出有蓝奇、雷声二人,率族众三千,随王审知入闽为向导官,征无诸国。王降而奉贡有功,蓝、雷氏所领族兵散住闽中,为闽中之鼻祖”。
罗源县浿头村《雷氏族谱》与堡岗村《雷氏族谱》记述:“唐时,雷、蓝、盘三姓子孙共三百六十口,由广东凤凰山徙居福建福州府连江马鼻上岸。由此,子孙分迁闽侯、连江、罗源等处,创业贻谋,惟盘王碧一船被大风吹落番界……。”
最早定居罗源的畲族是罗源县起步镇黄家湾畲族。他们于唐光启二年(886年)从广东凤凰山由海道入闽,经连江马鼻上岸,徙居可坂浿头。该村现是一片废村遗址,蓝、雷子孙分散各处。闽东、浙南各地畲民到该村认祖者甚多。该村后山有一巨大坛石,矗立峰顶,俗称仙女裙石。石上又有一石,《罗源县志》载“飞来石”。上有顶髻大石,下有天然古坝道,大坛外表有三十六道流水裂痕,祖上留言,认祖必说出大坛石有几道裂痕,否则不予认同。
罗源县霍口岗尾雷姓,于明永乐年间(约1403~1424年)从闽侯、连江、怀安(古县名)徙居重下里(即霍口),向岗尾、浿头、卓贤垄、鸡角岩定居,生息繁衍,成为今日岗尾、山朋,浿头、晏坛,卓贤垄、伡溪,鸡角岩、罗溪里等村雷姓四大支流。
霍口南峰蓝姓,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从闽中迁入罗源南峰居住,五世后分迁福湖,是现今南峰、福湖一带畲族定居时间最长的一支。
罗源县八井村清道光壬辰十二年(1832年)《禄房雷氏家谱》记:“原祖乃潮州府,自明成化间出居兴化府涵头地方,后迁连江赤岭暂居数年,乃迁罗源小获牛洋村,清顺治间移居吕洞、浿溪、白塔尖山等处。康熙十四年(1675年),复回牛洋村,建堂于巷岩,即乾楼厝。分为福、禄二支。第一世禄房始祖安居公。”
罗源县浿头、坑头蓝氏入迁,其源之久,分支居多,乃居罗源全县蓝姓畲民之首,村民相传他们是从马鼻上岸在此定居,至今有一千多年了;廷洋坂蓝氏入罗源时间在唐朝,村民相传他们从唐光启二年(886年)由广东潮州凤凰山徙迁经连江马鼻上岸就在此的,有的至葡萄坑居住,有的迁至乾南,也有迁至连江定居。该村存有清乾隆五十六年绘的祖图及敕书全文,用白绢布绘制,彩色鲜艳,画工精细。祖厝大厅留存先祖遗物三件宝,即祖亭、祖牌、龙头祖杖。
罗源县上土港村绘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的《蓝氏族谱》记:“汝南蓝氏始祖,住广东潮州府顺德县,迁至福建漳浦县德归村,传至祥永、又迁至连邑保安里东窑村。蓝祥永为一世始,字廷在,行三,生于明天顺七年七月(1463年),卒于明嘉靖三年三月(1524年),传至第九世蓝志荣,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迁罗邑上土港定居。
罗源县钟氏畲民,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自福建省长汀县大坪村迁至连江县真如,始祖钟永贵,种蓝草为生。明隆庆间由真茹迁罗源重上里天堂山。
福清市蓝姓畲族于清道光年间,蓝维开、蓝维柱兄弟携眷属9人,从漳州府漳浦县赤岭迁至福清县一都镇下宅和里坪自然村,发展至今有345户、1296人。
长乐市岭寺蓝姓畲族,于清乾隆年间,由罗源县红塔乡畲族以贩卖头饰花、纽扣等小商品为业,择居长乐筹峰西麓院里庄。
福清市钟姓畲族,明末清初(1644年前后),从闽南迁入。宏路新仓钟姓由漳州府海澄县屿上村迁入福州府福清县苏田里南蔡村。钟德旺从永泰县(别称桃源)吾丰乡吾西村横山迁落福清县永福乡善宝里棋盘山定居。到清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人口发展,繁衍生息,又陆续分迁福清各地。较为集中的有:迁往长乐乡方兴里(今镜洋镇东山村)、永福乡清远里(今宏路镇圳边、中田村)、孝义乡化南里(今三山镇钟厝村)及善福里新仓(今宏路镇宏路村)等地。
闽清县省璜镇佳垄村蓝厝自然村,其始祖蓝其敏在清康熙年间(1710~1720年)由福州后巷盐店迁入,其裔蓝义明于民国33年(1944年),携眷旅居马来西亚诗巫市经商,现已四代同堂,子孙五十余人;近来又有子孙徙居新加坡、汶莱等国家谋生。
闽清县池园镇仁周村洋中自然村钟姓畲族,于明末(约公元1500年)由长汀下杭溪迁入闽清十二都石漏(侠豆)村畲家坪定居,以放牧为生,迄今发展十五世,子孙繁衍分迁福州,闽清石湾埔等地。民国10年(1921年)洋中钟仙佑举家徙居马来西亚,现发展至四十余人。
闽侯县畲族,大湖乡六锦村官山畲族自然村始祖雷发成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从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迁入;白沙镇井下村青坑自然村始祖蓝仲光在明朝初由本县太平村迁入;廷坪乡塘里村南美畲族自然村蓝姓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从古田县富达村迁入,雷姓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罗源县霍口乡湖头村迁入;南屿镇九都畲族,雷姓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从永泰县荷溪迁入,蓝姓于清乾隆年间由连江县东山村迁入;竹岐乡天台村的老头、坵宅雷姓畲民从永泰县红星乡石牌自然村入迁;竹岐乡南洋村南洋雷姓畲民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永泰县红星乡石牌村迁入,始祖雷齐科。
永泰县畲族雷姓,相传是唐代从广东省潮州府凤凰山经连江马鼻直接迁入永福县三峰长坂里,从明代开始分迁本邑赤锡荷溪,再从荷溪分迁至富泉、同安、红星、白云、长庆、城关、岭路、清凉、塘前。
明末清初,又有蓝姓和钟姓从莆仙迁入大洋、白云、岭路、富泉的蜚英、力华及清凉等地。
晋安区畲族。寿山乡中寮自然村雷姓畲族,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从连江县潘渡乡陀市岭头村迁入;寿山乡九峰村来婆里自然村雷姓畲族,清代从罗源县上重里迁入;黄土岗村和连柏洋自然村畲民于清代从福州市郊迁入;宦溪镇峨嵋的南边芹草洋畲族,于清代从连江县潘渡乡溪利和小沧乡上东山迁入。
历史上,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畲民生活长期处于“巢居崖处,耕山为业”的状况。为逃避封建徭役和租税的盘剥,只能“遁入山谷中,不供徭赋”,“贫不能存,则亡徙以走”。在福州十邑内的畲胞,据畲族谱牒记载,都因生活所困不断往外迁移,尤以明、清时期为最盛,仅迁往浙江省的就有:
明洪武八年(1375年),钟日章一行,从连江县清河里迁往浙江省景宁二都油田境上村;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雷景武,雷景通兄弟从罗源县十八都梅溪迁徙浙江省青田县岭根居住。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罗源县大浿头蓝昆同一批迁徙浙江省平阳县莒溪垟尾居住。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罗源县重下里佳湖村雷仁生一批迁往浙江省遂昌县培坞居住。
明嘉靖五年(1526年),罗源县塔下雷朝振迁居浙江省台州黄岩。
明嘉靖八年(1529年),罗源县起步井洋(现水口洋)雷明海迁浙江省平阳县十八都西山下居住。
明嘉靖八年(1529年),雷尚文一行,从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迁往浙江省景宁县二都油田境桥村。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罗源县起步大浿头蓝朝聘迁往浙江省苍南县蓝下定居。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蓝谨传一家四人,从罗源县西蓝村,迁徙浙江省处州府云和县青石岩定居。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蓝法享迁往浙江省遂昌县井头坞居住。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罗源县河洋圣殿钟无赐迁往浙江省平阳县五十都王庄居住。
明万历七年(1579年),雷世隆兄弟从罗源县黄钟下牛栏坪,迁往浙江省景宁一都殿源乡。
明万历八年(1580年),雷永祥从罗源县大浿头迁往浙江省苍南桥墩定居。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蓝进恩一家从罗源十八都塔里村迁往浙江省景宁六都彭坑居住。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罗源十八都苏坑境雷氏支族数十余众迁往浙江省云和县黄厝居住。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雷进明一家从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迁往浙江省景宁七都包凤村暂居。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钟智恩一家从罗源县十七都晋安大坪村,迁往浙江省景宁仓凤。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钟隆熙从罗源县十七都晋安大坪村,迁往浙江省景宁县包凤村。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蓝法乾等二人由罗源县重山里的官坑,迁至浙江省处州府景宁县六都大垟岗。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雷虔山率数人由罗源县十八都应德铺庄梅溪里,迁往浙江省景宁六都大垟岗居住。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蓝念一郎,从福州麻寮迁往浙江省景宁一都梅〓下居住。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蓝意必从罗源县大浿头迁往浙江省苍南蒲门居住。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蓝国正一批从连江县太平里石磻垅迁往浙江省景宁县一都雾溪上下。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蓝敬文率众人从罗源县十八都塔里铺迁往浙江省景宁六都彭坑。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蓝敬风从罗源县塔底迁往浙江省平阳县肖山居住。
明天启三年(1623年),蓝法粦从罗源县十八都塔里,迁往浙江省景宁县一都乌溪坪。
明天启六年(1626年),蓝法冬一批从连江县安定里半山村,迁往浙江省云和县三都垟头墘。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侯官平址坑蓝百二七郎迁往浙江省青田县八都石林坑定居。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罗源县塔里蓝万二十郎迁往浙江省青田县瓦窑洞大浿头定居。
明崇祯八年(1635年),蓝国用一行从连江县中鹄里凤山石磻垅,迁往浙江省云和县四都垟背。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蓝统成,蓝法增一行从罗源县重下里南峰,迁往浙江省云和一都谷垟头。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蓝义传一支从罗源县罗平里川山大坡头,迁往浙江省云和县八都南山。
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雷隆升一行从连江县安定里石佛岭头,迁往浙江省六和县四都叶垄。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蓝念二十三郎一支从罗源县十八都祀坑迁往浙江省云和县三都粟坳。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雷千二郎从罗源县塔下迁往浙江省平阳县七垅定居。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雷景富从罗源县远顶迁往浙江省杭州钱塘江九垅居住。
清康熙二年(1663年),钟奇元由罗源县黄泥螺迁往浙江省平阳县岙门前居住。
清康熙二年(1663年),雷法全从罗源县大浿头迁往浙江省平阳县黄山头居住。
清康熙二年(1663年),蓝意清从福州侯官牛墘东坑迁往浙江省平阳县旺庄居住。
清康熙二年(1663年),雷万二郎从罗源县井洋迁往浙江省苍南莒溪居住。
清康熙十年(1672年),罗源县南峰重山里马米蓝非应迁往浙江省云和县垟源定居。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罗源县南峰重山里马美蓝林生迁往浙江省云和县粟坳定居。
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罗源县南峰重山里马美蓝立言迁往浙江省云和县坪源居住。 清乾隆二年(1727年),蓝观文一行从福清县五福乡迁往浙江省金华塔石乡定居。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连江县潘溪钟象美一批迁往浙江省龙泉山畈定居。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僧昌森
相关人物
钟集洪
相关人物
龚连江
相关人物
蓝雷
相关人物
蓝祥永
相关人物
钟永贵
相关人物
蓝维柱
相关人物
钟德旺
相关人物
蓝其敏
相关人物
蓝义明
相关人物
钟仙佑
相关人物
蓝仲光
相关人物
雷齐科
相关人物
钟日章
相关人物
雷景武
相关人物
雷景通
相关人物
雷朝振
相关人物
雷明海
相关人物
雷尚文
相关人物
雷世隆
相关人物
雷永祥
相关人物
蓝进恩
相关人物
钟智恩
相关人物
钟隆熙
相关人物
蓝法乾
相关人物
蓝敬风
相关人物
蓝法粦
相关人物
雷景富
相关人物
钟奇元
相关人物
雷法全
相关人物
蓝意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