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民族名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81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族名称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名称历经变迁,最终确定为“畲族”。该名称体现了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得到了中央和多数省份畲民代表的认同。
关键词:
福州市
畲族
民族名称
内容
早在公元七世纪初,对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泛称“蛮”、“蛮獠”、“峒蛮”或“峒獠”。直至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的南宋末年,汉文史书上出现“畲民”和“輋民”两词并用的族称。前者指的闽西南汀漳地区的畲族,后者指的是广东潮州地区的畲族,二者字异音同,指的都是同一个民族。
宋莆田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文曰:“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西畲、南畲“皆刀耕火种,崖栖谷汲”。由此可见,“畲”字作为民族名称,乃由于当时畲民到处迁徙,刀耕火种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而被命名的。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中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輋”字廛奢(she),与“畲”同音,是广东汉人中流行的俗字。史书载:“輋”字音斜,近山之地曰:“輋”(《五斋琐录》),“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都说明“輋民”意为“在山里搭棚居住的人”。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记述当时福建的少数民族简状:“闽有负海之饶,其民悍而俗鬼,居洞岩(寨),家桴筏者,与华语不通。”居洞岩(寨)或被称为“蛮獠”、“洞蛮”,均是早期对畲民的蔑称。
宋末元初,畲族人民纷纷加入抗元武装,配合宋朝遗臣文天祥、张世杰等进行抗元武装斗争。当时对畲族人民所组织的抗元武装队伍,史书都称“畲军”,是当时抗元武装中一支重要力量。到了元代,“畲”字被普遍使用。明代,对“畲民”、“輋民”、“畲瑶”、“輋瑶”等称呼都有使用。在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往往把畲族称为“瑶人”、“苗瑶”,或合称为“畲瑶”、“畲蛮”。不过,“畲民”一词比较多见。民国时期,有的把畲族统称为“苗夷”或“苗族”,直到50年代,一批南下干部仍把畲族称为“苗族”,甚至畲族干部和群众也自认为是“苗族”,至今福州郊区和城区约有1000人还自报“苗族”。人民政府为尊重个人意愿,也没有强调更改。
“畲”字作为民族名称,最早写为“畬”(余田畬)。畲族人民自己一般不称“畬”。“畬”字来历甚古,早在春秋时,在《易·无妄》中就有“不耕获,不菑畬”句。“畬”字读音有二:读余(yū),意为刚开垦出来二、三年的土地;读奢(she),意为刀耕火种。其含义都有开荒辟地、刀耕火种的意思。与在畲族族谱中所叙述的祖先“只望青山,刀耕火种,自给处足”是相一致的。福州地区畲族人,开垦荒山叫做“开畲”,山上的农地叫做“畲”,耕种山地叫“做畲”,种的旱稻叫“畲禾”。《嘉靖罗川志》记述:“罗源枕山襟海,地多险阻,畲人及他邑流移居民,杂处草泽之中。”
畲作为族称,本无侮辱之意,但有人把“畲”字改为“〓邪”字,这就是带有侮辱性的写法。“山哈”是畲族内称。“山哈”与“夏老”、“百姓”、“民家人”是对称的。“山哈”是蓝、雷、钟三姓自己人的意思。这个称呼虽不见于史籍记载,但在闽、粤、赣、浙、皖各省畲族民间普遍流传,是畲族内部一句亲热称呼。“畲客”、“山客”、“山达”、“山宅”、“宅家”都是被称。但称她为“畲婆”就会反感,认为是不尊重,福州地区畲族人民忌讳“邪”字音,因为过去往往被人侮辱为虫类的“蛇”。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平时的交往,都笼统称作“你各人”、“我各人”,或指出“你边人”、“我边人”,也有称少数民族,或者“你百姓家人”、“我塔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罗源、连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都尊重畲族人民的意愿,从1949年8月至1956年12月都称畲族为“苗族”或“苗民”,召开各种代表会议,分配代表名额,按当地习惯称“苗民”代表。1951年,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龚人左到罗源县西兰村采访,在福建日报上刊登《福建十万苗族同胞欢庆民主幸福生活》,指的就是现在的畲族。
1956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给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省委统战部指示,根据几年民族识别,畲民可以确定为一个少数民族,对民族的名称,要求各省再一次征求畲民的意见上报中央。福州地区罗源、连江畲族代表认为民国时期及以前存在“蛇”与“畲”谐音的污蔑语言,不同意用“畲”字作为族称,建议用“山哈”作为族称上报中央;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畲族代表同意以“畲”字作为族称上报中央。中央征求各省畲族代表意见后,认为畲民这个称呼虽然是他称,但其含意并无侮辱性,从历史上沿用已久的“畲”字,都体现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而且多数省份畲民代表同意用“畲”字作为族称。195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确定族称为“畲族”(佘田的畲),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福州市畲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尽量追溯到源头,下限一般到2000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克庄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刘禹锡
相关人物
张世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连江县委
相关机构
新华社福建分社
相关机构
江西省委统战部
相关机构
国务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