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48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
分类号: G812.47
页数: 50
页码: 64-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起源于畲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包括农耕、军事斗争、节日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迁徙等方面。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本文详细介绍了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起源和保存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这些体育项目对于促进畲族乡土社会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陶冶情操、调节人际关系、构建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消解社会治理不稳定因素和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稳定。
关键词: 畲族 民间体育 体育文化

内容

一、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起源
  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崇山峻岭中,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少,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劳动、岁时节日习俗、军事斗争、宗教图腾信仰、民族迁徙等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单易学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例如,为了适应生存所需而进行耕种、狩猎,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练拳习武,为了安居乐业而进行祭祀祈福,等等。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融合了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耕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体育项目
  从生产劳动来说,畲族是一个农业民族,从战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2000多年来久居深山,穷乡僻壤的边远山区,物质贫乏、交通不便,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从事耕、捕鱼、狩猎以及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最初的体育形态,在农忙季节过后,畲民常聚集在一块进行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与娱乐性,使得一些用于生产的劳动工具逐渐演变成畲民从事体育活动的器械,一些生产劳动的肢体语言也逐渐成为畲民进行身体活动最初的动作。这些与农耕生产劳动有关民俗体育的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体育项目,如在防御驱赶野猪过程中形成的赶野猪,在滩涂上滑行讨小海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骑海马,在山林狩猎中形成的斗牛、击草与摔油茶球等。
  (二)岁时节日习俗中形成的体育项目
  就岁时节日而言,畲族的节庆大多数与汉族一样,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与端午尤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二月二(会亲节)(如图5-1)、三月三(乌饭节)、九月九、招兵节(如图5-2)、封龙节(如图5-3)等。比较典型的是节日登山活动,福建东部、浙江南部的畲民会身着艳服,载歌载舞,成群结队参加登山运动,攀登白云山、太姥山、雁荡山等山脉。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如登山、跋山涉水与跳竹竿等。
  (三)军事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体育项目
  从军事斗争历史上看,畲民长期遭受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欺凌、压迫,同时又经历了长期战乱和不断迁徙,如源于唐代的打尺寸项目,是为了纪念畲族英勇抗敌英雄蓝奉高的事迹并流传至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畲族同胞自始至终坚忍不拔地同汉族人民一起投入革命斗争,倾其所有来支援革命。正如开国上将叶飞同志所说:“畲族人民‘第一最保守秘密,第二最团结,……自始至终都忠于人民,忠于党’。”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畲民形成了与军事斗争有关独具一格的畲族武术,如连环拳、蓝技拳、法山拳与八井拳等武术项目。
  (四)娱神慰祖礼俗中形成的体育项目
  从娱神慰祖来谈,畲民非常崇敬祖先,其核心是图腾和祖先崇拜,各种娱神慰祖与图腾祭祀仪式中均体现相对应的舞蹈,场面十分庄严。对于祖先的崇拜主要体现在,畲民无论迁移何处都会带上自己的祖先牌,在农历初一、十五以及春、秋两季均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畲民通过娱神慰祖礼俗活动怀念祖先、祈求平安。传说畲族以龙、犬为其始祖,每家每户都保存一根龙头祖杖。有的还在公祠堂里供奉雕有龙头(或犬首)的木主牌位。在祭祀中还形成了如舞龙头、舞铃刀、狮子舞、马灯舞、稳凳、踏步(功德)舞与祭祖舞(如图5-4)等体育项目。
  (五)民族迁徙流变中形成的体育项目
  就畲族迁移过程而言,由于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欺凌与压迫,加上天灾人祸,他们被迫多次迁徙,沦落天涯海角、深山丛林,遭受自然生存环境恶劣和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等困扰,农业经济落后,农作物的微薄收入满足不了畲民日常所需。为了生存和发展,畲民不断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多次迁移中,他们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的同时,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练拳习武,逐渐形成了铁砂掌、铁臂功、避露功、盘柴槌与畲族棍等武术项目。如迁移福建省福安市畲族金斗洋村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该村人人习武,被誉为“全国武术之乡”,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片《闽海雄风》在全国展播,很好地展示出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朴实无华的特性。(如图5-5)
  二、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现状梳理与分类
  畲族长期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而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畲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劳动、宗教活动、生活习惯、军事斗争等密切相关,这些源于自然生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富有民族气息的传统体育深受群众的喜爱,按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分类,大体可分为畲族传统武术与畲族民俗体育两大类型(如图5-6)。
  (一)畲族传统武术保存的主要内容
  畲族人们非常重视武术,许多武术项目源自征战与生产。畲族武术分功法、拳术与器械三大类。畲族拳师对练功有句口头禅:“练拳加练功,胜似孙悟空。”他们摸索出一套在练疾、练硬、练力等方面及方法独特、行之有效的练功法。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十分普及;畲族器械种类繁多,动作名称十分复杂。
  1.畲族传统武术的功法类
  畲族传统武术中一疾、二硬、三力的特点被誉为“三绝”,它讲究实战,套路简短精练,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强调体现疾、硬、力的特点,并且很重视功法的练习。在此,我们选择其中的桩功、一竹功、二竹功、竹把功、三年功、铁砂掌、铁臂功、避露功、眼功、搬石磨、推石球、耍石狮、玩石锁等部分功法做具体介绍(见表5-1)。
  (1)桩功。
  1)静力站桩。练功者两腿成八字马或不丁不八马,两拳向前平抬起(如图5-7a)。要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可锻炼桩马的持久力和稳固性。
  2)负重站桩。在静力站桩的基础上,身负石锁、沙衣等重物进行站桩,并逐渐增加站桩的时间和负重的重量,但不能因负重而降低对马步的要求。(如图5-7b)。这种方法可使桩马更加稳固和耐久。
  3)拖桩。两腿成八字马桩站立,两手抱拳当胸,拳心朝内,随后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进步,右脚拖步跟进,如此连续前进(如图5-7c)。它可锻炼桩马在前进中的稳定性。
  4)负重拖桩。负重拖桩是按八字马或不丁不八马的动作要求站桩,两手抱握一定重量的石锁进行拖桩练习,行进中两臂可结合伸缩的动作将石锁推出、拉回,也可缚一定重量的石磨或铁块、石锁等重物,将绳子的另一端捆系在桩马的后脚踝关节上,向前连续进步(如图5-7d),这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进行的负重训练,此法可加大桩马的力量,增强行进时的稳固性和持久性。
  (2)一竹功。一竹功是将一根毛竹架在两个三脚架上,练习者在这根竹子上站桩马、打拳,做进步、退步的练习。当练习到能在上面进退自如时,可在竹上抹上一层菜油,使其光滑难行,以提高练习的难度。训练有素的拳师可以两人在毛竹上进行推手、格挡、拉拨等技击练习,被打或被推落者为输(如图5-8)。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和桩马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进行了田埂模拟性的训练,对惯常活动在山区的水田田埂上的畲民们来说打下了实地相搏的良好基础。这种功法对提高畲民在田埂上的实战能力是很有益处的,故而当地有“畲人上田埂,十人难近身”的说法。
  (3)二竹功。二竹功是将两根毛竹置放在两张长凳上,并加以固定,在不同的方向挂上2~3个沙袋。练习者两脚站在毛竹上,击打悬吊在半空中的沙袋,并要求前使手、后使肘、左右同时出两手(如图5-9)。待练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增加沙袋的数量和变换沙袋的方向位置。另外,还可用头顶、肩扛、膝撞等打法进行攻防的假设性练习。这种练习既可练习桩马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又可练习手法的疾速和对不同方向来“敌”的应变能力,是一种很有实战意义的练功方法。
  (4)竹把功。竹把功是将许多小竹子扎捆成把,竖靠于墙,习者用掌尖往里插,插入后迅速抓住少量小竹往外拉(如图5-10)。这种练习需具有一定的铁砂掌基础。待练到一定程度后,可逐渐扎紧竹把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种功法可练掌指“插”的难度和插入往外“拉”的力量,它是畲族传统武术所独具的指、掌硬功训练方法。
  (5)三年功(千层纸功)。三年功是将1000张粗纸(草纸)叠钉在墙上或柱子上,习者每天采用拳击、掌插、指点等方法进行练习,逐日打,逐日撕,这1000张纸撕完了,“三年功”也就练完了。这种功法是练拳、掌、指之硬度的特殊方法,它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科学原理,如采用药物辅助练习,效果会更佳。(如图5-11)
  (6)铁砂掌。畲族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掌法、指法居多,所以练习铁砂掌更有其特殊意义。其方法是:练习者手蘸一种特殊的药水后顿感奇痒,就往准备好的米堆、谷堆、黄豆堆、沙子堆、铁砂堆里进行插、拍、砍击练习,习后不感疼痛,反觉舒适(如图5-12)。如此数年坚持不懈便可练成铁砂掌。练功的步骤强调循序渐进,由轻到重,从易到难。开始练时,先拍击米、黄豆等,而后慢慢过渡到沙子。当能在铁砂上进行插击时,铁砂掌即大功告成。
  (7)铁臂功。畲族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房前屋后树木环抱,翠竹如林,到处都是练功的好场所,铁臂功正是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来训练的。
  其练习方法是:练习者正对一棵大树,距约30厘米,略屈膝蹲成八字马,两手抱拳当胸,拳眼朝上,拳心朝内,两拳之间的距离约10厘米。具体动作为:①右臂向右摆直,随即向左前下方横击,用前臂内侧击打树干(如图5-13a);②右臂屈肘内收,向左绕摆,随即向右前上方横击,用前臂外侧击打树干(如图5-13b);③右拳收抱腹前,同时,左臂向左摆直后向右前下方击,用前臂内侧击打树干(如图5-13c);④左臂屈肘内收向右绕摆,随即向左前上方横击,用前臂外侧击打树干(如图5-13d)。
  按此方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地进行练习,也可先打树皮较软的树,而后渐渐过渡到打坚硬的树干。练习者也可在前臂上涂抹药水进行练习。苦练数年,铁臂功练成时,摧竹击木轻而易举,与人相搏,稳操胜券。
  (8)避露功。黎明鸡啼时,晨练者趁这时树木、毛竹上带有露水,站在树荫外,然后疾步跃于树干旁,分别用拳打或脚踢,更多的是用两掌切击树干(即假设敌的肋或肋下部位),随即快捷跃出,以被震落的树干、毛竹枝叶上的露水不沾身为度,反复持续进行(如图5-14)。这种功法要先在较小的树木、竹下进行,随着功夫的长进,慢慢转移到较大的树木、竹下进行。畲民们就是利用这些自然条件进行避露功功法练习的,它可磨炼手脚的硬度,熟练进击的方法,加快进退的速度,以提高进退的速度为练功的主要目的。
  (9)眼功。眼功是武术运动中眼神与动作配合的功夫。在技击中密切注视对方的举动,是反击的前提,是精神气势的体现。练拳时若没有眼神的配合,动作就没有生气,套路也就成了呆板的动作罗列。反之,如果能练到眼神和一招一式配合恰当,就能把练习者内在的精神意识通过眼神充分体现出来,使整个动作协调而富有生气。在技击中,眼神可以威慑敌手,从心理上战胜对方。注视着对方,还可以对对方的意识企图、一举一动明察分析,并通过大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从而做出相应的防守和进攻。
  畲族传统武术眼功的练习方法很多,如:
  1)对物静视。对物静视即是眼睛望着一个物体。多在户外树林中,目不转睛地注视一物,练习眼对物静视的持久力。这种方法一般在早晨起床后练习效果最佳。
  2)设意随视。练习者假设对方以各种动作从各个方向攻来,视线随之迅速移动,随想随视。这种方法既可练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不眨眼睛,又可练视力的持久性。
  3)盯视击拳。练习者按八字马的要求站桩,目视前方。陪练者握拳向练习者的眼前快速突然地击打,约在离练习者的眼前10厘米处急停。击拳可有节奏地连续进行,要求练习者双眼圆睁不动,并对来拳有所意识,但不做躲闪动作。可使眼睛在各种突如其来的攻势中不眨不闭,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4)套路眼神。套路眼神指的是在演练套路时,各个动作与眼神的配合,即要求手到眼到。练习时,根据动作要求,先视防守点,再视攻击处,使眼神与动作相融洽,并通过眼神表现出勇敢、顽强和无所畏惧的气概。
  (10)搬石磨。在畲族居住的村庄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用来磨米、磨豆腐的石磨,石磨小的百余斤,大的数百斤,这些大小石磨成了畲民练习力量的好用具。一种练习方法是靠近石磨站八字马,双手托住底盘搬动、抱起放下,再抱起又放下,反复进行。练习的石磨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另一种练习方法是将石磨抱起后做套路的步法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弓马”的身腰和手臂的力量(如图5-15)。
  (11)推石球。石球是畲族传统武术的一种特有的练功器械,用青石或大理石凿制而成,小的几百斤,大的千余斤。练习的方法是,将石球放在土地上,练习者靠近石球站好马步,用掌向前推动,继而“脱马”换步,向左或向右推动。先推小的,然后逐渐向大的发展。(如图5-16)
  (12)耍石狮。石狮是闽东山区的畲民所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几乎都摆着几尊用青石雕琢的狮子。这些石狮大的有数百斤,小的不过几十斤,它们也是人们常用的练功器具。用单手或双手抓握石狮的脚进行提、举、推、抛、接、舞等练习,有的还可手托适重的石狮进行拖桩练习,或进行简单的推击练习。练习时,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石狮的重量。例如,双手抓握轻重适量的石狮成不丁不八马进行拖桩,每前进一步便向前推击一次,可连续前进,也可变换方向移动步法,向左或向右进行;还可两手各擒一个小石狮进行简单的套路练习(如图5-17)。耍石狮可以有效地提高练功者的力量素质,抛、接小石狮还可以锻炼练功者的反应、灵敏、准确的素质,所以畲民们每天早晚总喜欢耍上一阵子。
  (13)玩石锁。石锁因用青石雕琢而成又形似铁锁而得名,其重量大小不等,小至二三十斤,大到百余斤。玩石锁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石锁的重量和玩石锁者的水平进行。它是畲族传统武术师们喜爱的一种劲力练功用具,凡练拳的人几乎都能熟练地玩石锁。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石锁练习法。
  预备式:面向石锁直立,目视前方,气沉丹田(如图5-18a)。
  1)右脚向右迈一步,两腿屈膝微蹲,右手手心朝里提握石锁于胯下(如图5-18b)。石锁的重量因人而异,一般为30~60斤。
  2)身体左转,右脚向前上步,右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1~2周(如图5-18c)。
  3)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左手向上托石锁,并顺势落至胯下(如图5-18d)。
  4)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左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一至两周(如图5-18e)。
  5)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右臂屈肘迎托石锁,同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如图5-18f)。
  6)右臂抖动托起将石锁抛离,右手接住石锁,顺势落至胯下(如图5-18g)。
  7)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右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一至两周(如图5-18h)。
  8)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左臂屈肘迎托石锁,同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如图5-18i)。
  9)左臂抖动托起将石锁抛离,左手接住石锁,顺势下落至胯下(如图5-18j)。
  10)还原,将石锁置放于体前,身体直立(如图5-18k)。
  2.拳术类
  (1)洪山拳。明末,钟氏畲族兄弟钟元顺、钟元道父母双亡,沿途流浪求乞,后加入洪山拳班马戏团练习拳术。清初,钟氏兄弟因以打拳卖药为生,并在福建南靖县山城镇三卞村过沟钟设馆习武,从此代代相传。洪山拳套路齐全,刚劲有力,低马低势,马低根固,防守严密,给人以凶猛的感觉。(如图5-19)(2)连环拳。连环拳在浙江景宁一代流传,自称源于祖宗大相师的拳花、棍花等。拳花有四门拳、五步拳、七步拳(如图5-20)、金子拳、拌子拳五个环节。棍花有四门棍、双头棍、交子柴、折花棍四个环节。
  (3)畲家拳。清雍正年间,泉州少林寺惨遭劫难,寺被焚毁,僧侣被杀,逃难的武僧林铁珠几经辗转,孑身逃到福安,善良的畲民将铁珠收留于地势偏僻、山峦险峻的金斗洋。为报仇雪恨,铁珠卧薪尝胆,收徒习武,当时畲民雷朝宝已练了祖传武功,在铁珠指教下,如虎添翼,高师一筹,被誉为“虎豹师傅”。铁珠病故后,雷朝宝将盘瓠功夫和少林武功熔于一炉,衍生出技术和健身价值都独具一格的畲家拳。(如图5-21)
  (4)蓝技拳。有四步、削竹、龙车水、云肩、中拳等套路,拳貌为马低腰低,手住力聚,脚来手到,能守善攻,硬如钢珠,软如糯糕。
  1)预备姿势。步型为八字马,两手握拳,拳心向内,抱于腹中。
  2)动作说明。左臂屈肘上架于前额上方,同时身体左转,重心略左移,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张开成掏裆指向左下方抛抓,目视右手(如图5-22)。(5)八井拳。流传于福建罗源县的八井村,当地人称练武为“打拳头”。传说明成化年间,从广东迁来的雷安和、雷安居兄弟擅长武术,父子相承,演变成俗。八井拳攻防套路完整,特点鲜明,有半龙虎、虎装、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动作,每个动作有攻有防、攻防结合、节奏分明、步伐稳健、短促实用(如图5-23)。
  (6)内文拳。内文拳属南拳中的一个拳种,在北方称一路拳。该拳术系清末民初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杨忠忱所创,流传至今已延承四代,蔡作潘系第三代弟子。相传杨忠忱自幼聪明伶俐,喜爱习武,四处拜师求艺。在民国初年,他结合五祖拳、罗汉拳、龙桩拳、虎桩拳等拳术及北脚特点,自创内文拳,后传授于陈成兴等人。该拳术目前流传于赤溪镇、霍童镇及蕉城城区等地,台湾地区也有许多人会打。它不仅要求外在的气质动作与形体美,而且还讲究神韵,形神兼备,使人的思想与行动和谐统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内文拳形成了四种派别,有不同招数,但万变不离其宗,貌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头、掌、肘、臂、臀、膝、脚尖、脚跟都可作为武器制敌。(如图5-24)
  3.器械类
  (1)盘柴槌。流行于霞浦的民间武术,又称齐眉杖。柴槌有两种:一种长一丈二尺,单人耍弄,称中栏;另一种长七尺,双人对打,叫盘槌。盘槌的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拦结合,攻时以击对方,拦时以防对方,保护自己,步伐稳健,有快、猛、活的特点。(如图5-25)
  (2)插竹把。是将许多小竹子扎捆成把,竖靠于墙,习者用掌尖往里插,插入后迅速抓住少量小竹往外拉。(如图5-26)这种练习需具有一定的铁砂掌基础。待练到一定程度,可逐渐扎紧竹把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种功法可练掌指“插”的难度和插入往外“拉”的力量,它是畲家拳所独具的指、掌硬功训练方法。
  (3)打板凳。打板凳技术要领:上动不停,左脚上一大步,步型成弓步,同时,左手向上向左侧,后拉回到左上角;右手向腰间左侧伸出,使板凳竖在体侧,在左脚落地的瞬间,两手用力使板凳把端向前左下方斜戳(如图5-27)。
  (4)畲族杖。畲族杖流行于福建省福安市金斗洋。畲族传统武术杖法所用的棍子俗称为杖,属南杖流派,迥异于北棍。一是长度不同,南杖低于使杖者身高,一般与眉同高,故又称为齐眉杖;二是口径不同,南杖口径粗为5~6厘米,大大粗于北棍;三是木质不同,不是用北棍所使用的白蜡杆木造成,而是使用深山老林的特殊坚硬木材所制,材质坚硬沉重,击中可一杖毙敌。
  畲族的杖法练习是由单人套路开始,当拳术套路熟练后,开始练习杖法的初级套路,逐渐加大套路难度,增加套路的动作容量,步步递进。每个套路动作都是前辈的经验总结,有一些套路至今还在秘传之中,被视为珍宝,不轻易示人。单练套路熟练后再进行杖法对练,主要目的是熟悉杖的打击准确度,提高对速度的感觉,增强发力的力度等作用,到最后再进行攻防动作练习。这种攻防训练现在还是处于秘密练习当中,一般人难以窥其真貌。要达到对攻防动作变化方法运用自如则需要7~8年的时间。
  而对练的对杖更是精彩,集基本功、攻防方法、训练方式于一体,是两人规范攻防套路动作练习(如图5-28)。
  (二)畲族传统体育保存的主要项目畲族传统体育保存的主要项目见表5-2。
  1.娱乐竞技类
  (1)猴子占柱。儿童娱乐竞技项目,流行于福建宁德。以厅堂梁柱作为目标,也可在平地上标明位置进行活动。主要动作是奔跑、追逐、闪避,锻炼灵敏性。其游戏规则是:在有四扇(榀)以上木架结构的较大房屋,5人、7人或9人一起,首先围在一起,采取手心手背亮掌淘汰,最后剩两人拍掌出指头,输者为无柱的“猴”,余下每人占据一根柱子,身体的某一部位必须碰到柱子。占有柱子的人互相跑动换柱子,无柱的“猴”则趁机抢占他们的柱子,被抢占了柱子的人又成了无柱的“猴”,周而复始。(如图5-29)
  (2)赶野猪。赶野猪亦称打篾球,最早因畲族居民种植的农作物经常被野猪破坏,于是畲民集中起来赶、打野猪,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就成为现在畲族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它以篾球(即用藤条编织的球类)代替野猪,两个队在一块两端各有两个球门的长方形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对抗活动。每队5人,比赛分成上半时(20分钟)、下半时(15分钟),共35分钟,主要用球拍进行传、接、带、射、抢等技术竞争,进攻队力求用球拍将球打入球门,防守队极力阻止、破坏对方进攻并转守为攻。它具有比赛不受性别、年龄限制,技术多样,战术丰富,对抗激烈等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如图5-30)
  (3)稳凳。稳凳起源于上古时代,原名问凳。由于当时处于愚昧时期,人们身染疾病,家受灾难,故以问凳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以期消灾驱邪保全安宁。具体活动是支撑三脚架横放一条长板凳,两端各坐一人,上下翘动板凳,同时左右旋转,边问边答,告知除病的消灾方法,故称为问凳。随着社会的进步,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由2~4人在转翘的器械上做各种身体练习、竞赛或表演,主要动作包括抓、摆、蹬、摇、翻、挺、屈、仰、投、抛等。竞赛或表演的形式为稳凳套圈,参与者分别站在凳的一端,手持板凳两端,上凳后,在快速转翘板凳的过程中,将地上的小圈逐个捡起,并套进离凳3.5米远处的标志杆中,以套中多者为胜。(如图5-31)
  (4)赛竹卜。竹卜是用竹子制成的一种响器。执竹者利用竹的弹性,借助手腕的爆发力,使之发出“卜卜”的声音。竹节长短、大小不一的竹卜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旷野之外,其声可传很远。每逢收获季节,山坳里不时会传来“卜卜”之声,这是山村畲民用竹卜驱赶雀兽,守护庄稼。
  赛竹卜的情节如下:八月金秋,群群麻雀会飞来吃稻谷,东村和西村的畲族姑娘都用竹卜驱赶。麻雀飞走后,两村姑娘因争功而竞技,比试结果不分胜负,大家都欢呼叫好。(如图5-32)
  (5)擦红脸。擦红脸源于畲家婚礼中的擦乌脸。此项活动犹如击剑,规定脸部为有效部位。比赛时,进攻方可抓住对方的手争取主动或用躲闪、扭头等动作摆脱对方,跑过安全线得1分。守方互相配合,或抓住进攻者一只手,在有效范围内给对方抹上红脸而得1分。最后各队派一名队员对擦。得分多的队为胜。图5-33为擦红脸场地示意图。
  (6)弹弓。即团土为丸,而和弓弹出。弹弓是畲族男孩的心爱之物,他们凭各自的想象和爱好而制成不同规格式样的弹弓。《吴越春秋》记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说明最早的射击器械很可能就是弹弓。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至今仍很流行弹弓,但其制作方法与畲族弹弓有较大差异,它是在一片竹条上,绷上麻线或牛筋,中部固定一个小方柜。两者同样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貌,但畲族的弹弓更加突出了简便灵活性,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弹弓大都用一支天然的“Y”形树枝削制而成,在两个枝顶端处缠绕一条近1尺长的牛筋,牛筋中部固定一块皮,用来包扎小石子,利用牛筋的弹力来击中目标。(如图5-34)很多小孩常成群结伙邀约在一起,轮流站在距目标十多米的地方射出弹丸,击中次数多者为胜,有时还用弹丸射击鸟雀、果实。畲民从小练习弹弓并以此娱乐健身,因而形成原始独特的运动项目。
  (7)龙接凤。龙接凤是浙江丽水景宁畲族传统体育,4人参赛,2男2女组成一组。女队员将绣球抛向10米外的同队男队员,男队员用背着的背篓(背篓为椭圆形,直径约25厘米)(如图5-35)接住同伴抛来的绣球,每组队员共抛10个球,以接绣球数多者为胜。
  (8)采柿子。流传于浙江景宁等地的采柿子项目。畲民在种植水稻、玉米与大豆作为主食的同时,也种植野果作为副食,柿子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柿子树高大难以采摘,畲民便用柿子叉代替人工采摘,这样做既安全又省工,因此,每年畲民在农忙之后便聚集在一起练习采柿子,每逢柿子成熟之际举行采柿子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现在集锻炼身体、生活娱乐与人际交往于一体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采柿子比赛主要包括持柿子叉、抛柿子与接柿子三个阶段(如图5-36)。2.体操舞蹈类
  (1)骑海马。骑海马亦称滑溜板,海马原本是沿海畲族居民在滩涂上抓捕鱼虾而制作使用的工具。经过长期不断的历史演变,体育活动方式与工具也在不断改进,沿海畲族居民在出海或返回时,以骑海马作为竞技性游戏活动,比速度、比负重、比花样,在滩涂上竞相飞奔,场面十分壮观。近些年,有关单位还专门加以组织,使这项生产活动成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竞技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它的强烈节奏感和有规律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欣赏一支支美丽的舞蹈。(如图5-37)
  (2)龙头舞。龙头舞亦称舞龙头,源于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龙头和绣球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放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7~10人,一人持绣球,其余人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该运动集技巧、武术、杂技、体操运动为一身,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其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宁德畲族同胞每逢节日必有舞龙头活动,流传于八都的猴盾和飞鸾的南山一带,用以纪念民族图腾,祝福村寨平安、庄稼丰收、族人欢乐。舞龙头曾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并获表演奖。(如图5-38)
  (3)前岐马灯。前岐马灯是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畲族群众独创的民间传统游艺项目。相传在明代正德年间就有了这种项目,每年从正月初三或初四开始活动,直到元宵过后才停止,至今已在当地民间流传了400多年。前岐马灯与别的灯类游艺有所不同,其造型大多为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马灯队通常由30多名十来岁的少年儿童组成。他们跨着各种造型的马灯,再现“穆桂英挂帅”“岳家将”“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平倭寇”等场面,时而表演,时而亮相,同时亦歌亦舞,极富情趣。(如图5-39)
  (4)猎捕舞。猎捕舞亦称狩猎舞。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内偏僻山区的畲民需要依靠狩猎活动来获取维持他们基本的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源。狩猎活动对体力、耐力、爆发力、智力和灵敏性性要求均较高,尤其需要有较长距离奔跑的耐力,正是这种奔跑磨砺出畲民矫健的步伐和敏捷的速度。狩猎节就是畲族人祭拜祖先的节日。畲族祖图中有反映始祖盘瓠狩猎殉亡的故事,宗教祭礼活动中也有狩猎内容,生动地反映了畲民族曾经敏捷的狩猎的活动景况。(如图5-40)
  (5)敬茶舞。敬茶舞流传于福建华安、南靖、龙海、平和等地。每逢举行婚礼,常要长夜盘歌和跳敬茶舞。结婚这天晚上,新郎等10名男子分别模拟男女老少的神情,面对面站成两列纵队,在一名善舞的端茶人的带领下跳起敬茶舞。端茶人手捧茶盘,双臂向上画一个圆圈至胸前,屈膝向众舞蹈者做施礼动作,众人随之双手胸前交叉,屈膝做回礼动作。尔后,端茶人按东西南北方向反复向众人施礼,并向众人说贺喜的话,为婚礼增添欢乐的气氛。由于跳敬茶舞能舒筋活血,单人多人均可表演,舞蹈灵巧,动作幅度大、粗犷,故一直流传至今。(如图5-41)
  (6)踏步舞。踏步舞亦称功德舞,流行于浙江畲族和福建畲族,两地大致相同,都是祭祀性舞蹈。每逢举行丧葬仪式,8名祭师身穿道袍,在畲族民歌曲调的伴奏下,祭师每两人面对面或背相对,每人左右手各拿龙角和灵刀,边吟边舞,有节奏地转动龙角和挥动灵刀,使它们发出清脆的响声。同时,一步一蹲地跳着。随着舞蹈者情绪的变化、舞步逐渐加快,在场的人面向里围成圆圈。(如图5-42)
  (7)狮子舞。狮子舞流传于福建漳浦、龙岩一带。上杭县青水乡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畲族祖先曾居住在深山老林,凡遇节庆,藏在山洞里的狮精就出来残害百姓。畲民祖先与它斗法、比武,但因狮精通武道,无法取胜,遂请八仙助战,但还是无法获胜,只得请哪吒太子引狮精出山洞,才将狮精杀死。往后,每逢节日、庙会和迎亲时,畲民都会舞狮避邪,越来越盛行,相沿成俗。它有翻、爬、滚、扑的动作,似图腾之状,动作刚健、雄劲、敏捷。分为短狮舞和长狮舞两种:短狮舞,戴猴狮面具的男人们挨家挨户拜访,以求万事如意;长狮舞,狮长10米,分狮头、狮身、狮尾三部分,由3人舞弄,另一人持棍在狮前逗耍。耍狮者要求棍术娴熟,舞狮头者应为武术高手、彪形大汉。无论是耍还是舞,都要按一定的武术套路进行,一舞就要“十八盘”,舞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如图5-43)
  (8)马灯舞。畲族人跳马灯舞,最初是为了祭奠祖先。他们从旧居住地请来了祖先圣人(银公主、三星公、元帅社三尊菩萨),由祖神坐镇寨头,镇守族土,驱灾御邪,防御外族欺压,由族首年高艺人组织青年制马、制灯,跳灯舞祭祖,保佑畲族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每逢喜庆节日,畲族村村寨寨跳马灯,感谢圣祖赐福之恩,从初一跳到十五,直到元宵灯熄。马灯舞是融畲族传统的跳、唱、演于一体的舞蹈,畲族人传承民间灯舞的习俗,形成了畲族特有舞种,体现了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见图5-44)
  (9)祭祖舞。这是浙江兰溪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畲族祭祖舞。动作简单粗犷,模仿当年祖先拿着各种工具边哭边赶鸟兽的动作,拿起神刀赶兽,吹响龙角招魂,击檀板驱鸟。一般2~4人表演,多者数十人。表演者身穿赤衫,头戴莲花冠,手拿铃刀、鼓角或杨梅刀,边舞边唱,无外人伴奏。各段表演之间有些动作大同小异。祭祖舞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打击乐器包括铃刀、皮鼓等,根据不同角色分别运用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伴奏由演员自己担任,边舞边打,边唱边吹。整个音乐气氛悲愤,节奏强烈明快。各曲按情节需要,使用不同的乐器。表演时,舞者所采用的道具、着装有鲜明的畲族特色,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更是为畲族传统舞蹈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受到畲族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见图5-45)
  3.角力对抗类
  (1)举八吨。举八吨是福建省寿宁县畲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体育活动之一。举八吨亦称叠罗汉,即一人举8人之意,一人站在另一人肩上逐层叠向高空,8人叠成罗汉后,中央层共5人顶层3人,底层罗汉还要自转一周,继续向前走,这时锣鼓由平衡节奏转向高亢激昂,呼声四起,主人忙向表演者献上茶水糖果,以感谢光临和庆贺表演成功。举八吨表演技术类似我国天津芦台叠罗汉表演中“单挑”和“三炉香”的特点。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畲族人口少,畲客叠罗汉虽保留至今,但是无法形成专项表演活动,但它的存在打破了叠罗汉是汉族特产的传统说法。(如图5-46)
  (2)斗牛。斗牛主要广泛流传于福建省福安市畲族聚集地。斗牛亦称顶牛,属于对抗性竞技项目,两人在平地上争斗,有跳跃、顶碰、拨撞等活动。斗法有两种:一是用脚冲撞。一只脚跳动支撑身体,另一只脚后弯并用手拉着。两人互用膝部碰、顶、推,令对方双脚着地为胜。二是用头顶撞。两人头顶头,互拉双手,靠脚腿和腰的力量,把对手顶出活动界线为胜。(如图5-47)
  (3)抄杠。抄杠源自畲族古时的自卫强身活动。历史上,畲族属于一个弱小民族,畲民经常遭受统治阶级的欺凌和自然灾害的困扰。在不断的抗争过程中,畲族人民意识到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战胜困难和各种压迫。畲民图5-47 斗牛比赛大多深居山中,扁担、拄棒不仅是他们的日常生产工具,而且是他们自卫防身的武器。在空闲时候,畲民经常聚集在一起,用拄棒、扁担、竹杠、木棍等物对顶、对拉、对推、对拧,以此提高自身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增强自卫能力。抄杠是长凳两条、木棒四根,两人各自站在凳上,两人各持两棒(半)蹲。发令后,两脚原地前后交换,手持两棒,做前后推拉,以被推下凳子着地为输(三局两胜)。规则要求是:①手不能离棒;②手脚必须做前后运动;③必须服从裁判的发令。(如图5-48)
  (4)千人押加。千人押加又称大象拔河,现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技项目。千人押加由押加演变而来,比赛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选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中央画一条中界,准备一条60米的绳子作为主绳,并在绳子的两边各扎上10条绳子,在两端打结。比赛由20人同时进行,排成两行,双方相背,并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将赛绳经腹胸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听到比赛开始的口令后,双方用腿、腰、肩、颈的力量奋力向前爬(爬拉动作模拟大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方为胜。(如图5-49)
  (5)操石磉。操石磉一般选择在石铺的街道上进行。操即推,石磉即石块。石块呈扁圆形,底面光滑,大小不一,大的可百来斤,小的仅几十斤,参加比赛的多为少年或青壮年。少年多为两人一组,一人双脚稳踩石磉,斜挺腰杆,称健杆;另一人为健杆挽臂包胸,合力共同推动石磉前进。青壮年多三四人一组,一人为健杆,余者手抬杠子。健杆仰面斜躺,双脚踩石磉,挺直腰杆,双手紧靠杠子,把石磉飞快地向前推进。也有不用杠子,由两人分别握住健杆的双手往前拉,四臂宛如一根曲杠子,推拉着石磉前进。此外还有对阵的操石磉比赛,又叫作对磉。参加比赛的双方,各自把石磉向对方推移,让双方的石磉猛烈地碰撞,如一方的石磉被撞滑到街边,就算输。有的健杆一不小心身体倾斜,往往被震翻在地,围观群众则发出诙谐的呼喊声:“烙,豆腐啦!烙,豆腐啦!”意即如豆腐般碰撞不得。对于胜利者则报以热烈的喝彩声和鞭炮声,整个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热切欢快的气氛(如图5-50)。
  (6)踩石球。由操石磉发展而来。活动时,运动员站在20余千克重的圆形石球上,前后踩动石球,运动自如,又不至掉下来,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平衡能力和力量、灵敏、耐力素质。分为接力比赛和角力比赛,接力赛分甲、乙两队,每队男女各两名。每队前方25米处、插有鲜花的标志杆为终点。比赛开始,各队第一名女运动员手持小旗,一脚站于起点线后,另一脚踩在石球上,下令后,双脚立即站上石球,快速向前踩动。到终点时,将小旗插进旗杆,换回鲜花,又背向踩动石球,回起点处,转身将花交给第二名女运动员。第二名女运动员接着踩球前进,这样依次进行(第三、四名男运动员途中增加过一坡度)。以先完成者为胜。(如图5-51)
  角力赛在一个直径1.5米的圆圈内进行,两名运动员两手置于背后,每个人踩一石球往中心点相靠。下令后,开始踩动石球,力争将对方石球挤出圈外,或使对方失去重心而落地,被挤出圈外或人落地者为败。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7)跋山涉水。畲民在秋收季节喜获丰收,跋山涉水从野外农田运回谷物,沿途要经过独木桥、荒山野岭,还要穿越小河。于是这些劳动情景逐渐演变为一个负重障碍接力跑。双方参赛队员各9名,其中男6名、女3名,比赛是在长28米、宽2米的两个长方形的独木桥进行。比赛中若麻袋脱落必须自己装好,继续比赛;过独木桥(长凳子)时,若掉下来必须回到独木桥起始点继续比赛;翻小山丘(跨栏)时,不可以用脚踢栏架;过小河(踩木桩)必须踩过每个木桩,跑到终点将重物交给下一名队友继续比赛,依次逐个接力,最终比赛花费时间少的队名次在前。(如图5-52)
  4.攀爬跑跳投类
  (1)攀树。畲村丛林多,山猪猛兽也多,平时山中猎铳一响,中枪的山猪就会猛扑伤人;并且秋天收获桐子、乌桕、板栗、橄榄也须攀树登高采摘,因此,攀树比赛既是娱乐体育,也是生产需要。所以,山村不论季节,多有自发组织攀树比赛,选择林间高树,以攀得快、攀得巧、攀得高者为胜。(如图5-53)
  (2)登山。登山是福建畲族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在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夏至后的分龙节、九月初九,畲族人都盛装参加登山运动。登山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群众性的登山。每年三月三、九月九都有登山联欢活动,这种传统运动代代相传,是畲族同胞盛大节日中的重要活动之一。畲民大多是登村庄邻近的山峰,登山人数少则几十人,多至上千人,都登上山顶后,观赏山景,盘答山歌。霞浦、福安等地的畲民登到山顶时,各村寨另精选其中的五男五女组成十全队,另攀登新高峰,称赴蟠桃会,最先达到峰顶的十全队,得到摆设在那里的“仙桃”“仙酒”。夜间篝火通明,直到第二天观日出后才返回。另一种是登山比赛,大多登海拔在600米以上的高山,不分地域,不论男女老少,甚至路过的行人都可以参加。(如图5-54)
  (3)狩猎。狩猎是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与畲族历史紧密相连,与畲民生死攸关。畲民居住在深山幽谷,刀耕火种,野兽时常出没,因此,长期以来畲族保持着传统的较为发达的狩猎方式,以狩猎来弥补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狩猎工具有弓弩、火枪,几乎每家都有。不少地区还盛行集体围猪,一般规模较大,在一二月农闲和七八月农作物临近收成时进行,这样可以消灭兽害,既弥补粮食不足,又可以保证农作物丰收。围猪时,一队五六十人至百余人不等,有的几乎全村出动。久而久之,狩猎这种作为生产劳动的经济手段逐渐演变为传统体育项目被保留了下来。
  (4)铃刀舞。铃刀舞又叫舞铃刀、舞铜铃、舞钢刀。流传于闽坑、八都一带山区畲村。有跑、跳、冲、刺、劈等动作,由驱鬼祈求平安的仪式而来。传统习俗只许男性畲民参加。1949年后,经过整理,摒弃了封建传统,吸收女性畲民参加活动,成为一项活泼、有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曾在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如图5-55)
  (5)爬竹。爬竹也称节节高。畲族的聚居地群山环绕,翠竹成林,畲族青少年常在竹林中玩耍乘凉,更爱好爬竹游戏。这种游戏有多种玩法,简单的有手脚并用快速爬比赛、双手快速爬竹比赛、双腿夹竹倒滑比赛等。最具有刺激性的便是爬竹比赛,即先选出距离相当的成排竹子若干行,比赛开始,参赛者爬上起始竹末梢,利用竹子下坠力跳跃或攀爬到第二根竹子上,依次进行,坠落地者失败,最早到达终点者获胜。(如图5-56)
  (6)起洪楼。起洪楼起源于畲族古代祭祀、祈祷仪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流传于闽东畲族民间的一个传统体育运动表演项目。在表演现场,表演者不用辅助性手段,不设脚手架,直接叠桌为楼,轻身而上,在12米高空且不足1平方米的桌面上做出繁复多样、惊险万分的高难度动作,其技艺独特,堪称绝技。(如图5-57)宁德市畲族起洪楼第27代传人雷彭斌等曾在福建省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表演“起十三洪楼”。
  5.技艺表演类
  (1)打尺寸。畲族民间亦称打寸。相传畲族将领蓝奉高反抗唐王朝的武装斗争,以断弓(尺)横扫敌人的乱箭(寸)而获胜。畲家子孙为了纪念他,开始训练弓击乱箭的本领。尺,代表断弓,寸即是残矢之意。其中,尺是长约1米、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寸是长约40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0.5厘米的竹片。比赛在类似平整的链球区内进行,分为投寸区、击寸区、落寸区三个区域。击寸区为直径2米的圆形区域;投寸区的投手和击寸区的击手平行。投寸区与击寸区的圆为4米。落寸区是一个60度角的扇形区域。每逢节日或农闲之时举行,人们通常围在空地上打尺寸,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体育活动。(如图5-58)
  (2)跳竹竿。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体育活动,跳时不但姿态优美,富有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很吸引人。畲民在立夏或平时都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跳竹竿舞。场地一般为8~12米长、6米宽的平地。跳竹竿的人分成两排,距离约3.5米,面对面盘腿坐下或双膝跪地,每人双手各执一根竹竿的顶端,成平行状。它的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在音乐伴奏下,由一人统一指挥或唱歌,手持竹竿者随着节拍向下不断地敲打竹竿,每对细竹竿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时开时合,不断地变换节奏、图形和方位。(如图5-59)
  (3)打枪担。打枪担是福建东部畲族村寨的一项夹杂武术成分的传统体育活动,是畲族同胞模拟上山挑柴等生产劳动动作,并以劳动工具做道具和乐器,经过艺术加工和升华而成的一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参加活动的人数成双数,一般为8~16人。在劳动之余或传统节日,人们穿着节日服装,成两路队形,每个人一手拿着一根像挑柴火棍子一样的长棍,一手持柴刀,在进行中,以刀敲棍,口唱畲族民歌,伴着民歌的节拍,敲打出“哒哒哒”的节奏声。表演者腰佩刀鞘(俗称割吊),一手握柴刀,一手持枪担(竹制或木制,用作挑柴、挑禾的工具),边敲边舞,时而在胸前,时而在身前、体侧敲棍,跳着不同的舞步,协调配合,动作简单、朴实、优美,虽无音韵,却有节奏。它吸收了畲拳畲棍中的拨、挑、架、劈等对练的动作,融武术、舞蹈为一体,颇具民族与地方特色。(如图5-60)
  (4)摇锅。摇锅源于畲族民间的技艺表演,在浙江省丽水市很受欢迎,是一项融竞技、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形式多样、简单易学,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练习,常在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等节庆举办。畲民用一口大铁锅作为移动工具,一个或多个人站或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如图5-61)
  (5)考龟。“龟”是因糯米磨成粉制成龟状而得名,内包甜豆馅,蒸熟可食(如图5-62a)。畲民取新瓦片,贴上一块红纸做靶,靶距100~200米,参加者手举火药鸟铳枪射靶,中靶者可得一块甜米龟,是为考龟(如图5-62b)。它属于技艺表演项目。
  6.益智游戏类
  (1)虎捉羊。虎捉羊属于少儿集体娱乐性项目。参加者一般需10人以上,以手拉成圆圈,推一人在圈中为“羊”,一人在圈外为“虎”。“羊”可在圈内外自由跑动。拉圈为“栏”的人按节拍移动、跳跃,双手上下摆动。双手上举表示“栏”门开,“虎”可窜入“栏”内抓“羊”,“羊”破“栏”而逃。“栏”门保“羊”阻“虎”,迅即松手让“羊”顺利地逃出,又立即复原阻止“虎”行动。场上“虎”追“羊”逃,“栏”门快速启闭,直到“羊”被“虎”抓住。被抓者罚唱山歌,或调换角色,重新开始活动。(如图5-63)
  (2)猴抢蛋。猴抢蛋属于少儿娱乐竞技项目。猴抢蛋(也称猴护蛋),三四人至十余人参加,在地上画一直径为30厘米的圆圈,圈内放3枚鸡蛋大小的圆石,代替“蛋”。一人手脚伏在圆线外作为母猴护“蛋”,其余人则在圈外抢“蛋”
  游戏规则,一是护“蛋”者双手按入圈内,表示活动开始。二是护“蛋”者双手按地,双脚前后不断移动,以设法触及抢“蛋”者。被触及者当即与护“蛋”者交换角色,竞技重新开始。三是护“蛋”者可用手捡、脚踢,使“蛋”出圈外以获得此“蛋”,待3个“蛋”都被抢完时,则一局结束,护“蛋”者继续护蛋。如三局中不能换人,则罚未护好“蛋”的护“蛋”者唱一首山歌,重新选人护“蛋”。(如图5-64)
  (3)走三棋。走三棋是霞浦畲族地区独特而普遍的一种智力游戏,可以随时随地,画棋盘(如图5-65),拣棋子(以石块、瓦片等物充当)。双方棋子有别,各12子。由两人对弈,先是布局,双方轮流在棋盘的交叉线上布一子,每子每次沿线走一步。若棋盘上出现一方有三子在同一直线上形成“三”,即可任意“杠”对方一子,待双方12子都布满后,将被杠的子去掉。然后,开局、走棋。先吃完对方棋子者,胜一局(若吃完对方12子,本方12子俱在,则胜12局,称十二盘)。除正常摆法外,还可以摆成棋局,让对方来破。
  (4)孵鹅蛋。孵鹅蛋又称拾鹅蛋。原是福建省闽东农村青少年集体游戏之一。一般每场次由6人组成,择一广坪做孵“蛋”的场所,在地上堆放5个圆形石头做“鹅蛋”。而后用抽签的方式,谁抽到短签就由谁先充当母鹅孵“蛋”。孵“蛋”者用双手双脚蹬撑在地上,身体俯下护住5个“鹅蛋”,不让外来者偷抢去,即为“孵鹅蛋”。孵“蛋”者为保护“蛋”,可以用左右脚挥动去拦踢偷抢者。如果偷抢者身体的任何部位被踢中,就换由被踢中者孵“蛋”。如果孵“蛋”者没有保护好5个石蛋,被外来者偷抢光,就算孵蛋者输,然后用手绢蒙住孵“蛋”者的眼睛,让其他5人将“鹅蛋”拿走,并隐藏起来,而后再由孵“蛋”失“蛋”者找回被拿走的“蛋”。如果当场有一个“蛋”被找到,就由该蛋的存放者代替孵“蛋”者去孵“蛋”,这样就又开始下一场的孵鹅蛋游戏。这一活动在蕉城区八都镇猴土盾村,七都镇际头、北山村一带极其流行,每逢夏秋举行,也大受青少年欢迎。其比赛形式有两种:①组与组比。6人对6人。甲组人向乙组人偷“蛋”,乙组人向甲组人偷“蛋”,按规定时间内,哪一组人抢偷的“蛋”多就算哪一组胜。②人与人比。谁偷的“蛋”最多谁为胜;始终未被孵蛋者踢中身体的即被评为第一优胜者。(如图5-66)
  (5)放纸鸢。因为闽浙山区多山风,有竹篾麻线,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该地区的青少年多喜制作纸鸢玩放。由于结构简单易制,山村多玩放长方形的“瓦式”鸢,并发展为比赛活动。比赛时,一比花样,二比飞得高,三比飞得稳,以此来确定优胜者。(如图5-67)
  (6)射弩。射弩项目分为男女团体、个人四项,个人项目中男子项目射程为30米,女子为20米,先把弩放在地上,双脚踩住弩柄,把箭拉至底端固定,然后起身瞄准射箭,每人各射5箭,中环数多者名次列前(如图5-68)。将个人所射的环数相加计团体成绩。
  (7)摔油茶球。摔油茶球源于牧童赶牛,这是比准、比远的摔接比赛。在比赛时,甲乙两队各派一人站在场地中线的两端,做抢接准备,甲队另一队员于起点线外摔球,球插杆尖。当球一离杆,中线的双方队员跑到合适的位置抢接,接球者得1分。如双方均未接到球,则判无效,换乙队另一名队员摔球,依次进行。如茶球没有摔过中线,或出边线,即判对方得1分。半场总分10分。下半场,摔、接队员对换,方法同上半场。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如图5-69)
  三、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畲族民间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体现出畲族人民在农耕生产、岁时节日习俗、军事斗争、宗教信仰、民族迁徙与融合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质。畲族很多民间体育项目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点中形成的,主要以纸质文献资料、器物图腾雕刻以及多媒体等形式保存。
  (一)以纸质文献资料形式保存
  生活在山海之间的畲族虽然有本民族的语言,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由此导致对于本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文献记载极少。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目前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存主要是通过畲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学者和有学之士挖掘、整理,进行著书立说来实现的。如,蓝炯熹编著的《福安畲族志》《畲民家族文化》、林荫生编著的《畲族拳》、蒋柄钊编著的《畲族史稿》、施联朱等编著的《畲族简史》、胡小明编著的《民族体育集锦》等书籍;有关畲族民间体育研究的文章,如兰润生撰写的《试论福建省畲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畲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研究》等,林荫生撰写的《关于畲族武术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蓝清盛撰写的《谈畲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杨国卿撰写的《初探畲族部分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及其形成》。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发掘,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来龙去脉得到了较好的梳理。
  (二)以器物图腾雕刻形式保存
  畲族民众敬奉鬼神,崇拜祖先,其最核心的宗教崇拜是图腾和祖先崇拜。器物图腾可以佐证相关的文献记载,校正文献资料的谬误和不足,同时还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失,恢复其原有的社会面貌。龙犬盘瓠是畲族的图腾,并尊为始祖。在祭祖时,锣鼓音乐相伴,畲民跳起犬舞,形式是模仿狗的奔、扑、翻、滚、撑、掌、抑、蹬、卧、闪、抖、窜等格斗姿势,具有古朴、短小、精悍等特点。在祭祖结束时,瞻仰祖辈遗像、图腾雕刻,叙说故事;表演拳术、棍术,切磋武艺。结合特定的生存环境,以拜师学艺、自编套路等途径找到适合祭祀和锻炼身体的民俗项目,通过祭祀可以凝聚人心、传递信息使人安贫乐道、淡泊明志;通过进“祠堂”“社庙”“拜大树”“三叠石”来祈求平安,获得心灵的慰藉,这些成为他们年年祭祖的原动力,在祭祀中形成如舞龙头、舞铃刀、稳凳等畲族民间体育项目。
  (三)以多媒体技术形式保存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记录和提供直观的资料,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动画、图片以及出版物和其他文字材料,带给人们生动的画面和全面的知识。就出版物而言,应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多出版畲族民间体育杂志和书籍。就互联网与多媒体来说,在畲族重要的岁时节日、祭祀、民间体育活动比赛中,将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录制记载,确保相关的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视频、影视资料得到保存,以便后人研究学习,使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能够较好地推广和传承下去。
  四、影响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的主要因素
  在全球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生活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畲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崇山峻岭和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交流较少,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外部面临着现代体育项目冲击、生活方式改变、文化认同弱化以及政府对民间体育项目配置不足等危机,内部又因自身理论、发展战略制定以及不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等,许多民间体育项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空间受到了影响,使得其传承、发展和保护受到阻碍,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发展困境,同时寻找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发展的机遇,为更好地发展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做准备。
  (一)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的外部危机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畲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存与保护方面投入有限,仅靠民间力量既难以满足项目发展需要,也无法维护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项目发展离不开政府在人力、物力与财力上的专项扶持。同时,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存与保护也离不开政策、法律与法规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只有政府才能够做到。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国家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姗姗来迟,迟于闽浙两省政府出台的《福建省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即下位法早于上位法,二者出现脱节现象。
  2.项目生存面临挑战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与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其项目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它依附于农耕生产劳动、岁时节日习俗、军事斗争与娱神慰祖礼俗等活动,是畲民情感寄托、民族精神与性格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畲族青年男女进城打工,远离家乡,加上现代体育项目的巨大冲击,而传承人又渐渐年迈或逝去,许多体育项目已经、正在或即将从人们视野中消失,项目生存空间不容乐观,其生存现状令人担忧。目前,畲族刀项目已失传,盘柴槌、插竹把、蓝技拳、内文拳与走三棋五个项目已经濒临失传,还有爬竹、猴抢蛋、击草、摔油茶球、连环拳、铁臂功、避露功、眼功、搬石磨九个项目也开始逐渐退化。
  3.项目保存处境艰难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主要以纸质文献资料、器物图腾雕刻、多媒体以及传承人口传身教的形式保存。从纸质文献资料来说,畲族虽然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因而对本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文献记载空白;就器物图腾雕刻而言,畲民最核心的宗教崇拜是图腾和祖先崇拜。然而,传统的畲族器物雕刻发展面临尴尬处境,器物雕刻审美观逐渐汉化、新生代对新鲜时尚的热捧及对传统器物雕刻的忽略等,使畲族器物雕刻的生命之光逐渐微弱。从传习方式而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进行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和身授的方式来传承。例如,盘柴槌历来是传长子不传次子、传男不传女的,虽然这样的传承途径显得很单一,但是也使得一些项目能够保存下来。
  4.畲民体育文化认同逐渐淡化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①。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乃至一些生产方式、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在畲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现代高科技产品电视、电脑、手机等逐渐走进畲民的生活圈,覆盖了广大的畲民居住区,畲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可供选择的休闲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使得他们参与本土传统文化活动的热情下降,逐渐淡化了对祖先流传至今的民间体育文化的认同。
  (二)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的内部危机
  1.自身理论基础薄弱
  畲族虽然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通常沿用汉文。由于畲族与汉族长期杂居,产生文化上的认同和民族关系的变化,汉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畲族文化逐渐弱化。正因为这样,畲民通过在农耕生产劳动、岁时节日习俗、军事斗争与娱神慰祖等积累创造的体育项目,大多数都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一些项目后继无人,从保护畲族民间体育文化遗产这个角度来说,情况十分令人担忧。有关汉文史籍方面的书本中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记录很少,偶尔从过去的考古文物中能够查找到点滴信息,使得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其自身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
  2.项目竞赛规则不够完善
  任何比赛的组织与实施,都需要在既定的统一规则范围内完成,相对较完善的比赛规则是保证畲族民间体育项目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挖掘整理显示,我国畲族民间体育共有65个项目,其中打枪担(五连冠)、畲家拳、稳凳、打尺寸、虎捉羊、猴抢蛋、竹竿舞与舞龙头8个项目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银铜牌。实践证明,没有完善的规则,各种游戏或比赛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还有许多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组织规则不够严密,尚缺乏竞技性和观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普及和推广。笔者认为,应对畲族民间体育部分适合竞技的项目进行推广,同时不断完善比赛规则,增加项目的竞争性、趣味性与科学性。
  3.项目延续传承方式单一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主要通过家族与师徒传承,以口传和身教的方式延续,祖、父、孙之间世代联结不容小觑,代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吸引畲族晚辈对民间体育项目的文化认同,共同参与本族的民间体育项目活动,使家庭与师徒最终成为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核心。应该承认,有些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已经吸引不了年轻人,甚至无人问津,加上其传承方式方法单一,在传承人培养、综合性开发、普及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都制约了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存、保护与发展。
  4.不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主要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沿袭,许多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还保留着家族传授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畲族的民间文化与城市文化发生碰撞,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畲族民间体育的表演形式和审美视角也发生了变化。部分图腾信仰、宗教祭祀等形式的民间体育项目因为自身传承原因没有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而有所进步,因此很难激发年轻人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喜爱,也缺乏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主动性。
  五、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护措施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的扶持与投入力度,如落实项目传承人经费补贴政策,根据省级、地级畲族体育项目传承人的不同标准,补贴相应补助;选取特定的民俗节日来扶持畲民组织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建设相关活动场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推动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政府应不断营造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氛围,如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举办的“2016年海峡两岸畲族民间体育研讨会”就是很成功的案例。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与普及提高,确保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法律法规保护机制。
  (二)强化文化认同意识
  畲族人民是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传承与传播的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畲民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深入,导致了畲民对原生态民间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日渐淡化,畲族村落的原生态民间体育项目的参与程度逐渐下降。这些年,我们纠结于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精品匮乏,文化竞争乏力,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吸收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精髓。可以说,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与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重视不够与自信不足,故加强畲民对本民族群体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快项目挖掘整理
  必须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全面的挖掘整理,通过深入走访闽浙部分畲族村庄,在感受当地畲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形成的历史渊源、项目分布、保存现状、竞赛规则、器械规格制作与保护措施等进行全面考察。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在继承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一些代代相传的精品项目,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传承的功能作用与价值意义,用现代科学理论对其多种机制进行研究,并保存传承性的核心内容,使其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充实和丰富,真实全面地反映畲族的时代精神风貌,更加符合畲民的审美需求。
  (四)纳入学校体育教学
  在闽浙两省少数民族学校中,除定期举办少数民族学校运动会外,已有19所中小学把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教学指导大纲对这些少数民族学校体育课程尚未做明文规定,说明两省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必须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武术、盘柴槌、稳凳等8个项目纳入少数民族中小学正常的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中。在少数民族学校教师方面,加强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培训;在学生方面,做到从小学抓起,强化本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意识;在推广项目方面,不断加强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场地器材与游戏规则的改造完善,集娱乐、健身、竞技、教育与审美于一身,以符合两省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普及与提高。
  (五)融入竞技体育赛事
  畲族民间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不乏趣味性、竞争性与组织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目前一些畲族体育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如打枪担项目蝉联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五连冠,稳凳、竹竿舞、操石磉等项目获表演一等奖。但一些项目缺乏观赏性与激烈性,缺乏竞技体育赛事的比赛氛围,要想使畲族民间体育更好地融入竞技体育赛事,定期举办国际、国家、省、市、县级畲族竞技比赛是最佳的选择。如,在浙江,每年4月,景宁畲族自治区都会举行“全民畲族体育大闯关暨畲族体育项目综合展示活动”,5月,泰顺县则举行“体育节暨畲族民间体育竞技展示活动”等,这些活动添加了押加、赶野猪、抄杠、摇锅、操石磉等畲族民间体育项目。除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民族体育运动会之外,还应踊跃参加国际赛事,增进交流学习,扩大影响力。
  (六)打造畲族体育旅游圈
  已经处于濒危边缘的畲族武术、盘柴槌、内文拳、畲族民歌、畲族小说与畲族山歌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依托当地的民俗开发旅游业,以经济效益对畲族体育项目进行传承与保护。畲族体育旅游圈模式是以体育旅游职能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通过区域内或跨区域之间进行合作及交流,使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多方面受益。如福建省可以打造宁德(三都澳)一屏南(白水洋)—福安(白云山)—霞浦(大京沙滩)—福鼎(太姥山)的畲族体育旅游圈线路、浙江省也可以开辟雁荡山—文成龙麒源—铜铃山—平阳南麓岛—乌岩岭的畲族体育旅游圈线路,景宁畲族自治县独立体育旅游圈以及宁德与温州发展跨区域的体育旅游圈等。发挥畲族分布在宁德、温州与丽水及周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畲族人文优势,打造畲族民间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开展登山、畲族武术、盘柴槌、内文拳、畲族舞蹈、打枪担、稳凳、打尺寸、骑海马、赶野猪与摇锅等旅游项目,形成具有运动休闲与度假休闲功能的畲族体育旅游圈,这对畲族体育民间体育的保存与保护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建立畲族体育项目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使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发展畲族民间体育,是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与发展方向。其系统设计可以采用信息采集模块、数字加工模块、资源分类模块与网络平台管理模块,通过大数据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记录与分析、各种媒体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魅力,懂得畲族民间体育项目规则。借助新闻媒体,从民族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对畲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继承与发展发挥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总之,项目数据库的建设不仅是保护的工具,也为畲族民间体育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将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与不同地区民间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附注

① 福建省体育史学专业委员会.畲族与体育论文集[M].福建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1993:8.

知识出处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

出版者:中山大學出版社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因研究角度和作者的研究思路不同,对研究内容的取舍也有不同,本书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畲族民间体育文化总论、畲族民间体育现状与保护措施、通过旅游与文化传播展示畲族民间体育。

阅读

相关人物

叶飞
相关人物
钟元顺
相关人物
钟元道
相关人物
林铁珠
相关人物
雷朝宝
相关人物
张开成
相关人物
雷安居
相关人物
杨忠忱
相关人物
陈成兴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雷彭斌
相关人物
蓝奉高
相关人物
蓝炯熹
相关人物
林荫生
相关人物
蒋柄钊
相关人物
施联朱
相关人物
胡小明
相关人物
兰润生
相关人物
蓝清盛
相关人物
杨国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