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水女的口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456
颗粒名称: 钟水女的口述
分类号: D442.6
页数: 5
页码: 162-1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钟水英大妈是畲族人,出生于1933年。她在解放前就与红军有所接触,解放后积极参与革命,加入了儿童团,并在22岁时成为妇女主任。她工作积极,劳动表现优秀,曾多次担任县里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1957年,她作为先进代表赴北京参加“五一”劳动节庆典观礼,并有幸亲眼见到毛主席。她的事迹充分展现了畲族妇女的勤劳、朴实和坚定信念。
关键词: 畲族妇女 劳动 人民代表

内容

经雷银娟老师的介绍,我于2010年2月春节期间,拜访了钟水女大妈。钟大妈家坐落在山腰上,隶属于坦洪乡黄大山村。进门的客厅悬挂着她20世纪50年代进京时拍的集体照,一米多长的相片虽已泛黄,但仍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其中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等人。在这张集体照中,钟水英大妈排在第二排中间偏左的位置。在老人卧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她当初进京时拍的6寸大头像。当年的她青春逼人,你很难将相片上的影像与面前苍老的婆婆对照起来。以下内容根据钟水英大妈及她的丈夫,即潘章伦大爷的口述补充整理而成。
  我是1933年出生的,娘家在坦洪乡黄干山村,走到这边的黄大山村就十几分钟的路。兄弟姐妹6个,3个兄弟,3个姐妹,我排行第四。
  解放前,我就和红军有过接触。①红军到我家,问我们家讨要盐菜(当地村民将萝卜丝晒干后用盐腌制起来,可以存放很多年),要给我们钱,我们没要。红军对我们说,只要解放了,日子就会好过起来的。那时,我们很怕白军,有一回,我走在山路上,远远看到白军过来,就赶快找地方躲起来。
  1949年解放后不久,我就参加了革命,加入了儿童团,那时我17(虚)岁(以下年龄表述均为虚岁)。我的叔叔是村干部,晚上经常要开会,我也跟着去凑热闹。后来跟他(指丈夫)认识后,20岁结的婚,嫁到这边的黄大山村。我们俩是自由恋爱的,他看中我的本分和实在。刚结婚的时候,我们很穷。老倌(当地方言,指丈夫)挑了家里的米到武义县城换了块士林蓝(即当时的洋布),做了身衣服,两人谁要出门就谁穿。
  我22岁当上了妇女主任,哪方面都要为村里的妇女起带头作用。带队里的妇女参加劳动,自己带头挑重担。还带她们参加学习,比如50年代初扫盲班的学习,我去了,她们也会跟着去。后来我又参加了识字速成学校的学习,学了3年。这些学习都是在晚上进行的。上速成学校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在上了扫盲班基础上,认得300字以后才可以上的,所以我算是会读读写写了。
  那时候,上头组织开会都在晚上,因为白天大家要下田干活。冬天开会的时候,爬山路很冷,我就带着取暖的火笼去开会。有一次,一不小心,火笼从山岭上滚了下去,后来怎么找都找不着(对冬天较为寒冷的柳城山区而言,火笼是必不可少又重要的取暖物)。虽然日子过得忙和辛苦,但想着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为我们穷人的,所以我工作的积极性很高。
  我劳动好、工作好、思想好,这些是大家公认的。我多次担任了县里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乡里的干部亲眼看见我的积极表现,就把我推荐上去。1957年,通过推荐,我作为先进代表有机会赴北京参加“五一”劳动节庆典观礼。当时宣平县①共有3人参加,都是畲族。一个是钟水成,还有一个男的,名字记不清了,加上我。只有我是女的,而且我的年龄最小,当时25岁。
  我们是3月19日出发的,先到上海参观了轻工业,待了一段时间,后来赶到北京,正好是“五一”劳动节。5月1日的那天早晨,我们少数民族代表都坐在天安门左边的观礼台上。因为我们都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所以当时的不少摄像机、照相机对着我们拍照。那时我国跟苏联老大哥关系还不错,因此他们的新闻工作者也常常把镜头对准我们。毛主席是10点钟的时候出来的,他一边走,一边挥着手说,“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我拼命拍手,又高兴又激动。我——一个山沟沟里的少数民族妇女,怎么能有这样的机会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啊!我当时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5月7日在怀仁堂,我与浙江观光团以及其他省份代表团的各民族代表一起,接受了11个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走过来的时候,我一边高兴得跳起来,一边鼓掌拍手,又控制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毛主席在我面前经过的时候,我真想上去和他握一下手,喊一声“敬爱的毛主席!”(叙述到此时,老人的眼眶又湿润了)我客厅挂的集体照就是这次会见后的合影。
  回来后,我更加积极地投入了工作。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公社在周山头有炼炉点,我负责烧饭工作。有天晚饭烧好后,清洗锅的时候,一位妇女不小心把盛有水的木桶一下子砸到了锅里,结果锅就打破了。第二天这锅还要烧早饭给大家吃啊,怎么办呢?我想起家里还有一口大锅,就连夜走山路赶回家里背锅。从周山头到我家的黄大山,一路要翻好几座山岭。特别是经过的一个叫官山岭的地方传说有鬼。那天有月亮,在月光下树的影子的确很像有人,但我照旧走,什么也不管了,鬼啊,野兽啊,都不考虑了。我就是走,一直往家的方向走,只想着怎么把锅背回去。就这样来回走了四十几里山路,第二天早上一点不耽误时间把饭烧给大家吃。这件事我没有声张过,觉得这么做是应该的。1959年公社做水库的时候,我穿着草鞋,天刚亮就开始劳动。挑泥土、搬石头,跟男人一样干活。
  三年困难期间,我们家与别人相比条件不算差。老倌有手艺,出门做油漆,所以能吃上番薯丝饭(即掺了番薯丝的米饭)。因为一直没有孩子,1962年开始收养了一个家里人口多,父母养不过来的女孩。因为我们对孩子比亲生的还要好,在后来的一二十年间,别人又前后在我家门口扔了一男一女两个出生不久的孩子。我都把他们抚养成人,也没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在村里,别人都说我是好人一个。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一直是县人大代表。1966年,在村支部书记的鼓励下,我写了入党申请书。但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村支部书记被批斗,我入党的事情就被拖了下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年龄大了,加上家务重,(入党)就搁下来了。
  我从前话也不会说,什么也不懂,解放后整个变了个人,这都是党培养教育的。在村妇女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一直到68岁才不做,前前后后干了43年。

知识出处

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

《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综合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就畲族妇女的婚姻生活、社会角色、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