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本宗族谱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305
颗粒名称: 《湖广本宗族谱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蓝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分布情况。蓝氏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炎帝七世孙昌奇公,后来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亹最为兴盛。蓝氏家族在福建、福州、漳州、汀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闽北的武夷山地区有仁、智二公,被称为二蓝先生,是闽中十子之一。此外,蓝氏家族也有从江西学政琛公移居到三山的分支。在清朝时期,有族人从汀州迁到四川,也有从豫章迁到湖南湘阴以及巴陵的分支。蓝氏家族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如以翰林起家的即墨润公,元末以行省都事入闽的闽始祖光公等。蓝氏家族的族谱也有疏失,需要重新修订。最后,作者呼吁族人要共同尊重和追溯祖先,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
关键词: 蓝氏家族、历史渊源 族谱

内容

尝考郑夹漈《氏族略》载,吾宗著姓自战国中山大夫诸公始,望出东莞、汝南。此犹未溯厥由来之始。殊不知我族始自炎帝七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公,封姓于蓝。逮至战国,楚大夫亹为尤盛,期间隐居乐道、抱膝长吟者,屡有其人。于闽居武夷者,仁、智二公,称二蓝先生,工诗,实为闽中十子之倡,其居福州、漳州,又自漳入粤,各占籍不一。据福州旧谱,又有江西学政琛公移居三山一支,世代同异互见,而皆系出汝南。
  余官京师二十余年矣,宗人自汀迁蜀者,曰成模;自豫章迁湖南之湘阴,以及分迁于巴陵居曰馨,同读书上舍,醇醇儒雅,敦本尚实;馨之言曰,吾族自汝南徒居江右,迨每晓公游楚,家湘阴,分迁巴陵等处,迄今三十余世,丁口日繁,旧藏家谱散佚,先世谋续之而未就,比者,族中复襄是举,父老倡之,子弟乐之,董率分修,争先恐后,谱不日告成,真若先人默相之者,家门之幸也。愿得数言,纪其实。余惟水源木本之思,何人蔑有?然由一人之身分为兄弟,至于涂人势也,知其势之,即远而思联之,俾毋忘自出,则夫缀姓合食,审昭穆,皆尊祖敬宗必不可已之事。读苏氏族谱,引所为,慨叹于孝悌,油然之心可以思矣。
  语曰:子孙贤族必昌,湖广宗人其庶几乎?因念我宗散处,延天下名贤伟彦,代不乏人,本朝开科即墨润公,以翰林起家;闽始祖光公,自元末以行省都事入闽,载在祀典;金浦始祖廷瑞公开基镇海,世有名将积勋,阅位开府,后先相望而合福。漳汀诸谱细较之不能尽符,则旧谱之疏失久矣。昔狄武襄不宗梁公文,文山不宗潞公,盖敬所自出,不敢诬其世。闽与湖南、湘巴等处,虽支派各分,而溯汝南所从来则其源一也。夫显扬者,孙子之责也,高门之庆,端非偶然,其共敦此意。无忘可矣,是为序。
  赐进士第、大理寺卿、前光禄寺卿、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吏科给事中、掌云南道监察御史、翰林院检讨加一级宗裔孙应元顿首拜撰。
  引自湘北持正堂《蓝氏族谱》(民国二十一年修)。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出版者:黄河水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畲族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产特产、文物、古迹、家庙、佛庙、道观、摩崖石刻、古墓、书籍文存、家谱、教育设施、民间故事、传说与表述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夹漈
相关人物
孙应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
东莞市
相关地名
汝南县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三山乡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湘阴县
相关地名
广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