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西路式畲族妇女发型与头饰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与工艺》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085
颗粒名称:
一、西路式畲族妇女发型与头饰概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4
页码:
010-0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霞浦西路式畲族妇女发型以凤凰为模仿对象,造型独特。头饰精美,尤其凤冠制作工艺复杂,题材丰富。
关键词:
霞浦县
畲族
妇女发型
内容
霞浦西路式“凤凰髻”以凤凰的整体形态为模仿对象。已婚女子“凤凰髻”为挺拔的高髻,云髻高鬓,整个发髻昂扬屈曲、独具一格。发髻整体造型呈锥形,脑后有尾形造型,额前刘海儿横向平铺。从正面看犹如一条盘龙,由两鬓盘龙直上,龙身盘旋,龙头高昂,形态逼真,又称盘龙髻(图2-1)。从侧面看发髻造型犹如凤凰,栩栩如生,高昂的发髻如凤凰的头部,盘旋的发辫如凤凰的身体,松散在脑后的扇形发髻如凤凰的尾巴。这种“凤凰髻”梳理复杂,需使用大量假发,梳理手法上主要为盘发和编发,主要固定、装饰品为桃红色绒线和笄,盘发用品如图2-2所示。笄的材质为银(图2-3),侧面造型呈弯弓形,正面像两片相连的叶片,上錾凿有纹样,常用纹样为当地人所称的“蝴蝶纹”,另外还有“龙树纹”,尺寸长约10cm,最宽处2.5cm。外形上与苗族女子佩戴的笄有相似之处。中老年女性可以梳盘龙髻,也可以在脑后盘类似汉族的扭髻,大而扁平,套发网,戴发夹和银花。中老年女性常在额前裹头巾,这是由于长期梳理高耸的凤凰髻,使前额脱发严重,头巾也多为深色布料或蓝印花布缝制。
未婚少女的发式较已婚妇女的发式相对简洁,为圆润的平髻,俗称“平头子”(图2-4)。整体发式造型呈扁圆形,形似红边黑绒帽。用两束桃红色的绒线系扎固定和装饰,一束横压于发顶前端,一束自后向前加以圈缠。额前留齐眉扁平刘海儿,一般不佩戴饰物。平头子也是以凤凰为模仿对象,发顶前端象征凤凰头,前眉象征凤凰的身体,脑后呈扇形的头发象征凤尾。
霞浦地区的妇女在日常劳作时会裹头巾或戴花斗笠。头巾多为深色布料或蓝印花布缝制(图2-5)。霞浦西路式花斗笠俗称“花笠”,尖顶、宽檐、重量轻,相传是由凤冠“公主顶”演化而来。花笠直径约38cm、窝深约8cm,花笠的笠身最顶端的尖顶高约3cm,重量是普通斗笠的三分之二,甚至只有一半重量,面层所用竹篾多达224~240条,每条的细度只有0.1cm。配以系带用于固定,系带有水红色的绸带、白色织带及各色珠串,五颜六色,甚是好看(图2-6)。它的系合固定位置在后脑勺的凤尾发髻处,与汉族斗笠在下颌系扎不同。
霞浦西路畲族女子自结婚时开始梳“盘龙髻”,戴“笄”。凤冠是佩戴在梳理好的发髻之上的(图2-7)。霞浦西路式凤冠尖顶圆口,高耸、华丽。主体材质为就地取材,多使用竹制;装饰部件使用大量银制作,配以玻璃珠串。凤冠的主体是由尖锥体和等腰三角形组成,整体高度达到60cm左右(图2-8)。锥体是由竹箨(竹笋壳)圈成,锥体下口适合人的头围,挺拔向上,一般的高度有40cm左右。锥体外顶部加以用竹篾制作的等腰三角形作为正面,高度高于锥体20cm左右,外蒙黑色或深色的苎麻布,上部正中装以精致的小方镜,并配以微型的剪刀、尺子、书本等物,锥体两侧有红绸带或珠串,用于佩戴时固定凤冠。银制的部件题材丰富,主要有十二生肖、蝴蝶、双龙戏珠、鱼虾百将等(图2-9),多为吉祥寓意。其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工艺为錾刻,錾刻的纹样具有浮雕般立体效果,多层次。
锥体外顶部用竹篾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端垂有璎珞和银片,三角形各边有银片装饰,题材为十二生肖,三角形两侧垂有蓝色珠子和蝴蝶状银片,俗称“蝴蝶牌”,寓意多子多孙,三角形底部坠有四个珠串。三角形下面锥体上有两块银牌,俗称封排,寓意封官。锥体下端系遮面银饰,俗称“线须”,是由一块长方形的银牌(俗称“大牌”)和九串银片组成,如帘子般垂于脸前,大牌上一般刻有錾凿的吉祥纹样,九串银片的造型为“鱼虾百将”,选择九串这一数字象征九九归一,另外有辟邪挡煞的寓意(图2-10)。霞浦当地传统习俗为新媳妇劳作时仍然要戴凤冠,近代一百多年改戴尖顶花斗笠。
知识出处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与工艺》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围绕霞浦畲族服饰的种类、造型、色彩、装饰、结构及传统工艺展开研究。为霞浦畲族服装文化的研究了提供相对直观和准确的研究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霞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