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学名家雷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044
颗粒名称: 四、理学名家雷鋐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雷鋐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和学者,福建宁化人。他以卓越的才华和经世之志闻名,深受蔡世远、杨时、方苞等人的熏陶和影响,在理学研究上有很深造诣。他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主张亲自实践,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他为官清廉,举贤任能,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江苏、浙江任学政六年,所举拔的都是知名人士。他上奏请求加赈缓征,解除民困。雷鋐著述丰富,有《经笥堂文集》《自耻录》《闻见偶录》《读书偶记》等传世。
关键词: 畲族 人物传略 明清时期

内容

雷鋐①(1696~1759年),字贯一,号翠庭,畲族,福建宁化城关人。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雷鋐被授翰林院编修,入侍皇子讲读。乾隆九年(1744年),被召到上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任浙江提督学政,后改任江苏学政。乾隆十八年(1753年),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任浙江,仍留提督学政。
  雷鋐深受蔡世远、杨时、方苞等人的熏陶和影响,在理学研究上有很深造诣。他以精辟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并有所阐明;而对陆九渊、王阳明的不同观点又细加辨析,写出《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等专题文章,予以评说。他认为理学应当根据二程、朱子所倡导的“力辨于危微之界,反复于克念罔念之几,以推及于天下治否”的理论,强调“力行”“躬行”,主张亲自实践。他说,朱子之要,大而能博,学者未能遍观而识。其主要精神是: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他特别推崇刘宗周、黄道周等人的学问、人品、气节,将他们视为学习的楷模。
  乾隆十一年(1746年),皇帝下诏责备御史谏官等多是为沽名钓誉而提意见。雷鋐上书认为:作为臣下,当然不可借机谋私,求名计利。但皇上既然声称乐意听取下面的直言,就不该计较言事者的动机,更不应横加责备。雷鋐又劝乾隆要信任忠良有才干的人,远离阿谀奉承之辈;不要从事无益的游幸,增加国家负担;不要沉溺于无益的玩乐而妨害政务。乾隆帝对雷鋐的谏言十分赏识,表示:“雷鋐此奏,朕嘉纳之。”
  雷鋐为官清廉,举贤任能,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江苏、浙江任学政六年,雷鋐所举拔的都是知名人士,得到江浙人的称赞:“不动声色,可是弊绝风清,百年来所仅见。”乾隆二十年(1755年),浙江杭州、嘉兴发生严重饥荒,官府不敢上报。雷鋐写信给巡抚周人骥,劝他呈报,巡抚不从。雷鋐便自己上奏,奉旨加赈缓征,解除民困。
  雷鋐读书穷理,见解透彻。所写文章能于简要平稳中表现深刻的主题。建宁朱仕琇为《经笥堂文集》作序,推崇他“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崇”。雷鋐著有《经笥堂文集》35卷、《自耻录》1卷、《闻见偶录》1卷、《读书偶记》3卷、《校士偶存》1卷、《翠庭诗集》若干卷。《读书偶记》被收入《四库全书》。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雷鋐告假回乡养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母亲的丧事操劳过度的雷鋐不幸染病去世,享年64岁。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雷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