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畲族与瑶族、苗族的交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7008
颗粒名称: 四、畲族与瑶族、苗族的交往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246-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与瑶族和苗族的交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尽管畲族与瑶族和苗族在某些地区和历史时期有着密切的交往,但他们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同源关系。在广东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一带的畲族群体与瑶族关系密切,而贵州一带的畲族群体则与苗族关系紧密。然而,这两个与苗、瑶关系密切的畲族群体并不代表粤、闽、浙、赣、皖的畲族主体部分。
关键词: 畲族 瑶族 苗族

内容

畲族与瑶族的交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两个民族不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而且有许多相同的习俗,所以史籍上往往是畲、瑶并称,甚至说畲族就是瑶族。直到明清时期,畲、瑶还是混用,各地方志中称畲族为“瑶人”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如明代林大春修的隆庆版《潮阳县志》中载:“邑之西北山(凤凰)中有曰輋户者,男女皆椎髻箕倨,跣足而行,依山而处,出常挟弩矢,以射猎为生。矢涂毒药,中猛兽无不立毙者。旧常设官以治之,名曰輋官。或调其弩手以击贼,亦至。然其俗易迁徙,畏疾病,刀耕火种,不供赋也。”②这些輋(畲)民在清代顾炎武的笔下就变成了瑶族,他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潮州有山,其种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篮,曰雷,皆瑶族,号白衣山子,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姻,病殁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籍隶县官,岁纳皮张而已。其曰:斗老,与盘、蓝、雷三大姓者,颇桀骜难驯”③。这一说法之后被光绪版的《海阳县志·杂录》原文引用。不仅顾炎武将畲族误认为瑶族,清初范绍质的《猺民纪略》记述说:“汀东南百余里,有猺民焉,……乡人乎其名曰‘畲客’。”①乾隆版《龙岩州志》更直接说:“畲客即瑶人,岩属俱呼为畲客。”②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罗源县志》也说:“畲民祖于盘瓠之后,即瑶人也。”
  实际上,不仅许多汉人史籍将“畲民”与“瑶人”“傜人”混淆,在畲族族谱记载亦有不少自称为“瑶户”“傜人子孙”的情况。如1929年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他的助手李化民在浙江敕木山调查时,就发现敕木山蓝姓畲民的族谱记载:“原宗高祖盘蓝雷钟傜人迁会稽山内,迁出广东潮州府海洋县九都七贤洞内,移去十三都八排山下居住,凡十世余年到后唐。”③这里用的是“傜人”,而不是汉族文人惯用的带有歧视性的“猺人”字眼。据史图博的叙述,那本族谱是他去调查前不久才写下来的,可见直到民国时期,畲民中仍有“傜人”的自称,但一般也只用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则自称“山哈”“畲民”。
  在书面语中以“傜人”自称的现象在畲族中看来还不少见。在闽东霞浦县的半月里畲村,一座清代古民居的厅堂的楹联就写道:“傜咏帝力免差徭,鹏程欲溯凤山踪”,就是一个以“傜人”自称的例证。而1952年在闽东福安县林岭乡畲村的调查中也发现,当地族谱中也有“自立傜户”的记载④。
  上述的种种记载,使得学术界曾经一度盛行畲、瑶同源的观点。然而,近年来这个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支撑这一观点的最主要证据是畲、瑶共同的盘瓠信仰,而畲族学者雷阵鸣等人将两个民族关于盘瓠信仰的故事来源、传说地域、崇拜形式和文人看法等加以比较研究后认为,畲族和瑶族的盘瓠信仰有着根本的区别,两者不可能同源于武陵蛮⑤。从族群记忆中的民族来源来看,除了广东罗浮山一带的畲族自称从湖南迁来,确实与瑶族关系密切外,其他闽、粤、赣各地的畲族,均将祖先追溯到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交界区域。而从史籍的记载来看,瑶族先民并没有到过这一带活动的迹象。这些畲族人与瑶族人从语言到文化风俗上,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畲族与瑶族的密切交往,主要体现在广东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一带的畲族群体身上。他们不仅与广东瑶族的来源相同(都从湖南迁徙而来),而且他们所讲的语言也是瑶语支的布努语炯奈话,在社会风俗、民间传说、文化生活等方面,也与广东的瑶族十分接近。最重要的是,这部分畲族历来都认为他们是“瑶”不是“畲”,“据群众讲,他们从祖公一直传下来都说自己是‘瑶’,讲的是‘瑶’话,族谱载的是‘瑶人’。历代受瑶官统治,只向瑶官纳税,瑶官的印上还写着‘增龙从博抚瑶印’字样,解放前被汉人称为‘山瑶佬’‘山瑶仔’‘瑶佬’,他们用汉语时亦自称‘瑶人’,所以他们认为历代相传是‘瑶’不是‘畲’”①。可见这一部分畲族人与瑶族关系之密切。
  畲族与苗族的交往则主要体现在1996年认定的4万多贵州畲族群体上。据贵州民族事务部门组织的调查,根据这部分畲族各姓氏的族谱和碑文记载以及民族成分认定前的考证,他们的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因其来自贵州东部,当地汉人还将他们称为“东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东家”人与当地的汉族、苗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交往比较密切,特别是与苗族关系更为紧密,其目前所讲的语言将专家研究认为就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惠水次方言,与当地苗族的语言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从莲花山区、罗浮山区和贵州一带畲族的情况来看,畲族与苗、瑶两族的关系的确非常密切。仅从这部分畲族来看,得出苗、瑶、畲族同源的观点显然是有根据的。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分别与苗族、瑶族关系密切的畲族群体,却似乎与粤、闽、浙、赣、皖的畲族主体部分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差异:从语言来看,除莲花山区、罗浮山区一带的畲族讲的是瑶语(一般也称作“惠东畲语”),贵州一带畲族讲的是苗语外,其他畲族讲的都是与汉语客家方言相似的福安畲语;从文化来看,操苗瑶语的畲族与操福安畲话的畲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瑶语炯奈话系的畲族传说中盘瓠有六男六女,不同于福安畲话系畲族的三男一女传说,而与瑶族的祖先传说相同;从民族姓氏来看,传统上畲族主要都是盘、蓝、雷、钟四大姓,这在民族传说中一再被强化,此外还有部分李姓、吴姓等,而贵州畲族却有着十几个姓氏;从民族认同来看,瑶语炯奈话系畲族心理认同的却是瑶族而不是畲族,贵州畲族因与畲族主体差异较大,民族身份也遭到质疑。由此看来,畲族与苗族、瑶族的关系确实有待进一步研究。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范绍质
相关人物
顾炎武
相关人物
李化民
相关人物
雷阵鸣
相关人物